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吟诵起这首耳熟能详的唐代古诗《清明》时,我们不禁会想起清明节。在我们家乡,清明节是较隆重的节日,乡亲们都称之为“过寒食”。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俗话说的“先寒食后清明”也足见其差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是唯一一个与节气重合的节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乙位”时,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故《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中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寒食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寒食节一般设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所以又称为“百五节”或“一百五”。如宋代苏辙的《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在后世的发展中,寒食节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目前,对于寒食节的起源,在史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学说:周代禁火说、古代改火说和纪念介子推说。前两种说法主要是史学家基于史料研究提出,后者则主要由民俗学者基于民间感性的理解。无论是禁火,还是改火,这段无火时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故名“寒食节”。
子推说则是民间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寒食节来历传说。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以此推算,春秋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时间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由于民众越来越倾向于在可以用火且与寒食时间相近的清明上坟祭祖,焚烧纸钱,清明便与寒食有了最初的交融。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习俗逐渐过渡给清明节,也渐渐走向衰退。到清代,寒食节已经完全融入了清明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寒食节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盛转衰的过程,是传统节日中随民俗变化融合消失的典型。虽然如此,在某些地区百姓仍把清明节通俗地叫成“过寒食”。
无论是日渐消亡的寒食节,还是如今盛行的清明节,这两个节日,都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都要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现如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生活接轨,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发展文化自信,增加国际影响力,这对提高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3日《济南日报·新济阳》第4版,后被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众号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