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太短又太长,短得我们来不及擦干眼泪,长得我们渴望七堰社区从搬出穷乡、圆梦小康、乡村振兴中慨然奋起。
十二年的时光,足以让所有人忘记一座座村庄的毁灭,一个个家族的磨难,一个个生命的掩埋。
七堰并非忘堰,爱堰须勿忘难。于是,我们重返七堰移民搬迁之路,沿着荒草萋萋的河道,望看那条清洌透明的河流,在泥石流的随便和无礼之下,流水一点点变得凝滞沉重,乡道一节节变得步履踉跄,最后消失在惆怅的目光里。
脱“拼”攻坚战鼓响,重“振”行装再出发。因为,我们想了解,这十二年里,七堰脱贫了吗?七堰复苏了吗?七堰振兴了吗?那些曾经受伤过的心灵愈合了吗?那些劫后余生的乡亲是否都有了温暖港湾?
曾经的痛,应该被哀悼;曾经的爱,值得被记忆。
这十二年,七堰远离贫穷,有多少喜事在发生;七堰远离灾难,有多少好事在改变;远离平庸,有多少故事在演绎?
七堰四季,风景变换,每一个季节的风景像一幅幅画卷一般耀眼。春天因一滴雨水而充满生机,夏天因一朵荷花而灿烂无比,秋天因一片落叶而写满诗意,冬天因一抹阳光而充满希望。
万象回春,鸟语花香。七堰是一块山清水秀的人间福地,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翡翠熠熠闪光,逶迤的秀峰翠岭似汉水扬波,欢腾喧闹的小河溪流日夜歌唱柔和。
夏日似火,绿树成荫。七堰是一幅撩人心魄的精美画卷,徐徐展现在秦巴大地上,茂林、翠竹、稻田、农舍,织出了田园牧歌的神韵风采,茶园、果林、稠酒、村姑,飘出了沁人心脾的醉人芳香,路边草丛不时发出微弱噪杂的鸟鸣。
金秋气爽,丹桂飘香。七堰是深山老林的一条魂绕大沟,585户村民与她相濡以沫了260年。七堰沟曲曲折折流淌在大山里,绵延7公里长,149户人家用就依偎在一沟两岸,五彩炫目的晚霞一便会给七堰增添不少生机,把村组院落打扮得粉装玉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7月18日,一场泥石流击碎了彼此的“亲密无间”,让无数乡亲无家可归,惊恐受怕,命丧黄泉。这就是人生三大悲剧,意外让我们活得太短,疾病让我们活得太长,灾难让我们活得太惨。
面对人生和村庄种种风险,我们的愿望或许就会渺茫甚至破灭。那么,是否有一种活法,可以有效减低悲剧带来的损失,让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加富有尊严和价值呢?
这个千古难题,这个时代之问,这个赶考之路,在七堰是肯定的、绝对的、正确的答案。
大竹园镇七堰村党支部书记黄锋说:“我们建家护村了许多年,如今却被厚厚的泥石流掩埋在沟底,深山里黄林两大家族,不得不挥泪面对走与留的生存抉择。”
七堰作为秦巴山区探“搬”之举,新千年的灾后重建、避灾移民、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易地搬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多少摄影家的镜头曾经在七堰沟聚集,多少新闻记者迷人秀色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无数目光;多少文人墨客曾涉足这里采风,笔下流淌出一篇篇诗赋华章。
第一章七堰之堰
260多年前,黄林两大家族祖先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大槐树移民七堰沟,背靠秦巴山,面朝蒿坪河,可谓风水宝地。
七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黄林两大家族祖先作为第一代拓荒人,每日探究七堰之堰,梳理河流,关注农事,始终钟情于脚下这方土地,做脚下这方热土的忠实揣摩者。他们恰居七道堰头,巧取山川地势、借备自然条件而得名七堰沟,赋予繁衍生息的美好寓意。
因河流而诞生,因农事而发展。七堰之名,亦由此而来,虽无十堰之名气,但也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年轻人好奇,七堰之名乡土气息太重,一改了之,岂不快哉?殊不知,“堰”包含数量、方位、情怀,这正是七堰之灵魂所在,远离喧哗,远离疾病,远离战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绝对是凡人生活的最佳宜居村落。
满沟皆坡,满坡皆梁,满梁皆堰。“堰”是农耕文明的根源和载体,作为山区灌溉田地的水利工程形式,是每一个七堰人最为熟知且亲切的乡愁记忆。
第二章世外桃园
七堰沟是华夏腹地的农耕心脏,更是秦头楚尾的世外桃园。
七堰沟隐蔽在一个相对山大沟深、偏僻闭塞、资源匮乏、荒凉贫瘠、田少坡陡之地,没有平地,没有水田,没有出路,乡亲们生活十分清贫。黄林两大家族祖先们却发扬愚公精神,吃苦耐劳,思想进步,乡风淳朴,硬让石梁梁、山疙瘩、沟坎坎变成良田肥地,把刺架网踩成致富路,从一穷二白实现自给自足。
七堰沟在黄林两大家族代代后人的接力传承和不懈奋斗中,逐渐焕发出耀眼光彩,吃饱了,穿暖了,路通了,安居了,山绿了,使昔日穷山恶水已然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七堰沟承载黄林两大家族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梦想和未来,这里虽未走出地位显赫的官吏,更无富甲一方的商贾,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但大都崇德尚文,谦逊宽容,家里门外收拾的很干净,充满了家的温暖,过着与世无争,平淡平静安宜的舒坦生活。
许多老人,常常怀念迎着朝阳远眺群山,披星带月荷锄归的景象,感恩着“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赛神仙”的美好生活愿景。
第三章天降大灾
2010年7月18日深夜,受暴雨影响,七堰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滑坡体大约有40万立方米。
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夺走了29条鲜活的生命。还记得那痛苦的哀嚎吗?有多少人为此彻夜难眠。有多少人都在背后默默的关注着七堰,默默的帮助他们,却从来没有要求得到回报。
如今,十二年过去了,可是那段时间的场景却一幕幕地从黄林两大家庭后裔们脑海里闪过,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那一张张坚强的脸,那一张张微笑的脸,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
“七堰村有团结奋进的伟大人民,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哪怕从头再来,我们也一定可以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大竹园镇七堰村党支部书记黄锋自豪的回忆着。
时间的流逝一往无前,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却会回头。2010年7月16日-18日,汉江上游和安康市持续强降雨,安康市遭受了一场自198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洪水和泥石流灾害。这次暴雨洪灾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安康市46个自动速报监测点雨量均超过100毫米,主要暴雨区降雨量接近或超过1953年以来的历史记录,堪称100年一遇。
市区镇三级党委、政府和汉滨区国土局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闻“汛”而动,勇挑重担;主动担当,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让党旗在七堰救灾现场高高飘扬。
就在灾后第三天,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顶着烈日、踏着泥泞,跋涉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全市乃至全省受灾最严重的七堰村,现场关切地询问群众受灾情况和救灾的进度。
那猝不及防的山塌地陷,那洪流中的淋漓鲜血,至今回望,心仍不免刀割一般地疼痛。当天灾冲毁家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生活如何在灾难之后重新开始?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在肆虐后继续绽放?
七堰人民瞬间变成灾民,救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繁,在汉滨历史上绝无仅有;道路受险、电讯中断,更为抢险防灾火上浇油;物价飞涨,资金紧缺,又为救灾重建雪上加霜。
重重危机,考验七堰。翻开山区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瘟疫横行,农村文明大倒退甚至灭绝的记录,数不胜数。
这十二年,无数个日日夜夜过去,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大媒体一次次重返七堰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奇迹,泥石流时的满目疮痍已被抚平。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从艰苦卓绝的灾民紧急安置,从困难重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从扶贫搬迁的决战决胜,从脱贫防贫的攻坚拔寨,从乡村振兴的强势推进,七堰夺取了一场又一场胜利,全面奏响汉滨“战灾”凯歌。
从乡村到城镇,从房屋重建到基础设施恢复,从产业结构调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文脉传承到精神家园重建,从灾后搬迁到应对物价上涨危机,七堰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谱写了灾后重建浴火重生的精彩华章。
这些感念生命消逝、纪念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战胜灾难的时刻,2010年7月18日以来的日日夜夜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第四章 大爱本色
没有人希望依靠灾难来获得进步,但历史却显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当灾难的阴霾笼罩之时,伟大的人性之光总是更加顽强地闪耀。夜愈黑,灯愈亮;七堰愈冷,生命愈暖。灾难最能伤害的是人民,遇到最激烈的抵抗也来自于人民。
如果,时间再次来到2000年7月18日,以后也还会走过很多个7月18日,但永远不会再回到我们最想要改写的那一个日子。那一个日子,我们只能远远地凝视,凝视他人,返视自己。也许这样的凝视,更能帮助我们看清回顾过去、评判现在与展望未来。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要驻足现在,铭记过去。在那一天,作为七堰村子里一个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已经根植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他们失去了亲人,他们失去了家园,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理由。也是那一天起,从党中央到省市区,各级领导带着党的温暖来到了七堰村,帮助他们走出悲伤,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帮助他们重建美好家园。说句心里话,不该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去的事只能成为生者警醒的钟声,记忆深处的伤痛会永远地留在心底,直到永远,家毁人亡的惨剧,不可能不铭记在心。但是我们希望从死神手里逃生的七堰,在记忆中能抹去那一天留下的阴影,在心里记下重建家园时的美好时光。
我们看到灾难的来临。2010年7月18日下午18:00时至20:00时,七堰村两小时内降雨达126毫米,狂风猛雨像无数根鞭子抽打这个没有任何罪愆的地方,山洪暴发,泥石流迸涌而下,淹没庄稼,危及农家,广大群众惊恐又迷惑。这种最初的惊恐,变成了最真实的悲恸。
黄林两大家族后裔看到七堰的夜全黑了,29条生命之烛瞬间熄灭,但成千上万的心灵之烛点燃了,他们艰难而顽强地站起,就像“人”字的简单两笔,永远相互依靠和彼此支撑。
我们看到信心比“金子”珍贵的人间大爱。汉滨区数千名团员青年和志愿者挺进七堰,用手牵住手,用心抚慰着心。
安康中心城市广大市民大把大把地捐款,大堆大堆地捐物,用慷慨接补匮乏。
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2010年7月18日晚,大竹园镇七堰村党支部书记黄锋与洪魔搏斗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关键时刻用坚强的党性撑起了一道永不弯曲的脊梁,用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嘹亮的英雄赞歌。“1个、2个、3个……第27个!”当确信最后一名群众已转移到安全地带之后,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看表,已是2010年7月19日凌晨3时10分。此时,他才想起忘了问问媳妇和父亲家里是否也受了灾,是否转移到安全地带。
