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桂平的头像

王桂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3
分享

黄巢水库,心灵的净土

一进入夏天,天热得发了狂,就是吹着空调也感觉是热的,浑身都是汗水,到南山避暑去。周末,与麒麟读书会的文友相约,一起到南部山区黄巢水库去游玩,欣赏大山里美丽景色。

黄巢水库位于柳埠街道南部,因纪念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而得名。水库距市区50公里,与泰安市接壤,从泉城出发,沿省道103线南行即到。一路上,看着路两边绿树葱茏,山势起伏,一幅恬淡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人们前往。车行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崇拜已久的水库。水库坐落在一片青翠的群山之中,水面不大,就静静地卧在那里,像一枚碧玉镶嵌在其中,蓝天上飘着白云,倒影在水面,绿树掩映着,天地间是一片纯净的白、蓝、绿交映着,给空寂的山谷增添了灵性和活力。微风吹来,带着凉意和花香,刮散了浑身的热气,顿时使人忘记了疲劳和炎热,沉醉在这青山绿水间。

沿着水库边上的小径北行,两边的果树、松树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老远就看到一块竖立的碑,上面写着“黄巢农民起义纪念地”,这与黄巢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查证明,这里是黄巢屯兵作战和殉难的地方。唐代曾称大黄草峪。俗称黄草庄。相传,黄巢起义大军曾在此驻军打仗,战败后,人民为纪念他,将大黄草峪改名为"黄巢"。《旧唐书.列传》载黄巢于唐中和二年(882年)退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北麓大黄草谷。后遭唐兵追袭,起义军战败。明崇祯《历城县志》记为"锦阳川路,黄草",清乾隆《历城县志》记为"东南乡仙台六,黄草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记为"终宫乡仙台六,黄草庄"。以上县志中称"黄草",而不称"黄巢",受传统历史观影响。但当地民间口语相传,称该村为"黄巢",沿至今日。黄巢水库也由此得名,沿着山势,绵延于村头,整个水面像一条巨龙的身子,周围通向水库的四条小河象龙的腿,大坝两侧的山头酷似龙的角,从大坝涌出的水流好像龙头吐水,因此人们又称为“龙潭水库”。历史在这里生根发芽,故事在这里一代代的流传,人们不会忘记他。

往前走不远,你就会看到雄伟的黄巢水库大坝。大坝长128米,顶宽5米,高48.5米,始建于1969年,当时柳埠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山区要想富,封山造林修水库”,淳朴善良的农民带着干粮、咸菜,开始“战山河”,从正月十五一直干到年三十,打土夯的手磨起了泡 ,日晒雨淋,不叫苦不叫累,没有大型机械,全靠肩挑人扛,硬是在两座山之间建起了大坝,1973年建成了这座水库,容水量460万立方,汇水面积15平方公里,可浇灌15万亩土地。还修建两条长达30公里东西水渠,浇灌了柳埠五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人间奇迹”。可惜的是如今部分东西干渠遭到了破坏。站在大坝上,水库美景尽收眼底,想象中水库里的水从石拱门飞溅而下,形成百尺飞瀑,那气势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坝底两道干渠犹如飘逸的裙带,绵绵伸向远方。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绿意盎然,形成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这时的你,就会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烦恼,没有那些纷纷扰扰,放飞自我,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洗礼。

沿着水库前行,松柏翠绿,果树遍布,这里栽植着板栗、核桃、柿子、山楂等各种果树,山顶松柏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路两边最多是板栗树。去的时候,正好是板栗花开时,香气浓郁,特别引人注目,或独树,或一丛,或成片,或漫山遍野。在山野田间行走,路边的栗花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穿梭在一棵棵栗树间,让我不由赞叹栗花独特的美感。没有花托,没有花萼,更没有花瓣,长长的,短有三寸许,长达六寸余,小鞭子上兹生出一缕缕毛茸茸的花丝,花丝密密层层,排列有致。栗花的色彩虽然是清一色的黄,但又不是单调的黄,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龄,不同的花期,分出不同的金黄、淡黄、浅黄、深黄、鹅黄……各种各样的黄,挨挨挤挤,碰碰撞撞,掺杂交错,彼此辉映,构成了一片无可比拟的金黄的世界。一株株栗树傲然挺拔,枝繁叶茂,粗壮的树干向四周延展,支撑着亦似卵形,亦似心形,亦似椭圆形的树冠,其形也是美不可喻。沧桑的古栗树和满树挂着的栗花,让人流连忘返,思绪万千。随着果实慢慢长大,栗花凋谢,落满树下,铺就一层毛茸茸的毯子。把栗花收集起来,晾干,编成栗花绳,在夏日的夜晚点燃一根,浓烈的香气可用来驱赶蚊虫,又可充当空气清新剂。到秋天,一个个浑身长满刺的栗子站上枝头,农民用杆子敲下来,收获到家中,再去掉带刺的壳,才是我们吃到的栗子啊!不看不知道,栗子的生长过程漫长又充满了惊奇。徘徊在古树下,袅袅花香里也品出了岁月的痕迹。

