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网上信步,无意中读到一散文,巜又是一年槐花香》,作者是春和景明,名字就满艺术阳光的,他的散文清新丰满,语言干净利落,句式参差,变化自然,明显能感觉到,作者有深厚的古典文化根基,这不禁与我心有戚戚焉。
最让人快感的是,文中引用了我的诗句并署名。巜又是一年槐花香》中大胆引用了当下一些普通人的格律诗句,这于人们习惯引用名家大腕的写作格局着实有些不同,开篇对洋槐的真实写照引句“谷雨溪边千万枝,幽香弥漫最无私”这格律规整的诗句不是名人的,也查不出出外,也许就是作者古典文化厚重的流动吧。作者对洋槐、刺槐和每年四月下旬亭亭如盖的槐树,展绿叶,缀白花,蜂招蝶诗情画意作了一番描摹,又对它们锁黄土、镇风沙的贡献进行了深度的赞颂。重点放在对它绽放英姿,把幽香和似雪一样的娇容送到人们面前的风流妖娆进行了细致的勾画,最后作者深情地赞到,真是:“琼花簇簇流香远,光影斑斑荫石台”啊!古今相映,雅而不俗。是呀,这样朴素却又如此美丽的槐树,与大地山川默契组合,如同一幅幅清新的水墨画,令人瞬间穿越,抵达心心念念的诗酒田园。作者说现在的诗人们用一首首诗词来赞美着这不起眼的洋槐,也就是在 这个美妙的时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间小教员光荣地登场了,人生第一次以诗人的身份走向了舞台,走向了屏幕,走向了文章,作者说,洛阳诗人胥琰这样写道:沟壑山台随处栽,乡亲众口唤洋槐;诗人王春法的七律中这样写道:羞与牡丹争富贵,乐欲蜂蝶舞幽香!我陶醉在了鼓舞与激励之中,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层闪现!
我悄悄掩饰着兴奋,回到之乎者也,回到平水韵,回到词林正韵,勾起了我学诗路途上风雨坎坷,酸甜苦辣。近几年来,我教学之余,接触了一些诗词团体,深深受到了经典诗词浓郁芳香的熏陶,于是我就发挥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便利,侧重于文言知识的学习,致力于格律诗词的吟诵和创作。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强化文化自信的今天,这些经典国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国人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武器,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于是我就一头扎进了平仄对仗和典故韵律的钻研上,但我这火热的激情在生活中和网络上都显得非常的孤独,能遇到的就是几个花甲或古稀之人老干或打油似的码字,热情有余,活力不足。再加上新诗的喧闹,小说的玄幻,网络新词的张扬,我的爱好都有被人看作另类的嫌疑。我在平平仄仄的小径上踽踽独行,在寂静的角落里默默耕耘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任由身边浮躁的人群在娱乐中疯狂喧嚣。偶尔, 有人在落寞的古诗词里驻足一下,我便是如遇知音,今天这一读,更是高山流水,于是就欣喜捧读,认真摘录,并找到当初写的一组诗,庄重兴奋地放在一起,算作慰藉也可,算作纪念也可,算作学习也可!最好的是眼前一亮,我认为找到了传统文化精髓之古典诗词与流行文化之一散文的结合点吧,我权且这么高兴的认为。
深吸一口浸润着槐花香的空气啊!我的灵魂似乎受到了洗礼,“一道清新白雪风”的芳菲四月,给我注入了古典诗词创作的活力,让我找到了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拐杖,我已完全忘掉了洋槐树上尖锐的刺,只幸福的记得儿时是母亲把掳下的槐花洗净、拌面、蒸熟,淋上香油、拌上蒜泥的清香味道。“世人乐享一分春”,让这春的气息扑入诗词的灵魂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槐花的香味里,滋润着国人自信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