老李是从商洛来到陕北的,在小区物业办做水工。
认识他,是搬到这里后不久。有一天,发现厨房的水管在漏水,我有些不知所措,正在给邻居家装修的工人听到了,跑进来嚷着说,100块钱,马上维修好。这个时候,一位50多岁,身材敦实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蹲下仔细查看了水管的接缝处,安慰着说,你把阀门关掉,我去拿工具。看到我疑惑的目光,他憨厚地笑着说,我是这里小区的水工。很快老李就提着管钳来了,他俯下身子,缓缓地把水管接头拧紧,打开闸门,掏出一张面巾纸擦了擦漏水的地方,看到没有被浸湿,这才站起来,客气地说,你看,现在修好了。我急忙递上一支香烟,连声夸赞着,您的技术真好。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不会吸烟,我也是琢磨着学呢。
就要到秋天的时候,亲戚送来一箱早熟的苹果,我取出一些送给老李品尝,他用宽厚的手掌推让着说,不要不要,你自己留着吃。看到推辞不了,就腼腆地说,谢谢你,有空到我屋里聊。
老李住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场,一天傍晚,路过这里,就想起该去拜访他了。在入口处的偏门进去,走下两个台阶,就能看到涂着灰色油漆的木门,这里是水暖配件仓库,也是老李居住的房间。室内面积倒是很大,从墙根处起,堆满的各种管线、配件,占据了一大半面积,只有紧邻门口的一小块地方,是居住活动的范围,摆放着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桌上是电饭煲、碗碟等炊具,两把褪色的皮椅,立在床角,屋内阴暗潮湿,悬在空中的灯泡,燃出昏黄色的灯光。老李看到我来了,热情地问,刚焖出的米饭,你也来一碗。我急忙说,吃过晚饭了,只是过来聊聊天。老李笑眯眯地说,你是第一个到这里来的住户。说着话,就搬过来一把椅子。这是楼上住户扔掉的,看着还能使用,不要嫌弃。聊天中,得知他以前在商洛化工厂作技术员,几年前工厂停产了,就来到了陕北,孩子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自己打份工,正好可以帮衬着,给儿子还些住房贷款。我吸着烟,静静聆听着老李慢慢地述说。老李接着说,家里人早劝着让回去,自己琢磨着想,干到六十岁了再说吧。屋里潮寒的冷气不久就侵透了衬衫,我有些待不住了,只好告辞,老李挽留着说,有空过来聊天啊。
几年后的一个秋天,老李见到我说,就要回商洛了,在延安待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时间出去游玩,景点的路线也不熟悉,请我陪他一起去看看。
那天早晨,老李穿着洁白的衬衫、蓝色的裤子,精神焕发地站在小区门口,看到我来了,笑着说,又耽误你时间了。我们两个人从枣园、杨家岭、纪念馆、王家坪一路游览着风景,每个景点他总是把腰板挺得很直,请我把影像留住。归途中,路过桥头的文化广场,他忽然对我说,小田,在这里给拍张照片吧。我有些疑惑,他笑着说,以前下班后,一个人待不住,经常来这里遛弯,今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第二天中午,我提着几斤陕北油馍馍,请他带给家人尝尝。物业办的员工说,老李一大早就离开了延安,小区有个住户要去西安,他是搭的顺车。
今年,翻阅通讯录,忽然看到了老李的电话号码,拨过去,熟悉的声音就传了出来。他在电话里欢喜地说,小田,你还记得他,离开延安后,很怀念这里,物业办的同事还是原来那些吗……听着老李在喜悦的回忆往事,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了第一次遇见他的场景。
是啊,我在这里居住了十年,老李离开延安也有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