大竹园镇小沟村党支部书记吴昌平超前安排,冷静应对,在洪灾来临之前将全村群众全部安全有序撤离,无一人伤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来援建的干部死在工地。赵小社是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赴安康援建工作组成员、市建设工程质监站副站长,在活动板房建设中担任质量安全组组长。由于连日的劳累,在工程即将竣工的8月15日下午,赵小社同志突然晕倒,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四十九岁。
我们看到舍生取义的牺牲,为他送行的人数以千计,舍我其谁的敬业。
医生用巧手仁心缝合生命。汉滨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救助队冒着暴雨,不顾山体滑坡的危险,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大竹园镇七堰村,该医疗队也是首批到达该重灾区的医务人员。雨水、眼泪、恸哭、寒冷、鲜血、残肢,他们平时见惯了生死,这一幕却终生难忘。身为汉滨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吴磊同志第一个向医院领导申请参加救灾医疗队,他冒着疲劳、酷热、暴雨及山上的毒蚊叮咬,毫无怨言,始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来,谱写着白衣战士人间大爱的无言壮歌。据统计,经他诊治的灾民有600余人,由他转诊的5名重伤病员,痊愈出院。
全区交通战线的党员干部用铁的纪律为生命开路,在灾区架起一道道“生命通道”,供200余台次抢险救援车辆畅通往返七堰。
战士用钢铁一般的长城为生命作保,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公安干警、消防官兵,是灾区最可爱的人。汉滨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广大退役军人在同洪魔的搏斗中,他们抢险救灾连挺身而出,不惧艰险,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红色堤坝”。
教师用行动见证大爱,大竹园镇中心小学校长侯黎明、镇初中校长谭兆楚,满脸黝黑、疲惫,但不失沉稳、干练。他们带领全镇教师迅速返校抢险救灾,同时中心校组织了56名精干教师,分别到新铺小学、正义小学安置点负责受灾群众安置接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就连58岁的老教师侯启周和一批80后教师积极投身抗洪救灾一线,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退缩、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感动。
我们看到肝肠寸断的选择;我们看到誓不罢休的意志。
汉滨供电人和“国家电网”在大灾面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担,冲锋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保供电工作”响亮壮歌。
汉滨区国土局党员干部,把办公室搭建在救灾现场,既是战斗员、信息员,又是宣传员、联络员,让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全部通过投亲靠友、搭建活动板房等方式,进行妥善安置。
这个曾被外界广泛质疑的“决战”承诺,最后以整整提前一周兑现诺言。
让承诺抢在高温和雨季来临之前,使七堰所有灾民都住进了板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著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在震后显得更具特殊意义。
汉滨人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仁慈和智慧。
这是七堰村乃至全省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情,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第一次在和平年代,进入战争般的紧急状态。
如同丘吉尔在面对战争时的誓言,“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汉滨和七堰的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仁慈和智慧。
是不屈的人性、伟大的人民,引领我们在灾难中找到逃生之路。是众人的守望相助、甘苦与共,引领我们在灾难后走出复苏之路。
人民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人民之中总是生长英雄,更在于人民之中站立着真正的广大公民。人不一定要做什么他不能为的非凡之举,只要做他不能不为之事。这就是中国传统语境下的义不容辞,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仁慈又血勇的人最高贵。那么爱和平、爱生活的人,需要的时候,又那么像一个个真正的战士,捍卫生命、保卫家园、体恤无辜、扶助兄弟。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党员、干部、群众、战士、志愿者、援建者,以力接力、以血止血、以心交心,甚至以命换命。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这个村庄一次次濒临绝境衰而不竭的“密码”,更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
民生为本、尊重科学,是深广的智慧外加谦逊的学习,是充沛的激情辅以冷静的理性,是应对灾难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让我们再次温习鲁迅说过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社会才有真进步。”这样的人民可能被灾难一时击倒,但这样的民魂永远不会被打败。
曾在纳粹德国的炮火之后,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说:“死过一次,便不再有死亡!”另一位更早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更是如此嘲弄死神,“睡了一小觉之后,我们便永远觉醒了,再也不会有死亡,你死神也将死去”。
拥有精神和拥有灵魂的人,不会害怕灾难。与这样的人民在一起,不再害怕悲哀。
我们坚持记忆,唯有记忆能反抗时间;我们讴歌光荣,唯有光荣能击败灾难!
第五章 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七堰奋起。“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党在!旗在!掷地有声,响彻长空。
人在,民安。再大的灾难,也压不垮我们的脊梁!
汉滨的防汛救灾工作,时刻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领导的心。灾情发生后,李克强、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指示。“要做好危险地带及危房群众转移和安置工作,避免次生灾害,做好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提早谋划,加快迁转进度,让受灾群众早日安居乐业!”这是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第一次在查看七堰村的灾情和生产自救情况时的嘱咐!
灾情发生后,时任副省长、民政部减灾中心副主任、市委和市政府各级领导先后深入重灾区查看灾情,指挥抗洪抢险,检查指导工作。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了七堰乃至全区防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带领国家地勘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带着遥感飞机等设备,到七堰村做地面灾情勘测,为下一步地质灾害引发源、地质灾害观测点治理做论证,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区国土局做好搬迁规划选址工作。
2011年1月29日,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第二次来七堰村看望重灾户林家平的家,去年房屋被泥石流掩埋了,仍住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中。看到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生活有了保障,赵乐际很高兴,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尽快摆脱困境。赵乐际说,去年你们遭了大灾,失去了亲人和家园,但天灾无情人有情,各方面都始终惦记着大家、关心着大家,积极帮助你们解决实际困难。希望在各方帮助下,你们要继续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各种困难,把新家园建设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汉滨区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都是“第一时间”建立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发出党委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开展救援……
我们在这一次灾难面前,汉滨改写了历史,做到了“有灾无难”。洪灾,对于汉滨人民来说,有着痛心的记忆!
人间自古多劫难。历史上,1983年、2005年、2007年的洪灾,那满目疮痍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而像2010年的7月18日,当安康又一次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和7月23日百年不遇山地洪涝灾害时,汉滨儿女一直在与天灾祸难作着斗争。每一次灾难降临,无不伴随着黎民百姓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
这一次不同,在所有的受灾地区中,汉滨率先实现抢险救援到村组和农户,区级领导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这是一种进步。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的努力”,争分夺秒搜救被埋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稳定情绪,确保群众不再二次受灾。
“先稳定情绪,保障生活,再谈其他!”这是各级领导在指导七堰救灾工作时的共识。
面对“7·18”灾难,陕西省和安康市领导第一时间赶赴七堰指导救灾工作!短短一天,首战告捷!经过紧张抢修,截至2010年7月19日下午3时,七堰村通讯、供电、通村公路基本抢通恢复……
为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就医有保障,区、镇两级政府联手,紧急筹调物资、粮款,并派出10余个专业突击队,由区委主要领导亲任总指挥,全面展开各项抢险恢复工作。大竹园镇组成两个巡查组,镇党委、政府亲自带队,重点做好山地滑坡、病险库塘、河沟水道等危险地带的监测预报,严防次生灾害;区民政部门联合大竹园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将受灾群众及时安置到两个集中安置点,并选派了30多名精干的镇村干部和教师驻点负责受灾群众的饮食起居以及200余名武警官兵、200余名抢险突击队员和100余名镇村干部的生活供应问题;安置、接待、信息、茶水供应、思想疏导、物资发放等工作相继展开。每个人都以“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干劲、持续战斗!
汉滨区民政局紧急组织165万元救灾专项资金、22000床棉被、158吨救灾粮食、1000件矿泉水、50余顶帐篷、14000余米彩条布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重灾区的安置点,在这里,失去家园的群众能感受到一阵阵温暖!在安置点,区民政局陈小敏正在紧张的统计、分发生活用品和食物,她的同事唐娜、王涛、何小梅、张青山和她一样家住东西坝和张滩一带,他们都顾不得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被淹的情况;大竹园镇七堰村支部书记黄锋还忙碌地奔走于安置点和抢修基础设施施工现场中,配发物资,安慰、鼓励、陪着大家抹眼泪。
正是因为这种齐心聚力,短短一周时间,两个临时安置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02户、385人,29名罹难群众家属拿到了共计145000元的抚恤金;“三无”人员家庭按照每户帐篷、炉子、电风扇、热水壶、毛毯、竹板床各一套和100元灶具、50元生活补助、50元衣服、20斤大米、20斤面粉的补助,全部发放到位。
生活无忧,秩序井然,受灾群众的情绪逐渐稳定!
