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赞贵
闻名全国的红旗渠,静悄悄地敞卧在巍巍的太行山上,引漳河水环绕着坚硬的群山顽石,在半山腰里不停地流淌,隐隐约约地流进了农田和村庄。
久闻红旗渠的大名,是条盘旋在石山间的“天河”,让我们如雷贯耳,盼见切切,总想那一天到实地看一看。
六月的一天上午,我们终于乘着车从河南安阳到了林州(原林县),再程直插红旗渠入口处。眼前宏伟的横梁上标立着红色的三个大字。我们初感字里行间的英气,突有几份敬意。
在入口处左边,映入眼帘的有习近平的一段话:“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我脑海里想象着,讲这段话的用意和内心是何等和坚韧和自信哪!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红旗渠纪念馆”。此时天上,阳光明媚,风流云散;地下馆前一块绿茵茵的草地,绿得透明。大家你推我劝地站好长队拍一张美照,画面中有戴帽的,有招手的,有站笔直的,各种姿势都有,留下美好的记忆。
我们走进纪念馆,导游手持袖珍话筒,让我们戴上耳麦,特别的受音装置,不影响他人参观。我们被带到一块长方形的地板上,站着观看纪录片,影片中突然炮声隆隆,石块飞片四射,石工匠人象飞燕一样飘来飘去,如临其境,似如亲为,脚下不停地抖动,似乎就在绝壁穿石的战斗中。这仅仅是个断面,开山劈石如此艰辛,而且还要形成渠道,可想而知工程该有多少难以想象的险境呀!在墙壁导词中,就记载了红旗渠工程劈开了1250座山头,主要材料消耗水泥6705吨,其中制造5170吨,占77.1%,炸药2740吨,其中自己制造1215吨,占44.3%,石灰总用量子14.5万吨,占100%,工具自己修理,共节省投资1293.92万元。
导游一边介绍,一边指着图片兴奋地说:“20世纪60年代‘战太行’,建成红旗渠,解决了饮水吃饭的生存问题;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实现了劳动力转移,使林县的建筑业品牌声名远播;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伴随着‘富太行’的号角,打工族返乡,工商业发展千帆竟发。”
曾经有人告诉我们,在红旗渠的总干渠有一个难啃的咽喉工程,它叫“青年洞”,三个明亮的字是中国文豪郭沫若题词的。我们来到这个洞口,仰望片刻,细看简介,越看越激动,特别是300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每人每天六两粮,为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草充饥,每天凿0.3米,制造“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后,提高到每天凿2米。用了一年五个月,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全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
在青年洞口旁边,我们还看到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那苍劲有力的题词“山魂”。这是中华民族的“魂”,红旗渠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真可谓是:“长渠如歌,高山是碑。”
它真实的成为了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创业人为之骄傲和发杨光大的“中国精神。”如今,还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等。
当我们走进红旗渠分水闸口,看到人群如织,慕名而致,似一幅美丽的画,画中人,人中画,画画有景,景中有情;还看到麻石砌成的几条水闸圆形洞,渠水从这里静静的流,水波似语,频频发声,不住的向人们致意。
我们边走边议,似乎有人说,十年建成的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血肉之躯感动了太行山,也有人说,领头人杨贵书记凝聚人心,铸造了永不退色的红旗渠精神。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创业者的脚迹、汗水,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时间可以流逝,大地可以荒老,只要人类社会还要永续发展,红旗渠精神就永远值得珍惜和传承。
我们感叹:在中华大地上,红旗渠精神将永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