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碑
王良杰
滔滔黄河,日夜奔腾,川流不息。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不仅孕育滋养了一代代济阳人,也曾给济阳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历代济阳人民为根治黄河水患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取得了治黄兴黄的巨大成就,树立了一座人民治黄的不朽丰碑。
走进济阳区河务局荣誉室,橱窗里摆放着无数的奖状、牌匾、锦旗等。像国家水利部颁发的“全国水利管理先进单位”“河道目标管理一级单位”“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九五”至“十三五”“黄河工程管理先进单位”等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共115项,还有无数的地市级奖励。还展览有“治黄特等功臣”戴令德等治黄英雄的事迹材料。这无数荣誉与事迹的背后,是历代济阳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战胜一次次洪水灾害,取得的一个个保卫黄河的伟大胜利。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曾多次改道,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黄河由河南省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决口,改道夺大清河流入渤海。大清河源出河南济源,亦称济水,济阳区因位于济水之北,故名济阳。黄河夺济水,自济阳区崔寨街道解家村流入济阳境内,流向东北,于仁风镇老桑渡村出境流入惠民县。济阳境内黄河河道全长56.5千米,堤防总长60.7千米。
黄河河患,历代皆然。据记载:自黄河有史以来就决口1500多次。据《济阳县志》(民国)记载:“水患为吾济民生最大障碍。”“迨光绪八年(1882年)桃园决口以后,遂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虽加修两岸堤埝,仍难抵御。”每次决溢,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极大。如1895年2月17日,黄河于高家纸坊村决口,30余村被水淹,灾民流离失所,啼饥号寒,惨不忍睹。
风雨飘摇的晚清和战火频仍的民国时期,河堤多年失修,黄河下游决口频繁,济阳沿黄百姓深受其害,黄河治理势在必行。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发动反革命内战,悍然决定堵复花园口口门。济阳县人民冒着蒋军炮火威胁,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组织和带领下,日夜修堤造坝,出动民工1.6万人,终于将残破多年的堤防初步修复。1948、1949两年又连续施工复堤,共投入73.7万个工日,完成土方60.3万立方米。经4年的连续施工,境内堤防普遍加高1米,使堤身一般高达5米,堤顶宽达6—7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黄河的治理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济阳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防洪抗洪、治黄兴黄的伟大工程中,确保了黄河岁岁安澜。
新中国成立后至2005年,济阳区60.7千米的黄河大堤共进行了四次大培修,比解放前的堤防断面增大近四倍,大堤背河高度达到10米至11.6米,堤顶宽度平工8米,险工10米,堤坡临河1:2.5,背河1:3,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使巍峨的大堤成为防洪的重要屏障。特别是前三次的堤防培修,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基本是人工施工。从1950年至1985年底,共出动22.3万人,实用942.32万个工日,投资1831.69万元,完成土方1613.27万立方米,为济阳黄河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堤防基础。
那时无论从生活方面,还是施工工具方面,修河条件极为艰苦。据参加过修河任务的老人们口述,有的社队被安排在黄河附近的民房,大部分在工地旁边搭设窝棚,住在阴暗潮湿狭窄的地窝子里。大家鸡鸣上工,披星散工,忙碌一月都不知房东的模样。吃的是高粱饼子、玉米面窝头,就着一点点咸菜。饮用水来自附近的井水、湾水,既不干净,又不卫生。使用的工具是铁锨、抬筐、挑筐、木轮小推车、胶轮手推车等,工程施工完全依靠群众的手推肩扛,修河的种种困难可想而知。
但那是一个轰轰烈烈、力争上游、激情燃烧的建设时代,济阳建立健全了三级施工机构,即县设指挥部,区(乡)设大队部,以下设包工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以民兵为基础,县组织施工团、公社民兵营、连,按军事化要求发挥作用。指挥部常常组织连队大评比、大检查,以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据参加过第一次黄河培修(1950—1956)的老人们讲,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奋勇杀敌,我县人民和全国各地一样,处处以实际行动保家卫国,沿黄区(乡)具备条件的青壮年踊跃参加治黄复堤。治黄工地上,红旗烈烈,人山人海,群情激昂,干劲十足。为了多装土,木轮小平车车排上采用缥秫秸箔子的办法(箔横长约1.3米,目的是为了减少车身重),每车可装土300—500斤,百米运距,每工每天可推土6个标准方。民工脸上流淌着汗水,手上磨出了血泡,肩上渗出了血印。即使这样,大家仍喊着“运土走的是援朝步,硪石打的是抗美夯”的战斗口号,或挥锨铲土,或抬筐运泥,或肩扛挑篮,或推动平车,或喊号打夯,或硪石压实,那轰轰烈烈的万人劳动场面甚为壮观,颇为感人。工地上,推车的一路小跑,上车的大锨铲土。大家你争我赶,奋勇争先。