第六章 重建家园
家园毁了,只要人还在,梦想就在了。一个个家族付出的,必定会在社会进步中得到应有的补偿。为了七堰的重建,这些从四面八方来的援建者,辞妻别子,挑灯夜战,在这片史诗般悲壮的土地上,书写着他们的英雄传奇。
“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再造一个新七堰”,指引了七堰灾后重建的正确方向。
这是一个孕育希望充满想象的首次承诺,既是对七堰人民的庄重宣誓,也是对所有汉滨人的巨大鞭策。
全区近数以万农户灾毁住房急需永久性重建,一所结实漂亮的永久性住房以及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是人心所向。
从七堰村到七堰社区,由原七堰、小沟、新铺、金鸡四个村合并而成的新型社区,名副其实成为全省移民搬迁政策的“首发地”,创新探索指引灾后重建胜利。
省委书记、省长分别对此提出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市区主要领导作出了“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移民搬迁的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
“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这是时任任中共汉滨区委书记后第一时间考察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深有体会。而作为七堰社区,还肩负着带头完成好灾后重建任务移民搬迁为全省先行先试点、积累经验的双重责任。
这也符合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手段,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增创新优势、推进新发展的现场需要。
这种鲜明的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增强城镇带动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为灾后重建清晰定位、指明方向,努力把重灾区建设作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汉滨区就成为全省移民搬迁的起源地和涉及范围最广、建设任务最大、搬迁人口最多的县区,计划十年搬迁群众20余万人,特别是伴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随着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的刚性需求,这一数字不断扩大。
汉滨区树立全域理念,按照“112040”(一个中心城市、1个恒口新区、20个中心集镇、40个新型社区)的区域布局,以中心城市、恒口新区为龙头,以中心集镇为纽带,以新型社区为基础,形成城镇体系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产生活环境良好、产业布局科学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全区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社区140个,建成500户以上社区27个、千户以上社区8个,其中大竹园镇七堰社区成为全省避灾扶贫搬迁和群众避灾安居、就地城镇化的示范样板和美好家园的成功缩影。
大竹园镇在汉滨区十个新型社区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引领发展,率先提出“一年任务半年完成”的主要目标,为灾后重建绘出蓝图、引领方向。
当人们再次走进七堰社区,这个在泥石流中受灾最严重满目疮痍的小村已经在异地崛起一个新型大社区。在咸阳的对口援建帮助下,在七堰社区总规划建筑139888.51平方米,已建15100.28平方米,再建3000多平方米,让曾经的废墟之地,一排排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纵横贯通;葱翠的绿色爬上了山坡,幸福的微笑荡漾在人们脸上。今日,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建筑物,更是灾区人民幸福生活的开端,是希望的崛起。而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省委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咸阳和省市各部门对汉滨的友情堪比“桃花潭水深千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体现着省委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对历史负责,向人民交代”,这是汉滨掷地有声的承诺。十年过去,七堰用灾后重建的实践验证了诺言:我们不但战胜了困难,而且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但可以把灾区新家园建设得美好,而且还找到了办法积累了经验,可以把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修复水毁道路一刻也没有停过,因为通往一组、二组、四组和五组的路都要从这里路过,那几个组受灾也很严重,许多救灾物资运不上去,群众生活就成了问题。”一直奔波在抗洪救灾一线的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锋说。现场广大村民自发协助交通部门加班加点清塌方、抢便道。
我们在通往七堰村的便道路上,看到十几位村民正在烈日下将受灾田地里的石块和泥沙进行清除、对冲倒的禾苗进行扶正。“虽然政府给我们发放了救灾粮油和补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水灾一过,大伙就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通过对受损的苗木进行补救,争取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七堰社区四组组长张家印坚定地表示。
我们在即将离开七堰村时,曾经沉重的心情有所缓解,目光所及,是一幅幅紧张忙碌的灾后重建图。风雨之后的七堰村,父老乡亲同舟共济,正用勤劳的双手奋力生产自救、建设美好家园。
陕南三市28个区县,山大沟深,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近12年间,先后多次发生50年或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引发2000余起地质灾害,造成590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60亿元。2010年7月18日,安康市遭受特大石流灾害,全市69人死亡、119人失踪。当年,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虽已组织群众避险,但由于泥石流来势凶猛,仍造成5人死亡、24人失踪。
面对周而复始的恢复重建怪圈,陕西省先后采取多项举措,试图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然而不少群众在原址上建房,一再简单“复制农村”,新建房屋过几年又面临地质灾害威胁。如何找到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利于长远发展的路子,成为摆在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解决切肤之痛,坚定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依托移民搬迁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决定用10年时间,对陕南地区深受自然灾害威胁的60万户、240万人,实施有计划地搬迁,让群众尽早脱离地质灾害的威胁。
2011年5月1日,七堰社区建设一期落成,75户“三无户”和“倒房户”通过摇号,喜迁新居;5月6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在汉滨区恒口镇隆重举行集中开工仪式,让广大群众彻底远离危险地带。为此,一场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动的“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统筹城乡大会战声势浩大地拉开帷幕。
是什么力量让七堰人在经受了2010年“7·18”特大洪灾的毁灭性重创后,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以超常的巨大勇气、强大力量、坚定信念和惊人的速度,迅速走出阴霾、走出剧痛、走向重生?
我们在新落成的七堰社区A区,“八方支援情意长、七堰人民谢党恩”的大红对联在青瓦白墙的映衬下,分外惹眼,刚搬进来的受灾群众挂着幸福的笑容忙里忙外。已竣工的社区住房都是两层联排小楼,每户面积为120多平方米,上下水齐全,有前后两个露台和一个小天井,每层都有卫生间,房前屋后的绿化带和社区的小广场正在施工。社区配套设施建成后,村民的住房和大城市中的联体别墅没有区别。刚刚拿到新房钥匙的七堰村56岁村民黄应平这两天忙着翻起了家禽养殖书。他想办个小型养殖场,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很多邻居都和他一样,正卯足劲地搞产业、谋发展。
七堰沟在一幢幢洋气的新家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背后,饱含了多少党和人民的心血汗水!随着村支书黄锋的追述,带着温暖感动的心情,记者重温了七堰人站起来的这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
政策扶持,为灾区重建家园化解困难。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在详细查看了七堰的灾情后要求:“政府要在保证群众承包地等利益的基础上,对受灾群众进行异地重建!”
为确保受灾群众在最短的时间永久性解决居住问题,安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专业部门,争取资金项目。汉滨区委、区政府果断提出“分散建房的受灾群众入冬前住进新居,集中安置的2011年‘五一’前完成”的工作目标,并制定了详细方案,把重建户、危房户及处于危险地带的住户,全部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范围予以补助。特别针对七堰重灾区的重建工作,成立了重建工作指导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组织民政、卫生、国土、建设、农林水电等部门,定期到建设一线指导,积极要求省市国土、建设、民政等部门进行勘察规划、酝酿,协调解决筹建过程遇到的困难。区财政暂借帮助解决重建一期工程需要的200万元征地款,化解启动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大竹园镇党委、政府也积极行动,专门成立了七堰社区建设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亲任总指挥,聘请专业建设单位配合省、市地质专家进行选址、规划、建设,设计在新铺村建设一个七堰中心大社区,分期集中建设安置受灾农户;并根据重灾区群众的实际情况,通过集中安置、进城居住、入镇定居、购买农村居住安全的二手民房、投亲靠友定居等方式,给予每户补助1.7万元,符合贷款条件的重建户还可以申请3万元以内3年期政府贴息贷款;特别还结合受灾群众的实际情况,给统建或联建多层楼房,实行套房安置的受灾户,再补1万元,有人员遇难的“三无户”入区建房再额外补1万元;另外给入区按照统一标准施工上线建房的受灾户再补助一定建筑材料和5000元的宅基地平整补助……
为了让重灾区群众早日启动重建,所有的补助和贴息贷款全部在第一时间一次到账,按户发给群众.....
有了项目和启动资金,新七堰的建设迅速展开!
第七章 远离危房
曾经,我们感受到七堰的苦:伤身之痛,丧亲之痛,失家之痛,痛定思痛,痛何以哉。
而今,我们看到了七堰的希望:这十二年,修建、重建、援建,搬迁、安置、乐业,失爱者在寻找新的情感寄托,失家者在新的家园安居,受伤者正在用坚强的意念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正从心灵上脱掉脆弱的壳。人们在努力,生活还在继续。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程的最终力量。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七堰推进灾后重建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必须遵守的纪律。
当初在住房重建方式上,派出大批干部组建工作组挨家挨户了解受灾群众意愿,在多种重建方式之间,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权。住房重建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经过受灾群众严格的“评审”。在整个住房重建过程中,加快完善村级治理新机制,把群众的疑难问题和利益纠葛交给群众民主协商解决,真正做到了让民做主。村民议事会等民主议事形式的出现,闪烁着草根智慧的光芒,丰富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灾后重建,是一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为民利民安民工程。
做知心人,为群众安心重建树立信心。在社区建设之初,很多受灾群众都存在诸多顾虑: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出来,心中不舍;一没钱二没地,房子没法盖,生活无来源;社区建设一期要征用200多亩新铺村群众的耕地,山里群众靠地吃饭,没了土地咋过?面对这些问题,区、镇、村领导和干部讲政策、搞协调,逐一化解群众顾虑!
时任区长定期到七堰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镇上领导就住在指挥部,两个月中几乎踏破了每一位受灾群众和被征地农户家的门槛,帮受灾户办理贴息贷款手续,向受灾户、被征地户和其他农户详细陈述利害,宣传、讲解区、镇建房扶持政策、土地征占政策和入区安置的操作规程以及社区建设具体规划情况,并积极做好宣传报道、信息采集报送和联络等工作;各站办所负责社区建设用地事务协调工作,在依据政策分期搞好土地征用工作中,切实做好土地征占费等款项的兑付,积极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及时调处用地矛盾,确保了社区建设启动至今无一起矛盾纠纷!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家家跑、天天聊,听灾民倒倒苦水、说说困难,做好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村会计主动承担起了知心大姐的角色,召集了唐登英、刘堂燕等性格开朗健谈的妇女,到各户受灾群众家里帮忙做饭、搬东西,说说安慰话、出出点子……
在上下一心、团结奋战的氛围中,建设新七堰的筹备工作顺利推进!随后,七堰社区集中安置点建设正式开工,时任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并宣布正式开工,一个崭新的七堰社区从这里鸣炮起航!
这是让一个相对均衡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让汉滨农民兄弟姐妹获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发展机会和生命尊严,公民权利的城乡一体化在灾后重建中进一步深化。
移民搬迁的成功实践,是汉滨推进科学重建的基础;科学重建,又是对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检验和提升。党的正确领导,何尝不是在灾后重建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提升?
七堰社区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在灾后重建实践中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为动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是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
长远规划,为七堰社区发展绘就美好蓝图。从省市领导对七堰重灾区异地重建作出重要指示的那刻起,“借助统筹城乡发展机遇,建设一个大社区、大七堰”的构思,就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脑海中形成了,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配套全、基础强、谋划远、辐射大”的总体要求,新社区规划和受灾群众建房实施方案迅速出台。
汉滨区按设计规模,七堰社区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紧邻包茂高速公路。社区建设实行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一次规划、分期建设。Ⅰ期建房576户,主要解决七堰村整村搬迁以及周边受灾村“三无户”“倒房户”、受地质灾害威胁户共计2500人的永久性居住问题;Ⅱ期主要靠发挥社区的辐射带动,主要解决七堰片区危房户、贫困户、搬迁户的保障性安全住房,同时吸纳周边群众搬入社区居住,将形成“一轴、两心、三组团”的构架,与大竹园集镇互成犄角之势,成为一个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能够容纳6000-8000人居住的陕南特色居住新区!
