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冬塾
王世华
旧时我的家乡的私熟,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书塾不同,为冬塾。
陕北,尤其是明长城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过渡交织。据地方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开放边墙(长城)外五十里以内区域,准许汉民跑田种地,结伙盘场,春耕秋归。乾隆元年(1736)又在原开放边外地界之北,开放三十至五十里。我们的先人,就是这一时期迁移至此,安家落户,耕耘生活,传宗接代。
这里地广人稀,农民除耕种土地,还养牛羊猪鸡,以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需求。孩子懂事后,便帮干农活,助带弟妹,放羊拦牛,打草砍柴,顶半个大人使唤,只有冬闲时,才季节性念书。故,当地常年性正范私塾极少,冬天农闲季节所办冬塾,便成为农家子弟上学的主要场所。当地庄稼人也称上冬塾为念冬书。能够念三期冬书的学人,在村中凤毛麟角,倍受青睐,堪称文化人。前些年,我拜见曾经在我们村上冬塾,六十年代初在靖边任县委书记的王子清前辈,他询问一起读书的村里老人景况,回忆念书的日子,情愫别样。老前辈说,他担任领导后,自觉抓“扫盲”,抓“农民文化夜校”,从某种程度讲,动力来源于当年念冬书的切身感受,满足农民渴望文化的需求。去年,姑姑党龄五十年以上受表彰,我前往看望,她说解放前念过冬书,解放后入过文化夜校,学文化对他后来入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益处匪浅。这就进一步激发我探寻冬塾的激情。
我们村的冬塾,在村中一个叫后南窑的地方。当下,人走窑闲,院落寂静,三孔窑洞已斑驳,院内一棵在陕北北部难以栽植的花椒树,奇迹般根深叶茂,硷畔上苹果树、核桃树、桃树、枣树等花果树木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睹物生情,我不由感慨中生,脱口而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古诗句:“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我老家区位特殊,汉、蒙文化交融,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文化人缺乏,冬塾的先生(亦称塾师)多来自长城内。教书时间比较长的,是一名张姓的先生。健在的九十五岁的堂哥对张先生印象深刻,说张先生是晚清时期秀才,教书比较认真。令人惊悚的是,张先生是反动会道门--一贯道的门徒,每当夜深人静时,学生入睡,即练习所谓的“刀枪不入功法”,且利用塾师身份传经布道。此事引起陕北红军警惕,来村里查办,让其脱离一贯道,可张先生已笃信此道不可自拔,辱骂红军战士。后因坚持反动传道,被红军镇压。接替的先生,只能聘请正规的私塾毕业学生,或先前冬塾毕业的学生担任了。听上过冬塾老人讲,戒尺、课本、桌椅、麻纸、墨盒、毛笔构成了先生的全部教学家当。先生用的戒尺与“三味书屋”先生用的一样,也是不常用而已;传业授道解惑的方法大同小异,摇头晃脑,微闭眼晴,口中念念有词……
当时,富家子弟都入关内正规私塾读书,村中冬塾的学童,来自附近十多里方圆农家子弟。秋收冬藏后,家长赶着毛驴、骒马,驮着笼垛,一头装着书桌 ,一头装着被褥、毛毡和粮油、冬菜,亦驮着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愿景,带着孩子,送到冬塾上学。到冬塾,举行拜师仪式,交接物品学费后,家长对先生说些严格管教的客气话,对子女提出要求后,返回。学童开始了冬塾的学习生活。
后南窑冬塾的三孔窑洞,既是教室,也是宿舍,还是厨房,先生单独居住办公。陕北的冬季寒冷,冬塾的教室在火坑上,课桌使用的是五十多公分高的炕桌,带一抽屉,可放学习用具。学童盘腿坐在炕上听课、自习、作业。
冬塾没有正规私塾学堂要求严格,只开设识字、习仿和珠算三门课。学童入塾后,由先生或个别或集体教授。学童先识“方块字”,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童熟读背诵,然后由先生逐句讲解。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吟诗。习字课,从先生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继而写映本,临帖,当地称为“写仿格”。珠算课,先介绍算盘构造,珠子的代数功能,尔后背诵解释口诀,循序渐进,加减法,九九归乘除法等等。对学童而言,珠算课比较深奥苦涩,半途而废者多矣。为此,衡量冬塾学童的学识深浅,能力强弱,水平高低,就问会不会打算盘,可不可撰家书,能不能写对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理颠扑不破。冬塾学童形成了鲜明的思维习惯、独有的语言风格、特立的处事方式。我小的时候,村中有一长者,语言表达方式与众迵异,善于把珠算归法口诀运用在生活中。别人问他某事如何办成,他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把事办成就行;别人说某事很复杂,难办,他的表态是:没问题,这个事对我来说三下五除二就办了;开会时,别人对某事阐明观点,他最后总结归纳是:九九归一,必须付诸行动;别人把事情办砸了,说自己思考不周,他会说:是的,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任何事情都得考虑周全……后来方知此人上过冬塾,谙熟珠算。
代写信,打借条,撰对联,帮记帐,是冬塾学童的重要实践活动。对联地编、写、贴系于一身,每逢过年,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冬塾学童便忙于帮村邻院舍书写对联。门、窗、井、圈、树、仓窑、灯笼、磨窑、碾道、灶神、土神……各处都编写对子或者单贴,什么“今日一夜连双岁,明朝五更分二年”“明灯高悬”“五谷丰登”“饮水思源”“神灵保佑”“白虎大吉”“青龙大吉”“平安幸福”“槽头兴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等祝福、吉祥、祈祷内容。帖对联,对无冬塾学童的家庭来说,是一件犯难的事,唯恐出现把上下联帖反,张冠李戴,把位置帖错的笑话。所以,冬塾学童写好对联和单贴,把牲口圈、水源、神位等易贴错对联、单贴调出标上图记,交待再三。依陕北民俗文化,一般说来,门、窗等处贴对联,碾、磨、圈等贴单贴。碾、磨名称,以青龙、白虎代之。
居住地偏避,无冬塾学童的农家,过年只有把墨汁涂在吃饭碗底的圆圈上,拓在红纸上,书写无字的“万能”对联,美其名曰想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那个时代,这些只有庄户人自己才能读懂的无字对联,每一个留有墨香的碗底圆圈,就是农民热爱生活滚烫而跳动的心,赞颂劳动而最强最动人的音符,同时记录了缺失文化的苦楚,彰显了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舒展了渴望文化的内心世界,也是教育后人重视文化的鲜活教材。也许,现代人觉得此事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但,这就是近百年前,这一地区的教育状况。这是我的三大--曾经上过冬塾的学童,生前给我忆苦思甜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
三大的对联写得好,总结出磨墨汁的特殊方法,把鸡蛋清加入磨好的墨汁中,增强书写的流畅感。我们上学写仿时,春天就想办法在鸟巢掏鸟蛋,惹得鸟儿在头顶盘旋,大人们骂声不绝……三大还擅长善于讲故事,“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的典故,我就是第一次听他讲的。
回首前尘,百感交集。华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然只新时代农民实现了有文化的梦想。村里的几位长者倡议,把冬塾旧址修整成乡村文化纪念馆,把冬塾、“扫盲”、“文化夜校”,这些对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育历程,文化记号,学子音符,以实物和资料的形式保护起来,予铭记历史,冀启迪后人,免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