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街,是一条百年老巷。
“新街”一名始于清光绪年间,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唤她“新街”。100年前,因福建提督孙开华为供驷马座驾通行,扩宽路面,古巷焕然一新;100年来,因新街人慎终追远,开拓进取,古巷推陈出新。海桑陵谷,如今的新街不会以让汽车通行再次拓宽路面而新,而是以一种恬静纯然的人文姿态而新。
比起“网红”--花巷、胭脂巷、金鱼巷……隐匿于市井西街之中的她,安然自若,低调中多了些许神秘感。新街故事,或许走近那些老厝才能听得一二。
要说新街故事,似乎离不开闻名遐迩的泉州西街。而我的新街故事却要从与西街平行,串起裴巷、台魁巷、大寺后的清军驿说起……
那是孩提时去过的地方,熟悉而又神秘。侧坐在线刹、轻磅、载重、老式“凤凰牌”自行车的前横杆上,清军驿的石板路使得自行车把手左右摇摆一路颠簸,让我在经历一番惊心动魄后的屁股乌青,恍然明白这就是让屁股乌青的“青君意”。清军驿沿街有几间老旧的店铺,铺门是由一块块木板拼起来的。清晨,看见佝偻着背的老人家在店铺里面,迟缓地将木板一块块挪到旁侧,木板门全开了,店铺里面还是一片漆黑,看不清做着什么生意。暮色降临,老人家的店铺门已经竖好许多块木板,留下三四块木板的空间,门没全关上,老人就这样蹲坐在门前的那条长满青苔又斑驳的石板上,抽着水烟,咕噜咕噜的,每一次路过他都不曾抬头看我一眼。直到现在,也不知那店铺做着什么买卖,那老人家好像只是在固定的时间段开铺、关门,循环往复。后来,徒步新街,想去探个究竟,但几次经过,都不曾再见过木板门打开了。倒是往小西埕方向的那一段,许多老铺新开。那些多是老厝重修,一楼做店铺,楼上住家或旅店。小时候的好奇,长大后终于可以进到老厝去一探究竟。
新街上有些老厝“家门”敞开,挂上招牌,进入“店铺”,客厅就供奉着先祖,香炉、清香、供品一样不少,而旁边就是一排陈列柜,上面生动有趣的惠女、拍胸舞、火鼎公婆造型工艺品,均明码标价,任君挑选。老板就坐在楼梯下的一个简易收银台边,不会打扰你挑选商品,进门热情打声招呼,即使一样没买,离开也会轻声说“慢走”。住家和生意两不误,古厝和新意俩和谐。我想,也正是这样,才让这恬静的新街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却又让新街几代同堂的居民们其乐融融,传统思想和文化创新能够兼容包并。
刚从一个宅子出来,对面的老厝出来一个提着垃圾桶的小孩,穿着拖鞋睡衣,快步走向远处的垃圾屋,精准地将垃圾倒了进去,靠着垃圾屋“窗口”利落地抖了抖垃圾桶,干干净净,没有撒出一张纸一滴水。世世代代,古厝传承了,家风也延续着。
老厝变成文艺清新的小店,妈妈们炸着私房醋肉、菜粿、鸡卷,年轻人在小黑板上写上一样样闽南小吃,小孩们在楼梯上上下下嬉闹着,想来楼上的老人坐在摇椅上,闻着美食的香气,听着银铃的笑声,摇着裂开边的蒲扇,满溢着喜乐。
新街的古厝,有的外墙也翻修过。但那些外表即使不是红砖石板的自建房,骨子里也还留着老厝的灵魂。经典的著作,总是经得起读者反复品读。不同年纪,不同心境,读同一本书总会有不同的感悟。历史悠久的街巷,就像一本经典的名著,每一次经过,每一次驻足,每一次提起,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无论是“老泉州”还是新泉州人,脚踏实地地走一次古城吧。古巷的气息,唤醒老人们儿时的记忆,勾起孩童们对家乡的情感。这一次的新街,我看到的是文化产业和新街老宅和谐相融,走进了古厝,揭开清军驿的神秘面纱,简单地营生,随和的人家,使我静谧安定却又不时涌动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