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乐县民联寄宿制小学等10多个乡村小学,将省级非遗传承项目---民乐顶碗舞纳入课后服务体系,挑选中、高年纪学生进行教学演练,曼妙的舞姿,娴熟的技艺,和谐的旋律,赢得了围观者的阵阵掌声。张志勤校长说:“我校将顶碗舞引入校园活动,打造具有乡土历史文化底蕴的课后服务品牌,让孩子们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早在民乐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汤家庄子的社火─-辞一辞。”意思是汤家庄子的社火金贵地请不上。这里所说的汤家庄子,就是现今洪水镇的汤庄村。而汤庄的社火之所以闻名遐迩,全在于他们拥有最具特色的绝技——顶碗舞。
汤庄的顶碗舞,是由清朝乾隆年间驻扎在汤庄的洪水营士兵流传下来的。当时,士兵们在开饭前闲着无事,便用筷子敲打瓷碗自娱自乐,有的干脆把碗顶在头上做一些滑稽的表演来悦人耳目,常此以往,就演变成了一种融舞蹈与杂技于一体的顶碗舞姿。据说,顶碗舞第一代传承人汤贤才热爱顶碗舞技艺,勤奋好学,并教会了很多村里的学员,使顶碗舞得以流传下来。《民乐县志》中还记载,汤庄村“村民汤治铭自幼爱好社火,学习刻苦,年轻时一边扶犁耕地,一边练习顶碗,是建国初顶碗舞的继承人”。由此可知,汤庄村顶碗舞的艺术传承关系已是十分清楚明晰了。顶碗而舞,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才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民乐的顶碗舞所用的表演道具极其简单,一碟、一碗、一双红筷子、一根竹片口条、一对红缨穗子的铜铃而已。表演形式自由活泼,人多人少,男女老少,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表演时,舞者头顶一白瓷碗,牙咬红缨口条,按音乐节拍磕动口条敲击顶上瓷碗,一手拿白瓷碟,一手持红筷子,筷子两头各系一带红穗子的铜铃,也按音乐节拍敲打瓷碟,整套动作与铮铮作响的音乐浑然一体,声音清脆,悦耳好听。表演者各个全神贯注,步调一致,不仅要随着音乐敲击碗碟,还要跟着节拍表演走、站、跳、坐、蹲、跪、爬、滚、翻等多种高难度的动作,间或还要夹杂一些带有杂技性质的独特、精巧的艺术造型。舞姿潇洒,造型优美,令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20世纪50年代,汤庄村汤治铭、汤立浩、汤克芳、汤立顺等人排练的顶碗舞代表民乐县在省城兰州表演并获奖。1986年,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中,民乐顶碗舞荣获三等奖,获文化厅民间舞蹈调演二等奖。
1993年,张掖地区举办“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文艺调演活动。民乐人决定重新挖掘编排顶碗舞参加地区调演。于是就责成文化、教育两部门抽调专业人员,一方面组织民乐县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的100名学生,由沈晓军、张佐积、石爱萍、肖秋蓉执导,顶着烈日加紧排练舞姿动作。另一方面组织民间乐曲创作人员认真揣摩研究,将音乐曲调创作刷新,并配之以笛呐、板胡、二胡、三弦、碰铃、锣鼓等器乐,从舞姿到曲调,将汤庄村的顶碗舞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加工改编。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演练,终于打造成了一支阵容庞大、舞姿优美、动作协调、曲调婉转、节奏明快、着装鲜艳的大型顶碗舞蹈队伍,将顶碗舞从有限的舞台搬到了露天广场。6月中旬,在马蹄寺参加全区调演时,伴随着一阵悠扬的乐声,一群身着红、蓝服装的少男少女,排着整齐的步伐,款款地、徐徐地鱼贯而入。她们那端庄而富有独特风格的舞姿明朗又大方,美丽的脸庞上漾满喜悦的微笑。最令人不断称奇叫绝的是,在她们的黑色发辫之上,白瓷碗稳稳地端踞头顶,随着表演者的身姿飘来移去,时而像燕子展翅飞翔,时而像游鱼往来穿梭,挥手拂袖间如天女散花,亭亭玉立时似出水芙蓉,列阵旋转时似纺线的车轮在大地上平行滚动。看上去舒展大方,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雍容的华美。无论是穿插还是变换,构图上颇为干净优美,队形变化十分简练概括,表现出非常流畅而富有意味的美。流动的舞姿和静立的碗影,构成一幅美与技完美交织的动感画卷,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这次登台表演荣膺一等奖,为全县人民争了光添了彩。
2000年初,中央电视台“新春走河西”采访团来民乐采访。县上又一次选定顶碗舞做为重头戏,决定由县职教中心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和文化系统的专业人员承担排练表演任务。寒冬腊月天,编导者和演练者顶风冒雪刻苦排练,忍饥受冻在所不辞,又一次将大型顶碗舞打造成功。于正月初一在六坝剧场成功演出,并由中央电视台和甘肃卫视联合在甘肃卫视“新春走河西”系列报道中演播亮相,为宣传民乐、开发民乐打开了窗口。
民乐的夏季是山清水秀、凉爽宜人、钟灵毓秀的季节,更是游客旅游观光、避暑纳凉的黄金季节。2005年7月22日上午,“民乐县首届金花旅游观光消暑周”开幕式在风光旖旎的扁都口西边的台坡风景区如期举行。由沈晓军等人执导、民乐三中学生承担的大型顶碗舞再度登台献艺。不作美的天公虽然飘洒着蒙蒙的细雨,但乘风飘舞的彩带,半空中徐徐游动的彩球,大红的拱门,富丽堂皇的露天舞台,照样把风景区烘托、装点得格外光彩夺目。在蒙蒙烟雾的笼罩下,金黄的油菜花噙着雨珠,和着花香诉说着自己的丰年。如织的游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将露天大舞台包裹了个严实。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声,演出拉开了帷幕,一队队头顶白瓷碗的少男少女迈着整齐的舞步,踏着铿锵的鼓点,缓缓地鱼贯而入。女红男蓝的套装整洁大方,色彩搭配得当。烟雨中的扁都口虽然冷得让人打颤,但装束鲜艳的表演者,犹如活泼的精灵一样,义无反顾地在绵绵细雨中翩翩起舞,将每一个动作和舞姿不折不扣地展示在众人面前,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而且在这绵绵细雨中,在广袤无垠的高原天地间,一个个游动的精灵顶碗而舞,恰似因干旱而唇焦口燥的百姓仰天长叹、极其虔诚地顶着瓷碗向上苍求雨的祭祀活动,极具原始宗教属性和民间风俗特质。这对于干旱少雨的民乐人民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碗是劳动人民的命根子,碗是庄稼汉的亲兄弟。大队人马顶碗而舞,是民乐民间舞蹈的特色,也是民乐民间舞蹈的精华,更是勤劳勇敢的民乐人民的骄傲。一代接一代的民乐人民,正是利用这一独特的舞蹈形式,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皇天后土的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毫不保留地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在民间艺人的精心呵护下,土生土长的顶碗舞从舞姿到曲调都得到了多次的艺术加工和改造,并日益完美丰腴起来。一代更比一代完美的顶碗舞,舞出了民乐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在历史的跨越中定格成了一道又一道高雅靓丽的风景线。2008年6月,在甘肃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民乐顶碗舞榜上有名。有了这一划时代的公布,民乐顶碗舞从此告别了失传与断裂的担忧和危机,由文化和教育部门联合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推广传承,并作为重头戏在全县重大节庆活动上登台表演,使之发扬光大,走向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