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敲打了千百年的肃宁大鼓在以前还是平平常常、没什么知名度的话,那么,自从经历了攻克肃宁城时的壮势助战之后,它就开始威名远扬了。
80年前的1944年9月29日,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三,是夜,几近圆满的月亮在肃宁城上空的云翳中游走隐现。22时整,随着攻城的信号弹划破夜幕,城下枪炮齐发,杀声盈天。与此同时,城四周一百余面大鼓骤然击响,一时间,若天雷轰鸣,似金瓶迸裂,撼震大地,响彻九霄。攻城战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百余面大鼓也响了十几个小时。敲鼓是个费力的活儿,一拨人敲累了,随即另一拨备候的人便替换上来,人歇鼓不停,高亢激越的鼓声连绵不断,越敲越响。一百余面大鼓敲出的声调叠加错杂,但人们依然能辨听出敲打的鼓调是《震天雷》《刀枪阵》《翻堂鼓》《斗蛟龙》《得胜令》,还有《火烧连营》《张飞闯帐》《威风雷鼓》等等。城上的日伪军被鼓声震扰得心惊胆颤、斗志丧竭,而我攻城将士听鼓声犹闻号角,愈战愈勇、势不可挡。战至30日13时许肃宁城被攻克,继而乘势又拿下域内仅存的两个敌伪岗楼,此时,已是1944年10月1日的拂晓,至此,肃宁县全境解放,肃宁回到了人民手中。
历史有诸多巧合,当年,人们并不知道,五年后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屹立在世界面前。这一天,似乎早已注定要成为改写历史、影响历史走向的日子,成为载入国史和肃宁县史的不平凡的日子。
肃宁全境解放的这一天,恰逢我国传统的中秋节。结束了在日寇铁蹄下被奴役被杀戮悲惨屈辱生活的肃宁人民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他们把刚刚还在城下助战的大鼓又架起来、敲起来,自然与催战壮威的鼓调不同,《乐翻天》《喜洋洋》《秧歌点》《闹花灯》《滚绣球》响彻肃宁的天空。这是喜庆的鼓声,这是胜利的鼓声。
应该说,放在中国人民八年乃至十四年抗战的大背景下,一个县城的得失是司空见惯很平常的事。但是,肃宁全境解放后的第十天也就是当年的10月10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同时以《冀中又奏大捷,肃宁县全境解放》为题报道这一胜利消息,《晋察冀日报》为此配发了《庆祝冀中大捷》的评论。不仅如此,解放肃宁一役还分别被载入军史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事记》。
肃宁解放之所以产生如此重大影响,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典型意义所决定的。在冀中40多个县中,肃宁是最后一个沦陷且又第一个解放的县。肃宁的光复,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几乎早了一年。由此,肃宁从“沦陷区”提前步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新中国的序列。肃宁的解放极具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一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冀中、晋察冀以及更大范围广大军民的抗战斗志和信心,也由此拉开了冀中抗战的反攻序幕。
很多参加过解放肃宁之战的人一生戎马征战,在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中,之所以他们大多都记住了解放肃宁一战,则是缘于对百余面大鼓助威助战的壮观场景铭刻难忘、记忆犹新。时任解放肃宁指挥、冀中军区9分区参谋长李健在回忆解放肃宁的文章中,对攻城壮威的大鼓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赞其大鼓“声震大地,远闻十里以外。”;当年参加过解放肃宁战斗的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在其《火凤凰》一书中,对当晚的鼓声予以大段而激情的描写:“随着枪炮声,那一百面战鼓,那无数的铜锣大钹,那洋油桶里的鞭炮,一齐卷起了惊天撼地的狂涛,像风暴,像海浪,像怒雷一般地向小小的肃宁城猛卷过去。