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桂平的头像

王桂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25
分享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车过柳埠左转,但见道路两侧右为潺潺流水,左是翠绿的山峦,风景实在是美不胜收。一转眼就是四门塔风景区,在西门停车入内,直奔涌泉而去。这一路都是石铺的台阶,许多无名小泉从石缝里汩汩流出,而两侧都是翠绿的修竹,据当地人称此竹林之茂盛优美江北罕见,据说是因吸收了此处丰沛而又有灵性的泉水。在台阶右侧有一处“圣龙栖”泉,大股清凉的泉水从龙口中喷出,游人纷纷在此饮水解渴。然而这些泉水只是个前奏而已,好景还在后面。

沿竹林小径再往前走,就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心头一喜加快脚步,却发现了“涌泉桥”,雪白的水花在桥下奔流而去,四周居然有南方才见的巨大爬藤环绕树间,一时令人感觉似乎来到的江南。过桥右拐就见到了一连串白色的瀑布从竹林边奔流而下,而这段瀑布的顶端就是涌泉了。只见一个十几平米大小的方形泉池内碧波荡漾,池壁有黑色龙头口内吐出巨大的水流,声音震耳。泉边碑刻表明此泉池为1930年建成,下边的瀑布分为“细水长流、锦上添花、悬崖瀑布”组成。

在池边寻访此泉历史时,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说明正德二年,一位历城县令因不满当时的官场世俗愤而离职到四门塔神通寺出家,他年轻的女儿也跟随老父而来。因寺庙不容女流入内,女儿又不放心父亲的生活,就在寺庙西侧的尼姑庵出家,法号明喜。正德三年,明喜在刨树坑时掘出了此泉,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她从此负责为父亲洗所有的衣服。父亲的衣服需要洗的时候就送到寺外的一座塔中,并敲钟为号“衣服送来了”。明喜听到钟声就赶来取衣到泉水中洗净晾干,再送到塔中敲钟:“衣服洗好了”。这段感人的故事一直持续到嘉靖十四年明喜的父亲圆寂,徒弟问明喜这样做的理由,明喜说:父亲的养育之恩我们须好好回报,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后人们就将神通寺后面的一股泉水命名为“滴水泉”,而这由明喜挖掘出的泉水就叫“涌泉”,那座塔也叫做“送衣塔”,明喜所在的庵也命名为“涌泉庵”就位于涌泉北侧。如今的涌泉已是大名鼎鼎,与附近的泉成为涌泉泉群。

爱泉人来四门塔不看涌泉算没来过,而错过滴水泉则更是憾事一桩!为何?盖因这水量不大但名声显赫的古泉与山东最古老、声震海内外的神通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见证了神通寺从隋朝时的香火兴盛到后来由盛转衰直至晚清湮灭全过程,当年寺里的和尚即饮用此泉,此泉也抚育过幼年的明喜,她后来感悟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肯定受此泉启迪。

听完涌泉涛声,尝过清泉茶水,当然要拜谒滴水泉。出竹林沿崎岖山路向东奔神通寺遗址而去。下得山来,就到了昆瑞山谷中的神通寺遗址,巨大的石碑在诉说该寺过去的兴盛。过遗址再前行,就见一座东西向的精致小桥横跨在潺潺溪水之上,而滴水泉就在溪流东侧的崖壁之下。

过桥左转来到桥下溪水边,清澈的溪水从泉边匆匆流过,滴水泉的涓涓细流就从坚硬的石壁缝隙中汩汩涌出汇入小溪中,四周的坚硬石壁因为水的滋润而生满青苔。据说此泉水大时流,水小时滴,叮叮泠泠、从从容容别有一份雅致。仰望石壁上镌刻的三个苍劲的大字“滴水泉”,心中不免起思古之幽情:当年高僧朗公选此处修行,除了喜爱此处幽静的山,也许还因为这通灵的泉吧?由朗公寺到后来的神通寺,一代代僧人一大早起来就要在这里接甘泉水,再后来就有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故事。滴了不知多少年的滴水泉因浸染了千年的暮鼓晨钟,听了那么多吟诵的经书,也该极赋人性了吧。

看滴水泉最好是在一日的早晚,游人稀少之时,静静地坐下来,听泉水之声,不妨携杯接一盅清泉,就这样喝下去,细细品味,品泉水之甘,品岁月之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