为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入学就医等问题,社区规划同步考虑了群众的长远发展,建设社区服务中心、通信、金融、幼儿园、宾馆、卫生院、集贸市场、主题公园等配套设施。还将加快建设主导产业,计划用两年时间新建、改造低产茶园5000亩、发展生漆400亩、核桃400亩,发展养殖大户50户,力争到2012年达到人均1亩产业园、2头商品畜;同时大力发展农民技术培训,确保每名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术,由镇上推荐务工,以产业为支撑,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
新七堰的规划让村民们对未来的信心愈发坚定,他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筹资筹物。所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都不回家,加班挣钱;留在村上的有技术、劳力好的群众全部到社区工地务工,赚取一天80元的工钱;有条件的,在区、镇两级的扶持下,开办农家乐、商店,承包车辆机械跑运输、搞建设;在镇上的调苗调种等措施的扶持下,通过移秋补夏,补栽补植……
一个全新的七堰,正开足马力全速前进!按照预定的日期,经过210多天的奋战,七堰社区Ⅰ期A、B区88户房屋,具备了受灾群众入住的条件。
为了让每一个受灾户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分到满意的房屋,七堰社区在广泛征求受灾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抽号抽签的方法决定每一户住房的分区和具体房屋位置。2011年5月1日,汉滨区如期兑现承诺,大竹园镇在公证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对已竣工的房屋进行了编号,对缴清房款的64户进行了入场编号,随后现场抽签确认各家各户房号,为新房户主分发了房屋钥匙。
七堰社区的成功建设,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刚刚启动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陕南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支持。该项工程将使安康22万户88万农村人口走出高山深谷,彻底摆脱灾害、贫困。汉滨区按照省、市的要求,把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纳入城乡统筹整体规划,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着手建设一个副中心恒口新区,以此为双轴,按照循环工业、旅游服务、富硒生态农业等不同功能,带动建设10个中心镇和40个各具特色的中心社区,七堰社区是成功的第一步!
2011年5月27号,省政府主要领导第三次来到七堰村,深入农户了解灾后重建和移民搬迁工作,看到大伙都拿到了新房钥匙,就等着基础设施完善后搬新家,非常高兴,在与地方政府和村民代表的座谈中,他还提出,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好搬迁农民的生计和发展问题。
省市区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对项目资金进行捆绑运作。大竹园镇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资金和资源向七堰安置点倾斜;积极鼓励返乡能人参与移民搬迁,企业通过流转群众的土地发展农业园区,群众凭借土地流转少出钱或不出钱,便可搬迁至安全地带;采取配建门面房新举措,通过政府回购,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收入所得用于七堰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秦巴地区山多地少,土地从何而来?汉滨区提出合理利用工矿废弃地和缓坡山地,同时抓紧土地增减挂钩,统筹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分散、独户安置,明确将集中安置率100%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和一项硬指标纳入规章。
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通过移民搬迁,让群众融入新生活,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这才是搬迁的最终目的。”汉滨区移民搬迁办公室负责人徐兴平说,各镇办都在围绕“稳得住,能致富”方面积极推进,有的地方试行发放房屋证和土地证,着力解决搬迁群众抵押贷款难;有的地方以农业园区为依托,大力解决群众就业难;有的地方依托当地资源开发旅游业,让搬迁群众从事农家乐、餐饮服务业;不少地方还出台优惠政策,解决搬迁群众困难补助、养老保险、培训转移、优先安置就业……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需要落实到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政策上,这是真正的执政能力。
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凝聚成催人奋进的汉滨时代精神,鼓舞着人们,感动着社会。
一级级党组织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显露,但在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更容易瞬间爆发。
一级级党组织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成长,但更能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显现本色。
“对历史负责向人民交代”的态度。经过了血与火的锤炼,经过了泪与汗的浇筑,汉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移民搬迁的办法胜利通过了灾后重建战斗的重要考验,避免了灾后重建简单等同于建房修路或复制城市小区,成为推进城乡全面现代化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在灾后重建中产生了一大批新农村现实样板,还形成了一套全面推广的技术准则,确立了汉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
“他们曾充满着无家可归、故土难离的满腹惆怅,但他们又在七堰社区找到了崭新的希望……”这已经让大竹园镇党委书记重复了无数次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经验交流发言。2011是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起始年,七堰社区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示范者,是移民安置的先行者。当省市区领导云集七堰视察调研、兄弟市县领导密集七堰考察学习、当市区会议频繁交流七堰经验、各大媒体蜂拥采访报道七堰时,这项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移民人数都十分巨大的民生工程,已迈出坚实一步。
为了这一天,这十二年,我们的热血,从没冷却过!
为了这一天,这十二年,我们的牵挂,从未停止过!
因为,每一桩事,都耗尽了各方心血;每一个挫折,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最后被刻进历史。
七堰社区规划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以彻底改变山地危居为目标,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为契机,实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把安置建房、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主导产业、规范服务等同步实施,着力打造建设新社区,让农民集中居住;发展新产业,让农民持续增收;培育新农民,让农民充分就业;配套新设施,让农民享受均等资源;实施新服务,让农民民主管理。
科学规划起点高。七堰社区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自力更生”的建设理念。社区建设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代民作主,让安置群众全程参与建房政策、规划设计和户型选择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依靠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村民自治解决社区建设中各种疑难问题。
统规联建标准严。七堰社区建设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设立自治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统规联建方案,社区建设采取“四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外观风格,统一户型布局,统一建设管理,社区房屋建设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审核公示,社区建设管委会审批。建房农户向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申请入区建房,书面委托建房程序,合理选择房屋户型,按期缴纳建房资金。按照入区建房户的申请、户型、委托和资金汇总情况,社区建设管委会依据总规布局和社区建房程序公开招标确定各项工程承建单位,从而确保了社区建设能够顺利有序进展,确保了社区的风格、质量、进度。
项目捆绑建设多。七堰社区建设主要内容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配套服务设施三大类:房屋建筑工程资金筹措结合移民搬迁政策补助、贴息贷款扶持的同时正确引导农户多方自筹,资金仍有不足的政府积极与金融部门协商借贷指标,金融部门深入实地考察,村组干部配合连带担保,农户自行完善借贷手续,落实有息借款弥补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落实捆绑项目,利用整合结余土地,在政府主导下探索走市场开发之路筹措建设资金;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职能主管部门项目支持,结合社区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优惠合理的土地政策吸引配套服务部门入区建设服务机构。目前,通过各级各部门捆绑项目的支撑和扶持,社区建设的规范和管理,配套完善的服务和机构,优惠合理的政策和机制,有效地激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
产业同步发展快。为实现安置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问题,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充分考虑农民集中安置后,从农民身份、居住环境、生活习俗、致富增收、服务方式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该镇在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把搬迁集中安置与主导产业建设同步规划实施。社区建设同步规划了农业主导产业,逐步打造出“1234”的产业发展增收模式:即建设一条绿色景观长廊。依托七堰沟地质灾害治理绿化七堰沟防洪河堤,形成一条绿色观光长廊;扶持建立两大龙头企业。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扶持两大龙头企业,即茶叶精加工企业和规范化无公害养猪厂;打造三个千亩示范园。在社区周边规划新建优质高产示范茶园3000亩,全力打造1000亩精品示范观光茶园,改造原有低产茶园2000亩,依托七堰自然地域资源新建1000亩核桃园,依托七堰沟灾害治理和水土治理将七堰沟两山栽植1000亩樱桃园;培育发展四项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扶持发展设施蔬菜300亩,散养殖示范户300户,农家乐30户,从业人员达300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300人。依托七堰社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规模产业、独特的陕南民居、完善的基础设施、优雅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精心筹划建设以“观七堰自然风光,游七堰花园社区,饮七堰富硒绿茶,品七堰农家菜肴,购七堰农副产品”为卖点的“七堰一日乡村游”。
群众参与成效显。七堰社区规划建设是实施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样板,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示范点。从科学决策、勘测选址、土地征占、规划设计、开工建设、有序推进、初具规模,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实施集中安置,土地占用,统规联建,抽号分房都需要群众观念上转变、思想上理解、行动上支持、建设上参与。该镇以科学规划选址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绘就宏伟蓝图引导群众看到希望,各级领导重视引导群众增强信心,耐心细致宣传引导群众理解支持,科学制定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出台产业政策引导群众自我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引导群众民主管理。自社区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土地被征占农户的理解和支持,入区建房搬迁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随后,社区I期完成建房88户,75户三无户、倒房户通过摇号分房的方式实现入区居住。社区水厂、堤防、给排水、户间道路、主干线路网等设施已经竣工;入区道路、电力保障、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休闲健身、文化教育、农贸市场、金融网点、宾馆餐饮、垃圾处理等公共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实施,社区周边规划发展的产业也在同步实施;社区Ⅱ期建设即将结束,Ⅲ期已经全面开工,正在顺利有序推进,社区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8000多万元。
2012年正月初三,时任省政府主要领导怀着对陕南移民搬迁群众的深切关爱,第四次来到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慰问群众,与移民搬迁户们共度春节。他走进七堰社区,与群众们亲切握手交谈,并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现场社区群众争相与省长握手,对党委政府关心关注搬迁群众生活表示感谢。
当得知,在2010年“7·18”灾害中受灾严重的75户三无户和倒房户都已经搬进新房,置办了年货,新添了家具,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看到七堰社区到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赵正永非常高兴。随后与群众一起观看了传统的民间社火表演,精彩的表演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为此,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走过第一年探索期,度过第二年发展期,步入第三年规范调整期。截止2013年底,全省已有24.2418万群众搬出大山住进新居,5万多五保户、特困户没掏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房;陕南三市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分别比上年减少80%和70%;三市城镇化率平均提高1.3个百分点;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了城乡共同繁荣。这不仅是陕南群众的夙愿,更是中国梦在七堰社区的体现。
第八章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最坚定的信念、最深厚的感情致力于脱贫攻坚,为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引领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这为七堰社区扶贫搬迁与脱贫攻坚提供了遵循,更加坚定七堰人民远离贫困的坚强信心。
这是实事求是的精准施策,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七堰社区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这是审慎科学的精准评估,明确各级各部门如何“摘帽”如何“退出”如何“脱贫”:七堰社区落实“路线图”,制定“时间表”,引入第三方,聚焦内生力和发展力,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汉滨区按照“四避开(即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四靠近(即靠近城镇、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四达到(即达到房产能保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的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精准到人、明确责任,扶到点上、帮到根上,使七堰社区在摆脱贫困、搬迁扶贫道路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大竹园镇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峰,现年已经46岁了。他想象中的小康生活是“不吃萝卜白菜”。说起这个话题,他笑了:“现在的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每顿‘四菜一汤’,各类肉食都娃们都吃腻了,基本不陪了。”
七堰社区是一个最近12年才发展起来的移民新区。4000多口人分四期从不同地方搬迁而来。有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有生态移民,也有易地扶贫搬迁来的。他们现在和谐地生活在这里,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到社区广场去跳舞。
黄峰还记得,2003年他第一次听老支书讲建设小康社会。什么是小康呢?老支书告诉他们,小康就是吃得好、住得好、睡得好。怎么才算吃得好?老支书解释说:“每天有四菜一汤,菜可不是吃萝卜白菜啊!”在秦岭深处的安康农村,萝卜曾经是人们过冬的“当家菜”。
那时,黄峰是村里的会计。他在2005年接过老支书的担子当上了党支部书记。2010年夏天,村里发生一次山体滑坡,七堰村在各级政府帮助下,整体搬迁,有了今天的七堰社区。黄峰说,他们的小康生活是“移”出来的。