不远处,隐身在柏树丛中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沿着台阶上行,就看到“将军庙”三个字,造像已经没有了,但从门口的介绍就知道,他供奉的是黄巢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在历史文献之外,有关黄巢的众多传说也一直流传,——话说黄巢出生后,因为长得五官不正,脸面不清,就被父母丢弃在了水沟边,数天之后父母牵挂,又去水沟边看,没想到看到孩子在树上老鸦窝里哭,爹妈一伸手,树上就出现了两只凤凰,一把把孩子拽了下来,爹妈把孩子抱回家后,觉得这孩子过了这么多天都没死,一定很不凡,又因为他在老鸦窝里待了好几天,就给他起名黄巢。黄巢果然十分聪明,后来考了个文武双料状元,等到见皇上时却出了问题,皇上让皇后先见,结果皇后一见黄巢,觉得他长得太丑,想直接杀了他,幸亏有大臣求情,黄巢才被放走。文武状元没了,还被人以貌取人,黄巢憋着一口气,回来后就写了题菊花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是人格高洁的象征,黄巢却赋于菊花气势逼人的杀气,令人叫绝。好有气势,不甘于人后。

这时路过的当地人给我介绍说,前面就是“狼虎谷”,过去叫“死人沟”,是起义军与唐兵作战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地方,“死人沟”也是黄巢殉难之地。在村人眼里,“死人沟”的石头之所以至今看起来就跟生了锈似的发红,是因为当年被血浸染了。他又指着酸枣树说,这里的酸枣树针也与其他的不同,传说黄巢在村内三官庙考虑作战计划时,被一簇酸枣针挂住了战袍,他说了一句,“不长枣针不行吗?”从此这簇酸枣树就真的不长针了。这里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的地方,至今人们还缅怀这位英雄,这里许多村落都与黄巢起义有关。清水圈村、榆科村、裁缝峪村、黄巢村,再往里走有车子峪村、菜峪村(包括大小菜峪、黄瓜峪等自然村)、长峪村、葫芦套村等村落。这些村名与黄巢起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裁缝峪村是起义军做服装的地方,车子峪村是造战车的地方,菜峪村是种菜的地方,金銮殿就建在黄巢村等,因此这里的村子也跟着出了名。

我们按原路返回,心情有些沉重。在这深山中,黄巢的斗争精神还在传颂,纪念这位不服命运安排、敢于抗争的英雄。

走了许多的路,肚子开始抗议了。我们的午餐就安排在龙潭大酒店。坐在室外的餐桌旁,四周的景色一览无余,寂静地水面,蔚蓝的天空,苍翠的绿树,微风吹来,带着些湿气,惬意极了。酒店集餐饮、民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农家乐园,经营菜品主要以时令鲜蔬、铁锅炖鸡、活鱼鲜虾等为主,干净卫生,色泽鲜美,营养美味,深得游人的喜爱。我们一坐下,满桌子的就让人垂涎欲滴,香气扑鼻,忍不住就动筷子品尝,大快朵颐。有好菜,好酒,更缺不了的是诗词和歌曲,有人献上诗歌,孪生姐妹花献上二重唱,诗与远方得到了体现,文化和旅游在此成了绝配,我们的创作基地也挂牌成立了。酒不醉人人自醉,美景佳肴乐无尽。

酒足饭饱,手扶着栏杆西望,只见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山清水秀,仿佛看到黄巢赋诗的豪迈气魄,端坐金銮殿的踌躇满志,交战岭、死人谷与唐兵作战的冲锋陷阵,兵败后的仰天长啸......一代枭雄终作古,是非功过后人评说。绿树倒影在水库,像婀娜多姿的少女,“龙潭”美女的传说出现在脑海里,传说当年唐兵把起义军逼得无路可退时,龙潭里的水神便化作美女来到兵营。唐兵看到美女,纷纷追赶起来,当追到龙潭边时,见美女站在水中招手,唐兵便一个个向水中跳去。结果大批唐兵淹死在龙潭里。这只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吧,也表达对起义军的支持吧。

在这里欣赏湖光山色、聆听飞瀑流水,一边尽情享受山中野味、品尝美酒香茗,悠闲惬意!大自然的妙处让人们留恋忘返,古人的丰功伟绩让人津津乐道,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美好,忘记生活中的忧郁和烦躁,自由放飞,在大自然中净化心灵。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诗:“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