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爱华的头像

吴爱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27
分享

信步看一场花事

 (一)

“人间四月芳菲尽,华顶杜鹃始盛开”。五月,是去看高山杜鹃的最佳时节,邀同事好友,一辆车,五个人,出发,唐诗之路的终点站——天台山。

旅途刚刚开始,故事已经生成,至于诗嘛,要看明天。

想当初,李白曾二度入天台访道问仙,孟浩然访友览山,其它大诗人如杜甫、刘禹锡、元稹、李绅等等,为天台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大量诗篇,当然也催生了很多的故事。

我们这次的天台山之行,不访道也不问仙,没有谢公屐,不登青云梯,只带了一颗诗意的心,信步来看一场花事。

晚上住宿在后岸村的“遇见精品民宿”,遇见是一种美丽。

晚饭前,出门看景。巷子里狗在轻吠,房前屋后鸟雀鸣叫,走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有回到童年乡间的恍惚。出的村口,十里铁甲龙横卧村前,山脚下风景优美,大片桃花林蔓延至视线尽头,在一条笔直洁净的大道上,我们张开双臂,笑闹着,奔跑着,尽情拥抱来自乡野清新的晚风。

晚餐,有自带的冰酒相伴,黄亮的色泽与透明的杯壁相互碰撞,泛起波澜在杯中回旋,和着我们一阵阵无心无肝的笑声(突然想起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桔黄的灯光,把夜晚的影子拉得很长,退去白天的喧嚣,这样的深山里的夜晚,是最能让人的心得到安宁的。

来来来,静坐光阴下,煮一壶山水,泡一壶红茶,让茶香在我们的唇齿间回绕,你觉味苦,我觉味醇,人生真的是一壶禅茶。

夜已深,天台山的一湾冷月,选择了沉默。我们也默默期待明天的一场花事。

(二)

传说杜鹃花是由一种鸟吐血染成的。

我们老家把杜鹃花叫成“映山红”。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这是宋代杨万里颂扬杜鹃花的一首诗,我自己臆测,是不是“映山红”这一名由此而来。

凌晨四点半,在鸟鸣鸡叫声中醒来,打开窗户,便呼吸到山上流淌下来的新鲜空气。起床,个个精神抖擞,本想身着禅服、旗袍,却因摄氏5度的气温,只能悻悻作罢,小金同志那套本可以头挽发髻肩佩宝剑的仙仙的衣服,也只能再次放入箱底,实在可惜了。

五点整,出发,山路十八湾,一路向华顶。

一路上,想像着在天台山的宣传画里看到画面:成片成片火红的杜鹃花,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热烈绚丽,如诗如画,想到这里心儿都陶然了。

也许是时间真的还早,没人卖门票,一辆车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开到了华顶顶峰,停在了雷达部队门口,在“军事重地,禁止拍照”的字样旁边,与二只一路跟上来的小狗戏嬉一番。

峰顶俯瞰,没有看到我们想看的杜鹃花,调头。

半山处,停着一辆旅游中巴,一群老年摄影爱好者正在一片杜鹃花前拍照,我们也下车凑个热闹,在一处写着“华顶高山杜鹃精品园”的牌子前,我知道了这个高山杜鹃精品园建于2011年3月,占地面积约10亩,目前已从国外引进珍稀高山杜鹃57个品种,5月份是最佳赏花期。同时我还知道了杜鹃花被誉为“花中西施”,花语是“节制”、“诚信和爱”,象征着富贵吉祥、坚强勇敢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里的杜鹃花,可不是我小时候看到的映山红。紫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各种各样,你看,摇曳在我的眼前这一簇杜鹃,如红色的玛瑙,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引来蜂蝶飞舞。但大多数杜鹃还都是青青的花苞,可能真的是因为山高的缘故。

(三)

千年杜鹃林,是我们这次不请自来的地方。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三次浏览天台山,足迹遍及华顶、石梁、国清、桐柏宫等,《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霞客古道”是徐霞客首游天台山的所经之路,近千米,263级台阶,我们沿着当年徐霞客走过的路,一步一级,走进了这片光阴斑驳的千年杜鹃林。

没有看到“云锦杜鹃节”宣传画里的画面,只有少数几株杜鹃树开花了,无所谓,这一点也不减少我们对这片杜鹃林的喜爱。我们背靠着千年老树,想像着自己的脚印重叠了除霞客脚印的浪漫,留影吧,在杜鹃花下,在老树枝上,当阳光打在脸上的时候,我的心也是向阳的。

女作家白落梅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我想,我今天不仅仅是一个幸福的人,我更是做了一个柔情的人,低眉,为一朵花,屏息,是为了静听杜鹃花开的声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