移民搬迁是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安康市2011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已经建立了1364个扶贫移民安置点,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其中“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10.53万户33.52万人。这些祖祖辈辈散居在山岭中的人们集中到安置小区,开始了全新生活。
楼房越建越漂亮,社区越来越好,黄峰和党支部一班人提出了“五新”的要求。一是产业新,社区建设了5家社区工厂,吸纳190多人就业;二是环境新,实现了社区绿化、亮化和美化;三是文化新,原来居民的文化生活就是在家里看电视。这两年,社区有了文化广场,他们经常组织文艺演出、广场舞,还定期评选道德模范,文化生活更丰富;四是生活新,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都有很大改善;五是服务新,党支部要求干部服务上门,让群众“十分满意”,就是说群众诉求要在10分钟内给予答复。
第九章 摆脱贫困
回望七堰来路,内心感慨万千。黄峰说:“从七堰沟搬出来,定居在蒿坪河江畔,这是七堰沟黄林两大家族后裔的第一次跨越;从解决温饱到整村脱贫,搬迁在七堰社区新居,这是七堰社区的第二次跨越。”
十二年斗转星移,两次跨越的时代背景不同,党的关怀始终不变,七堰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十二年前搬迁出山,十年后整村脱贫。“党的政策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七堰社区村民发自内心的声音。
七堰社区位于汉滨区西南,毗邻紫阳蒿坪、岚皋大道镇,距安康城区46公里,辖8个居民小组,1044户3860人,在册贫困户113户276人。七堰是移民搬迁的源发地、起始地、推进地,历经灾后重建、避灾移民、陕南移民、生态和易地搬迁四个阶段,累计建成安置房840套,安置易地搬迁119户464人。
七堰社区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按照移民搬迁、统筹发展、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定位,突出“三区一厂”统筹谋划,以点串线、以线联村,统筹打造以茶带旅、以旅促茶、融合互动的茶花长廊、园林新区、文旅新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通过移民搬迁建成的七堰基本实现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融合、服务精准、民风淳朴、生活幸福的新型农村社区,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搬迁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第一,党建统揽,工作力量集中。七堰社区配备一名年轻、中专以上学历的脱贫攻坚和党建信息员,将每一个支部打造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桥头堡”。”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锋说:“以前支部带领致富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也不高,经过把脉问诊、集中整治,实现了蜕变,获得了新生”。
通过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给经营主体注入活力,增加贫困户收入,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最终实现群众收益、集体赋能、企业发展的目标。“每年村上有20多万元的收入,村集体各项支出由原来的‘伸手要’,变成了现在的‘主动给’,公益事业也有钱投入了。”黄锋深有感触。
借助脱贫攻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支部的组织、动员、引领、带头作用,大力培育合作社、公司等经营主体,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订单收购、收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
七堰社区始终坚持把党建统筹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保证,坚持党建引领,层层压实责任,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扶贫铁军,拢指成拳向贫困宣战,让党建引领成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硬核驱动。
为扛牢责任大旗,形成攻坚合力,七堰社区建立完善“1+3”作战体系,即成立一个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形成三大战斗模块(指战、作战、督战),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镇党委书记、镇长直接主抓,联村领导包抓七堰社区,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带头苦抓、带头苦干、带头苦帮。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四支队伍”力量,建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驻村考勤、民情纪实、定期汇报等机制,着力压实干部帮扶责任,实现了帮扶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员出击、尽锐出战。
第二,项目统揽,资源要素集中。七堰社区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始终把项目统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在社区周边建园区、社区里面建工厂,围绕贫困村退出7条标准和贫困户退出5条标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紧扣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居住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把所有资金、所有项目、所有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确保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贫困村高质量退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机制统揽,工作活力集中。为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倒逼经营主体持续发展,规范经营主体管理,七堰社区探索创新经营主体“三队两账”管理模式,凡是投入集体资金的经营主体,必须建立“三队两账”,以此来实现产业基地有人员、产品加工有技术、产品销售有门路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有效破解扶贫资金一拨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难题,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良性循环发展。
面对脱贫攻坚的繁重任务,七堰社区把机制创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建立了系统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切实激发脱贫攻坚活力。2019年拟脱贫退出70户195人,贫困户发生率2.33%;2020年底全部实现户脱贫、村退出,七堰社区仅仅是秦巴扶贫搬迁和脱贫攻坚的缩影。
安康市是名副其实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更是秦巴地区脱贫攻坚战“硬仗中的硬仗”。
安康位于陕西东南部,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长期以来,贫困与安康如影随形,贫困体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大是基本市情。一是贫困体量大。全市9县1区都是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有9个国定贫困县,1个省定贫困县。2017年上半年对象核实后,全市确认贫困村979个、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18.04万户51.35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居全省第一,分别占全省全国贫困人口的22.45%和1.18%。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市贫困发生率20%,居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5和10.55个百分点。10个县区中有6个县区贫困人口超过4万人,汉滨区、紫阳县、旬阳县贫困人口数量在全省96个有扶贫任务县区中分别排第一、第二和第五。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中安康市占4个席位,其贫困人口数量占全省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7.55%,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3.78%;全省482个深度贫困村中安康市占168个,占全省深度贫困村总数的34.85%。三是脱贫难度大。在完成2017年122个贫困村、6.2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脱贫857个村、45.12万人,平均每年至少需要脱贫286个村、15万人,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位于全省前列。全市多数贫困户不是单一原因致贫,往往一个贫困户就聚合了因地理条件、因无劳动能力、因病、因学、因智、因残等多种致贫因素,必须长期综合施策才能稳定脱贫。我市在册贫困人口中有49850人患长期慢性病,53781人是残疾人,116179人纳入低保,37689人纳入五保,因病、因残、因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占有较大比重,兜底保障、生活料理任务繁重。四是返贫风险大。安康具有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占总国土面积的98.2%,全市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41条,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是山洪、泥石流、滑塌等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区,极易造成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辛苦奋斗好几年,一灾回到脱贫前”是其真实写照。
面对深度贫困市情,安康市不气不馁、不等不靠,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党建、最大的作风建设和最大的发展机遇,不忘全面脱贫、同步小康初心,统筹人力、财力、物力和工作精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决打好打赢全市脱贫攻坚的攻坚战、巷道战和持久战,确保实现“全省前列、全国一流”脱贫攻坚目标。
安康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倾情、全心、尽力齐打脱贫攻坚战。在工作导向上,坚定不移把“凡是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都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凡是有利于脱贫攻坚的产业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凡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都是组织特别关注的干部,凡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都是‘零容忍’问题”“四个凡是”推向脱贫攻坚每个角落、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树立鲜明工作导向;在工作方法上,始终坚持“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必须鼓励基层创新,必须用活‘三项’机制”“四个必须”,保持战斗状态、创新活力、激励措施常态化;在推进机制上,全面建立“市县(区)有指挥部、镇(办)有指挥所、村有作战室”作战体系,凝聚合力齐打脱贫攻坚战;在综合施策上,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认真实施“八个一批”和“五项保障”措施,统筹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撑;在责任落实上,实行“党政同责、市县同责、部门同责、帮扶同责、督查同责”“五个同责”,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强化力量上,保持“特别顾大局、特别敢担当、特别重协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扶贫精神常态化,把最硬的干部派到最硬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凝聚力量攻克深度贫困难题。
安康市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按照“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的实施路径,补齐短板,放大优势,把加快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实现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良性互动。首先,跳出脱贫思维,发挥“一市连四省”、“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打破长期以来安康处于全省路网“南部终端”的瓶颈制约,围绕“一通道、三横、八纵”思路,建设高铁、高速、航运、航空等内畅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融入关天、成渝和江汉经济圈,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对接经济发展快车道。其次,围绕“硒茶水游”生态友好产业链,依托中国农科院、富硒产业研究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推广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完善秦巴众创空间、农科星创天地等平台功能,加大科研力度,狠抓产业升级,着力培育1-2个工业强县、2-3个富硒产业名县、3-4个全域旅游示范县和10个特色小镇、100个美丽乡村,促进资源集约、企业聚集、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化、新型城镇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再次,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和追赶超越的最强动力,密切跟踪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的投资方向,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好项目;积极跟进“双创”、新经济、“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培育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促成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项目落户;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施行“双招双引”,促成一批高新技术、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扎根安康,为以发展促脱贫抢占先机。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项考核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为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
安康市聚焦中省督查巡查反馈意见和自查发现问题,严格按照“市县指挥准而稳,各项保障快而勤,工作检查实而精,激励约束严而明”的要求,坚定化危为机的信心,切实把问题整改作为进一步弥补工作短板、展现工作实绩、密切党群联系、锤炼干部作风的重要契机,保持定力,形成合力,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坚持问题逐村查找、对象逐户校准、措施逐项落实、资金逐笔审核、政策逐条落地、责任逐级到人,全面彻底整改存在问题,并及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市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主体责任,22名市县区党政一把手、24名市级领导、274名县级领导联县抓村包户,市、县区、镇办、村级主要领导长期分别把至少30%、50%、70%、80%以上的精力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全市突出精准识别、精准管理,按照“六查、六看、六解决”要求,严格落实“七步法”,以“筛筛子”的标准全面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进一步锁定了全市贫困对象。根据核实结果,实事求是调减了年度脱贫任务,完善了脱贫滚动计划,严禁虚假脱贫和形式主义,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实脱贫。结合对象核实工作,全面实施扶贫干部政策轮训,编印脱贫攻坚政策汇编,通过宣讲到户、发放到人、政策上墙、资料入袋,确保扶贫政策应知应会、入脑入心,持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全市围绕问题整改和工作推进,建立“县级主责、部门连责、捆绑考核”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事前列单、事中跟单、事后清单”的办法,对10个县区、主要行业部门列出任务清单,明确各组责任,实行月排名、季点评、年考核,工作进展和排名定期进行亮晒,确保按时办结,清单销号。全市构建市级脱贫攻坚督查检查暗访联动机制,规定日常检查由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限制行业部门自行组织大规模、集中性督查检查,防止检查流于形式或过于泛滥。建立督查暗访连带追责问责制度,确保督查较真碰硬。建立问题四线移交制度,对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同时向县区、部门、审计、监察“四线移交”,确保件件有跟踪、事事有回应、项项能落实。通过扎实整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6月上旬全省市际交叉检查中,安康市排名全省第一,9个县在全省96个有脱贫任务的县(市、区)中位列前10,汉滨区位列第19名,先后受到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省脱贫攻坚指挥部两次通报表扬。
