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江门,已是晚上十一点多,街道早没了行人。偶有车辆驰过,速度快的惊人。预定的宾馆,大门半合,用力一推,家人鱼贯而入。大厅昏暗的灯光,似蒙了一层黄纱。吧台“妹”见来客,一人起身相迎,一人注视着我等。须臾,办好了入住手续。
旦日晨,孩子们还在睡梦中,我们就早早地起床了。大街上少人行,车辆比昨晚入住时多了许多。马路对面的高楼,江门一中的校舍显露一角。我们没横穿马路,于停车场旁乘电梯上一高台。
高台上是一条短街,街上没行人。直走几十米左拐,又是另一番景象。这条街人气旺,都是些吃早点的。我们也凑过去,蹭热闹。这条街与前方一条横街成“丁”字状,竖勾一带餐饮店多。我们选了顾客爆棚的一家,有的坐着吃,也有的站着。我们稍等,见人撤了,四人围一桌。我和老胡(亲家公)要的是瘦肉面,妻与小刘(亲家母)要的是现煎的肠粉。
一大腕瘦肉面,比我黔城的分量多,肉臊子不是黔城炸香了的肉沫,而是薄薄的肉片,看上去肉很新鲜。这里的价格不贵,比黔城的还便宜一元。老胡吃了几口,觉得索然无味,停箸不吃了。我尝了尝,与黔城的比,少了麻辣葱姜,味道是差了许多。面条,也没有黔城的劲道口感好。辣椒也不是黔城的擂钵油泼辣子,而是甜面酱。这也许就是江门独特的风味。我一边细细品,环顾四周,老的,少的,年轻的,都吃的津津有味。我想,他们本地人,这绝对是美食。我向来是不挑食的,慢慢享用,觉得清淡也有清淡的味,一大碗被我吃得一根不剩。妻见老胡吃不下,说煎肠粉还味美。小刘夹了老胡碗里的,吃了一些,说她能接受……
我仨吃好了,老胡也在一家水饺店吃好了。孩子们寻了过来,叫他们在这里吃点,他们却说,要去吃高启强吃过那家餐馆的猪脚面。哦,我终于明白了,前段时间热播的《狂飙》拍摄地就在江门。孩子们昨晚要入住江门,恐怕为的就是那一口高启强和安欣吃过的猪脚面。
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哪个角落不能找到?三十几分钟,我们就找到了《狂飙》拍摄地。这里是江门的老旧城区,满眼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貌,让我瞬间想起了水稻杂交发源地安江(洪江市老城区)。房屋建筑陈旧低矮,腐蚀斑斑,街道狭窄,电线如蜘蛛网,胡乱拌着。《狂飙》这部扫黑除恶题材的剧本,反映的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这里的确是一处很好的拍摄地。
老旧小巷,仅能自行车通行。麻石地面,黧黑中露些麻子,润湿而不规则。卖鸡地一带,荒凉寂静,33、34号,陈腐破烂,二楼阳台长了不少青草,绿油油的。从台阶几净,可知里面还住着人。左拐十余步,远远地朝余庆里牌坊看了一眼,据介绍,这里残存着江门的城市记忆。向右又十几步拐一角,街道还是很窄,可比之前弄巷宽,能单向行车。房屋,看上去更矮小。一幅横幅写着“我在京海很想你”,我笑了,京海不是《狂飙》中虚拟的城市吗?再左拐十余步,赫然写着《狂飙》打卡点。打完卡,我们下一陡坡,一牌坊刻“京果街”,已聚不少打卡人。马路对面,一家永利美食店,赫然在店门口打着《狂飙》强哥吃猪脚面的镜头。这里的房屋比卖鸡地的房子高,一般是三四层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县城临街的标准建筑。房屋外墙脏兮兮的,电线横七竖八拉着,让我仿佛真的走进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时期。这里的街道虽狭,但可以双向通车。也许是这里成了《狂飙》打卡点,车辆受限,很少有车。
一部《狂飙》影视片,把一个老旧城旅游带火了。连卖鱼玩具的,起个街边摊名,也要粘粘强哥的喜气,叫什么强哥鱼档。弄两张安欣的立体画像装装摊面,孩子们开心地摸来摸去。一幅是安欣身着便衣,握着手枪;一幅是安欣穿着警服的标准照。强哥吃猪脚面正宗餐馆叫徐记面馆。这爿店门墙上,《狂飙》剧中高启强和安欣吃猪脚面的画面,醒目地标注着《狂飙》取景点。门口与他店一样,支着高启强的立体画,额外还添加了戴着墨镜洒脱的陈书婷。游客少不了要与他们的画像合影。我伸头朝店里望,食客还不少,与黔城较有名气的餐馆一样,桌椅板凳锃亮几净,环境很好。孩子们吃好了出来,我悄声问女儿,猪脚面好吃么?估计没影片中强哥吃的香,带点遗憾说:“还不就是一碗面,几坨猪脚。”我知道,她吃的并不开心,就提醒她:“这里一碗面,价格是我们今早在‘丁’字街吃的四倍。虚拟世界电影里强哥吃的很香,到了现实中,猪脚面它就是一碗面,这就是真的生活。”
旧厂街市场,连个芝士烤榴莲,也要在招牌上加个“大嫂爱吃强哥”,啥意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仿佛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烙上了《狂飙》的印记。
江门蓬江长堤青年广场,榕树一排排的,苍绿色。一家江门梁家拳武馆,在广告上留下了高启强的款款深情。馆舍门前,一大一小两个狮子头,好像是武馆的招牌。一对廊柱写着一幅对联:左联是锣鼓醒狮舞龙创和谐,右联是习武强身健体扬正气。广场上的游客,还真不少。道旁停了不少旅游大巴,可见来客都是冲着《狂飙》拍摄地打卡的。
一部电影《狂飙》,能让一座老旧城市的旅游红火,可想而知电影艺术的强大魅力。来了江门,你须得知“墟顶”,它是江门发源地。江门俗语,墟顶就是“江门”,“江门”就是墟顶,所有的“江门”故事都是由此展开的。过去600多年里,城顶老街见证了“江门”这座城市的风雨沧桑和辉煌繁荣,也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明代陈献章先生曾在《江门墟》里这样描述过江门:
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
行人思店饭,过鸟避墟烟。
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
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
可见献章当时的江门,与今日旅游红火的江门,是截然两种不同的境况。午餐后,老胡和女婿因明天周一要上班,下午他们回了广州。我与妻女继续自驾朝阳江海陵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