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茂卿的头像

王茂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03
分享

行吟武陵峡

受亲友邀约,往官渡消夏。

东南形胜。在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官渡是个有灵性的所在。

伫立于移民新集镇,举目南望,驴头山已雄峙于前。山下,便是驴头峡。

不过几分钟车程,就有“到了”的声音传来。气温多少有些下降,再加湖水深邃,山岭夹峙,日影幻化,岩树婆娑,一丝清凉之意便在心头一个激灵。

弃车登船,棹影摇曳,碧波清泠,昂首低头都能轻松的尽享山间特有的风致。随行有经验的朋友说:武陵景色,仰视更妙。

经验之谈,不可不信,遂昂首而视:两岸高山,直插云天,壁立山岩,如削似凿;清风徐来,附壁小树招展摇曳,但是根稳身正,绝不轻佻。山体是那样的壮美,不雕饰,不造作,不隐恶,不溢美,真真切切,高高大大,威武雄壮,该露则露,该隐则隐,光明磊落。似乎无时无处不在诠释着它自己的立世原则。是呀,面对如此山体,不仰视何以亲之敬之?

游船上的发动机发出突突的声响,我们也随着不大的船体渐渐撤出宽阔的湖面,向中柱山逼近——真正的驴头峡来了。

至此,仅有仰视似乎还显不足,因为此刻的水也呈现出独有的神韵,兴之所至,不揣浅陋,口占一绝,唤之《题驴头峡》:

水光氤氲融三界,

山色嵯峨化五行。

天工造化非刻意,

野趣向来存本心。

随着船体的推进,景色骤然大变:两山相峡不过数米,行船只能小心翼翼的挤进峡谷,虽经电站蓄水抬高水位,其宽度却似乎没有多大变化。此刻,两位初次入峡游览的客人面露紧张神色:“前面还能走?”艄公风趣而泰然自若:“你们的行程才刚刚开始呢。”果然,不过三两分钟,水面就豁然开朗,两边的山体也似乎各自向后猛地退却许多,游客们纠结的心终于打开。回首望去,中柱山再也不像一座矗立的山峰,而更恰似一联屏风将两道绝美的景色一分为二。至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先哲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仅是神来之笔,更是妙手偶得的自然造化。

山风徐来,湖现微鳞。游客兴致又向峡壁移去。说形似,说神到;说惊险,说刺激;说历史,说游思;说渊明妙笔,说自然鬼斧;说峡中居民,说自身顿悟。噪噪杂杂不一而足。

是呀,这或许就是古往今来世风所致:别人的生活,我们总能够说三道四,而且,我们的理由永远比当事人更充分,更恰切,更圆融,更能为世人接受。身临其境与隔岸观火永远都不在同一层面,而观火之人因为永不受伤在理论上就会绝对正确。

见我一直将视线凝聚在山涯间,同游的友人轻轻的碰了碰我的手臂——“想什么呢?装深沉呀?”

想什么呢?置身其间,当然得想想——桃园先民的闲适,睿智,古朴,隐忍,旷达该如何理解?在当时,黄老之学,他们可能真没直截接触,更不用说践行,但是,那种小国寡民的思想,老死不相往来的做派,即使李耳再世怕也会为之震颤。再者,遁世因由何起?“避秦时乱”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即使陶公自己,这理由好像也不够充分。为此,我曾粗略研读过陶公的作品,依据作品信息,就我浅陋见解,“乱”似乎得理解为人间乱象,并不可当作避世理由。细细品味后我倒觉得“心远地自偏”或者更为准确的道出隐居者的本意与实情。我们不妨来看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据此可见,桃花源只是作者对自己心境的具化。具化在生活中,具化在文章里,而巧的是,我们颇具智慧的后来者于有意无意间竟然帮他将其又具化到了现实的自然界。不然武陵人为何寻迹而去,却不再找到?因为它本身就是结庐在人境。至此,我似乎便不再觉得自己是在装深沉了。

临别,友人要求留点念想,我当然知道他们要我这个身无长物的教书匠所留的是啥,遂将游历所得小诗相赠:

盛夏受邀至武陵,

为觅佳句取幽径。

碧峡向天天光晓,

澄湖绕山山色明。

元亮桃园传千古,

子骥遗愿憾昨今。

前路虽去千千客,

和风动处意犹新。

同时,我也用它为短文做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