安康市巩固整改成果,瞄准今年122个贫困村、6.23万人脱贫任务,对标自查,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冲刺年度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年底“大考”,稳定实现“全省前列,全国一流”目标。一是抓资金保障。落实中省专项资金7.78亿元、市县区财政配套资金2.15亿元、整合资金21.42亿元;紧抓全国政策性金融实验示范区和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机遇,落实政策性金融扶贫资金17.23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7.2亿元、“两权抵押”贷款6.55亿;吸纳社会扶贫资金3亿元,形成了“专项、行业、金融、社会”四位一体投入保障体系。二是抓基础配套。按照“县区报需求、扶贫列单子、部门领任务”的办法,建立任务台账,倒排工期,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建设硬化道路2188公里,新建人饮工程587处,建设标准化卫生室282个,完成农网改造1344公里,全面推进贫困村“有硬化道路、有安全饮水、有活动场所、有标准化卫生室”“村村有”工程和贫困户“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网”“户户通”工程。三是抓安全住房。将解决贫困群众安全住房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一体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有机衔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9476户、危房改造13880户,通过“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抓产业就业。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友好型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支撑产业,聚焦富硒茶、生猪、魔芋等富硒产业,富硒产业连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围绕“短抓脱贫攻坚,长促农村长远发展”目标,完成投资5.76亿元,推进10个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打造县域、市域核心竞争力。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4211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5676人,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589名,落实道路维护、公共场所保洁、护河护林等特设公益性岗位566个,选聘贫困生态护林员4542人,探索形成了“高新脱贫”“支部+X+贫困户”“一村一企一产业”“社区工厂”“技能脱贫”等产业就业脱贫模式,确保贫困户家庭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一个不少地摆脱贫困。五是抓政策保障。资助学前到高等教育阶段各类贫困学生87610人次,发放资金7613万元。签订生源地贷款合同16387个,合同资金1.1亿元;扎实推进“天使健康扶贫行动”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将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对生活困难户予以政策保障,实施“教育断穷根、健康促小康、兜底保生存”“三轮驱动”。六是抓“百日会战”。启动实施了“百千万”扶贫工程,通过“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统筹各方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及时补欠账、补短板、抓进度;通过“树千名自强标兵”活动,树立勤劳致富典型620个,评选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00多人,有效发挥了榜样标杆和正向激励作用;通过“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全市4061名党员干部与4061名贫困群众“攀亲戚、交朋友、做贴心人”。七是抓矛盾化解。将脱贫攻坚矛盾化解与信访维稳相结合,重点解决焦点难点问题,严厉打击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重点预防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安康市制定了《关于持续系统推进脱贫攻坚五大工程的实施意见》,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合拳,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一是扎实推进“支部+X+贫困户”工程。始终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将党建精准指导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以支部为核心和纽带,把521个现代农业园区、192个扶贫龙头企业、1860个专业合作社、26个A级景区聚集在党旗之下,通过支部破难题、能人建平台、群众立精神,确保每个贫困村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带动40万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汪洋副总理对这一工作机制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党建研究》相继进行报道。二是扎实推进“三变”改革工程。认真学习借鉴榆林赵家峁村“三变”改革经验,在资源资产确权等基础工作较好的县区开展“三变”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三变”实现形式、运行机制、监管举措和支持体系,以股份合作形式把农村资源聚合起来发挥更大效应,实现资源资产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障。三是扎实推进新民风建设工程。进一步增强党委统筹的组织力、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道德评议的约束力,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不断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勇气、勤劳致富的志气和向上向善的正气。全市共组建道德评议委员会1150个,开展道德评议4260场次,树立正面典型6290例,教育后进2528例,帮教转化2100余例,734户群众主动退出贫困户。汪洋副总理对我市新民风建设予以了批示肯定,省委在我市召开了扶贫扶志现场推进会。四是扎实推进社区工厂工程。围绕全市1000余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和71万搬迁群众,按照“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促就业”的思路,建成各类社区工厂136家,带动就业11000余人,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达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和“农村变社区,民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目标。工作经验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人社部等肯定推广,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内参》等国家级媒体深度报道。五是扎实推进扶贫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全市按照“人岗相适、按需选派、供需对接”的办法,坚持把最硬的干部配置到最硬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向贫困村派驻村工作组1281支、驻村队员3759名、“第一书记”1085名,整合驻村帮扶‘四支队伍’1153支12007人,22430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71931户贫困户,把“三率一度一日志”(驻村率、入户率、群众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民情日志)作为工作衡量指标,充分发挥村两委会、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四支力量”作用;选好配强村组干部,深化“双培双带”活动,提高基层一线干部技能水平,锻造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技能、有作为的永远不走的干部队伍。全市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创新经验也多次得到中省肯定推广,推荐的郑远元同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摆脱贫困,是安康305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全市深知,任务还重,时不我待,前路唯艰。但安康市不怕困难、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将坚持以“一刻不松懈,一天不耽搁”的态度和“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韧劲,坚定愚公志,狠下绣花功,化灾为机,勇担重担、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确保圆满完成的脱贫任务,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康市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一切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精力向决战决胜倾斜。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安康如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伟大目标。安康市连续在全省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或“好”等次,推进新民风建设扶志扶智、抓实党建力促脱贫、新社区工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先后得到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批示。
全国脱贫攻坚看陕西,陕西脱贫攻坚看安康,安康脱贫攻坚主战场在汉滨区。虽是安康市中心城市所在地,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辖区,全区28个镇办,仅一个不涉农,农业人口79万人,占总人口的77.5%,是典型的农村占大头、农民占多数的农业大区、财政弱区,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区。全区有贫困村231个(深度贫困村4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135户203160人,占全省的4%、全市的25%,相当于秦巴山区一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为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的深度贫困县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汉滨的基本区情。即使如此,汉滨区于2019年实现整区脱贫摘帽。这其中当属扶贫搬迁给全区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更是汉滨自然资源系统和原国土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决战脱贫攻坚、提供要素保障、加强资源保护、深化体制改革、严格执法监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区累计搬迁3.27万户,10.95万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38万户8.16万人,同步搬迁0.89万户2.79万人,累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70个(其中800人以上安置点21个),集中安置20153户68186人,分散安置3656户13408人,集中安置率83.6%;城镇安置54124人,农村安置27470人,城镇安置率66.3%,总体易地搬迁总量占到全市的26%、全省的10%,占全区建档立卡总人口的40.2%。旧宅腾退复垦工作稳步推进,除无房户3368户和暂缓腾退的201户外,应拆除复垦18045户,应腾空收回2195户,拆除与腾空收回任务全部完成,累计拆除旧宅29371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近2万亩,争取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调剂近1.016万亩,协议收益18.61亿元,交易面积和交易金额均位居全省县区前列,有力支持了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汉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区整体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倾力奉献,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中省市区定点帮扶单位和江苏省倾情相助、协作共建,社会各界和衷共济、扶贫济困,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生动诠释了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当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特别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勇于担当,艰辛付出,主动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安康市有14名个人和11个集体分别在会上受到表彰,其中市委和汉滨区大竹园镇党委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殊荣“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当日,时任市委书记代表安康站上全国脱贫攻坚最高领奖台,接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最高荣誉。这是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我们的攻坚答卷与生动实践,更是秦巴扶贫搬迁的胜利凯旋和荣誉盛典。
第十章 振兴“香”村
世世代代守护的七堰社区,谁不想更美?祖祖辈辈繁衍的七堰社区,谁不想更强?子子孙孙生活的七堰社区,谁不想更富?心心念念牵挂的七堰社区,谁不想更好?新时代的七堰社区,新征程的七堰社区人,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任重而道远,使命更光荣。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进乡村振兴,七堰一直在路上。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汉滨区委、区政府决定,将七堰社区提标升级打造成为茶旅新区。各级领导蜂拥七堰小镇调研,打响了乡村振兴第一枪。这些要求给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了信心,七堰小镇也开始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自我升级炼造。
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秦巴山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征程中,就有这样一群追梦人,正在默默无闻的带领着群众脱贫摘帽奔小康!他们继而又在各级领导关怀和支持下迅速奋起打造“茶旅新区”,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区,在乡村振兴中树立了新的标杆。
七堰社区农家忙,腊肉香肠豆花香。脱贫攻坚不散场,共同致富奔小康。试忆昔日七堰沟,旧貌民怨心中慌。自从精准扶贫后,黄发垂髫笑脸扬。走村入户大走访,第一书记脚步忙。一补两送和一议,精心比对细思量。新春新年新气象,四支力量齐心上。且将旧貌换新颜,誓把贫困帽摘光。这就是广大父老乡亲对追梦人引领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他们用为民服务守护七堰社区的一片热土,用中诚奉献挖掘七堰社区的一份赤诚,用担当有为漫步七堰社区体验悠然生活,用守正创新相约七堰社区仰望繁星闪烁,用乡村振兴诚邀广大群众发现一份诗意的自然。
七堰社区老百姓从小沉浸在中国历史故事和美丽传说中,从没想到他们居住的小山村也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历经撤村、建社区、造新区三次深刻变革,所有七堰人生怕政府将七堰两个字从发展轨迹中遗忘消失。这可能是践行者将七堰社区打造“茶旅新区”的初心和使命。
“在移民搬迁时,群众围了一次社区领导;在撤村建社区时,群众又堵了一次政府大门。这次打造茶旅新区,当时群众提出的‘四个怎么办’呼声振聋发聩。”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锋谈起当时的情形,心情依然激动。
何谓“四个怎么办”? 黄锋翻开笔记本,问题条条记录在册。
第一,安全保障怎么办?因疫情造成市场徒然萧条,周边群众失去了原本的优越感,部分人情绪浮躁,人心浮动,小道消息此生彼涨,小偷小摸接二连三,加之上学难、看病难、买卖难等焦点问题增多,让群众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第二,经济发展怎么办?由于村内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率达40%以上,资源资产盘不活,拿什么产业来发展?农民群众需要信心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正确指导,小镇建设需要科学规划,特色产品亟待市场开发,乡村振兴急需精准帮扶指导,让全社区上下伸脖翘望,翘首期盼。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怎么办?“群众有三难,水电路不全”,这是七堰社区群众改编的段子。天高皇帝远,有冤无处申,广大群众担心基层组织权利高度集中,原来由“群众说了算”变成现在由“领导说了算”,基础设施建设怎么办?
