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教勋的头像

王教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01
分享

美在万州

美在万州

一,万州印象

江城岩上居,二室具床一。

孤案布棋子,自与己博弈。

伴日游梦乡,乘月觅佳句。

艺海求普度,潜心寻真意。

在北京卫视生活频道参加一个栏目的活动中,谈到我为创作长篇小说在万州独居时写的一首诗,不料提起主持人的极大兴趣,让我与另外一位嘉宾当场分别朗诵了这首在万州写,写在万州独居生活的诗。诗的名字就叫《万州独居》。

为何要两个人分别朗诵?因为在万州相对而言,我的普通话说的还算凑合,但在北京,尤其是在电视台做节目嘉宾,在嘉宾中,我的普通话相对而言,可就不咋的了。那么,朗诵相应自然也不咋的。

非求心远、地偏,避车马之喧,只为寻一既能体验生活,又能静心写作的理想之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苦苦找了许多地方,最终选择在万州落脚。

万州独居,美在并不孤独。为了写作与体验生活的日子是美的。一是,深切感受当地风韵人情;二是,陶醉在山区江城特有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独居之美,美在万州的人情风土,人文与自然生态。

不孤独只是相对的。因交往张力只在写作的生活体验,并没融入当地生活与工作。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长篇创作更然。所以,为了潜心创作,也只能以“孤案布棋子,自与己博弈”的方式,孤单地调解心态,独自地享受寂寞了。

万州的自然生态美,在整体上毫不逊色江南,尤其是著名的万州青龙瀑布、潭獐峡、龙泉名胜等。说到这美,不能不说一说天生桥。天生桥的美在自然宽敞,直来直去中蕴含的天然达观与质朴,一如万州人的性格。天生桥的样式,与其样式下的蕴含,是万州独有的。

笔者虽然未能一睹天生桥尊容,然而并无遗憾。正是因三峡建水库蓄水,致其如今藏在江水之下的深宫,因为没了感观,反倒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然而也时常心存矛盾,甚至突发奇想,希望有朝一日,相关部门或有人能够开发一个潜水项目,能让游客有机会一睹天生桥之芳姿美容。

万州给了笔者太多灵感,让笔者得以在此孕育并写作平生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第二部长篇小说中,更是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大名鼎鼎的孔子引入万州,并且邀其与天生桥结缘。

说到万州人文生态美,这里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人杰地灵,名人无数自不必多说,此间只点一下几个人。这几人生在不同时代,从事不同职业。然而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心灵美。他们是诗人何其芳、杨吉甫、方敬,美学家蒋孔阳等。这些人诗品和作品中都包含着心灵美;还有一位虽不属全国道德模范,却也是全国闻名的道德模范郑定祥。他的事迹在央视新闻频道连播半年之久,或许更长,其心灵美中就包含着诗美。

郑定祥虽属忠县户籍,却因其长期在万州生活务工,早已融入当地,况且其家乡忠县在三峡蓄水建库前与万州原本就同属一地,所以,其也堪称当今万州普通人的代表。他在万州当棒棒。一年春节前夕,老郑挑着价值近万元的羽绒服和雇主走散了,他穿着单薄的衣服,顾不上在家生病、等他带棉衣回家的妻子,在万州城苦寻雇主15天,并最终找到了雇主。他也因随口说出““缺钱不缺德”的话而闻名全国,让太多的人为之感动。

犹如悬崖上的花,美总是伴着艰难。因为“伴日游梦乡,乘月觅佳句”造成生活作息颠倒,加之对当地水土缺乏适应经验,在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面世前,笔者在两行辛酸泪中,一病就是两年。

浑身是病,一检查却什么也没有。罕见病、大病自不必说,就连小病也不明显,医者只说气滞血淤。然而失眠、浑身疼痛、软弱无力,折磨得我看啥都厌烦,包括类似李白笔下的敬亭山,甚至数度萌发轻生之念。

这不能怪万州,只怪自己粗心大意。无论是病中,还是康复后,我都觉得万州是美的。人杰地灵的万州给了我太多的灵感,这里孕育并摧生出我人生中二部重要长篇作品。

二,梦中之手

只因正在写的长篇小说关乎万州,所以在微信里,和精明的万州兄弟小春经常聊起万州八景之一的天生桥。通过他的介绍和发给我的图片,让我脑海对天生桥不仅有印象,而且还有了相应的认知。

只因写作累坏了腰,已经六年没来万州了。

万州的冬日犹如初春,既有淫雨霏霏,也有风和日丽。披着温馨阳光,沐浴和煦清风,在六年后来到万州的一日里,堪称万州通的小春兄弟在百忙中挤出时间,热情地为我深入体验江边山城万州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导游。

路上,小春兄弟忽然停下坚实脚步,指点空明的水天远处,告诉我:“天生桥就在万安桥的一侧。”

望着水天之间横卧的万安桥,我不禁感慨:“万州天生桥贵在天然成人通达之美,一如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贵在互通有无、互利共赢、互帮互鉴这几点上,犹如人的天生本能一样。”

