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茂卿的头像

王茂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12
分享

雷公菌

雷公菌

夏至是秦巴地区最为清晰的一道时令分水岭,越过它,便可尽享雷公、电母、风婆、龙王协力打造的特色天气时尚秀。因了秀场需要,深山大壑秒转诸神斗法擂台,往往仅在电光火石之间,一番起风、布云、鸣雷、施雨,让各色天气元素精确把握了自己登台亮相的最佳时机。

虽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确是此间天气的存在,倒也不影响变化过程仍有规律可以找寻的现实——也就分分钟吧,天地间狂风涌动、艳阳湮没、黑云重压、山体失衡,犹如儒雅的夫子遭遇悍妇的狮吼,诡异变幻的山体眨眼隐遁坚劲的锋刃,毫无主张地放任神煞的纵情肆虐,却是从不凌乱。

雷声乍响,万物疯长。对于山间的作物而言,暴雨最是高效的催长剂。及至雷收雨霁,纵目四顾,也就那么十几几十分钟的光景,田间满眼的苍翠竟都硬生生向上窜出老大一截,让人叹服天公揠苗功力的神奇。此刻,置身其间,只要你愿意屏住呼吸,便能清晰感知细胞分裂的啪啪声响。

可惜的是,最有条件屏息的山民却没有那份关注作物迅猛拔节的闲心——越是底层的生灵越是在意劳动的直接获得,实物之外的心灵体验不是他们消费得起的奢侈品。春争日子夏争时,这话不仅适用于农事,只是出工时间的瞬息差别,便将造成天地悬殊的收获,这会儿最为寻常。骤雨初歇,雨脚尚未完全停驻,翘首以盼的山民早已披挂好经久闲置的蓑衣(也或是一袭透明的塑料薄膜)静候于屋檐之下,做好了投身山林的准备。

天道放晴,云彩刚一收敛,空气尚且满布湿气,就连彩虹也还没来得及摆好凌空献瑞的姿势,敏捷的身影早已薅起竹篮,以鱼跃之势冲进密匝匝的丛林之内。丛林里有的是期待已久的味道鲜美的食材,各类菌呀菇呀耳呀的遍地是,每一朵都让人欣喜无比。穿梭其间的每条身影都是那么轻灵迅疾,看那低头、缩身、瞪眼、冲投、争抢的样子,总会让人联想到其实采集的先民或许也有自己的幸福体验,为了拾起经年期待的称心食材,为家人大饱一顿口福,敏捷的身影一定是最为幸福的体验。

与火红的枞树菌、浅灰的栗树菌、胶质的油桐菇、泛着油花的黑木耳相较,唯独只有这一季节出现、形体与木耳接近的雷公菌却并不在山民首选的争抢之列,很多时候,甚至只在打扫战场的当口才会顺手兼顾一点儿,权且当作本次收获的象征性点缀,若然初次目击,未免让人对之心生怜惜。所幸,时间是个好东西,由于自幼生长于秦巴深处,深知山民如斯而为的缘由:置雷公菌于所有食材争抢的终端,并非源自味道的不够鲜美,营养的不够丰富,而是出于它在本地的庞大数量存储——暴雨之后,裸露而无人迹打扰的山石草皮之上几乎俯拾即是,只需顺手一捋,那半透明到几近玉质的食材就能轻易获取一篓半筐,首轮选它,显然有着缺少经验、选择失策的嫌疑。度过那个特殊时代的人都有切身体验:正是“数量巨大”这个特点,让雷公菌与山民有着远非其他菌类可以比拟的深厚感情,它甚至负起过延续山民生命的重任,所谓至亲无稀客,或许正在此间吧。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极大改善,食物品类大量丰富,吃饭早已不是问题,雷公菌的某些功用自然没了存在的价值,可每每回想起它曾经为自己续命的恩情,不免总会生出搞清它真实身份的冲动。查阅资料发现:雷公菌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又称雷公地木耳、地耳、地踏菇(《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等,是人们药食两用的大宗野生食材。作为药材,雷公菌以全株植物入药,夏季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具有明目、益气、令人有子、解热清火、利肠胃、清除疲劳、治夜盲症等,《本草纲目》、《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文献都有记载。现代营养学分析,其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8.5克,氨基环齐全,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58.3克,可食纤维1.0克,矿物质13.7克,其营养成份比一般紫菜高,与竹荪很相近。食用方法简单,取干货适量放进温水中侵泡,待全部复原后再清洗1—2次,放入沸水中煮熟,添加香料或少量淀粉即可,以汤食最佳,甜咸均可,亦可入火锅。

耳畔又闻雷雨声,内心难免不了情。近来,偶遇几位环保人士,闲聊中我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多时没有再见曾经遍地皆是的雷公菌了,便顺嘴问了一句,不意对方的回答竟然让人如此失落:这东西对环境要求甚高,空气稍有污染它便会遁去行迹。

遗憾之余忽又欣喜:翻看竹山近期新闻,利好消息刚好发布——堵河沿岸的圣水湖湿地公园正在全力着手环境保护工作。如此看来,不久的将来,雷公菌又能满足自己的口福了。

                                                2019.6.29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