第四,公平道义怎么办?七堰社区由包括两个县区周围在内的四个村合并了,社区更大了,领导任务量也增加了,群众大事小事找干部说句话困难,到镇村开个证明困难,不是隔河渡水,就是翻山越岭,更别说村里发生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公平正义如何维护?道义标准如何坚持?群众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大家心里有层阴影,难以立刻消除?
七堰沟,七堰村,七堰社区,还是七堰小镇,人还是原来那么多人,地还是原来那么多地,事还是原来那么多事,资源还是原来那么资源,只是把穷山恶水变成绿色产业,只是把石头蛋变成金疙瘩,只是把薄土变成厚土,只是将包联机构及人员组成除了名字上换了个字,形式也没什么太大变化,为什么却能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还给广大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思路一变天地宽,茶旅融合气象新。自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七堰社区紧扣村情特点,倍加奋进、寻踪探道,弯道超车,跳起来摘桃子,使乡村振兴像和煦的春风,吹拂了享有七堰社区这片热土,只见满山翠绿、茶树成片、楼房林立,精巧别致、乡愁味浓,更觉乡村振兴展新颜。
七堰社区植被茂密,水资源丰沛,呈“两山夹一川”地貌,襄渝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写实写好生态环境保护这篇大文章?七堰社区一手做好减法,一手做好加法,夯实生态底色,“融”入美好生活。
擦亮美丽底色,增加发展成色。七堰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学编制了《蒿坪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规划方案》,果断取缔猪槽沟等40处非法煤炭开采点并覆土复绿;对小磨沟等7处污染物堆放点、黄泥沟等6条沟水体进行清理治理;充分利用瀛湖生态保护等项目,不断推进社区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开展社区清洁、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三大行动”,实施村庄院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改水、改厕、改路、改厨、改院坝、改习惯等‘六化六改’提升行动,建成七堰社区等8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个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5个垃圾收集转运站,各自然村建有卫生室,设有环卫公益岗,配有垃圾收集车、转运车、吸粪车;七堰社区4家畜禽养殖场实现环评备案、定时督查检查;常态化开展禁烧垃圾、秸秆管控。这一系列“有减法也有加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硬举措,不断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好风景一定有“好钱景”,七堰社区在有力强化生态底色的同时,大持续发扬陕南移民搬迁源发地的优势,积极争取项目,新改造通村公路、产业路58公里,其中茶花观光步道38公里;在蒿坪河两岸栽植花木10万株、果树5万株,退耕还林还草1500亩;安装路灯500盏;修建、实施安全饮水项目49处;新建太阳能光伏电站2个;完成改厕1550户,实现垃圾、污水日产日清,集中处理。如今,七堰社区居住环境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提高了,一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在七堰社区徐徐铺开。
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村景交融,美如画中。每年清明节前后,七堰社区广场上,孩子们正在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在远处的山地上采摘着新鲜的茶叶,社区楼下的新社区工厂里,缝纫机的声音不绝于耳……
七堰社区突出发展茶叶主导产业,稳步实施茶旅融合,共有东旭、周林、金正、七堰绿硒、正义等14家茶叶企业,发展市区级茶叶园区6个,发展陕茶一号示范园5000亩,提升改造茶园10000亩,发展花果园1000亩,实现了人均1亩茶、户均增收1万元。东旭公司茶产品荣获第四届亚太茶博会2个特别金奖、1个金奖;安硒山翠峰绿茶荣获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茶博会金奖、第27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等,实现了茶业品种品质品牌的华丽转身,使其真正成为富民强区主导产业。
主业兴旺,栽下收入“摇钱树”;多点发力,填满农民“钱袋子”。七堰社区紧紧依托建成社区及安置点,采取免三年房租、免三年水电费、补助培训费、提供工厂贷等措施,招引培育社区工厂5家,就地就近解决就业近400人,人均年工资24000元;输送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务工6批123人,支持自主创业13人。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七堰社区康润美毛绒玩具厂在粮茶村街道开设了毛绒玩具小作坊,10余名群众转身进厂当工人,一些群众把材料领回家做,这为进一步解决群众“有事做、能致富、防返贫”写下了奋进之笔。
这是一片多彩的土地,这是一方幸福的家园。在坚决守住脱贫成果与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七堰社区大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新环境、新产业、新服务、新民风、新生活,着眼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率先带动全镇乃至全区产业建设、政风民风、环境基础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在七堰社区村史馆里,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峰介绍这些年的新变化如数家珍。他是移民搬迁的见证者,也是产业园区的领办者。在他看来,搬迁带给人观念、思想的变化更值得欣慰。“七堰虽是一个社区,上级却用一个小镇的力量再推动乡村振兴。你别看现在的社区干净卫生,刚来的时候,这里到处是垃圾,还有人直接从窗户往外扔。为了彻底改变大家的观念,我们逐一做工作,采取制定村规民约,开道德评议会,设立楼长制等办法,大家才慢慢养成了好习惯。”黄锋坦言。
大事办得精彩,实事赢得喝彩,新事干得出彩。无论是从营造新环境到提供新服务,从建设新社区到实现新就业,从打造新民风到过好新生活,还是从茶旅兴镇到茶旅新区,从围绕群众增收、产业发展、风险防范等10方面定期组织开展的“十排查十提升”行动,新时代的七堰社区正在用“五新”策略合奏出响彻秦巴大地的田园交响曲。
蓝天、炊烟、青山、绿水是七堰社区记忆的乡愁,红瓦、白墙、集市、路灯是七堰社区新立的标志,便利、安全、小康、幸福是七堰社区永恒的目标。“自从搬进社区后,我们白天到地里干活由合作社组织,晚上还可跳广场舞,购物有超市,就餐有餐馆,城里来的游客都说我们生活好、环境好、收入好”,这是七堰社区村民用质朴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事是一件件干出来的。七堰社区作为全域美丽秦巴版图的豆腐块儿,广大群众沐浴在党和政府改革发展好政策的阳光关怀中,新村貌,新事物,新面孔,新风气,“新”层出不穷,深入人心。这些变化得益于乡村振兴推动了七堰社区全域规划建设,得益于深化农村改突破了一道道乡村发展瓶颈,更得益于在党委政府支持下整合了帮扶部门、第一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群众四股力量,进一步激活了七堰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帮扶部门积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发挥领导带头示范作用,增添乡村振兴的战斗力和发展动能。各级各部门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扶持等制定工作方案,并亲自研究部署项目建设进度。七堰社区领导班子,统筹抓落实,战略抓规划,战术抓项目,以时不我待的毅力推进全域规划的落地生根。
勇担当,支部书记打头战。黄峰就是七堰社区的火车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脚步丈量着党组织与广大群众的最后一步路。针对乡村振兴群众不满情绪,他带领班子成员挨家挨户精细做群众工作,在他的真诚感召下,广大群众很快凝聚共识,全力参与改革发展。当乡村振兴打响后,他又带领干部群众一起,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开展道路建设,修筑人饮工程,改造通讯、农电网络,建千人社区,实现新农合、养老保险等全覆盖,不折不扣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执行到位,群众再无上访,村内和谐稳定,乡村振兴路上不断取得新战果。
聚合力,抱团取暖谋发展。乡村振兴是当前第一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七堰社区领导班子头脑清醒,思想坚定,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根据社区现状,他们围绕“三个千亩园区”建设规划,深化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足用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农村“三变”改革,精准制定并严格实施乡村振兴三步战法,实现小康梦,大放异彩路。
齐步走,抒写振兴共生梦。“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七堰人在七堰社区领导班子带领下,把党的政策和关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抱着知党情报党恩的人生态度,积极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全力支持配合社区搞好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园区规划种啥就种啥,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征用哪块地就用哪块地,大家思想形成共识,齐心决战振兴。广大农民群众心中坚信一条,跟着上级党委政府和社区“三委”班子走,把上级“帮我振兴”转化成“自我致富”,变“输血”为“造血”,决战必能决胜,致富路在脚下,小康不是幻想。
蒿河两岸春风起,牛铃摇报再奋蹄。“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上,面对‘十四五’规划新征程,我们将以党史学习教育走深做实为契机,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三融三实’策略不变,茶旅新区建设力度不减,奋力推进‘五个’振兴,逐步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目标。”大竹园镇党委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七堰沟到七堰社区都在群山环抱中,置身青山延绵、头顶蓝天绿树,这里没有城市、街道的炫丽与教化;接入七堰古道、独享明清贡茶,这里有的是自然、文化的沉淀与记忆,活像一块正在精雕细琢的碧玉,诱发着美丽愿景的无限光芒,不断吸引着引路者、建设者、旅游者的眼球,让我们真心祝福:七堰社区,魅力秦巴,心旷神怡,全面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十一章 铭记历史
十二年的一切告诉我们,只要有伟大的人民,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哪怕是从头再来,也可以创造辉煌。
历史会永远铭记伟大祖国母亲强有力的臂膀和宽广的胸怀,永远铭记在扶贫搬迁和脱贫攻坚战斗的勇士们,永远铭记千里驰援参与重建的对口支援、并肩战斗和兄弟城市的深情厚谊,永远铭记参与社会救援的桑梓乡亲,那些乐于奉献却互不相识的人。
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他们都是时代英雄。我们所以能够取得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因为我们拥有在灾情面前顽强不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人民。
我们所以能够取得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因为我们拥有各级党组织担当冲不垮、压不倒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他们以特有的坚韧和毅力挺起脊梁,在搬迁扶贫中,按照党性原则,服从需要,冒着危险,带着伤痛,不顾一切,投身到决战之中,奋起于废墟之上,挥汗于众人之前。
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他们都是英雄。十年来经历的一切再次告诉我们,只要有伟大的人民,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不管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哪怕是从头再来,我们仍可以重新创造辉煌。
感天动地的情怀已经化成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滚滚汉江之水,养育汉滨这一方沃土,培育激励人心的创优精神,滋养博大包容的汉水文明。
懂得铭记的汉滨心怀感恩。万颗感恩之心,丰富了我们精神的内涵,更加激发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英雄气概。
走在统筹城乡发展、移民搬迁的路上,只有继续奋斗,我们才能告慰死难者在天的灵魂;只有继续前行,才能感恩祖国,不负党恩;只有继续发展,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只有英勇不屈的精神和一个社区的光荣,将永留天地间。
连天灾毁灭都无法征服我们,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今天,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完全实现把新型社区建设成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的样板目标。我们带着自豪与欣慰,告慰所有支持关心我们的人们,告慰在泥石流中遇难群众的在天之灵。
天佑七堰,万载幸福。
祝愿汉滨人民永享安康!