真是干什么吆喝什么。由于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多年,尽管写的属文学作品,但对于许多事或情景,还是爱往区域经济上想。

边走边想,边听小春兄弟如数家珍般地述说,娓娓道来万州的往昔今日,不觉中就见到了与天生桥相应的水上位置。这下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小说虽是文学作品,讲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但做为艺术真实的生活源头,还是体验得越深入越好,最好不要光凭道听途说和文字介绍。

注目天生桥所处的位置,小春兄弟目光炯炯地回忆说:“天生桥的样子也象琴,也有人叫它琴桥”。

相关琴桥的称谓,我在相关资料中见到过,于是便兴高采烈地回应:“天生桥应该叫天生琴桥。”

小春兄弟颔首认同我的观点。

更加巧合的是,我正在修改的作品主题,正是区域通达、合作与交流,这与天生琴桥的自然意蕴可谓不谋而合。

虽然没能足登天生琴桥,但仅以寻访这桥所处的相应水上位置,还是让我在对水宫中天生琴桥想象的幽冥中收获了通达与谐序,从而让我的作品主题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这倒给我走马观花的体验,平添了些许得意忘形与飘然。

披着温馨阳光,挥手告别天生琴桥所处的位置,沐浴和煦清风,来到天生城的脚下,让我不禁想起相关资料中记载,永历十一年丁酉(1657)仲春,刘耀在此城碑记中的一段话:

“不筑而金、不凿而汤者......以教天下后世之忠孝者。”

小春兄弟鼓励我登山进城,无奈因着写作落下的腰疾,担心旧病复发,不仅让我望海拔476米的天生城却步,就连想都不敢想个登字,只好以“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聊以自慰了。

我并不太清楚刘耀为何许人也,从接触的资料中,只知其是明朝皇室后裔桂王朱由榔,为抗清在南方而建,号称永历朝地方政权中的一位将领。

刘耀为何许人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言天生城寓表忠孝无可非议。这让我更加迫切地想尽快见到,今天专题体验安排中要见的郑定祥。

为一见慕名已久的郑定祥,在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和小春兄弟告别天生城,披着温馨阳光,沐浴和煦清风,踏上去往小天鹅商贸市场的路。听说郑定祥常在那里劳作。

为顺道加深体验万州风物效果,我们没有坐车,而是选择徒步。

途中,小春兄弟先后接了二个电话,一个是单位的,一个是家里的。虽说这天是他轮休日,但单位有事,还是要去处理;而家里为儿子新买的住房,同样急需他去办许多事。于是,他只好选择中途离开。

为异地兄友体验万州导游,无疑是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好事,然而敬业爱家同样义不容辞。这又不由让我对相关天生城“不筑而金、不凿而汤者......以教天下后世之忠孝者。”之言,对生态教化之功,心生无限感慨,让我更加坚定向往美善的意志,忘记疲劳,脚步更加坚实,期待尽快拜访一识郑定祥。

刻不容缓。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沿坡而上,在只身去往小天鹅市场的路上,脑海中油然回响起李白写的这二句诗。

或许因为人生境界与李白相差太远,我至今也不太清楚,一识韩荆州为何比封万户侯重要。或许李白所言的用与谋等同,而且这谋还是名不副实,不择手段。只有如此之谋万户侯不如一识韩荆州才能说得通。因为这样去谋万户侯要比一识韩荆州,难上不只万倍,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也不能获得。

当然,或许更因夸张毕竟是写诗的重要手法之一。

此时此刻,我只清楚欲见仰慕已久之人的心情如何。

虽然没有踏破铁鞋,得来依然未费工夫。没想到,在小天鹅市场的电梯中,我竟然得见慕名已久的郑定祥。当场就有许多人对其名言“缺钱不缺德”大加称赞。

专程来访,偶然相遇,短暂交谈,这一以品德著称的万州棒棒,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朴实憨厚得令人一见就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也有人认为郑定祥只是浪得虚名,并未得到什么官禄实惠。殊不知,这些并非其所刻意追求的。如若名不副实,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地去求钱或官,其便不是郑定祥,或许会是一位阶下囚。

郑定祥的钱德观,贵在弘扬了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天分,一如蕴含谐序的万州天生琴桥与蕴含忠孝的天生城。

似乎觉得一天的专题专程体验不够深入,次日中午,为补昨天的不足,仿佛中,我只身再次专题专程去了天生琴桥与天生城。

来到天生琴桥,有幸得到意外潜水机会,让我得以尽意尽情尽兴地在水宫中,仔细体验天生琴桥的风采,在琴桥面上游了几个来回。

接着又来到天生城,在热心游客的鼓励下,我又克服了曾经腰疾带来的心理障碍,奋勇地登上了天生城,仔细地体验了城中的一砖一石,一花一草一木。

上山容易,下山难。在下山返回的过程中,一脚不慎摔倒,惊出一身冷汗。这时,一位热心的游客伸出援手搀扶。就在我伸手接受援助时,一身冷汗中,我醒了。

原来刚才的一切,都发生在梦中。

只要条件允许,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有午休。

无论是天生琴桥蕴含的通达谐序,还是天生城蕴含的忠孝,无论是郑定祥缺钱不缺德的伦理观,还是小春兄弟以友为兄,敬业爱家,皆与本分难解难分,均情系我在梦游天生城中,不慎摔倒时出现的那只搀扶援手。

