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世华
想起往昔岁月,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在部队任职和退休以后,我先后在青海省海东市和陕西省榆林市的6个县,参加过支教扶贫工作。往事历历在目,初心付与韶华。
海东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有藏、回、土族等18个民族,两个民族自治县。海东历史神奇,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他地方多处发现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汉朝时经略该地,隋炀帝在今乐都区陈兵讲武,文成公主进藏途径……十世班禅大师出生在海东循化县文都乡;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从循化跨过黄河天堑,解放青海,至此海东归入人民怀抱。
2007年4月,我奉命赴海东任职。驻守在这方热土,光荣有加,心潮澎湃,我以全新的姿态投入部队和地方经济建设之中。海东工作、生活八年,期间在一线组织实施了部队的支教扶贫项目。
事亲经历铭心间。2012年,兰州军区王国生司令员,胸怀爱心,调研支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建设,以大家的睿智、风范和敏锐,从长计议,引导我们树立“扶贫扶志,帮困帮智”的理念,解决“马太效应”现象,作岀"支教助学、扶贫帮困"的决策。军区拨出专款,援建三所学校,帮建二所敬老(福利)院、一所卫生院。军分区成立了援建办公室,由政治部主任吴远坤担任主任,在地委王小青书记、分区司令员和我领导下开展工作,我具体组织实施。
支教助学工作首选循化县文都小学,毗邻十世班褝大师创办的文都藏文中学。
校舍建筑风格需兼顾藏族风情。我们召开当地僧俗群众座谈会,走访十世班禅大师母亲、西藏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尧西·索朗卓玛老人,以及侄子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征求对设计、建设的意见。九十多岁的尧西·索朗卓玛老人深受感动,高度赞誉援建工作,并且向前去探望她的王国生司令员表示,送上大学的孙女应征入伍。
文都小学是藏区的一所寄宿学校,有一幢日本珠式会社建设的教学楼,年久陈旧;寄宿生宿舍紧缺,学生露天就餐,没有餐桌。为解决这些困难,部队援建教学和宿舍楼各一幢,一栋饭堂。我全程组织项目的地质勘查、设计、施工、配套。
高原寒区可施工期短,在建设后期,为了赶在冬季前竣工,我们吃住在工地,指导施工,甚至保障工人夜餐。兰州军区送来100套床、200套被褥、50张餐桌,还有电脑、办公桌椅、体育器材。部队长期保障学生冬季取暖用煤。
竣工那天,十里八乡的藏族同胞自发赶来,身着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锅庄舞,献上祝福的哈达,敬着自酿的青稞酒,送来特制的奶茶、油馓子……家长和学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也沉浸在无比幸福快乐的海洋!
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的小学,是青海唯一的红军小学,二级军区确定重建校舍和操场。我和吴远坤主任带领工作组自始自终组织指导援建工程。部队合力完善设施,配备课桌、电脑等教学和体育用品。重建后的学校独具特色,焕然一新。新校竣工,学校组织演出了反映红军长征的文艺节目,传播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更令人感动的是,齐心老人捐款,亲笔写信,激励师生弘扬红军精神,免励学校培养合格人才,走上致富之路,过上幸福生活。
平安县宜麻乡是十四世达赖出生地,当地政治、社会环境特别。宜麻中心学校校址座落在脑山脚下,洪水沟穿校区而过,地质复杂,安全堪忧,且并校后教室、宿舍面积不够。子弟兵融鱼水之情,急政府之急,解群众之难,援建教学、宿舍、办公楼三幢。项目意义深远,我们始终把确保质量放在首位,多次组织勘测论证,精选建设方案,分三期实施。
援建工程落成后,校园如高原光彩夺目的格桑花,点缀在民族之乡,突显了新时代阳光普照人间,民族和睦,鱼水情谊的美好愿景。地方政府树碑立传,更校名纪念,
如果说部队支教扶贫是人民军队性质使然,那么民企回馈社会则需善爱之心所驱。
2013年春季,陕西靖边籍企业家贺军平先生来海东开发石油,我陪同他赴藏区领略高原风土人情。
我们过黄河,进帐房,走村舍,上高原。贺先生一路走来,发岀“都说天下黄河贵德清,循化黄河也清澈”的感叹;我们在当年二军抢渡黄河的渡口,伫立良久,心潮随奔腾的河流一样起伏,思绪进入对英雄的初心由衷敬仰之中,心灵受到淘涤;走过绿色高原净土,对生态环境的优化惊讶、赞美不已……当他在十世班禅大师出生地的牙日小学看到,学生在棚房上课、露天就餐,寄宿生住房拥挤,触动爱的灵魂,产生支教助学侧隐之心。随后,又深入考察,选定在循化县文都乡麻日村重建牙日小学。
贺先生捐资300多万元,修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购买了课桌、锅炉,我们分区配备了电脑、被褥等,解决了当地藏族学生学习和住宿、室内就餐、冬季取暖困难。我自始自终组织领导援建工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怀着感激之情,将该校命名为"牙日军平希望小学",在校区树碑立铭。我和贺先生还面请十一世班禅大师为该校题写了校名。项目竣工之日,贺先生夫人王瑞女士,一位非常有爱心的企业家,带着在大学就读的女儿贺竞仪,前去剪彩、揭匾、祝贺,与师生和各族群众一起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
应文都中心学校校长李加之托,我利用西安学习之机,走访几所名校,后来协调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与援建的学校达成对口帮扶协议。