纵然灾难能改变山河的容貌,纵然洪魔能夺走山民的欢笑,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却能把人间奇迹创造,在天地间画出了一个个硕大的惊叹号。
时间仅仅过去了十二年,小小寰球绕着太阳刚刚转了六圈,七堰灾难腾起的尘雾方才散尽,原野的盈盈芳草划开了冰封的坚土,七堰河畔的依依垂柳挥舞出了又一个春天。明媚的春光里,七堰社区,奇迹般地屹立在汉滨的南大门,屹立在昔日的废墟之上,屹立在涛飞浪卷的汉水江畔。
七堰社区,一个欣欣向荣的统筹发展的示范点,一个灾后重建的样板村,一个秦巴扶贫搬迁的先行者,一个全省、全市、全区人民攻坚拔寨的结晶体,一份汉滨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出的满意答卷。
七堰社区的建成,拉开了山乡群众新生活的序幕。浴火重生,灾难已过去,希望在升腾。如今,七堰社区家家户户村民喜气洋洋,搞劳务,发展特色产业,养殖畜禽,发展运输业、加工业,家家都有致富门路。
勤劳智慧的汉滨人,将把七堰社区建成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用幸福吉祥的生活回报党的关怀,回报社会的无私援建。
第十二章 乡村絮语
十二年,七堰社区建好了,茶旅区建美了,乡村功能齐全了。我们却离乡村越来越远了,甚至寻找不到重返七堰的土路了。
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常常念叨着回七堰老家看看。可回去看什么呢?难道就为了踩踩那块父辈终生没能用混泥土铺起的坑洼小院,看看那面母爱终身用针线活没能写满沧桑的斑斑土墙?几回梦返七堰沟,无奈瘦村情谊浓。
七堰社区是流浪的归宿,茶旅新区是游子的港湾。只有逃离七堰沟的人,才会在意漂荡的太远;只有压根没离开过七堰沟的人,才不在意带不走悠然的思恋和念想的戏耍。
七堰社区是沧海桑田的庄园,茶旅新区是造福蜕变的碧湾。自从那年扶贫搬迁把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送到茶旅新区,独一无二的七堰沟就没有多少亲戚。只有黄林两大家族逝者在七堰沟守村,七姑八姨纷纷远嫁他乡,堂哥堂弟常年在外务工,那点本来就淡薄的情面,更是所剩无几,再难相聚。如果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回去了,居然想不出可以落脚吃饭的亲戚,更寻不见可以留宿过夜的故乡。
七堰社区就这样把七堰沟弄丢了,七堰沟就这样把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抛弃了。假如给七堰沟贴标签,当属“瘦村”去度量。黄峰曾踏过老家的每一座山,趟过每一条河,跑遍每一块地,跨过每一条沟,从早到晚却是刮风的萧瑟梦境。偶尔,孤寂的村庄,伴随鸟语,传来几声狗吠;稀疏的老屋,透过瓦片,渗透几缕炊烟;坚守的田埂,穿梭荒草,拉动几卷寒风,彼此诉说着七堰沟枯瘦的寂寥,相互显摆着孤寡老人的岑寂。
乡音飘香情更切,温暖老家茶益浓。七堰沟注定是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没完没了的挂牵。季节无情,岁月更替。风掣雷行可以肆意穿过田野,吹得满屋子里的浓烟四处穿窜,可以从林子的骨骼里肆意穿过,可以从光秃的石壁里随意漫过,可以从母爱稀疏的银色发丝里轻易透过,甚至可以渗进父老乡亲的皮肤直达内脏,让人不敢轻易触碰。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甚至不敢去想那背后的风雨交加,就像是黄叶在冬天贴不住树枝一般,或者是那些匍匐在泥土上的黄叶有何感想。
每年春暖花开,或孤叶凋零,父老乡亲行走几十年瘦骨嶙峋的七堰沟老路口,像母亲的脊梁一样瘦弱亮凸起来。因为,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长大了,纷纷脱离了农壳,从老人的掌心飞走,剩下在土地留下爬过的痕迹,略显苍凉。那是低声浅吟的乡音,只有唉声叹息的自言自语,只有锅碗瓢盆的碰撞之歌。
枯萎的莲,杆连着叶,叶连着根。枯藤古树昏鸦,勇立村头院落,耷拉着苍白的脑袋,等待切割机噪音的惊悚;小桥流水人家,守望羊肠小道,遮掩着裸露的骨架,盼望着推土机轰鸣的恐惧;古道西风瘦马,储藏时光背影,滑落着枯荣的忧伤,抑止着挖掘机愤怒的升起。只有七堰沟的晨钟是从鸡鸣狗叫开始的,锄头挖掘的叮叮当当声穿破春的枝头;四季复始的袅袅炊烟描绘演绎云的浮雕。
曾经的老井,干枯;昔日的水花,沉落。河沟里的小鱼,悄然退场;山野里的花朵,暗然褪色;林扒里的野兽,粉末消失,唯有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唯有利如刀刃的荒草,怒视着遥远的星空。这一切,永远没法破译悬崖残壁暗藏之玄机,永远没法寻找丰腴圆润梦想之碎片。它们正同七堰沟一起逐日消瘦,用落寞淘洗着感伤的泪水,用靓丽侵蚀着吻痕的血液。
七堰沟是粮食的故乡,稻田却没有谷穗,麦地却没有青苗,耕田种地的庄稼汉越来越少了。许多老年人种不了好田好地,许多年轻人不会犁田靶地,不懂春耕秋播,甚至认不出庄稼苗苗。七堰社区推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综合承载方式,有计划地把搬迁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黄林两大家族的生存技艺也渐渐失传,成为农民工、个体户、老板娘、专业户……
初次绽放的潮水,滚烫懵懂的年龄。2010年“7.18”让黄林两大家族后裔们离开七堰沟是为了更好地回家,而不是磨灭七堰沟,遗忘父老乡亲,淡忘乡情风俗。七堰沟是黄林两大家族祖辈笑容的绽放之地,是儿时梦想的生长之乡。城市没有的景物人语,七堰社区却百家齐鸣。一家鸡叫,家家鸡鸣;一家狗吠,家家狗随,这样每每持续半个时辰。几乎所有房屋构造,大同小异;几乎所有缕缕炊烟,先后升起;几乎所有饮食习惯,就地而蹲。七堰沟黄林两大家族后裔阀门厨房有母亲的浆水腌菜,灶膛有父亲的腊肉香肠,每顿有媳妇的粗茶淡饭,每天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蓝天白云,闻得见泥土清香。
白天,老少爷们关上情感的阀门,寻找差事,锄头将男女老少锁在庄稼地里;晚上,妇孺小孩打开奔放的话匣,有说有笑,情长理短,话丑理端,收放自然,彼此心知肚明。爷爷对孙子们的教导,替代了父辈的培养;婆婆对媳妇的照顾,替代了丈夫的爱情,彼此就听黄林两大家族老辈子聊他们那些东家长李家短的破事。谁家孩子学习好,考上了大学,在外地就有了天地,在城里就有了名堂,在七堰沟就有了出息,父母脸上就有光彩,说话的嗓门好像高音喇叭一样格外透彻洪亮,生怕左领右舍不知道,就连走路的腰杆似乎像白杨树一样挺拨。
七堰人憨厚,春耕秋播,鸟儿发个音,相互提个醒;天旱雨涝,动物报个信,相互出个声。如果陌生人上门问路寻人打听事,端茶奉烟,有问必答,热情比划,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还有热心的乡亲,硬要留宿吃饭,酒必喝得酩酊大醉,菜必吃得精光不剩。如今,却只有一群燕子不忘本,用瘦小的身躯,喜啄春泥,天籁之音停留在七堰沟老房的屋檐下,那是回荡在家书的乳名;只有那布谷鸟不忘情,高声清唱,自然之韵响彻在七堰沟的山谷里,那是徘徊在领地的游子。
草枯花又荣,光阴似流水。这世间的东西,所有能想会做的沉浮,七堰沟都已明码标价,那些价格不是私下约定,那些美好不是私心定制,那缕缕乡愁似乎驻足了所有讨价还价的脚步。唯有窃窃隐语,我们恐怕一生都读不透了。因为,只有触景生情在延伸视线,我们别无选择出路,只能慢慢邂逅老家往事的心弦,只能悄悄研读瘦村标本的密码。
仅以此文,讴歌战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勇士们,怀念那些为抢险救灾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敬慕那些在七堰沟带领群众远离贫穷的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们,也深深祭慰怀念那些在抢险中遇难的兄弟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