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建的头像

王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4
分享

家乡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我称呼它“柳河”,坐落在我们村子的南边,不是很长,蜿蜒曲折,从村头一直朝西,像一条银色丝带,然后逐渐变窄,像一个“吉他”形状。具体河的名字的来历,我不是很清楚,首先老辈人都这么叫;其次,可能是河边有几颗柳树的缘故吧,所以叫“柳河”。早前,河水清澈见底,流淌着故乡的脉动,滋润着养育着家乡的人们。每次回到家乡,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走到小河边,回忆起那些美好的往事。

春天,小河里长满了海草,小鱼翔在其间,自由自在的游玩;小河的两岸长着许许多多的树,鸟儿在树里捉迷藏,叽叽喳喳的;河两侧再远一点,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微风吹过,麦田随风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小河对于我们村子来说,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河流,它更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夏天的时候,我们会挽起裤腿,赤脚在河里嬉戏玩耍,或者在河边捡螺丝、捉小鱼。我们还会在河里打水仗,水花四溅,欢声笑语不断。那时候的小河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快乐回忆。

家乡的小河不仅是快乐的基地,还是我家美食的来源地。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都很穷,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想要改善伙食,就去捉鱼。我从二姨家要了一个“鱼堵笼”,竹子编的,像一个“葫芦状”,一头用布包着固定住,另一头留一个小孔,“鱼”能进不能出,主要捉些泥鳅和黄鳝,有时也能捉到一些小的鱼虾。天黑的时候,用绳子栓着鱼堵笼,里面放上吃剩的馒头或煎饼,扔进河中央,引诱鱼儿进来,天不亮就得去“起鱼”,去晚了怕别人给起走。那时候环境好,鱼也多,每一次“起鱼”,都会捉好多的泥鳅,有时也能捉到一两条黄鳝。把这些鱼洗干净,用盐腌制后,拌上面,煎一下蒸熟,特别特别的香,这就是我们家改善伙食的美味佳肴了。

家乡的小河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也记录着我难忘的痛苦的记忆。我记得是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正值初夏,下午放学早,我就拿着自制的小鱼叉去扎蛤蟆,正猫着身子准备扎的时候,突然碰到我做老师的堂哥,他的一声“王zai”,很咵的那种,我吓的一溜烟跑了,蛤蟆也不捉了,赶紧跑回家做作业。第二天的《自然》课上,堂哥在课堂上敲我:我们班某某同学,放学不回家做作业,去捉蛤蟆,不知道蛤蟆是益虫吗?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去扎过蛤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河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记得小时候,小河的水非常清澈,河面很宽很大,但这几年,河水却有些浑浊了,河也变窄了,两岸的树也枯死了。也许是因为天气变暖,水位下降了,也许是工厂越来越多,用的水多,排放的废水也越来越多,也许是现在收的庄稼秸秆没地方放,堆放在河里了,总之,是这些理由让小河不再清澈,河水变得越来越脏。这让我感到很惋惜,我希望人们能够重视环境保护,让小河重新恢复它昔日的美丽。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家乡的小河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小河进行了整治和升级,清理了淤泥、修建了河堤、增设了绿化带,种上了风景树,河边还新修了水泥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这些变化让小河变得更加美丽、更有吸引力。同时,政府还鼓励村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种西瓜和草莓,为小河周边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总之,家乡的小河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快乐和痛苦,它都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了我的童年、连系着家人和朋友。我希望家乡的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让小河永远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