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学生的只言片语对教学又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跟随学生的脚步漫游于课堂。
课堂不是为了赶鸭子上架,也不是纯粹的思想灌输,更不是捆绑思维模式的枷锁。在传统意义上,课堂被定义为教师教学的媒介。而我认为,它应该是学生畅谈的乐园。
“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这表明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是“促进学生的学”,教学相长。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扮演好辅助者的角色,跟随他们的脚步穿行于课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传统学科的语文,更需要奠定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由学生,并不意味着让他们随心所欲,教师要试着牵引他们走在学习知识的正轨上。一个好的课堂,应该听到不同的声音,允许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秉承着“让学生做主”的原则。每次走进课堂之前,我都会在教室门口停留1—2分钟,静静地凝视,等待。学生自觉地做好课前准备之后,我再进教室上课。2分钟时间看似短暂,却足以让学生自主判断“该做什么了”,平静心情,静待上课。课堂不是囚禁学生的牢笼,不能禁锢他们的思想,更不能阻止他们畅所欲言。一次二年级的识字课,学习“枫”“银”,我并没有按传统识字法来教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生字来认识新字,如学过的生字哪些是木字旁?木字旁表示什么含义?给他们2—3分钟思考整理,之后,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举起手来。随着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也愈发活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榜样的带动性发挥了极大地作用,比如一位学生知道了答案,他会立马举手回答,热切地想要引起我的关注,在这时,我会对同学们有所暗示,向大家传达讯息:班上已有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找出答案,是不是只有他才做到了呢?这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萌发出争强好胜的心理,当然,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带动集体,尤其包括平时胆小的学生和后进生。在常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学习的某一环节情有独钟,于是,我会随着他们的“性子”来辅助学习。比如在识字教学时,二甲班多数学生都喜欢组词,他们认为组词环节很有趣,能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相关词语分享给大家,博得同学的欢心,博取老师的欣赏,获得大家的表扬。我认为,既然大家都热衷于这一环节,那么就将话语权交给他们,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书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这就印证了学生为什么总喜欢究根问底。既然学生愿意问,那我就只得“接招”。比如学习“银”,很多学生会联想到“铜”“铁”“钉”“钟”,如何将它们的共有属性归纳出来,这就需要生活的积累了。善于观察生活的同学往往概括得很全面,缺乏认识的同学只能从这些字的表面意义上推测。学生的答案总是千奇百怪,这不足为奇,换句话说,正是他们的这些答案给了我教学的灵感,让我不再一味的要求他们跟着我的路子走,而是我跟上他们的脚步。当有学生回答“它们都是金属”时,立马就有学生回应“金字旁的字不都是金属,比方说‘错别字’的‘错’”,接着又有学生解释“是的,我们写出来的字总不可能变成金属吧”“如果金属都是金字旁,那‘金’它自己怎么不是”。学生的思维变化莫测,但都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展开,他们的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但也正是这种意外的惊喜让你看到了灵动的课堂。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专有工具,而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渠道。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你跟我学”,而是喜气洋洋的“我们一起学”,教师参与其中,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他们构建起平等的对话关系。
课堂并非只有40分钟,还包括生活中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教师,需要了解不同的世界。你没有理由去拒绝一个渴望被关注的人,也没有权利去阻止他获得关注,人生来平等,应当受到同等的对待。当我第一次接收特殊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在意他的不同寻常。他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静静地坐在位子上,对新环境充满着好奇。课堂上,他的怪异表现终于抓住了我的眼球。他眼神游离,四处张望,又时不时低着头喃喃自语,没有一点纪律意识。课后,我与家长沟通才得知他患有先天注意力缺陷障碍,这不能成为剥夺孩子学习的依据,应当成为孩子努力学习的凭证。他需要的更多的是生活中的课堂,让他慢慢地打开心扉,接受新事物,摆脱自闭。当上帝为你紧闭一张门之后,一定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他很幸运,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跟上大家的步伐,成了我生活课堂中别具一格的学生。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而对于特殊的孩子也有着不同的学法。教师拥有爱心和耐心,加之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才能慢慢走进特殊学生的内心深处,让他为之触动。起初,他几乎不能与人面对面谈上几句,总是避开你的视线,与人交往几乎为零。我总能在人群中看到他孤独的身影,他活在自己的世界,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于是,我开始了解他,跟他的家人相约散步,参加他入小学以来的第一个生日派对,课后和陪读的奶奶交谈,慢慢地,我了解了这类特殊人群的特质,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吸引他的注意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看到了他的进步,他鼓起勇气,慢慢卸下自我防卫的铠甲,试着让他人走进自己,接受自己。他渴望有人回应他,却处处碰壁。表达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沟通障碍。他用“头碰头”的方式向同学表示友好,而正常思维的我们却会将其定义为攻击,正如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汇的一天。他的热情之火一下子就被熄灭了,渐渐地,他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我试着让周围的同学与他交谈玩耍,试着让同学们以他们的方式来表达友谊,试着加上肢体语言跟他沟通,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才能获表扬兑奖励。他好像很兴奋,愉快的接受了这一切。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我都会找时机让他尝试。时光荏苒,一年过去了,他的成长有目共睹。现在,他成了一个“话匣子”,打闹时会跟同学寒暄几句,学会了听课,明白了规矩,结交了好朋友,这都是他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不能一蹴而就,课堂应深入生活,学生不应被看作教学成果的战利品,而应被视为生活课堂的艺术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变化而变化,充实智慧的大脑。跟随学生的脚步行走课堂,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文献
[1] 伍德勤,杨国龙.新编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 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3] 王玉民,朱雪芹.如何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M].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