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受庆的头像

王受庆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2/07
分享

拾荒的王大娘

拾荒的王大娘

王受庆

 

年过七旬的王大娘是村里的名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的出名不是因为她多么有钱,也不是因为她的地位有多高,她只不过是一位无儿无女、靠拾荒度日的农村妇女。她的出名,完全源于一个“怪”字。

王大娘名叫王心香,是她爷爷给取的名字。这个名字取自佛教语,谓心中虔诚,如供佛之焚香。爷爷给孙女取这样的名字,是希望孙女长大之后有一颗真诚的心。

年轻时候的王大娘不但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像她的名字一样对人非常真诚,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好姑娘。虽然因为家里穷没有上过几年学,但前来为她说媒的人络绎不绝,介绍的对象有家庭殷实的,有吃公家饭的,而且一个个都是英俊的小伙子,可她硬是一个都没有看上。有人说她眼界太高了,也有人说她心理或是生理方面有问题,总之什么风言风语都有,可其时年龄不满二十岁的王大娘总是一笑了之,该干嘛照样干嘛。

说媒的人依旧不停地找上门来,直到王大娘二十二岁那一年的冬天嫁给了一位外貌粗糙、靠帮人打制家具为生的木匠之后,说媒的人这才停止了登门说媒的脚步。

王大娘嫁给的这个木匠名叫陈建,是一位十分实诚的人,外貌虽然粗糙,但木匠活一点不粗糙,处理问题的时候也一点不粗糙。因为技术过硬,性格耿直、豪爽,附近三村十二约的人要打制家具都愿意请他,因此,即便是大家都不富裕的年代,陈建总有忙不完的活计。

王大娘就是在陈建来他们村打制家具时相互认识并逐渐成为恋人的。

婚后,尽管大家对王大娘的选择不理解,说王大娘有些怪,但王大娘根本不理会别人的议论,执着地爱着自己心爱的人。

可幸运之神并没有给这一对有情人太多的眷顾,就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陈建为了营救横跨铁轨的小孩子被无情的车轮轧断了双腿,成为了一位下半身瘫痪的残疾人。

陈建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同时,无限的烦恼也留给了王大娘。她不仅要担负起照顾陈建的重任,还要担负起操持家务、挣钱养家、孝敬公婆的重任。生活与精神上的压力,让王大娘早早地褪去了往日的光鲜,她那花儿般的容颜早早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给熟悉她的人留下了几声叹息。

一些好心人劝王大娘趁年轻改嫁,陈建也多次以死相逼要跟王大娘离婚。但王大娘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卧床的老公、渐渐年老的家公和家婆。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一天天流逝,曾经年轻的王大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妪。过度的劳累让王大娘失去了干体力活的资本,六十岁之后她只能靠拾荒维持夫妻俩的生活。

拾荒,在当地是一件让人鄙夷的事,本地人一般都不会去干这样的事。起初,王大娘是瞒着陈建到圩镇上拾荒的。可没有几天,村里人便把王大娘拾荒的事告诉了陈建。陈建听到之后呵呵一笑,说道:“拾荒有啥不好?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增加收入!”

有了爱人的支持,王大娘更有底气了。每天,她早早起床,伺候完陈建之后,便走出家门到离家不远的圩镇上去拾荒,一天两趟,风雨无阻,从不落下,哪怕是除夕,哪怕是大年初一,王大娘照样出门。

王大娘一家的艰辛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村委会的干部找上门来,要将他们一家纳入贫困户给予帮扶。王大娘笑了笑,说道:“我可以自食其力,没有必要增加政府的负担。”

村干部无语,村民们却把这件事作为热议的焦点。

“傻!真傻!天上掉下的馅饼干嘛不要?”

“都快七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要强呢?!”

“是啊,一些比他们家富裕多的人都在想法设法去争扶贫户的名额,可王大娘倒好,村干部将这个名额送给她,她却不领这个情。怪!实在是怪!”

