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涂赞贵的头像

涂赞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08
分享

又见浮桥

又见浮桥

涂赞贵

浮桥,顾名思义是飘浮在水面上的桥,没有桥墩桥梁,只有小船连接浮桥,顾盖上木板形成的桥。为什么要建浮桥呢?是因为此处不需要建固定式桥,还是缺钱而建简易便捷的水面浮桥呢?这就要看历史缘由,始因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实际情况而决定的吧!

县城北潦河边的龙津镇码头村旁,历来就有一条浮桥。几经风雨,几度洪灾,冲了又建,建了又冲,多灾多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洪水猛兽冲散之后,就一直没有了浮桥,只有两岸孤独的水泥墩。人民期盼了多少年,有识之士提议了多少年,都没有取得成功。

可是,近期人们奇迹般地又见浮桥,让潦河两岸的人民欢呼雀跃,兴高采烈,无比的兴奋和喜悦。原来,如今筹巨款再建浮桥,再次方便两岸民众,繁荣了两岸经济。有一天,我冒着蒙蒙细雨踏上了这座又见的浮桥,远眺西去是邻县多个支流汇集而成的滚滚北潦河水,两岸绿树环抱,起伏的堤岸点缀着周边的民房,河中的白浪翩翩起舞,激起了我的百感交集。你看,当下正值隆冬,却不见过去那样寒冷,也见不到冰冻,好似再现暖冬的预兆。河水也滔滔不绝奔流直下,冲到小船便乖巧地绕着小船身悄悄地往下流。再往下游看,约三、四百米就是雄姿屹立的石孔桥,即安义大桥。两桥相持,一高一低,明暗生辉,像一对结义兄弟,互相照应。我惊呼道:但愿此桥永世长存!两桥间,北岸边白玉栏栅银光闪耀,点缀着美丽的河堤越来越漂亮;南岸边正在热火朝天的修建防洪堤坝,似乎也要建出特色与之比肩。

人们也许会记得,曾经被洪水冲掉的浮桥是座铁链联接的铁壳小船组成的桥。因为以前用木质做的小船,曾经被洪水冲撞而散掉,并且冲到下游后很长时间没有了浮桥。也是因为民众多方多次强烈要求之下,政府重新纳入建设之列,才改木小船为铁壳小船。看起来,好象有铜墙铁壁般的牢固,能够经得起洪水的冲撞。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洪水没有那么留情,,仍然巨浪滚滚,咆哮如雷,接连不断的冲击铁壳浮桥,还是冲断了铁链,冲成了几节,一沉一浮的流向下游,岸边的民众奋力拼搏,好不容易抡到了几节,却变成了残桥断墩。这样的教训,不知有多少次。但人们却留恋着这座浮桥,忘怀得如同手足,少了就不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得翻开安义的历史。从《安义县志》中查实,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明正德十五年,县城渡口修建浮桥九节。”这里说明三层意思,即这里曾经是县城的渡口,而且是人们必须乘船往来的地方,也说明此处是个繁华之地,也许商贸如林;这里的浮桥有九节,说明河面不宽也不窄;这里是明正德十五年建的,距安义明朝建县时间只仅两年,也就是说有了安义县就有了这座浮桥。而且这座浮桥的北岸的村庄就叫码头村,也是极有力的一个佐证。可见,这座浮桥在历史的长河中守候了五百年,不时的记录着自然与人世的变化,记录着安义人民离不开这座浮桥的心境,记录着历代人薪火相传、周而复始的光辉史实。

从大量的史实中可以证明,浮桥是当地人民的一块心结,浮桥就是标志着安义的建县史,浮桥对安义人民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两岸人民心知肚明,久久不能割舍,或许就是不可或缺的一处城景。所以,安义人一旦失去了浮桥,就象家里人失去了灵魂一般。

如今,新建的浮桥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容貌,了确了安义人的一个心愿。但愿此桥建得更美更扎实!

   我站在新浮桥上,心潮起伏,久久地沉醉在无比喜悦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