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慧春的头像

王慧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9/02
分享

文学,使人心柔软

一声鸟鸣、一对簇拥生长着的荷叶,在作家的眼里,都可当作文学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好比月光,因为没有月光,万物照样生长。不像太阳,没有太阳,万物无法生长。可是,试想如果山间没有鸟叫,门前没有潺潺的流水,这世界又单调了多少,更何况人类很多的思念、情感,都是在深夜月光下生发出来的,文学,对人的精神上确有一种辅助作用。你,认可否?

文学,固守人辛劳后对纯与清的敬仰。人,物质的筑居,是人作为筑居者仅仅耕耘建屋,为置建屋之地而辛苦,为购建屋之材而劳动,为搭建屋之形而勤苦,进而为添屋内之物而奔波,由此而羁旅在天穹下大地上,那样就只是物质的存在,与动物一般。人若诗意地栖居,借以诗的多维语言来诠释隐藏在万物深处的神性,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才是在追求精神上的存在。人的存在是短暂的,经历苦难、挣扎和死亡是必定的,这中间与生命诞生之初全部的希望和愿望有时是大相冲突的,但人是有思想的,就会在残酷的现实中追求精神上的体验。台湾作家张晓风在《别怕,我在》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我在”是一个多么有深意的词儿,她证明着我们不同于简单的动物,我们是会思辨明道理的高级动物,除了简单的物质生存条件之外,还要在精神的矛盾折磨中进行自我的否定再否定,以此看穿那些表象浑浊澄清后的本质,杂质去除后的纯净,精神上的不懈追求,正是一种对纯洁灵性的敬仰。

文学,满足人精神上对真和善的饥渴。诗文、图画、雕塑、音乐等有关的事物,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又为何有那么多人欣赏文学呢?人性本来就是多元的,需要也是多元的。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也未尝不是一种缺乏,对真和善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人之所以异于其它动物,就是因为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吃饱了饭就可以休息,何必又呕心沥血创作文学呢?从事文学创作的理由,不是为了出名或是致富,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生长。写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从精神上拥有蜕变的体验,这同食与色一样,是人的必需品,或多或少可以震撼人心。疫居慢时光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大多数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通过阅读经典,抵达精神的高原。如《鼠疫》中写道:“如果说世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真情。”我们在疫情之中看到了许多人间的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作品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人的这种欣赏文学或是创作文学的美感活动,是无所为而为,是生存不需要而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慢慢地回归至真至善的修行境界。

文学,丰盈人心底里对美与好的向往。有的人,总觉得生活里缺少点啥;有的人,一天拼命工作后总觉得没意思;有的人,整天学习提升自己总觉得枯燥乏味。都是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欣赏美,缺的是精神上美好的享受。从小,我喋喋不休地追问父亲那些老物件的来历时,他总会用我看不到的美来告诉我。比如,用了几十年的木门闩,我日复一日看到的,就是一根木头直接取下来的一段。可父亲说,想想她还没来咱家前,曾经也青涩年少,新绿得清香鲜嫩,她也曾千叶飘飘,绿衣看厌换红袍,也曾经寒山独立,卷一袭白雪裁衣……我们有幸取来闩门之后,她又如一朵酣睡的火焰,一句安稳的注释,别在两扇木门的背后,给我们以整夜的慰藉,虽然不长一片叶子,但有念想在心,也是享不尽的葱茏翠绿时光。这种从小受到的熏陶,后来体现在我半生的文学写作中。有用的知识让我们学会生存,“无用的教养”令我们懂得生活的美学。

与文学的月光为邻,让人心柔软,让灵魂高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