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正英的头像

王正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5
分享

木自无言

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一片落叶软化为泥,云蒸霞蔚的大自然,诞生与消亡、衰亡与进化相辅相成。

一棵树矗立山岭之间,翻飞的叶片涌动着绿意,土地便有了生气;一座森林覆盖在地球的表层,茁壮的林木散发着遒劲的刚毅,人类便有了刀耕火种的骨气。

五岳的神奇,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灵秀;巍峨的长城,铭刻着华夏儿女的志气。聚天地之精华,仰日月之光辉,我们的祖先在木简上刻下文明史。中华文明,照耀人类文明发展史;五千年漫漫求索,智慧的火光,引领潮流。

当我随着益阳市作协采风团,走进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鱼形山水库的“天意木国”景区,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殿堂。这是一种苍天的厚德,让成熟的树种经过岁月的洗礼、经过时空的陶冶、经过文化的浸润,相聚成今日的“木国”。

再现“恐龙时代”

距今2.5亿年至6500万年前,地球成了一个“恐龙时代”。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

天意木国的3号展厅,云集着木雕的恐龙。卷着鼻子的“小盾龙”,是小型植食恐龙,早期生活在北美地区;身长21-25米,体重30-50吨的马门溪龙,是脖子最长的恐龙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恐龙;还有重达100吨的地震龙,走起路来会使大地震动,现在改名为哈氏梁龙,是侏罗纪的最大梁龙。

当我们观摩着这些木雕的恐龙模型,是否可以想象出在苍茫无际的地球上,这群笨重的“龙”在繁衍生息。它们在地球的进化史上,留下了痕迹。这些恐龙在将近一亿年的时间里,成为地球的“主人”。

我们翻过历史厚重的扉页,是否可以读到它们是如何与这混沌世界和谐相处,是否可以读到它们的群体与种类之间又是如何共享生存环境的呢?

在展厅,小朋友抚摸着这离他们生活十分遥远的动物,心里有了十二分的好奇,身旁的长辈在耐心的回答孩子的提问。木雕的恐龙群体,真实的还原了上古时代的生物群体的模样,让后世的人们能感悟到地球漫长的演变史,这种启示是一种浸润,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动物世界产生好奇。

从这种角度来评判天意木国景区,无疑这里是一本打开童稚世界最好的教科书。这些动物的模型,生动形象,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比起文字的介绍更具体更细腻。或许,孩子们会在这里得到启示,长出想象的翅膀,埋藏了去探索这个浩渺星球的夙愿。

重塑“丝绸之路”

天意木国的一号展厅,云集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观赏巨幅木雕“丝绸之路”。

穿过历史的迷雾,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支古老的商旅,响着铃铛的驼峰,一路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行程七千多里,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之路。

这条横贯亚欧的陆上交通要道,在交通不发达的远古时代,承载着亚欧国家的贸易运输。今日的木雕,刻画着轮廓分明的商人、步履沉重的驼峰、休憩的驿站。我们祖先的雕刻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现代的雕刻除了沿袭祖先的技艺,更多的是融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那“丝绸之路”上的古寺,已经雕刻出厚重的立体感。或许,当商旅们遭遇恶劣的天气,在行程艰难的时刻,前方的寺庙如引领他们前行的信仰,他们祈福在心中,愿自己能平安到达目的地。

前来参观的游客中,有年轻人搀扶着年老的、有父亲牵着孩子的手、有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他们在这仿古的“丝绸之路”的木雕前,仔细辨认历史的轨迹。那些负重的驼峰,似乎在等待后世人的称赞;那些疲累的商贾,似乎在交谈着各自的感悟;那些玲珑的古寺,展示着中国工匠的独具匠心。

这是一种对话,是树木和人类的对话。似乎从起点回到原点,类似于秦王的书简,这巨幅的“丝绸之路”木雕,彰显着历史的威仪,彰显着人间的正气,彰显着文明与智慧的灵气。让所有来访者,喟叹人与自然的天作之合。

这是一种聆听,是时空的乐音弹奏古韵神曲。“丝绸之路”的木雕,传颂着中华先进文化,传颂着四大发明的先进技术,传颂着汉武大帝的美名。这些生长在文明古国的原始森林,以龙的传人的名义,传递着、延续着,绵延成今日的辉煌。

感悟“传统木雕”

天意木国景区的四号展厅,除了展品以外还有卖品,这里云集着众多的传统木雕工艺品。

这一套五件仿古木雕家具,是由画龙的屏风、雕花的两把太师椅、两个长方形雕花茶几组成。当游客触摸到屏风上的龙,会感悟到近距离观察的逼真,太师椅和茶几古色古香,仿佛穿过时空的渺远,看到了楼宇林立的宫廷起居生活,那些皇室的嫔妃,在这样雕龙画凤的宫廷里度日,她们的一笑一颦无不展示着雍容华贵。也许只有这样精细的艺术品,才能渲染出这样的场面。

古代四大美女的画像,被技艺精湛的雕刻家描摹得栩栩如生。貂蝉杨玉环闭月羞花之貌,西施王昭君沉鱼落雁之容,可是纵观四大美女的一生,奈何都是清苦的。在那些生不逢时的年代,女人大多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留给后世的只有追忆。游客在观赏到古代四大美女画像时,也许能在时光的流转中想象到美人当时的芳容。

木雕的砚台,依旧保持树木被砍伐时截面的原形,只是在截面的某几处地方精雕细刻,修饰成砚台的样子;展厅里的笔筒也很神奇,这圆柱状的笔筒,外表雕刻着花鸟虫鱼,一只飞鸟栖息在枝头准备凌空展翅,另一只扭转身体站立在枝干上,或许在闻着花香味儿。

这些传统的木雕,大多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古代的能工巧匠,会把自己的慧思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这些生活情趣真正体现了工匠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他们的睿智与风趣。当传统的雕刻技术融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这些画面的细节会处理得更加逼真,让游客能在静止的画面里感受到异彩纷呈的动态之美。

在这春雨绵绵的三月,走进天意木国景区,是一次与大自然的神秘对话。这种交流是无声的,正如树木的生长,在数十年的风雨之中,当一圈一圈的年轮增加,只是仰望蓝天的诚意越来越伟岸,没有喧嚣,没有吆喝,所有的成长都是一种向往。每一位游客在满目琳琅的木雕中陶醉,让历史文化与木雕技艺浸润自己,感悟植物生命的神奇,感悟雕刻技艺的精湛。

在这春风扑面的三月,走进天意木国景区,是一次经受银城文化洗礼的邂逅。这里云集益阳的才子名士,他们谈吐优雅,目光深邃,仿佛要把这三月的灵秀镌刻在自己的灵魂里。祖先的智慧,木雕技艺的不断超越,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要代代相传。作家的笔下,是超越平凡留下经典的传诵,后世的人们读到前人的典籍,会有新的顿悟与创造,人类的文明在不断超越中永恒。

天意木国景区,是银城文化的一种标识,迎送着南来北往客旅,展示木雕技艺.

天意木国景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将会陶冶孩子们的性情,颐养老年人的天年。

苍天厚德,木自无言。让我们在平淡的流年中拥有清欢,让我们在艺术的人生里感悟生命的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