对支助的学校,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每当我走进校园,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欢乐的歌声、开心的笑声,高兴、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实践使人们懂得,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扶贫济困治本之策,须解决教育问题。
扶贫攻坚是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面对面的进行,来不得半点虚假,而且须因地制宜,精准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涵盖每家每户,各个弱势群体,才能实现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这些思想、理念、原则,指引着我们的扶贫工作。
循化县文都卫生院、县敬老院,互助县残疾人福利院,是为当地群众治病,为特殊人群服务的重要场所,设施、住房、生活还有很多困难,省军区、军分区定点帮扶,把温暖送到特殊人群的心坎上。
乐都土官口村,是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保鲜批发困难,村支书、民兵连长为此发愁。军分区把女子民兵连作为扶贫重点连队,市委于丛乐书记(军分区第一书记)协调解决了经费,我组织指导建成保鲜库和交易市场,该村蔬菜的保鲜和批发难题迎刃而解,村民的收入大大增长。
化隆县金源乡尖科村,地属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山区,藏族居民的猪圏保温困难,岀栏率低。我多次带农牧专家到该村调研,探索解决办法。症结找到后,我协调向省扶贫办申请经费,为全村50多户居民每户建一个保温猪圈,解决了群众养猪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带群众代表,来到军分区深表谢意。
在海东的近三千个日日夜夜,尽好部队和民兵建设主责的同时,我圆满完成了支教扶贫任务,与各界人士结下了深情厚谊。在我临退休之际,支教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当地的僧俗群众联名写下感谢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鸟成云书记,利用来西安开会的机会慰问我。虽然现在我已离开海东多年,但在那里的军旅和支教扶贫岁月,永远激荡着我的胸怀!
陕西榆林市靖边县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退休后,我出生地的镇党委书记和村支书,给我介绍了村里脱贫攻坚状况,征求我可否帮助一户贫困户脱贫。我当即表示全力以赴。
送走村支书,我刚刚赋闲的心,翻滚激荡……
贫困户或低收入户,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存在,由各个历史阶段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最低收入标准决定。扶贫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离开家乡四十余年,陕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突飞猛进,靖边成了大油田、大气田、大煤田,大清洁能源基地、大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但扪心自问,在家乡,除上学外,只工作一年就应征入伍,眼下家乡还有很多贫困户亟待脱贫,自己扶贫责任未央。解甲归田,是应该为扶贫贡献一份力量!
我了解到这家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夫妻都是残疾人,丈夫聋哑,妻子患病,但是二人十分勤劳,就是缺乏生产资料。第二天我购买十只羊,送给他们喂养。之后又多方协调解放军唐都医院为女主人残疾的胳膊二次做截肢手术,并和朋友为其捐款,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扬起脱贫风帆,让致富的舰船重新启航!
陕北的生态脆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每个人为之付出。回到故乡,我带头绿化山坡,每年植树季节,都带领家族成员种草植树,几年来植树造林100多亩。
2019年夏天,县慈善协会柳建国会长对我讲,北效中学承担农民工子女就读,寄宿生被褥保障困难。回西安后,我给陕西汤姆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营,陆军高炮预备役四团代政委白建国作了介绍,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学生捐赠100套被褥,专程送往靖边。在学校捐赠仪式上,教育局领导和学生代表对善举致以诚挚的感谢,我的心也受到爱的慰籍,足矣!
对于上学困难的学生,支助学费,简单便捷。但是,重要的是寻求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积累、激励机制。我尝试创立了家族教育基金会,长期赞助困难学生,奖励学有所成的学子,激励后人立志成才,报恩祖国和人民,为脱贫致富的长远目标尽微薄之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新时代的强音震人发聩,唤起无数仁人志士为神圣使命奋斗!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人民千年宏愿梦圆今朝,何其激越!我能为此千秋大业增砖添瓦,深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