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桃乡书生的头像

桃乡书生

网站用户

其他
202206/10
分享

巧山说“巧事”

巧山说“巧事”

我的家乡,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美好传说的宜居之地、风水宝地。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饶美丽,文明祥和。

在村东南二里许,相传从前有山一座山叫巧山。山虽不高大巍峨,但也俊秀挺拔,翠柏掩映,蹊径蜿蜒,风光旖旎。春暖花开,莺啼燕语,百花锦簇,山涧飞瀑,银练倾泻,喷珠溅玉,置身其中,恍如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而今,此山却了无痕迹,不见踪影。据史料记载,肥城自汉代置郡,为建设功能齐备的古城,官府大兴土木,挖城壕,筑城墙;修宫殿,构瓦舍。不久,一座攻守兼备、古色古香的城池赫然屹立在古老的大地上。相传,巧山的得名却与修建肥城老城紧密相关。

肥城旧城原为土城,据清康熙年《重修肥城县志》记载:“土城创始无考”。其后,元朝、明洪武、成化年间先后进行重修,并将土城改为砖城。明万历年间,砖城改建为石城。《重修肥城县志》记载:“万历二十二年,知县马经伦易砖城为石城,至今永赖焉。”此次改筑石城,城墙南北长约1250米,东西宽约750米,顶宽9米,底宽11米,高11米。据传旧城之石源于此山,且流传至今。

修筑石城之时,汇集邑内能工巧匠及民夫,巧山至旧城工地,运石车辆来往不绝,可谓车水马龙,昼夜不息。运石车道所经之路,后人皆称为“车路沟”,可见来往车辆之众多。

说来也巧,旧城竣工之日,此山之石恰巧采完。自此,该山在民间皆称“巧山”。运石途中孙氏所开一家饭店,遂亦称“巧山店”,所经山下村庄的村民为照顾来往过客,开起了多家马车店及饭店。在山西北所建村庄亦名为“巧山店”村。1981 年地名普查时,遂更名为“巧山”。

传说中的巧山旧址,现地下确有大面积堆石,解放后村民耕地时,石光梁有时还显露地面,但过去是否真有此山?其山之不存是否真的与修建旧城有关,还需专家及学者做进一步考证。

“巧山”之得名,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清光绪年《肥城县乡土志》载:“巧山在城南十五里,山在地中隐现无常,故名巧山。”关于巧山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呢?各位不妨且听我娓娓道来。

相传,巧山出世后,生长速度极快,每日升高三尺,不到三年,山高已升至三千余尺,大有超越泰山的气势。一天,王母娘娘举行蟠桃盛会,泰山老奶奶约同三山诸岳各路神仙上天赴会,泰山老奶奶在西去华山的途中,发现巧山已高耸入云,巍峨壮观,长此以往,将有损于泰岱“五岳独尊”之尊严。泰山老奶奶大怒,奏请玉帝批准,亲率天兵天将,身带各路法器,欲将巧山踏入地宫,使其永世不得露出地面,更不准高出泰山山脚!泰山老奶奶率领神兵天将到了巧山山前,安营扎寨住了下来。这时,巧山现出了原形。原来他竟是一位英俊男子,只见他略施法术,轻驾祥云,飘飘然来到泰山老奶奶的三妹跟前。他早就听说过泰山老奶奶的三妹是位道行高深、心怀慈悲的天神。便窃窃私语对她说:巧山这地方可是块风水宝地,地肥水美,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百姓良善,您理应庇佑这方百姓平安富足才是呀!为何你们这一帮人马还要来势汹汹地袭扰呢?听到这里,她怜悯心起,决意违背泰山老奶奶的旨意,保护巧山和周围百姓安顺。她把这个想法,禀报给了泰山老奶奶,可话还没张口,便惹怒了泰山老奶奶,老奶奶一气之下,把她逐出天庭,并亲自率领各路神将,趁着夜深人静,“巧山”酣睡时刻,手握巨斧,砍削巧山。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砍下去多少,接着又长出来多少。这下可把泰山老奶奶气坏了。她决定把天马派来,让它巨大的身躯和坚硬的马蹄硬生生地把巧山踏下去。只见神马昂首挺胸,呼啸而来。泰山老奶奶催鞭上马,跃上山顶,神马前蹄高抬,足下用力,刹那间,雷声轰响,尘土飞扬,碎石崩裂,地昏天暗。

看到巧山被踏下后,倔强的头颅仍昂扬向上,只是生长速度放缓了些,泰山老奶奶才长出了一口气,见东方露微微发亮,立即扬鞭催马,打道回府。然而就在回到目前叫“擒马岭”的地方,被一位英俊少年拦住了去路,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泰山老奶奶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巧山”,见“巧山”不依不饶的样子,泰山老奶奶使出浑身解数与之打斗起来。只见战马嘶鸣,刀光剑影,几个回合下来,泰山老奶奶终因体力不支,败下阵来,丢下神马,腾云驾雾,苍忙回到了行宫。

见泰山老奶奶没了踪影,“巧山”整了整衣冠,牵着那头神马,回到了家。那头神马似乎有忏悔之意,从此伏身躬耕,直到终老。

现在,村民耕种时,偶尔还会发现山顶处青石上的圆型小坑,据说这就是当初那匹神马留下的蹄印。

另据史料记载,巧山村位于聊城至泰安的官道之上,巧山店、沙沟店历来是连接西方古都和泰山的必经之路,时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的元代诗人王恽,曾路过此地,赋《过沙沟店》诗一首,诗曰: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这首诗说明巧山村历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来往商贾,兵车步辇,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同时又是南北方向济南至济宁的必经之路,她北临老县城,南邻仪阳,既是官道,又是商道。修建肥城古城所用的巧山的石头,多为青石,适合砌块、坚固耐用、取材方便,所以才有“修了老城,没了巧山。”的传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