因为梦中这只搀扶援手,既是本分,又是人类本分的合理循环或延伸。

三,白土游记

白土镇是重庆市万州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渝鄂交界处,堪称避暑圣地,与著名的避暑山庄承德比,在自然景观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包括我这位自称游客的人,这里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寒冬时节来此一游,无疑有些不合时宜,就连当地人对我这位声称游客的人,也不免明显露出好奇的眼神。如若知道,这声称中藏有玄机,或许会将好奇变为更多悬念。

我其实是为体验生活而来,为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版权登记证书,还尚未出版的二部长篇小说而来。因这二部作品都或多或少与这里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有关。在对白土镇的体验之旅中,通过该镇负责宣传工作的熊委员引见,有幸得以结识镇上文化名人,堪称镇上摄影艺术家的黄佐财先生。黄先生对摄影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绝对源于对家乡山水之美的酷爱。他要通过摄影,将这美传递出去,与更多人分享这美。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白土镇今天的发展趋势,或多或少,或直接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和许多酷爱这里的人一样,不好说其中有谁多大功劳,但不可否认,其中少不了他的一份心血和汗水,一份跋山涉水,不辞劳苦拍摄白土山水,推介家乡的一份付出。

果然,通过他的摄影作品,让我白土镇的体验生活之旅,效果得到极大提升。透过黄先生精心抓拍的一幅幅摄影作品,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深切感受到的,不仅是白土镇冬季山川水土植物风景的美伦美奂,还能深切品味白土镇春夏秋季里,水土山色的温馨秀丽。同时还能透过这精心抓拍的一幅幅作品,感受到摄影者挚爱家乡的脉搏与心跳。

通过黄先生的摄影作品,结合几天的走访观光体验,终于让我明白,在白土镇的美丽风景中,最能扣动人脉搏与心跳的要数这里的人头山,尤其是其上居于海拔1515米高程的人头峰。无论从那个角度,那一层面观赏,人头峰轮廓呈现出的状态与形象,其风味与气韵,无不张显出非凡的伟人度量,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观赏,可让人油然联想到不同的伟人。可以说,人头山上伟人峰的形象逼真度,远远超过巫山神女峰数倍。也可以说,这一山峰人像的自然生成逼真度,在已知的世界山峰中,堪称独一无二。

人头山的整体,呈现出的气韵优雅宏盛,给人以安泰祥和之感,其中蕴含着华夏文明中的礼仪教化哲理,在气韵这一点上,人头山可比孔子为之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可谓尽善尽美。

在黄先生的引见下,我又得以结识另一位镇上文化名人,堪称镇上哲学家的张杰先生,从眼神中就可看出,这是位智者。他退休前是这里的中学校长。

张先生与黄先生一样,热爱家乡,酷爱家乡山水。他热情地自驾私家车,替我的白土镇体验之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退休以后,为让更多人走进家乡,分享家乡的秀丽,张先生曾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招商引资,装点人头山,在其背面打造旅游景点。

这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只在课堂上,或玩得好的朋友之间才谈论哲学,如若三杯酒下肚,他更会一如李白,才智会更加闪亮,放出令人称奇的光芒。

通过黄先生,我还结识一位气质和表达方式独特,与其在一起二分钟,就让人终身难以忘记的朋友乔劲松。他在奇山中,做奇事三十余载,人称奇人。他以诗和散文的情志,绿化美化人头山,用行为艺术,创作了人生非凡的长篇巨著。

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体验才几天,就要必须离开这里。想充分而深刻感受认知这里的人文与自然美,仅短暂的几天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美往往也要含蓄。一如我对天生琴桥的体验,正因这不尽人意的体验,恰恰为想象留下更多诗意,也为心灵留下更多思想余地。

在几天的体验中还了解到,一个巨大的文化旅游项目已经走进白土镇。相信在不远的明天,白土镇更会成为更多人心驰神往的一片非凡乐土。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是世界的不变法则。从美学角度论,人的心灵美总是相伴着自然美。而在权威的美学逻辑中,心灵美在本质上高于自然美。这不仅因为自然美要人用心去观照、拣选、发掘,更因其需要人用心灵往其中灌注生气和灵气。

在几天的白土镇生活体验中,这一权威美学观点,在我所接触的几位朋友,以及更多对白土镇酷爱之人,在他们对生活、艺术与事业不懈追求,为开创家乡美好明天不懈努力这些方面,再次得到充分证明。同时让我想起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美,所缺的是发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