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子侄们在家里嬉戏时,总是模仿僵尸片中的动作,口中时常念叨着八卦之类的词语。看他们认真比划的模样,让我觉得很无语,又很搞笑。或许在他们有限的认知世界里,早已不屑观看《喜洋洋》、《奥特曼》等动画片了,而是好奇地模仿一些新鲜事物。换而言之,十岁左右的孩子们,他们开始感知这个世界,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能力,同时尽显童年中玩的天性。
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他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往往似懂非懂,却又非常好奇。有一次,我在书房撰写诗词时,突然子侄们都冲了进来,连续追问了许多问题,难得异口同声地问道:“八卦是什么?它是镇妖的吗?”。当听到他们所问的事物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解,内心不禁产生无数个疑问。这既有迷信色彩,又有一定的逻辑性,假如我回答不好,势必就会误导他们。
沉思片刻之后,便叫子侄们围坐在书桌旁,于是反问道:“你们见过妖吗?”。长子珹珑不加思索地回复两个字:“没有”,次子珺珑与侄儿珣珑,他们俩在一旁摇摇头;三子玥珑忽然大声地回答:“我在电视里看过呢”,他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动作。此时,这寂静的书房,瞬间变得热闹起来,他们四人随即就进入了你一句、我一句的互怼环节……我微笑着打了一个停止的手势,侧身顺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周易》,一脸严肃地说道:“既然你们没有见过,就说明世界上没有妖魔鬼怪,即使电视里出现过,也是虚构的故事。刚才你们问我‘八卦是什么?’,那么先看一看这本书上的太极八卦图……”。
过了一会儿,见他们一脸茫然的样子,我只能一边用笔画图,一边详细讲解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尽管此举已勾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但还是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便由浅入深地为他们讲解(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十二地支掌诀等传统国学文化,并通过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历法知识进行阐述,如昼夜、黑白、男女、天地、方位、四时、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等。在教他们十二地支掌诀时,长子珹珑是第一个快速背诵下来的人,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当与孩子们在一起时,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只可惜以前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一直忙于工作和生活,却忽略了教育和引导。然而,一个家庭的文化底蕴,及传承好的家风,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当春节来临时,我便带领孩子们一起写春联;当闲暇休息时,我便与孩子们一起练书法、二胡;当双休日时,我便与他们一起鉴赏古诗词等经典文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是打、骂、吼的教育方式,而是从生活体验中得以成长。
或许当前的快乐时光,既短暂又美好,而未来更可期。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恰似一段崎岖的山路,人生之路漫长而艰辛。如果没有父母等亲人的长期陪伴,就难以体会站在至高点的喜悦,又何来幸福和温馨的场景?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成就了孩子,而且成就了自我。面对孩子们所提出的各种奇怪问题时,在那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的大脑不得不高速运转,以便能够应答如流。
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时,父母就催促写家庭作业,而我却到处找同伴一起玩。不过那时候我们所玩的游戏,与现在的娱乐方式大不相同,如玻璃球、纸飞机、掏鸟窝、钓青蛙、熏老鼠、转陀螺等。一想起这些快乐童年,将玩的天性发挥到了极致,生活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天真的笑容令人难以忘怀。可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回家之后,关在家里打卡,送到外面培训,回到学校刷题,甚至有些孩子成天沉迷于手机游戏之中,这着实让人看不懂了。他们的书包越来越重,而所获知识却非常有限,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老师重要,还是家长更重要。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与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透过孩子们所提的问题,我发现他们慢慢地大长大了,知识面渐渐地拓宽了。似乎很多知识点,家长们还不一定能解答,顿时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故此,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从容应对孩子们地抽考和面试。从此我又回到了小学时代,还要认真地学习和做题,默默地陪护他们走向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