随着国家建设的迅猛发展,到第二次黄河大复堤(1962—1965)时,运土工具逐步走向木车胶轮化,一般劳力百米运距每工推土工效可达到6个标准方以上。第三次大复堤时(1975—1983),1977年平均工效1.72个工日,折合标方6.88立方米。有少数包工队当远距离运土时,组成胶轮小拉车,用牲口拉土,每车装土约千斤以上。第二三次黄河大复堤,分别投入6.32万人、8.67万人,在60.7千米的狭长工地上,那人山人海、热火朝天、壮观庞大的集体劳动场面震天撼地,在济阳人民治黄史上谱写出了一篇宏伟壮丽的的瑰丽史篇,也永远铭记在了一代代济阳人的心中。
济阳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防洪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是依靠堤防,更重要的是依靠人防。每年汛期,济阳均建立防汛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人武部长、黄河修防段(后改为河务局)段(局)长任副指挥,沿黄社队组成黄河防汛基干班的防洪抗洪大军。济阳人民对每年汛期出现各种类型的洪峰,均做出了艰苦不懈的斗争,保证了黄河几十年岁岁安澜的奇迹。其中对较大洪峰斗争的年份是:1949年、1958年、1964年、1976年、1982年。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事迹。
1949年9月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的时刻,黄河下游发生了回归故道之后的第一场大洪水,这一年秋汛已持续半月有余。9月14日,郑州花园口站出现1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千里大堤,险象环生。9月16日深夜12点,济阳黄河工程队员戴令德、王庋吉、刘玉俊、邰玉芳等同志冒雨在沟阳险工察看险情。凌晨1时,戴令德等在舒家村堤段发现背河如碗口大的淌水漏洞。戴令德临危不惧,纵身跳入漏洞,用带着的一块雨布和自己的褂子棉袄塞入洞口,还不管事,紧急情况下,戴令德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漏洞。大家听到喊声飞奔而来,急忙用麦秸捆圈起来,然后又培土夯实。就这样,经过几百人3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护,终于把险情控制住,保住了黄河,保卫了新中国。当年汛后,山东省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授予戴令德“特等功臣”光荣称号。
在几十年的黄河防汛抗洪中,济阳还涌现出了高连贵、刘希纯、张连才、王道聪、王协美、阚兆荣、唐光荣、朱玉亭、刘玉岭、杨成双、张怀芳、王克伦、刘兴海、孙宝明、王尔敏、娄海涛等一大批省部级一等功臣、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他们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不但永远载入史册,而且激励着一代代济阳人建新功、立大业。
在治理黄河根除水患的同时,济阳人民还不断发展引黄兴利事业,并结合引水淤改土地,使众多涝洼盐碱地变为良田,将“九曲黄河万里沙”的黄河水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促进济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济阳黄河段先后兴建了邢家渡引黄涵闸、沟杨引黄涵闸、葛店引黄涵闸、张辛引黄涵闸等水利工程,灌溉面积惠及到济阳区90%以上的土地。从1970年到1985年济阳引黄淤地改土74171亩,实现了浑水浇地,清水浇田,一水多用,淤地变良田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黄河由“害河”变为“利河”。
在沿黄乡镇,济阳还积极推行引黄种稻改碱工程。1958年沟杨灌区的沟杨、大小杨、吴家寨、石家等十余个村庄开始试种水稻2000余亩。1978年,引黄种稻面积扩大到7.7万亩。据《济阳黄河志》(1986—2005)记载,济阳自从走稻改的路子以来,历年累积种植水稻面积达31万余亩。
在济阳黄河段淤背区的开发利用方面,济阳河务局积极作为。截止到2021年底,济阳河务局淤背区种植适生林804亩、经济林2138亩、绿化提升3190亩。形成了林、果、生态景观全面发展的合理结构,淤背区利用率达到100%。
济阳区在综合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加固堤防,改造碱、洼地,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1986年,济阳河务局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1989年,济阳河务局被山东省河务局授予“综合经营先进单位”,1991年,济阳河务局被团省委、林业厅、水利厅、山东黄河河务局联合授予“山东省青年黄河防护林工程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从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如今已有167年了,济阳人民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彻底扭转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险恶局面,让黄河变害为利,造福人民,在治黄史上,用血汗和生命树立了一座人民治黄的不朽丰碑。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如今,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水利部和黄委党组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济阳人民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扬济阳人民治黄的优良传统,凝聚自强不息的奋斗力量,弘扬和传承好黄河文化,谱写新的治黄篇章。
后记:济阳河务局刘强主任为写作本文提供了许多准确的资料数据,在此表示感谢。本文参阅了《济阳县志》、《济阳县黄河志资料汇编》(—1985年)、《济阳黄河志》(1986—2005),还参阅了1949年山东省档案馆保存的山东省河务局的珍贵资料,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