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冰冰的头像

王冰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20
分享

也说端午


且说端午,在庄浪就覆有不少的魅力传说。

庄浪地摊文化里,就有“五月里来五端阳,杨柳梢儿插上窗”之唱句。可见,端午插柳梢,在北方是由来已久的旧俗。

当然,关于这个习俗的源由,就有两不同的故事。

一说,在很久以前,整个宇宙分沌成三部分,天界、阳间、阴间。天界当然是神的世界,辖管阴阳,阳间,是活人的世界,对应着,阴间自然是亡人的地盘了。活着的人,众聚在一座叫“阳洲城”的地方。一日,天界的玉皇大帝听到一谣言,说生活在阳洲城的人类倒行逆施,无恶不作,已是到了人非人,比类禽畜之地步了。悉言震怒的玉皇大帝,在极怒之下,不经细察,就扳旨一道,授命太白金星下界去“火化阳洲城“。

遵了圣谕的太白老人,脚踩祥云,素衣素冠,不日就抵达了阳洲城。

对于这个造谣,他还是保持着自己清醒的头脑,觉得有必要亲身去验证一番方好,以免错伤了好人。于是,太白就幻化成了一赶路的老头。一路的奔波,他路过一村庄,在村头遇到位妇女在村井汲水,凉爽澄澈的井水在水桶里一摇一波的。太白金星眉头一皱,计涌心头,他决定借着向眼前的这位中年妇女讨碗水喝的时机,试探谣言的虚凿。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不管太白金星如何的恳求,如何的口干舌燥,这位妇女就是不让他喝自己刚打上来的井水,最后,被逼无奈的太白老人只好动用了硬抢的泼皮招数。眼看嘴就够到水边了,那曾想妇女从地上抓了把土,丢进了水里。水有了土,自然不能喝了,及时,一个可怕的念头也水般在太白金星的心里浮现了出来。

“看来,这阳洲城的人,真的与别人说的无二,连碗清水都不让路人喝,这般的吝啬,活该他们烧个精光。“

看到太白金星愤怒的站在一旁,妇女的脸上却见着浅浅的微笑,她摊了摊手,将老神仙请进了屋内,倒了碗热水,才说道:“老人家,你是赶路人,想必已是出了很多的汗,如若喝了刚才的井水,冷热互休,势必要生病的,方才的举动也是急中生巧,还望老人家不要生气。”

妇人的一番话,说得老神仙满心的欢喜,即是感动也生感慨,就将事情的始末全盘脱出。妇人闻言,惊吓不小,跪瘫在了地上,祈求老神仙的解救。太白金星心里其实也清楚,这件事,恐怕被人诬陷的成分较大。看到跪在地上祈求的善良妇人,太白老人也动了恻隐之心,说道:“其实天庭的玉帝每年会两次打开南天门,巡查阳间的状况,一是元宵节的时候,一是端午节之时。“火化阳洲城“,首先得放火,因此元宵节当地有点灯盏的传统。太白金星告诫妇人,一定要在在元宵节得时候,点上灯盏,这样,升坐九霄的玉帝会以为人间已是火海茫茫了,来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插上柳梢,玉帝就会以为人间也了无人烟,遍地绿色,定然是个荒凉的世界。

二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它域。流亡途中,经遇一荒无人烟的地界,连日奔逃的重耳此时已是饥肠辘辘,终是乏力的摔瘫在了地上。手脚慌忙的众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充饥之物。却不料正当大家万分焦急之际,随臣介子推不声不响的走到了僻静处,摸了柄锋利的匕首,忍着疼痛,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正是介子推的这“割肉救主”的一举,才铸就了晋文公后来的千秋霸业。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囊,潜入到了绵山隐居下来。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追悔,亲自带了随从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晋文公寻到了绵山,然而,到了后才发现,此地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人又谈何容易,这时,有下属献计,言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已被活生生的烧死了,所有的树木都烧完了,唯独有株杨柳在介子推身体的呵护下活了下来。

后人被介子推宁死也不愿屈节的气节生生感动,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到端午节这天,庄浪家家户户在房檐上插上杨柳,人们把这种插在房檐上的杨柳称为“招魂柳”。

当然,褪却传说的美丽嫁衣,我们有必要述说端午节插柳的本来面目,其实柳树因其具有治病、却鬼、有驱毒、明眼的功用,被古代人视为吉祥的象征而加以崇拜。佛教典籍《灌顶经》就载:"禅拉比皇以柳枝咒龙。”受其影响,后人也认为柳树可以却鬼,称其为“鬼怖木”。天竺佛教故事里就有南海观音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的形象,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这位普渡生灵的慈悲菩萨,其标配的法器就是杨柳枝。清代《宣恩县志》亦载:  "清明,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日辟毒疫。”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家家以柳插于门上,名日'明眼’ 。”后世人多效仿之。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清代道光年间的《遂溪县志》有“清明日折柳枝悬门,并插两鬓,日明目”之说。古代人还于檐上插柳,以柳枝的青焦验晴雨、占卜农作物的丰歉,谚语有"清明柳叶焦,大麦吃力挑”,"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清明晒死柳,一抱麦子收一斗”之谓。

然究其根源理应还是对柳树生殖崇拜功能的转移,《增广贤文》里的那句“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言明了柳树的生命与繁殖力的强壮。人类生命的易于凋零,杨柳生命的顽强,让后人有了众多之崇拜。古时医疗条件的落后,造使很多生命的轻易死亡,因此古人就开始对大自然里那些生命力、繁衍力顽强的生物充满了崇拜甚至祭祀,譬如中国人的图腾——龙,俗语说“龙生九子”,其繁殖力就可见一斑了。说到底,也是有这样的意义在里边。

在庄浪,端午还有绑花绳的习俗,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记载,将其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将红黄白绿蓝五种丝线捻成五色丝绳,称为“花线绳”或“花线”,不松不紧地挽在孩子们的脖颈、手腕和脚腕上,要戴一个多月,,魔鬼便不能随便拉去他们,以避鬼邪。村里的老人告诉我,绑花绳是为了吓唬蛇,说蛇看到五彩的颜色会逃走。这点,显然不对,众所周知,蛇类的视力本来就弱,蛇只能靠皮肤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来捕捉猎物。那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端午节过后,蛇就开始多起来了,大人唯恐小孩子受到蛇的攻击,才想出了这点寓意。这点,反倒是与其它地方端午喝雄黄酒的寓意有点类似。

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古人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儿童用五色丝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诸此等等。

端午节在庄浪还有戴荷包,荷包的雏形,来自香囊,起源甚是古老,《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衿缨皆佩容臭。"郑玄注:"容臭,香物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庄浪的荷包,大多由丝绸刺绣、缝制而成,或十二生肖、飞禽妙兽,或生活里常见之物,吊上彩色装饰品,内装雄黄、艾叶等香料,供儿童过端午节时佩戴。一方面为了营造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更因为时令已立夏,进入昆虫繁衍活跃的季节,荷包内香草雄黄散发的香味能够驱逐蚊虫,人们把它当作“避邪”的工具。

赏玩之余,更重要的那就是吃了,民以食为天,更何况这样隆重的场合呢。

历来以面试为标配的北方人,粽子是后来物,这天的主打之物是饼,当地人唤其“馍馍”,馍馍被做成了不同的形状,形态各异,主要还是以生肖动物为主,小孩子最是欢喜钟爱。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如今的五月五也是被当地人过出了更多的花样百态。

行文至此,窗外的雨落子如鼓点般密了起来,杨柳婆娑着身子,想必,今年又是个庆人的端午节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