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江的头像

王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1/25
分享

延河边上的那些事儿

延河被誉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印证了那段火红的光辉岁月,记载了军民的艰苦奋斗、鱼水情深,目睹了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延河——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1937年10月5日傍晚,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被时任抗大三期第六队队长黄克功枪杀。黄克功曾任毛主席通讯员,在四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下了奇功,经历长征,年仅26岁积功成为团级干部。

国民政府和舆论把这一事件称作“共党的桃色凶案”。

如何审判黄克功?这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刚在陕北立足并于国难当头主动化敌为友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共产党人面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是否将功补过,是否立功赎罪,留下黄克功这个经过长征洗礼、战功卓著、战斗经验丰富的骁将?成为对党的历史任务和组织纪律一次严肃的拷问。

1937年10月12日,黄克功迎来生命的最后时刻。延河对岸,毛主席深深叹了口气,背着手一言不发离开了……

行刑枪声在延河边响起……

在公审定案量刑后,当众宣读过毛主席的一封信:“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正是因为我党手持为民的法绳,保持公平正义的法魂,尊重人民意愿,才赢得了民心。

延河——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纪录片的洗印者

1938年9月,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在延安成立。为强调延安及那个时代对电影团的意义和影响,后来被称为“延安电影团”。

1942年秋,359旅进入南泥湾屯垦一年后,延安电影团摄制组开进南泥湾,真实地记录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带领下把沉睡千年的僻野改造成陕北江南的情景,表现了八路军“能耕能武、英勇善战”的形象。

当时的延安,既没有电,更没有自来水。而洗印胶片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大量的流动清水,来清洗胶片上的化学药剂。为了尽快把南泥湾的事迹传扬出去,电影团用最原始的土方法,手工进行后期制作。从延河背水上山,弄了几个大缸,反复澄清。没有录音设备,就借来手摇马达、扩音器、留声机、音乐唱片,用“土法”做成了“有声电影”。

1943年2月4日,《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建国后该片再次制作时改名为《南泥湾》)在直政礼堂举办首映式。朱德、叶剑英、贺龙、徐向前、谭政、甘泗淇、肖向荣及干部数百人出席首映式。这里需要提及的一件事是,在电影即将拍完时,毛泽东应邀为影片题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此,“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也随着影片广为流传。

《南泥湾》这部电影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在人民政权下摄制并公开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它的历史价值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伟大创举和积极乐观的军民风貌,是践行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第一次电影实践。

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1938年秋到1945年期间,延安电影团利用简陋的设备,在恶劣的环境下,摄制出《延安与八路军》《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等纪录片,留存了《白求恩大夫》《延安各界纪念抗战五周年》等影像资料,并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反映陕甘宁边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活动的照片,积累了重要的革命史料,为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延河——革命爱情的见证者

延安十三年,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有多少?从来没有谁详细统计过。其中出名的有:卓琳,邓小平;王新兰,肖华;薛明,贺龙;黄杰,徐向前;浦安修,彭德怀;杨炬,王树声;傅涯,陈赓;叶群,林彪;谢雪萍,张学思;谢飞,刘少奇;林月琴,罗荣桓;郝治平,罗瑞卿;江青,毛泽东;朱仲丽,王稼祥……众多革命前辈纯洁的爱情、高尚的情怀赋予延河浓烈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那时的延河,是约会的首选之地。

诗人郭小川深情地望着杜惠的眼眸,充满激情地说:“亲爱的,我将永远忠于你,永远爱你,永远属于你,让我们今晚订婚吧!”杜惠深情的回应:“让我们向着青春般的小树,向着永远欢唱的延河水,向着宽广美丽的星空宣告我们订婚啦!”

大将陈赓和夫人傅涯的驻地隔着一条延河,陈赓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到河边等傅涯回来。这时大家就会问陈赓:“你去干什么啊?”陈赓炫耀地说:“去接老婆!””