几年来,尤其是‘五一扫荡’以来,郁积在人民胸中永难平复的愤怒、伤痛和仇恨,一齐迸发出来。那鼓声好像说,复仇啊!复仇啊!复仇啊!打过去!打过去!打过去!一波高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小小的城池,丑恶的敌人颤抖了!”;当时率部攻打西城门的34区队政委杨栋梁则直接以《擂鼓克肃宁》为题,把百余面擂响的大鼓置于战斗的突出位置,充分肯定了大鼓为战斗胜利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大突出作用;而我县老画家裴振江同样以《擂鼓克肃宁》作题目,抱病创作了大幅油画,用他那饱蘸深情的画笔和生命的最后能量,艺术地再现了当年攻克肃宁城壮烈而震撼的场面。
有人说,解放肃宁是用大鼓敲开了城门。这话,如果剔除了夸张的成分,也不是没有道理。透过百余面大鼓助战,其诠释出的是伟大的人民战争军事思想。虽然攻城之战敌我双方正规参战人数相当,但是敌守我攻,肃宁城墙高丈余,环城有两米深的护城壕,夏季滹沱河决口的洪水仍汪洋在城墙四周,攻方不易接近;我军装备简陋,没有攻城所需的重型武器,综合考虑作战要素条件,我军处于劣势。但是,我军有广大人民做后盾的优势,扬长避短,选在夜晚攻城,2000余名支前民兵和群众或擂鼓或在洋铁桶里放鞭炮,用以诈敌扰敌慑敌。肃宁攻城之战,助战的大鼓逾百面,支前人数比部队参战人员多一倍,这一现象,这两个对比数字,在古今中外作战史上亦属鲜见。
肃宁自古有做大鼓、敲大鼓的习俗和传统。鼓形呈放大了的象棋子状,大鼓也有大小之分,有四人敲、六人敲,还有八人敲、十人敲,最大的牛皮蒙出的鼓能摆得开十二个人敲。现在,全县几乎每村都有大鼓。凡逢大事小情、不管喜事还是白事、甚至是闲来无事,都会把鼓敲起来。鼓,不再仅仅是一种打击乐器,而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情感表达、心绪疏放的载体。敲鼓和唱歌、跳舞、扭秧歌、踩高跷一样,成了健娱活动的一部分,成了生活日常,成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近些年来,正月里全县大鼓进城比赛摆擂,已成为每年固定的“保留节目”而一直坚持至今。时代在前进、在演变,敲出的鼓调也在不断丰富增加和完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县文化宣传部门就整理选编了有代表性的108套鼓谱结集成书,可能没有入集的鼓谱还有更多,由此可窥见县域鼓文化的丰厚和兴盛。我曾拿着这本鼓谱问一位当年参加过擂鼓攻城的老鼓手,哪一套鼓谱他最喜欢、敲打得最得意,他稍作思考说:“攻城时敲的那套。”
肃宁大鼓还有一次精彩呈现。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圣火传递到天安门广场,欢迎的鼓声从鼓阵中隆隆响起。有北京的朋友问我听着这鼓调是不是耳熟?朋友解释说,大鼓队的组织者是某单位工会的负责人,籍贯肃宁,他采用的是老家的鼓谱。当时我想,46年前,肃宁人民庆解放时,一定也敲过这鼓谱。
鼓舞,鼓励,鼓劲,一鼓作气,鼓足干劲,响鼓不重捶。这些和鼓有关联的词语,催人上进,正能量满满。
鼓声隆隆励后人。肃宁解放80年来,在无数先烈热血浸染的这块土地上,老区人民继续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敢于胜利的抗战精神,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来,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累累硕果。如今肃宁已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裘皮之都、中国北方乐器之都、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等十四项“国”字头殊荣。把肃宁建设得更富更美更有成就,这才是对无数为肃宁解放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的最好告慰。
80年过去了,当年肃宁城下擂响的鼓声犹咚咚在耳,似战鼓催征。在这鼓声中,我们每一个人,理应砥砺奋进,拼搏有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肃宁美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