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惠风和畅,济阳街道董家村长田实践教育基地的稻田里,一帮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地收割水稻,这是齐鲁学校八年级2班的学生们正在进行“水稻秋收野趣研学游”活动。
只见,一位女生蹲下身子,手拿镰刀略带笨拙地一镰一镰地割下稻棵,而另一位男生则半弓着身子,低着头,一手抓住稻秧,一手挥舞镰刀用力砍向稻棵……孩子们或蹲或站,或割或砍,不一会儿二三分地的水稻就被割倒,堆成了小山。随后,孩子们又抱着割倒的稻棵来到打谷机旁,你拿一把儿,我攥一捆儿,踊跃地把自己手中的稻棵伸进正在运转的老式打谷机中。打谷机两边各有一位男生正用力地脚踏打谷机的踏板。打谷机在脚力的匀速驱动下,如同被施了魔法,把吞进去的稻棵分成了独杆的稻秸与带壳的稻谷。接下来,部分学生把装进尼龙袋的稻谷背到碾米机旁,一位年长者再用铁舀子把一些稻谷倒进电动碾米机,在机器的物理作用下,包裹在稻米上的一层坚硬外壳就被剥离,一粒粒饱满的稻米便真正脱离了生养它的母体,变成了可供人们食用的大米。
再接下来便是制作传统爆米花的活动。孩子们亲手割下、脱粒的大米,由专门的师傅放进爆米花机中,在炭火的持续烘烤下,一粒粒的稻米开始脱胎换骨,在机器内急速膨胀,变形,糖化。“砰”的一声巨响,一粒粒白花花、胖嘟嘟、甜丝丝的爆米花便从机器内喷涌而出。随后孩子们一拥而上,抓起一把爆米花,开始品尝这近乎失传的传统美食。孩子们吃着,笑着,闹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心中充满了温馨,因为这些爆米花都饱蘸了他们劳动的辛苦,满藏着他们收获的甘甜。
整个研学活动并未结束,在龙格黑陶博物馆,孩子们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下手,玩起了泥巴,制作黑陶小玩意,体验陶艺拉坯的传统工艺。和泥,手捏,拉坯,定型……孩子们手上满是泥巴,甚至小脸上也沾有泥水,但他们仍兴高采烈地一步步认真完成各自的陶艺工序。古老的陶轮在孩子们的手上飞转,几千年的陶艺在孩子们的身上承传。
本次研学活动还有很多体验项目,像在射击场亲身体验娱乐气枪的射击,在豆腐坊亲手制作小豆腐,在垂钓园体验野生鱼的垂钓……如此丰富多彩、亲近自然、以泥土为伴、益体益智的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人生成长中肯定会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牢牢刻印在孩子们的心上,成为永久的记忆与怀恋。
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童年。上世纪70年代,我在本村读小学。一年中我们有三个假期:年假,麦假,秋假。年假,大家都明白,无需多言。麦假,即麦收时节放的假。“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因此,此时的小学生们会放麦假,放假不是休息,而是要走进田间地头,帮生产队里捡拾麦穗。那时的麦收时节,各村都没有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工收麦,用镰刀割,用小手拾,用牛车拉。烈日当空,成排成队的小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用稚嫩的小手一棵一棵地捡起落下的麦穗,那种劳作的辛酸苦不堪言。小手起刺,喉咙干渴,热汗直流,泥手泥脸,这样的狼狈相,现在的孩子们是想象不到的。但是成年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只有经过如此艰辛的田间劳作,才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才能明白书本上“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才会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粮食,并培养出勤劳、勤俭的美德。
42天的秋假也是我们最盼望的假期。“收秋抢秋,不收就丢。”掰棒子、割秫秸、刨地瓜、拾棉花……大人们开始起早贪黑地忙秋了。我们这帮小孩儿也不会闲着,在家帮大人喂鸡、喂羊、喂猪,到地里割草、搂柴火,甚至帮大人收庄稼等。走进田间地头,孩童们在割草、搂柴火的空隙,就会逮蚂蚱、啃甜棒、烤棒子、烧燎豆、焖地瓜等,这也是我们做得最多,也最开心的事情。
没有了庄稼的庇护,那些肥硕的蚂蚱几乎无处藏身,它们只能躲在草丛中。一旦发现蚂蚱,我们瞅准它,悄无声息地猫腰靠近,把手掌握成空心的半圆型,猛地扑上去狠劲儿一捂,多半会手到擒来。如果第一次捂不住,受到惊吓的蚂蚱就要飞很远了。有时我们就脱下鞋子,瞄准了扣过去,蚂蚱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逮住的蚂蚱都被串在一根带穗子的狗尾草上,这就是民谚所说的“一根草上的蚂蚱”。把它们拿回家,或油炸,或蒸煮,那种天然的野味是我们的美食。