面对众人的议论,王大娘一笑了之。她依旧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在忙碌,照顾陈建,出去拾荒。

转眼到了2020年春节,这是一个让人永生难忘的特殊节日,除夕那一天,拾荒回到家里的王大娘从电视节目中看到了武汉等地发生了新型冠状肺炎的消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一个晚上,她失眠了。

一宿没有入睡的王大娘早早地从床上爬了起来,打开大门。大门外漆黑一片,她又将大门关上,静静地坐在客厅的一张躺椅上。

天渐渐放亮,王大娘回到房间,使尽全力将睡醒了的陈建挪到轮椅上,推出房间,帮助陈建拉撒、洗漱,然后像往常一样将陈建推到客厅,打开大门。

大门外是村里的主干道,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怪了,村里怎么静悄悄的了?还有一点节日的气氛吗?”陈建问。

“闹疫情了。”王大娘回答。

“闹疫情了?是我们村吗?”

“我们村目前没有疫情,但湖北,武汉的疫情很严重。”

“不会影响到我们村吧?”

“不清楚。做好防控应该不会的。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配合政府,听从政府的号召。”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王大娘开始做早餐,吃早餐,然后走出家门到圩镇上拾荒去了。

去往圩镇的路上没有行人,路的两旁挂了一些宣传标语,标语赫然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少出门,不添乱,我为国家做贡献!”“众志成城,坚决打赢防控疫情保卫战!”

再往前走,王大娘来到了通往外地的路口。路口上设置了卡点,一些身穿防护服的人在检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

“大娘,现在是非常时期,您就好好在家里待上吧。”卡点的人将王大娘拦住,用测量体温的仪器在她的头部扫了扫,说道。

“习惯了,不出来走走,心里慌。”王大娘回应。

“现在疫情严重,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配合政府做好防控工作。这是防控宣传单,您拿回去好好看看。”工作人员将一张宣传单递到王大娘的手中,说道。

收下宣传单,王大娘小心翼翼地装进兜里,继续朝圩镇上走去。

圩镇上有了一些行人,一个个像她一样戴着口罩,行色匆匆。商店大都关了门。

王大娘像往常一样行走在各个垃圾集中放置点,寻找着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用戴着手套的手将这些东西放进随身带来的蛇皮袋里。

蛇皮袋慢慢被装满,王大娘挑起两个鼓鼓囊囊的袋子朝农村信用社走去。

农村信用社营业大厅的门敞开着,王大娘支取了一万元现金装进兜里,压了压,挑起袋子急匆匆往家里赶。

村委会大楼前的有线广播播放着防控疫情的知识,高分贝的声音响彻村子的上空。

王大娘将装满东西的袋子放到村委会大楼的墙角处,拍了拍衣服,取下手套,兴冲冲地走了进去。

“陈主任,麻烦您将这点钱捐给武汉人民,算是我和您陈建大哥的一点心意。”走进村委会一楼,王大娘看见村主任陈鑫在值班,便将钱掏了出来,放到桌子上。

村主任被突然的话语弄糊涂了,他抬起双眼,傻傻地看着眼前这位戴着口罩和帽子的老人。

“陈主任,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代收。”看到村主任傻傻地看着自己,王大娘指了指放在桌面上的一沓钱,用十分坚定的语气重复了一句。

王大娘的话让陈鑫终于回过神来。

“好嫂子,您和陈建大哥都一把年纪了,陈建大哥还需要您的照顾,活得实在不容易,这钱您就留着吧!”陈鑫将放在桌面上的钱拿起,递到王大娘的面前,动情地说道。

“陈主任,人是要讲点良心的,共产党、人民政府给予我们少吗?住院看病有医疗保险,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老人补贴,耕田不但不收税还给予种粮补贴,您是明白人,您比我更清楚国家每年给予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少钱。现在疫情爆发,国家有难了,我们怎能坐视不管呢?没错,我家并不富裕,所能回报的力量很小,但这是我跟您陈建大哥的一点心意啊!收下吧!麻烦您了!”王大娘激动地说着话,说完转身离开了村委会的办公室。

看着王大娘离去的背影,陈鑫的眼眶湿润了,他拿起话筒,用近乎哽咽的声音向全村发出了新年的最强音:

“全村的党员同志们,刚才,我收到了陈建他爱人王大娘送来的一万元捐款,这是我们村为支援武汉战胜疫情的第一笔捐款。她的行动,值得我们全体党员学习!都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普通群众的王大娘能够向武汉人民伸出援手,我们党员同志决不能落下!”

广播里的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