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海云的头像

王海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5
分享

烟雨千年清明节

又到一年清明时,烟雨纷纷寄哀思。清明时节,杨柳新吐,草木萌动,大地一派勃勃生机。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一个节令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汉魏以前,清明只是一个农事节令,时间在春分后十五日的四月五日前后。《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而得名。”清明衍化为一个祭祀的节日,源于寒食节,而寒食节沿袭于远古的“禁火节”。远古时期,人类依赖于火,又常遭火患,认为火有神灵,始祭祀火神,每年将上一年储藏的火种全部熄灭,谓之“禁火”,再钻燧重燃新火,谓之“改火”,改火后焚烧稷谷,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此为最初的“禁火节”,后相沿成俗。春秋时,晋文公逃难流亡,途中饥饿晕厥,介子推为文公割股献食。十九年后文公归国,封赏群臣,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携母归隐山西绵山。后文公知悟,入山召之受封,介子推拒不出山,文公遂烧山以逼之,介子推母子竟抱木烧死山中。晋文公感介子推之德,将介子推被焚的日子定为火禁日,全民不得举火,仅食冷食。因焚山之日正值清明节,便将清明节这天也称为“寒食节”。后人为怀念介子推,每逢清明皆不举火,冷食一月,后逐渐减至三日,从此“寒食节”流传成俗。《淮南先贤传》载:“介子推以三月三日自燔,后成禁火之俗。”《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之寒食,禁火三日。”翌年清明节,晋文公进山祭奠介子推,看到被焚烧的柳树复活,认为柳树乃介子推转化,遂赐柳树为清明柳,令百姓家家门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此为清明节踏青赏春之由来。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下令取消寒食习俗。三国归晋后,因春秋时晋国与晋朝之“晋”同音,出于对晋地怀念,禁火寒食之俗又恢复,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汉民族节日。唐代之前,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因清明前两日便是寒食节,至唐时,寒食节归于清明节之下,并延续了寒食节中的祭奠之俗,始具有了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宋元时,寒食节式微,清明逐渐取代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踏青、栽柳等所有习俗。明清时,寒食节基本退出消亡。

清明节,古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植树节等,北方民间俗称“鬼节”。明代《帝京景物略·清明节》描述:三月清明日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填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哭罢,不归也,趋芳草,列坐尽醉,哀往而乐回也。上坟、扫墓、祭祖,这些纪念仪式都是人们对先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尽心的具体表现。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亲人的习俗仍盛行不衰。

在山西晋城民间,一到清明,无论迁居他乡的还是客居在外的,都会在这一天回到故乡上坟祭拜祖先。祭祀流程为:修坟、上香、摆供、焚纸、敬酒、磕头、放炮。上坟要在清明当天午时左右完成。有的在清明前几日“择好儿”上坟。清明节当天早饭后,家人先要给已故的父母烧香,谓之接祖,俗称“接老爹”。午时,家中兄弟姊妹、本家兄弟等亲人一起带上供品、香烛、五色纸、黄白烧纸、锡箔(元宝)、鬼洋(冥币)、浆水汤(或素酒)等,到祖坟上烧香祭祖,俗称“烧纸”。清明节上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是先给坟头除草添土,如坟头塌陷,则要维修,俗称“修阴宅”。有的地方还会在坟地栽松柏,在坟头栽荆树,祈望家族如松柏长青,世代兴旺。“修阴宅”源于在世亲人对先人的一份尊敬和哀思。每年春天,人们都会对房舍上的屋瓦进行修补更换,以防夏季漏雨。人们认为坟墓就是阴间先人的居所,也会漏雨塌陷,所以便在清明节进行除草、添土、维修等活动。如果坟中葬的是同族先人,则同族后辈必须在同一天上坟,所烧的五色纸、黄白烧纸、锡箔、鬼洋要在一个火堆中焚烧,不能各烧各的。点香是同阴间先人沟通,点上香后先人就知道阳间亲人来探望。烧了五色纸、黄白烧纸和锡箔、鬼洋等,磕了头之后,阴间的父母就会收到亲人送来的衣裳和钱币。焚烧时,后辈亲人各祭各的父母,口中念道:爸,妈,收上您的衣裳,钱。快烧完时,把装在瓶中的浆水(或素酒)绕火堆洒三圈,谓之敬祖。有的会将冥纸挂在墓树上或压在坟头,叫“挂纸彩”,是古时寒食节禁火的遗俗。最后燃放鞭炮,祭拜仪式就结束了。

在晋城地区,清明烧纸有很多禁忌。烧纸只能在清明节前或当日烧,不能在节后烧。焚纸时用树枝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圈儿不能封住,纸、元宝等要放在圈里面焚烧。烧纸前先拿出几张烧给孤魂野鬼,不让他们来抢钱。烧纸过程中,所有人一定要跟亲人说话。纸钱一定要烧干净,没有烧透的要翻挑着烧完,否则亲人收到钱的不能用,谓之做阳转阴。冥币不能一次放完,要多放两次,等冥币烧尽一半后再继续烧。烧的过程中若有风将烧纸、锡箔等刮走,不要去管,风大意味着亲人已经收到了钱。回家路上不能回头,哪怕有人叫也不能回头。家里有孩子的回家到家门口时要拍打几下身体,过一会方可进屋。

清明,是一个从凄迷烟雨中走来的节日,既有上坟祭扫的悲酸,又有踏青赏春的欢笑。唐代诗人杜牧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北宋词人晏殊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北宋代词人晏几道吟:“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北宋诗人王禹偁吟:“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明代诗人高启吟:“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在唐诗宋词中,无尽哀思飘荡在清明的烟中,隐着哀愁,透着思念,含着寄托成为北方地区一个最隆重也最富特色的传统大节。

山西有一则流传久远的民谣:“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此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人们扫墓的悲戚情景。骨肉亲情,血浓于水。祭拜祖宗先人,是对他们的缅怀和思念,给自己寻找一方心灵的寄托,是给后辈的示范与引导。但是,死者已矣,不能复生。这也启示我们,对于父母亲人,兄弟手足,更重要的是珍惜和亲人一起生活的日子,孝敬父母,爱护兄妹,让生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羊跪乳,鸦反哺。故而,我们当把清明节过成一个“尽孝节”。在这个节日里,既缅怀先烈,祭奠先人,更要关怀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每一个人,这样,才能将敦亲睦族、孝悌尊上、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进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清明时节,春雨潇潇,烟柳成行,燕子斜飞,草木萌生,正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机。所以,古人除了清明踏青的习俗,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打球、插柳等活动。“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些古诗描绘出了清明时节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那么,何为“清明”?无论祭祀亲人,还是踏青赏春,我们不难发现,“清明”真正体现的有两层含义,那就是:时当清明,政当清明。介子推在遗言中向晋文公谏言:“但愿主公赏清明……勤政清明复清明”,就是告诫晋文公要勤政、廉洁、清明,不做昏君。

千年清明,源远流长。祈愿古人的“清明”精神流入民族的血液,实现政治清明、人世清明、道德清明民俗清明,让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024年3月2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