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山文客的头像

青山文客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7/10
分享

汗水泪水血水在守望中流淌 ——读余艳长篇报告文学《守望初心》

品完余艳的《守望初心》,笔者哽咽,一时不知如何下笔,当时给此评想了个很普通的题目:饱蘸泪水的文字。后来想一下,过于一般化,表达不了笔者对守望者的景仰和对作者余艳的敬佩,遂改成此标题。

笔者认为,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身亡是英雄,在家里默默守望,为革命发光发热亦然。女主人公殷成福永远记得和丈夫儿女生离死别的那顿饭,她千百次怪怨老头子乌鸦嘴、刀子口。饭桌上的每一句话,哪里是嘱咐,是一刀刀下去全见了血呦。“一路讨米、一路爬也要找队伍”——说准了她老太婆。“女娃掉队被那些砍脑壳的弄了去”——兑现了儿媳大梅、女儿幺妹。而老嗨自己,没“防着枪炮子弹”,走了。只有儿媳肚里的孩子,老嗨没说。像躲过一劫,那孩子、那红星兜兜会是什么结局,有怎样的宿命,成了一家八口、祖孙三代跨越七十年巨大的谜。

党的初心是什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守着这个初心的,不仅仅是那些在革命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有那些支持革命、相信革命、守望革命的父老乡亲们,军功章应该也有她们的一半。别小看编草鞋、制军衣、筹军粮,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这也是与将士们一道要献出生命的,是无形的战斗,很珍贵,很重要,而且默默无闻。这就是千千万万想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的坚守。老百姓唱的歌谣就是明证:要想打我你就来,打死打活我来挨。打不死来有命在,头发打散梳拢来。时常出现的歌谣成了这本书的特色之一。歌谣简朴、易懂,一看就知道出自民间,出自老百姓之口,但这种淳朴的感情,无比珍贵,尤其在那腥风血雨的时代,这也是真正的初心所在。

再比如,每天劳作完,珍珍让两个孙女轮番着趴在地上,从孩子的肛门里一颗一颗抠出东西,让她们的胀痛一点点减轻。细节感人,可以想见,孩子每天吃的是什么,过的是什么日子。这是人民支持革命,被敌人追杀,所过的非人日子。还有歌谣是这么唱的:花碗打水连底清,郎去当兵姐安心。郎是擂钵千条路,姐是辣子一条心。在阅读《守望初心》的日子,笔者整天被泪水浸泡,这也是开篇说的为什么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标题是饱蘸泪水的文字,因为作为读者,这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但还是自认为浅薄,尽管这种感受发自内心。

于是继续往下读:见没人回应,一个尖嘴瘦猴的什么处长,奸笑地站出来:“众位乡亲,鄙人不想为难大家。这样吧,当众宣布与他们断绝来往,也可免去一死。怎么样?”黑压压的人群里没有任何声响,只有呼呼的风呜咽般地刮着。这多么像余艳主席的另一部著作《杨开慧》中的情节!敌人要求杨开慧只要登报与丈夫脱离关系,即可活命,可是杨开慧选择的是慷慨赴死!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老百姓,在革命者,在守望初心的人心里,信仰比生命更重要!泪水在读者眼中滔滔,一路奔涌,有如长江黄河!脱离关系,在有些人心中根本不算回事,可以把它作为权宜之计吧!但是,守望初心的人不是这么想的,书中写道:那晚,所有的“红属”无一漏掉,全部被杀,且个个死得很惨……

可见,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得来的,那里面有多少守望初心人的汗水泪水和血水啊!余艳这本书,笔者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流泪,一遍遍地向守望初心者致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真正的革命者都是一样的,包括“红属”。

又来读老百姓的歌谣:灾难要来你就来,它是水来我是岩。一旦河水流出来,岩头照样现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屈!面对白色恐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坦然!泪目,感动,钦佩,都不足以形容读者的心情,但勉强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悲壮!

“那些刑具,无一例外地全用在这个弱女子身上,像一匹烈马,惨烈地踩踏嫩绿的草地,随后就是无法出声的疼痛和高低不平的坑洼。”这样的场面,我们在电视中是经常看到的,可作为报告文学,这却是真真切切地写实,这不是电视里演员的表演。试想,如果这发生在自己身上,作何感想?所以,守望初心人内心世界的坚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震惊!只能用这两个字形容!

我们的红军将士多才多艺,贺锦斋写了一首极富个人色彩的歌谣:老子本姓天,家住潭水边,有人来拿我,除非是神仙。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有你就无我,你死我上天!好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和气概,简直让读者叹为观止!有人说,余艳的这本《守望初心》是用小说的笔法写纪实文学。确实!能写出这样歌谣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又会是多么优秀的一个革命者!又是一个为了革命砍头只是碗大疤之形象!

余艳的文字浸润着初心,表达了守望者的情怀:是那片光亮会说话,在那些灯盏的后面,家家都有相似的牵挂,人人都有爱着的红军。文字很清新,但感情却是浓郁的,人民艺术家余艳对守望初心者的情感跃然纸上,让人对守望者,对革命者,对余艳有一种深深的崇敬。余艳用她的脚,她的笔,她的泪细细缝接着这面鲜血染红的旗,守望着党员的初心!(梁文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