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晓军的头像

王晓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08
分享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像一条小溪,没有波澜壮阔,也没碧波秀美,却浇灌着土地,哺育着我们。

        生在农村,是老天对生存能力的检验,还有那些本不该由女人担负的责任。不知道母亲是否曾经退缩过、犹豫过、哭泣过。每当我们回味那苦难的年代,我们都情不自禁要对母亲赞美,讴歌……

        我的母亲,是个有责任感的。外祖父母去世得早,3个小姨和2个舅舅还小,母亲除了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要时常去关心娘家的弟妹。即使是在大饥荒的年间,母亲也想方设法给自己的两个弟弟找对象。为了给二舅成家,托亲拜友,曾安排他和很多姑娘相亲,给二舅打家具,腾婚房,购置四大件……当时的艰难,一直到现在,依然清晰地出现在妈妈的记忆里。而她和父亲又哺育了我们弟兄姊妹3人。把我们一个个拉扯成人,还供孩子们上了大学。这一切都是在难以温饱的岁月里用血汗完成的。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妇女却有着明确责任,一生所有的追求。这些成就压弯了母亲的腰,白了母亲的发。由于忙碌,母亲一生没有任何的爱好,不会摸牌,不会打麻将,顶多是边干活边哼唱着当时的流行歌。如今,当她回望过去的艰苦岁月,看着自己的儿女和孙子辈,感到非常富足。

        我的母亲,是坚强的。儒雅的父亲可以对别人随意的欺负默不作声,母亲却不能。她要像护雏的母鸡一样,护持自己的孩子长大,容不得任何人对他们刁难。为此,母亲不得不一次次直面生活的无奈。在责任制年代,要维护起码的温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母亲以自己的劳累为代价,让年幼的孩子们有尊严地长大。壮年的经历让母亲粗粝严肃。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儿女们不开笑脸,这是母亲给我们的最深最久远的形象。她的弟弟妹妹和儿女们也习惯了她的雷厉风行。直到我们都度过自己的而立之年,想和她平等地谈话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暮年,而我们远走高飞,她已经没有和我们说话的机会,甚至很难听到我们的问候和感念。她在自己独自担当的天地间几乎度过一辈子。

        我的母亲,是严厉的。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从来没和别人红过脸、吵过嘴。在经济条件差,很多家庭、很多夫妻都因柴米油盐而吵架。但母亲不会,她从来不和父亲吵,也从来不和别人斤斤计较、争长论短,更别说出语伤人、脏话骂人了,就是邻居们吵架,她也会第一个去劝和。不知为什么,母亲的劝和总是效果显著,她每次都能化干戈为玉帛。我现在检查我自己,四十多年来没说过一句脏话,很少和别人红脸,我想,这和母亲的身教不无关系。确实,在对弟弟妹妹和我们兄妹的教育当中,母亲很少有过啰嗦的“说教”,她总是用她自己的一言一行正面影响着我们。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君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也证明,身教的效果比说教要好得多,它不会让人反感,只会让人在思考和对比中逐步成长。仅仅有一次,我和弟弟和邻居小哥闹矛盾,母亲问明原因后跟我讲了几句简单的道理(这一次母亲骂了我和弟弟),带上我和弟弟亲自登门道歉,当场让我们重归于好。

        清贫,是童年生活的写照,而母亲总会把那些清苦的日子,变着法的弄的温馨。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亲把一生一世的爱,悉数给了我们。到了我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儿欲孝而母不待”的年龄,父亲已经走了。如今,母亲因体弱多病渐渐变老了,像风烛残年的老树。可要强的母亲,累了、病了、从来不说,一是怕花钱,二是怕给家人添麻烦。就这样,2021年的秋天,母亲病倒了,由于我们的疏忽,影响了母亲最佳治疗时间。当得知母亲病情的那一刻,我放下一切,长达3个多月的医院陪护,倾尽全力呵护!望着母亲渐渐红润的容颜,心也随之雀跃……

        其实,我的母亲,就是一条小溪,穷其一生,用血汗浇灌着土地,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