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收到吴宝三老师寄来的快递,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原本以为只有《落户大森林的吴宝三文学馆》一本书,却意外收获了几本报刊,上面有吴老师新近刊发的作品。一篇接一篇,我的午读时光就这样开始了。
在《奋斗》半月刊2019年06期,刊发了吴老师的《故乡,盛产大雪的地方》。这篇叙事散文,把儿时家乡冰天雪地中发生的故事,描写得生动有趣,由雪灾,过渡到雪趣,作者把对冰雪的礼赞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2019年第一期《退休生活》杂志上,吴老师发表了《严家炎教授和他的夫人卢晓蓉》。北大严家炎教授在学术界、文学界无人不晓。20世纪60年代,27岁的严家炎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评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文章,引发一场震动全国的大论战,导致报纸、电台公开点名批判所谓的“中间人物论”,严家炎首当其冲。其中挥舞大棒的急先锋,是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姚文元。“文革”期间,严先生被打成“5·16”分子的后台,罪名是“在17年文艺黑线统治下,全国大大小小的作家都和他有联系”,严先生因之受到残酷的迫害。吴老师在回忆中,用浓重的笔墨追忆了与严先生共处的时光,特别选取了自己及家人与严先生和其夫人卢晓蓉相处的生活片段,对这位船王卢作孚孙女低调的人品、卓著的才情,也有了全新的表达,文章读来感人至深。
在《学子》2019年第三期发表的《一代宗师王力先生》一文中,吴老师记述了从1970年入学北大,有幸与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相识的经历,以及先生答疑解惑所表现出的大师风范,点点滴滴,让人难以忘怀。同时,我也被吴老师温馨的回忆所感染。
《从故乡出发走过自己》是吴老师为《张明钊散文》所作的序。他虽自谦“近几年这种差事我已洗手”,但在序中,他善于从乡情中扑捉人性的纯朴,能从字里行间发现“旧事”里的妙谛,也把作者客居他乡,在人生苦旅中的滋味娓娓道来。读罢,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们又何尝不是“走过自己”呢。
在发表的为《山百合》文学期刊的寄语中,吴老师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这是东北亚一片神奇的土地。层层起伏的山峦,宛若变幻的调色板,红如霞、黄如金、青如黛、绿如茵,从夏到秋,从冬到春;针叶、落叶、阔叶树遮天蔽日;原始林、天然林、人工林浩浩荡荡,肩并肩手挽手,那么遥远又如此亲近;山涛奔涌,林浪滚滚,“突噜噜”,三三两两的飞龙鸟和怔怔的獐狍嬉戏,“笑眯眯”,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温柔的望着游人。千万缕阳光在山间筛下淡蓝色的细雨,似一首首抒情诗,又似一幅幅水墨丹青画,多么静谧,多么和谐温馨。读了这一段,我不禁游目骋怀。正因为对大森林怀有深沉的爱,他的笔触所至,才激情澎湃,妙笔生花。
再一次祝贺吴老师新书出版!只是新书太厚重,还没来得及细读,但捧起时,我已感受到有股浩荡春风正扑面而来。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大森林,你也是我生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