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11月16日下午,临时接到省作家协会的一个通知,要我到灵璧县交通局采访“灵璧好人”。赶到了交通局,相关同志交给我一沓关于陈得民同志的材料。这时,一位陌生人也来到了我旁边,我猜测他就是陈得民。
陈得民身材不算高大,看上去三十多岁。他是交通局的一名普通职工。额头很宽,憨厚的脸膛,一双眼睛也很精神。陈得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实在、忠厚、豪爽。他知道我采访他,开始时还有一点拘谨,像个小学生。
义无反顾营救“最美孕妇”和落水儿童
2012年6月下午,陈得民请假回家收小麦。他家在张扬村,刚刚进家门,就听见不远处的水塘旁边传来喊救命的声音。
陈得民听到塘边传来呼喊救命的声音,风驰电掣般地跑过去。他看到自己的邻居彭伟平在努力救助小梦雅脱离危险,但没有成功。这时,她们两个人都处于精疲力竭、无法上岸、十分危险的状态,陈得民便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全力将彭伟平和小梦雅营救上岸。
上岸后,彭伟平已经处于昏迷状态,陈得民顾不得换衣服,又连忙开车把彭卫平送到大路卫生院进行救治,彭伟平和腹中的胎儿才转危为安。在彭伟平临时需要照料的时候,陈得民的爱人汤从兰也是热心肠,自愿留在医院照顾彭伟平。
事后,勇于舍身救人的的彭伟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其先进事迹被全社会广为传颂,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最美孕妇”。
不事张扬的陈得民却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受到随着媒体的持续报道,陈得民的名字才逐渐为人所知。
现在陈得民的事迹,已经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直赞扬,他本人被市授予“宿州好人”称号,同时被誉为“最美交通人”。
在姗姗来迟的荣誉面前,陈得民很淡定,他对别人说,“救人,不是为了荣誉。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换了谁都会这样做的”。
勇救老红军索树标和生擒小偷
陈得民谈起他的一件往事,也让人震撼。在2008年的12月,他刚从部队回家,途中遇到同村的七十多岁的村民索树标。索树标老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老红军。由于年龄大了,骑脚踏三轮车的时候,不慎连人带车掉入路边的水塘中。车子将人压在冰冷刺骨的水底,情况是非常危急。在这生死关头,陈得民恰巧碰见了,他立即跳入水中,奋力将老人救起,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事后,索树标老人的家人送来重金酬谢,陈得民和家人婉言谢绝。
还有一次,陈得民和小时候的同学一起在街上走,发现一个外地少年紧跟着一对青年夫妇,准备行窃。正当他把手伸进了一个人的口袋时,陈得民迅速上前将小偷抓住了,制止了这一偷窃行为,挽回了那对夫妇的财产损失。
哪里有问题,有情况,陈得民只要遇见,总会冲上前,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陈得民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不上前去,谁上前去,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陈得民身上,处处可见,他对人民群众的热爱。陈得民之所以能做出许多义举,其原因就在这里。
“最美交通人”来自装甲部队,军功显著
陈得民,一个被人民群众誉为“最美交通人”的人,他从小时候起就崇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他是通过画书了解道这些英雄人物的,这些英雄人物无不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人民,敢于奉献,敢于牺牲。正是这些英雄人物,给了陈得民无穷的力量。陈得民上学只上过初中,因为家庭负担重,就下学了。下学后的愿望就是当兵,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锤炼自己。
报名参军的头两年,因为报名参军的数额有限,他没有被通过。到了第三年,陈得民参军的愿望才达成。陈得民说,到部队之后,班长问过他,为什么要来部队。他对当时的回答记忆犹新:到部队来锻炼自己,圆自己的军人梦,为部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部队的生活,陈得民的表现真的不凡。作为来自农村的大头兵,陈得民格外能吃苦。从画书和英雄故事片中所学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一直激励着陈得民不断成长。在服役期间,陈得民通过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战士成长到班长,后来又成长为装备技师,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士兵、优秀学员,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1998年在参与长江抗洪抢险中,陈得民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救助群众,被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在“东海六号”演习中,还荣立了“三等功”。他和他开的装甲车被《战地报》誉为“东南第一车”。
在思想政治上,陈得民积极争取入党,最终被党组织吸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陈得民的“孝心”愿望何时能够实现
问起他的家庭情况,陈得民侃侃而谈,父亲78岁,母亲75岁了。父母有五个孩子,家庭负担相当重,干活多,身体不是很好。他继续介绍说,自己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自己是老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2年,父亲不慎从车上摔下,股骨胫关节骨折,疼痛难忍,急需治疗。陈得民听到消息后后,心里万分着急,从部队回家,亲自带父亲到医院动手术。手术后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父亲身体的疼痛加剧,吃止疼药也不管用。父亲难受的时候,想死的心情都有了。陈得民再次从部队回家,救助父亲。这次手术后,父亲已不经够正常行走,要靠辅助工具走路了。说这话,我看得出这个坚强的汉子,眼里闪过一丝无奈。但他很快就镇定了。
母亲的情况好一点,但也有些毛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关节炎。这不由得让我有些担忧。
我问起陈得民的爱人情况,很意外得到这样一个事实。爱人没有文化,也没有工作。现在三口之家,住房是三间瓦房,每间都不大,有的还不能住人。下雨了,房屋都漏水。更别说有洗澡间,可以很方便地洗澡了。
我问,不可以申请住廉租房吗?他说,不可以,不符合政策。自己是单位职工,有工作,只有夫妻二人都没有工作才可以申请。他说自己有一个孩子,男孩,11周岁,上五年级。
他平静地说,虽然现在条件苦一些,慢慢来,以后会好些。听了他的话,感觉他仿佛是在说别人的事情,在安慰我。
我提出抽时间去他家里看看,陈得民同意了。
我是第二天上午去了陈得民家里,我所见到的事实和他说的情况基本相似,他的居住条件不容乐观。三间瓦房,屋顶上面都开了裂纹。有一间根本不能住人,屋漏,随时都可能会有东西坠下来,不安全。好在这屋现在已经不住人了。
陈得民说自己也接父母来来城里过。但限于居住条件和父母在这里生活也不喜欢,周围没有熟悉的邻居。所以,每次父母来得匆忙,走得也匆忙。
我看到陈得民有些无奈,他说自己的“孝顺”打不到60分。我知道陈得民是想把父母接到身边,多尽心照顾父母。这样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
采访完了陈得民,我陷入了沉思。陈得民同志是不平凡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艰苦奋斗、不断上进、勇于进取,不怕牺牲,忠于祖国和人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还应该多关心他和他的家庭。愿陈得民和他的家人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