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奎龙(石器)的头像

王奎龙(石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5
分享

想啊想:把畅想交付心灵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月份。

8月,假期的完美沉浸,大学生朋友可以做好多敞开心灵的事情;8月,一段旅程的美丽开始,一群还叫做“大学生”的朋友可以有好多畅想——其实他们正式名字是“大学毕业生”,这段旅程叫做职场。所以,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位前辈曾经的畅想。

那一年,她从湖南一所学校毕业,到花鼓戏剧团做了一名演员,这里我必须说明,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地方戏很火爆,这是一份“相当帅”的工作。但这个年轻姑娘畅想北京,她想去那里唱歌,尽管许多湖南同事觉得她放弃眼下的工作可惜了,尽管北京有很多人轻视她的“花鼓出身”。

她卖力地转型,卖力地自我突破,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都记得一出戏——《补锅》,还拍成了电影,是她主演的,用现在话讲,火得一塌糊涂,而她为了唱出更好的歌,使劲忘记这一切,畅想更棒的一种音乐表达。她在这份执着的畅想中成功了。在那个没有明星机制、没有粉丝没有电视大肆传播的年代,她一年的巡演高达200场,每次演出后,团里同事们有一个任务,就是围着与她一样的头巾,从各个出口闪退,否则观众就会围住她不舍退场。即便这样,在辽阳的一次演出,“头巾策略”失灵她还是被眼尖的观众发现了,她急急地钻进车里,但车,被观众抬了起来,“没别的,俺就是想听你再唱一首。”人声鼎沸中,她的名字被一遍遍呼喊——李谷一。

这种气势,让今天任何大牌难以匹敌。她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上一个个纪录已经无人再能打破。最著名的纪录当属那年CCTV春节晚会上,7首独唱、两首对唱,而且9个节目全是观众点播的。另一个纪录是那几年国内几乎每部高票房价值的电影,都请她配唱歌曲,而且唱一首流行一首,这里面有《妹妹找哥泪花流》(《小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黑三角》)、《艳阳天》(《火烧圆明园》)等,其他诸如《绒花》、《乡恋》等曲目已然成为今天韩红等明星翻唱的首选。

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歌者,怎样评价自己的艺术人生呢?李谷一说自己机遇好,说帮助自己的好人多,前两年我在长春采访她,她偏要将话题转到谭盾身上,让媒体多介绍这位湖南老乡,理由只有一个,《火烧圆明园》的歌是与谭盾合作的,十几年里她一直觉得谭盾没有理由不“音乐爆棚”,所以她就替谭也一次次畅想。我完成这次采访后不久,谭盾的《卧虎藏龙》音乐爆棚全世界,我想李谷一是最欣慰者之一。

畅想,单从字面上看,是个浪漫的词汇,但畅想之路,畅想之实现,却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李谷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气声”登台,自求突破,顶着靡靡之音的舆论压力完成事业的再次攀爬!如果我再告诉你,在上述她的名人光环背后,她曾经被割裂事业,当了14年的赤脚医生,之后她再次放飞梦想,才成就了今天的李谷一,你是否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歌者的成功,而堪称一个人生榜样。

李谷一12次担任全国青歌赛评委。她一次次地在现场交付心灵——她不仅仅在评歌,而在评歌者之梦。湖南台在一次节目中模拟青歌赛,一个孩子酣唱《死了都要爱》,直飙高音。李谷一说青春逼人呀,青春的劲道有了,但唱歌请以情带声。

我由此想到大学毕业生的“人生之歌”。

我们上班了,并不缺少高调,不缺少“死了都要爱”的咄咄逼人。但对于畅想,唯独缺了“以情带声”,忽略了对工作投入感情的自我陶醉,使我们用过短的成功周期,离异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规划。在这部分职场新人里,三年有房、两年有车、一年就做到主管的“思想者”大有人在,把对单位的贡献率呀、业务勤奋呀、人生不是一帆风顺呀早忘在脑后去了。

李谷一有首《难忘今宵》,我请毕业生难忘今年——职场元年。好好想想,不可少一分畅想,不可多一分妄想。(原载《东西南北(大学生)》,时任执行主编王奎龙卷首系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