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浮艾的头像

浮艾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3/02
分享

故城老院

点开如今的小说网站,遍地是穿越,何处无重生。

祖国经年培育我,教会我是一个理性的人,以我很普通的见识,如果穿越重生是真的,那只能说明这个世界,所有物质,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是数据。

很可惜,这当然是不会的,没人认为自己是没有灵魂的NPC,但凡对计算机数据有所了解,会明白这个概念,玩过游戏都懂Save和Load。

现实中,人生的进展是线性的,一去不返,试想在身受酷刑的那几分钟里,重复穿越葛立恒数次,多荒谬且可怕啊。

开头说了这么多与主题无关的话,是因为我真想穿越,回到故城,回到那个老院子。

故城是川东北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那里山清水秀,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但路人看着养眼。

老院子则很大,家乡人习惯叫它,军分区大院。

老院背后有靠山,不仅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还有全城随处可见的凤凰山。

凤凰山可不简单,有典故。

唐时的元稹治理通州,政通人和,以致他离任时,满城百姓皆登上凤凰山送他,至目不能及时,仍久不肯散去。

自此,通州人独有“元九登高节”,延续至今。

那时候的我,除了过年,最期盼的就是登高了。

每年正月初九,全城人几乎都在凤凰山上,一起追忆元司马当年巫山沧海的历史,混在其中的我,看重的是那锅盔凉面的美味。

当然,锅盔里要夹的是凉拌牛肉,那敢情更好。

老院门很大,正中是很长的老式大铁门,两侧还有小铁门。

我无数次梦到过自己爬上四五米高的大门上面,趴着去摸那红彤彤的五角星,但就算过得再久这梦境也不会替代记忆,根本不可能。

话说回来,虽然老院是重地,可由无数铁管焊成的铁门,使外面的人透过网格般的门,仍然能看到她一角美丽的风景。

我甚至清晰地记得拉开大铁门时,那绵长的“吱吱嘎嘎”摩擦声,总感觉有几分人情味。

后来读初中了,我开始上夜自习,回来时遇到无人开门的时候,急着要回家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我,会迫不及待地翻过两米多高的左侧小铁门。

现在想来挺后悔,门后左边那一排小房子住过无数年轻的战士,我万一不慎摔下来,会不会成为他们心中的痛?

而右边,是一个配备装卸台的大仓库,那全封闭的沉绿铁门就没开过,我仅仅撞见过几次装卸物资的场景。

进入正大门后,是条宽且灰的上坡路,十来度的坡,坡长肯定超过一百米。

小时候不懂,但现在回想起来,那至少是C20标号的砼路面,老院常年东风大卡进进出出,路面仍能保持平整光滑,印象里也没有破损。

对于铁门外的人,看到坡路尽头就结束了,因为后面的景色,他们已经分不清这是大院还是凤凰山了。

对我而言,这只是老院的很小一部分。

待到上坡路开始变得平缓时,路的右边种着一片果树,其间暗藏着一条不起眼的上坡坎,两米来宽,最多五米长。

坡坎尽头的建筑是我难以忘记的,那是幼儿园,童年的开始,人生的启蒙地。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故城的老院,不仅是钢铁长城,同样也是一片乐土。

不仅有幼儿园,还有电影院、篮球场等高大上的场所,卫生院、理发室、防空洞这些相比之下,都不算什么了。

在购物要票的时代,一个院子里,能有这么多“豪华”的保障设施,多么令人羡慕。

还有更夸张的呢,老院居然容得下两座山,一座叫水塔山,相对海拔高度超过20米,我估计占地得有几十亩。

在水塔山顶,也是老院最高的地方,有一个很大很胖的圆柱形状的蓄水池,时间太久远了,我又不能穿越,也不能再爬上爬下计算,就赌它能蓄40方水。

另外一座叫“毛策山”,把树高算上,十来米的样子。

毛策山虽然小多了,但地位高啊,紧挨老院核心行政区的它,周边全是连体别墅,就连故城的党政军一把,也曾在这里住过。

事实上,两座山都不能算山,本质还是丘陵。

老院的大人们,说话我听不大懂,他们装束虽然统一,但口音却是天南地北,万幸小伙伴们穿得花花绿绿的,叽叽喳喳起来,都是彼此熟知的韵味。

就在这个院子,父辈们不辞辛劳恪尽职守,使一方的有志青年走出家乡,骄阳下他们的汗水,洒尽祖国的天涯海角。

此刻,我又想起老院里一个脸庞瘦削的叔叔,我很喜欢听他说话,那声音亲切又吸引我。

多年前,我也走上了他们的路,却在号角声中惊闻噩耗,叔叔走了。

他在那年的抗洪抢险中,义无反顾冲锋在第一线,被残暴的洪水冲走了,家乡父老无不闻之泪下,我更是黯然了很久。

后来释然了,在危难之际敢于“筶一哈”的英雄,对生死大义自有理解,他的态度就是,“不存在”。

也正是有这些英雄,中国人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改革开放至今日,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无法穿越的我,始终只能紧随着时代洪流前行,在世纪之初,我就离开了故城,因为工作的缘故,实在难以再回去,故城,只能在思念中。

每每回忆起来,如母亲的絮絮叨叨,各种物象喷涌而出,有心痛,更多的是温暖。

偶尔回去,物是人非,但站在那片土地上,总感觉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我没有“眼含热泪,爱得深沉”那种至性,只是发现故城的人和事,深深镌刻进骨子里,纵然我离得再远,有丝线,始终扯着我。

故城根本不需要穿越,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了不起,一个城市的发展进步,永远不会是某一个人YY的产物,而是千百万人用生命用行动付出的努力,汇聚起来的光辉灿烂。

老院也早换了主人,因为地理位置优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化身为一个高品质的小区,追求幸福的人们,纷纷住了进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