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乡的五月
王 谨
一个个被车轮急速剪裁的赏心悦目的乡村镜头,从车窗闪过,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走走停停,把自己置身于这天然的镜头中,去体验,去观摩……
今年农历三月,已是春夏之交,也时逢三年疫情后的首个连续5天的“五一”小长假。全国文化旅游在一个个热点火爆。湖北千年古县黄梅是其中的火爆点之一,“五一”5天小长假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4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59.54%。乡村振兴的成果,变成为文旅吸粉的引燃点。
一、 山谷里寻找另类浪漫
在黄梅县北部山区柳林老铺村,有一处山谷,修修竹林与巍巍岩壁多年沉寂。本世纪十年前,脑子灵活起来的村支部领头人陈燎原,先后引进投资者,在谷里种植一大片玫瑰,并依壁和溪流成就一处漂流景区,从此山谷里再不沉寂,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每年4至5月,红艳艳的玫瑰开满山谷,每天成千上万游客来这里共赴玫瑰之约;入夏,雨水充沛,溪流猛溢,这里则成为漂流爱好者寻找运动刺激之地。
地处长江北岸的湖北黄梅县,是黄梅戏发源地,2006年6月入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黄梅戏之乡;这里还有千年历史的五祖寺,受宋英宗赐封的 “天下祖庭”石碑还赫然立在寺院。融入黄梅戏和禅宗文化及稻田文化元素的五祖东山问梅村,就是开发于一处山谷与丘陵地带的4A级景区。白天游客如潮,晚间大型光影秀如梦如幻,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片在光影变幻中展现独特魅力……一系列文化大餐,让东山问梅村,在节假日成为远近游人乐游地。
二、智慧农业成为旅游打卡点
5月伊始的一天,我们来到停前镇的蓝莓基地。这是当地能人10年前在流转的6000亩丘陵野坡上,引进种植专家,指导在这山地上遍种蓝莓,而今已成为农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地。登上簇拥于蓝莓丛中的望景亭,只见被蓝莓树覆盖的丘陵像蓝色的绸缎宛延起伏。在新建起的停前镇地标优品馆,游客选购新鲜蓝莓、三莓果浆、停前古驿油茶也乐此不疲。假日开自己车,当我义务“司机”的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项志芳说,为农民种的优质农产品找销路,是我们工作重点之一。乡镇地标优品馆,将会增多。
我们车行到独山镇凉岭村,发现一处波光粼粼的水域。水域后面是一片智慧农业种植大棚。原来,这里曾是一处废弃的矿坑,前面的水池塘来自山上的小水库充水;种植大棚,系引进福建农科院智慧农业技术,将矿坑改造成智慧农业种植园,无土栽培优质蔬菜和智能化投喂养鱼。引我们参观的独山镇委书记胡剑彪颇有干一番事业的热情。正是群策群力的智慧之手,不仅医治了废弃矿坑带来的生态伤疤,也带来经济效益,引来日渐增多的观光体验客。
三,创意文旅助推乡村振兴
千年古县黄梅县,因地制宜,以荆楚文旅名县创建为抓手,正在唱响农文旅联姻的“天仙配”,各乡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开展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成就了诸如杉木邢绣娘生态园、柳林玫瑰谷、苦竹养马岭、五祖东山、袁夫稻田、五里墩新村等一批网红打卡地,释放了乡村振兴新动能,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机遇。用黄梅县委书记刘欲晓的话来说:创新理念可以搅活一池水。要在生态发展理念中梳理好黄梅青山绿水美妆,在创新理念中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乡村振兴不可丢掉乡村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种植花木。黄梅县从娃娃就培养爱劳动、美环境的习惯,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辟学农体验课。停前镇中学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校园,一处学生种植体验园让人眼睛一亮。插着不同标签牌的一块块小畦,长着不同的农作物小苗。学校几乎每周安排有限时间,让学生们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学农,分享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让老百姓分享乡村振兴的红利,小池镇开发区的发展是最好的佐证。地处九江长江大桥北桥头的黄梅县小池镇,是最早启动文旅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省、市级开发区 。十年磨一剑,而今小池人气大旺。国内外130多个知名企业落户小池, 全镇GDP由32亿元增加到101.6亿元,财政收入由8032万元增加到10.02亿元,城乡居民年收入由6331元增加到23063元;小池滨江新区城区建成面积由5平方公里增加到2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从不足5万增加到近10万人。这里建有3个环境可人的公园。在此宜人的5月,每天清晨或夜幕降临,江畔或公园里或歌声朗朗,或舞影婆娑。人们享受着文旅创新,助推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