我们口中的“甜棒”,就是指嚼起来有甜汁的玉米秸秆。在那个很少能吃到糖块的年代,甜棒就是我们的“巧克力”。大家到了一块没收割的玉米地边,把筐子放到一旁,瞅着看坡员不在,偷偷地钻进玉米地,根据经验,专挑那些玉米棒槌长得小但秸秆粗壮的,把玉米秸从根部折断,再折断上面一大截,只保留下面的几节。我们用手握紧甜棒,用牙狠劲地撕开秸秆的硬皮,当把外皮都撕掉后,只留下秸秆内部鲜嫩脆生的部分,咬下一口使劲地咀嚼,大量的甜汁就会从口中不断地流进胃里,流进心里,那种甜蜜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让童趣永远驻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烤棒子,也是一种极富乐趣的事情。我们偷偷溜进玉米地,找到那种粗壮的玉米棒槌,扒开外皮,用手掐一下棒粒,太硬或太软都不适合烧烤,最后挑选出适合烧烤的玉米棒槌,掰下来,再用小树枝插进棒芯中间,做成烤串的样式。然后到沟边弄几块坷垃,搭起一个小土灶,寻觅几把干草或秫秸。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火柴,开始点火烧烤。烧烤中,还要不停地转动棒子,让火苗充分烧烤到棒子的每个部位。一会儿,一股浓浓的甜香味儿便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当棒子上许多棒粒烧得开裂时,烧棒子的全程就结束了。这是极富营养,又充满野趣的大餐。大家你一个,我一个,拿起烤好的玉米,也顾不得烫手,三下五除二剥下外皮,“吭哧”咬上一口。“哇!”,特别的香甜,那一刻,仿佛任何人间美味也难与之媲美。
深秋,正是大豆成熟之际,此时也是烧燎豆的绝佳时机。我们拔来一些豆荚繁多、豆粒饱满的豆棵。点起一堆柴火,将豆棵放在火上慢烧。几个人围在一起,边用细棍撩火,边凝神专注地盯着豆棵。当“啪啪”的一阵脆响后,便有烧好的豆粒猛张飞一般从豆荚里跳将出来。待豆粒和豆荚完全脱离后,再将大火扑灭。此时需有人脱下上衣,双手扯着衣服朝烧剩的灰烬猛扇起来。灰烬被扇跑后,剩下的就全是烧熟了的黄豆粒儿了,一个个都炸开着嘴,或黄亮,或焦黑,满满一地。一声招呼后,大家纷纷捡起地上的豆粒儿投向嘴里,“咯嘣”“咯嘣”地,咀嚼声连成一片,那自然快乐的节奏里,蕴含着孩童们简单的满足与纯真的喜悦。遍地的豆粒儿抢吃完后,大家互相看着被染黑了的嘴和脸,自然会说笑一番,那种童趣永远地定格在了我们的心间。
“八月八,地瓜儿大。”到了秋假,地瓜已经成型,地瓜垄早被撑得裂出巨大的缝隙,我们又可以“焖地瓜”了。我们见大人不在,先偷挖几块大地瓜。再找到一个干松地,往下挖成“U”型小土灶,捡几块大坷垃,排列在四周,用捡来的树枝或干草点起火来,估计烧得差不多了,把地瓜扔进火堆里,弄塌土灶,用烧好的坷垃等压在火堆上,把地瓜严严实实地焖在里面。等过两个小时,把地瓜扒出来,撕掉黑皮,一块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焖地瓜”就大功告成了。那种香甜与快乐,如今城里的孩子永远都难以体会到。
当然我们并非在假期里才走进自然,平时放学后也会到地里割草、剜菜、干农活等,只是麦假和秋假留给我们的时间充足,印象最深刻。
岁月匆匆,40多年悄然而逝,我也成了快退休的小老头。然而童年麦假、秋假里的诸多往事,不仅记录下了我们生命成长的无数故事,承载了那份童真与童趣,更让我们在泥土中辨识了五谷,强健了身心,学会了诸多生存本领,也成了我们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书本的涵养,也需要充足的阳光、自然,还需要沾满泥土,耕种五谷的体验,知识结合实践,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富足,身体康健。
如今的孩子们常年被按在了教室里、辅导班里,偶尔的活动便是抱着手机上网打游戏、刷视频,与田地无缘,与泥土为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不运动的大胖子,成了读死书的书呆子,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田实践教育基地的研学活动,真正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泥土,亲身体验,不断完善,是孩子们终生发展中的教育良策,值得大赞特赞。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们,应该多做像长田实践教育基地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与泥土为伴,在泥土中茁壮成长。
(本文首发于2024年12月4日“都市头条·济南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