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蕾的头像

王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13
分享

清香柊叶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突然心血来潮,想自己动手包粽子。周末,我便到农贸市场买粽叶。端午节还没到,市场的摊位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粽叶。当地的老百姓上山砍回各种粽叶,拿到农贸市场上卖,有箬竹叶、露兜叶、野菠萝叶、柊叶等。最受人们欢迎的粽叶只有两种:一种是箬竹叶,也称扫把叶,另一种是柊叶,也就是海南柊叶。

箬竹叶包的粽子很香,但叶片小,要用好几张叶子,才能包好一个的粽子,且很难包。海南柊叶就不同了,它的叶片要比箬竹叶大好几倍,用它包粽子很容易,但没有箬竹叶包的粽子香。

家乡人喜欢用柊叶包粽子,并亲切地称它为"黎人的粽叶”,用家乡人的话说是“奔聂诶”。家乡人喜欢用柊叶包粽子,不是因为它宽大,包起棕子来很容易,更重要的它能给人带来五谷丰登的富裕生活,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中华草本》:柊叶的根快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叶片有清热利尿、治喑哑、喉痛、口腔溃疡等。我也喜欢用柊叶包粽子,喜欢它的宽大、含义与作用。

海南柊叶,俗称“粽叶”,黎语称“奔聂”。海南柊叶生长于热带雨林,属海宇科,多年草本植物。柊叶,叶基生,叶高约1米,长圆形,顶端尖,叶柄长达60厘米,根茎块状。头状花序,白色的花从叶鞘内生出,花萼片披针形。果实三棱形。

现在想吃粽子,只要到市场买粽叶,就可以包粽子。懒得动手包的,就在早餐店里买上一两个,不像八十年代以前,想吃粽子得自己上山砍粽叶回来包,才能吃上棕子。

小时候,端午节,家乡人是不会包粽子的,只有到了春节,才包粽子。那时,每年晚稻时,母亲总会留出一块稻田,专门用来种糯米稻,包粽子。离春节还有两三天时,母亲就会对我们说:“你们想吃粽子,就上山去摘粽叶吧。”听母亲叫我们上山摘粽叶,知道春节有粽子吃了,心里非常高兴。第二天,天刚亮,我和姐姐立刻招集几个玩伴,直奔七指岭。

七指岭因其山峰形如七指而得名,属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植物极为丰富。我的父辈们世代生活在七指岭脚下,享尽热带林雨植物的恩赐,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

柊叶喜欢潮湿、阴凉的地方。七指岭的小溪边、沟谷中,生长着许多柊叶,它们结伴,扎成一堆一堆,牵成一片接一片,绿油油的。每年春节前,很多人都上七指岭摘柊叶。我们几个小孩熟门熟路地找到了柊叶,柊叶像把长形的扇子,在山风中轻轻的摇摆,犹如仙女那纤细的小手,在轻轻地摇着扇。它们在深山中静静的等待,等待着人们的到来,把它们带出大山,带进千家万户,盛满香甜的食物和家乡人满满的爱与情。

我们几个小孩,个个兴高彩烈地你一张我一张,小心翼翼地砍着柊叶。来之前,母亲千叮嘱万叮嘱我们,摘粽叶时一定要看老的才摘,嫩的千万不要摘,要留给后面的人。我们把柊叶20张或30张,绑成一小捆,又30小捆绑成一大捆。然后,你乐哈哈,我笑嘻嘻,欢声笑语地把柊叶,扛下山回家。

我到七指岭摘柊叶已经不只一次了,我从六岁起就开始在七指岭这广阔的热带雨林里奔跑,除了摘柊叶,还摘野黄皮、野板栗、桃金娘、野荔枝、野龙眼、无花果、野橄榄等,许许多多我叫不出名的野果,还有挖益智,山姜,崖姜,黄姜,巴戟天等草药。以及播山兰稻、南瓜、木瓜、豆角,种芭蕉、甘蔗、菠萝,摸河螺、河虾、螃蟹。雨林滋润着万物,万物滋养着我,滋养着的家乡人。

家乡人包粽子十分讲究,讲究的不是粽子里放的是什么馅,而是粽子是什么形状。家乡的粽子形状有长形状和三角形状,家乡人主要包三角形的粽子,不是三角形美观,而是吉利。家乡人认为长形的粽子,形如棺木,而不吉利。

大年三十,母亲把我们摘回的柊叶洗干净,将糯米放进柊叶里,没有任何东西,清一色的糯米,包成像一个,尖尖的小山峰的粽子。为了吃尽快吃上一口粽子,我们全家人夜里不睡觉,围着煮粽子的锅,不停地往灶里添柴,都昐着粽子快点熟。然而,一直煮到天亮,烧完几捆柴,才把粽子煮熟。当打开锅盖,柊叶与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个个往锅里探头,顾不上烫,伸手就要拿粽子。母亲边打着我们的手,边用筷子夹起粽子,分给我们每人一个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将绑粽子的绳子解开,又慢慢把柊叶打开,露出浅绿色、晶莹、透亮的粽子,无不彰显着大自然最美的色彩。

母亲又把的粽子分给邻居和亲戚们,特别是阿炳婆,她是母亲每次包粽子第一个分给的人。阿炳婆因她的女儿名叫“乌炳”,所以人们就把她叫做“毕炳”,我则因她是我叔公的妻子,而称她为“阿炳婆”。阿炳婆心地善良,温柔,勤劳。阿炳婆只生一个女儿,人口少,生活比较富裕,常常接济村里困难的人们,我家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家的孩子多,每年都超支,粮食不够吃。阿炳婆常给我家送米,送多了,母亲不好意思再要阿炳婆的米了,阿炳婆就煮饭,满满一大锅,对母亲慌说是饭煮得太多了,她家人少吃不完,要我们家吃饭。到春节,阿炳婆送给我家的粽子,也总是比我家送她的要多好几倍。家乡人们互相赠送粽子,互相祝福生活幸福,粽子的清香飘满了大地。

我从小看着母亲包粽子长大,也学到母亲包粽子的手艺,包粽子是我最拿手的。不同的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买了猪肉,咸蛋,五香粉与糯米一起包。但我还是特意留一些不放咸蛋,因为我还是喜欢吃母亲那柊叶包白米的粽子,清淡,不油腻。煮时,我用高压锅,插上电,半个小时粽子便熟出锅,不再像以前那样煮了一夜之久。

我把有咸蛋、猪肉、香料,内容丰富的粽子,让读初中的儿子带给他的班主任和同学们尝,留下粽叶包白米,清白如白纸般的粽子给自己。就这样,起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包粽子送亲人好友习俗,又从我这代传给了儿子。

柊叶盛着满满的爱,温暖着家乡人一代又一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