谢雪萍出现时,张学良之弟张学思突然勒马嘶立于延河边上;罗荣桓每天黄昏策马渡河,与林月琴约会;王稼祥、朱仲丽,丁雪松、郑律成,石澜、舒同,伍真、黄正光,董慧、潘汉年……弯弯曲曲的延河边,到处留下了双双对对幸福脚印。

延河——文学艺术的启迪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延河,这条时代之河,给予无数文艺工作者以思想启迪,成就了数不胜数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大家。

1938年,《延安颂》《延水谣》相继诞生。“巍巍宝塔山,放射神奇的东方魔力。滚滚延河水,翻卷黑暗与光明的抉择。”“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当兵啊要当抗日军,不是好铁不打钉...”风格迥异却殊途同归,两首歌曲迅速在边区广为传唱并远播大江南北,成为无数爱国青年向往延安、奔向抗日前线的动员号令。

1956年,贺敬之《回延安》应运而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这首诗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炽烈,充满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让人不禁感慨:生活思想的深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深度。

1957年,画家刘文西在延河边写生,看到一位老农赶着一群羊走来,老农的装扮让他想到了毛主席在陕北与老农交谈的情景,他遂拿起画笔,创作了他的成名作《毛主席与牧羊人》。这幅画一经发表就轰动中国画坛,曾经刊登在国内外众多媒体上。

1960年,画家石鲁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绘制大幅作品《延河饮马》,石鲁说:“作品的产生,是长期的生活在我脑中发酵的结果,是生活印象的涟漪在我脑际激荡……”这个生活印象,非延河莫属!

1963年,油画艺术家钟涵创作木板油画《延河边上》,一举成名。革命领袖与民众并肩而行的背影,是延安时期军民一心的真实写照。

……

时至今日,以延河为题材的艺术精品数不胜数,其中,集延安革命文化与陕北传统文化为一体的陕北音乐剧《延河谣》,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大奖。

延河——《延河》

为了更深的铭记,为了更好的前进,有很多以延河命名的人名、组织、节目……提到这个话题,不得不说新中国创刊最早的纯文学期刊之一的《延河》。

1956年4月,陕西诞生了第一份综合性文学期刊《延河》。据高彬(曾任《延河》小说组副组长)回忆,在筹办《延河》期间,“筹办者中绝大多数作家和编辑都是喝过延河水吃过陕北小米的,理所当然,刊名用《延河》命名”。1956年发表贺敬之诗歌《回延安》。1973年,刊登小说《优胜红旗》,它的作者,就是后来威震文坛的作家——路遥。那时,路遥是延安大学中文系的学生。1976年,路遥大学毕业后在这里做了编辑。期间,创作了著名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以及影响至今的《人生》。在将近70年的办刊历史中,从共和文学奠基时期的上世纪50、60、70年代,到文学变革的80、90年代新时期文学阶段,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到当代现代性现实主义文学新传统的演变推进,《延河》屡开新中国文学风气之先,一直保持着非凡的文学表现,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扛鼎中国当代文学星空的文学大家和优秀作品。

“无论开创《延河》的先辈,无论接任又卸任的同辈,他们的文学理想实践在《延河》里,他们各自独立的创造精神体现在《延河》上。”(陈忠实语)

结语

在中国众多大江河流中,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像延河一样,不仅滋养了两岸生灵,更“哺育”了中国革命,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火”走向“燎原”的伟大历程。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河已不仅是一条普通的河流,更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民主的历史进程中一条壮美的名河,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笔描绘、记录延河,不仅是一次虔诚的礼拜,更是要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发扬并传承下去。

最后,用诗人戈壁舟《延河照样流》结束本篇:

延河照样流

离别延河久,延河照样流,

流入黄河流入海,千年万年永不休。

……

谁说延河浑?

延河水,洗风尘;

……

谁说延河小?

延河大无边。

……

离别延河久,延河照样流,

革命洪流流向前,不到头来永不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