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小祥的头像

汪小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27
分享

旌歙古道,徽山脊上的游龙

旧岁冬的一个周六,约了几个朋友徒步旌歙古道。

对于这条路,早已心向往之,不仅因为她是中国十大著名古道之一,也是因为她自皖南的旌德高甲至箬岭关接徽青古道(又名:隋唐古道)然后向北折至上海茶林场,古道在群山密林中上下盘旋,蛇形蜿蜒20余公里,所经之处,峡谷万丈,溪流潺潺,更兼瀑布飞泉;密林森森,古木参天,时有百鸟鸣啭;石阶幽径处,云海涌怪石;峰峦松苔缀,山花伴云霞……如此景致,能不观乎?更兼古道之上雄关险隘重重,亭洞驿站连连,庵庙古刹兼具,凄美传说、动人典故万里播扬……其人文底蕴弘厚而悠远,能不品乎?!

周五晚,淅淅沥沥的冬雨闹腾了一夜,早上起来,还在滴滴答答拍打着雨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看着尚未停下脚步的雨滴,心里不免起了毛:天气预报说,今天雨止转阴,可是这雨真的能停吗?

管它呢,旌歙古道是一条积淀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州际古驿道,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气候环境走,想必都会有其独特的美感体验。也许,雨雾中行走,虽感受不到群峰竞秀,万壑霞披的壮美,抑或能领略一下雾蒸山峦,梦幻蓬莱之佳境呢。

于是,我们照旧出发了。

6﹕40乘黄山车,8点至黄山茶林场,下车即见一指路牌:徽青古道,箭头南指。于是我们沿水泥村道向南,上行稍许,地势渐高,正南向有一山峰巍然挺立。至一个叫岭二组的自然村时,在路边的地上见躺着一巨型石碑,碑上刻有“隋唐古道”四个巨字。边上农家墙壁上绘有古道示意图。按照图示方向看去,一条宽阔的青石古道南上向我们所见的巍峨山峰延伸而去——这就是我们心向往之的隋唐古道入口了。

古道阶梯般向山腰上盘旋,道右侧是一峡谷深壑,峡谷对面亦有一峰对峙,开始,我们仰观此峰,好似巍峨,随着我们脚下的古道逐级向上攀升,我们开始不停地擦拭着如雨般渗出的汗水,终于有人提出歇息。此时,回看向时巍峨的山峰,已俨然变为一俯瞰的丘壑。

石板路开始在山脊上盘旋,西面缓坡下为成片的茶园,东面则为陡峭的山壁,虽雾气较重,但下瞰仍能感觉峭壁阴森,令人目眩……

前时,网上搜寻得知:此古道为唐越国公汪华在隋末时凿山开通,是征调当地民众开辟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徽商依靠这条路使商品运往长江和钱塘,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神话,铸造了徽商的历史辉煌。

今日走在这条古道上,才真正领会当年徽商创业之艰辛。你想,徒步行走都如此艰难,何况要肩挑背驼若干货物,一趟又一趟成百上千里的运送,此仅体力之艰也;更尤胜者,徽商们别妻离子,驾一叶孤帆漂流商海,于是古道成了他们心灵深处的一根红丝线,一头是父母妻儿的凝望、守候、期盼……一头是徽商们千百次的回眸、牵挂、念想……

山道蜿蜒进入密林区,开始是密匝匝的竹林,间或有枫叶。空间绿、黄、红三色杂陈,锦绣斑斓;地上铺就厚厚一层枫叶,如彩色地毯。继而进入杉木林区,巨树参天,阴森森不见天光。由于昨晚下雨,今晨重雾,走在林中,露珠如雨般下淋。我们加快脚步,全速穿越密林……

走出密林,翻过一个垭口,回到山脊处,见到第一个古亭遗址,虽只剩下些残垣颓壁,但却有一些红叶点缀,倒留给人们希许颓废的美。

路继续在山脊上盘旋,天空云缝里撕裂了一道豁口,太阳露出了一丝乳白的脸,让我们有幸目睹了一些稍远处的风光。这时我们看到路下方千仞壁立,红叶妆点,路上方山峦峰巅,云蒸雾锁……

古道从一侧的山腰蛇形向上,爬过一个低矮的山间垭口,绕向另一侧的山脊,继续逶迤南上。前方忽见一处巨型关隘横架两山豁口之间,长约50米,高约20米;走近巨石垒砌的城墙,厚亦不下20米。古道从城墙的门洞内穿过,门洞顶端嵌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门洞内西向有一侧门通向城墙顶部。城墙、门洞该是古时扼守阵地之用吧,守得此地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资料显示:此关名为箬岭关,为“府治”屏障,海拔998米。1647年于岭头设关扼守。箬岭关南通歙县,北通黄山区,东北通旌德,东接绩溪,关居四县之会冲。

 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位第一个冲向关顶,兴奋地挥手狂舞,我则用相机抓拍下那一霎时狂喜不已的镜头……

站在关巅,北瞰来时的古道,岹嶢山岭间,犹如玉带缠腰一般。

身处关顶,飕飕冷风,叫人不免有些颤栗,那位最先冲上关顶的同伴有些风趣的说,要是当地有天气预报,必有一条——山口处风力七到八级……

因猎猎北风,关上不可久留。下的关来,南面有一小处开阔地,一处青石垒砌的古建筑遗址,三方墙体仍在,墙体围成的建筑内,一处袅袅香火供奉着汪公(发起修建此道的汪国公)牌位;建筑物门前横一巨型条石,条石上刻有“忠烈庙”三个大字,也许是后人为某次扼守此要塞而壮烈牺牲的某位战将所建,庙已不在,碑石仍存。历史就是这样,只要是为公平正义、为守护百姓利益做出过有意义之事的人,他们的功绩必为后世传扬,世代相继,这就是写在百姓心中的历史,亦是深深竖立在百姓心里的丰碑。如果说文化,这就是经历数百年历史风雨荡涤之后,积淀下来的民间文化。

看着这些沉淀下来的文化,不免有些心潮澎湃,感慨不已,于是留得小诗一首曰:“四县交冲关隘地,一夫锁钥扼通途。千峰聚首黄旌界,万壑勾连绩歙枢。遥想洪杨烽火起,当怀团练骨骸枯。汪公位上香烟续,道义民心碑自书。”

古建筑前两棵别样的遒劲苍松矗立,同行的教生物的黄老师说,此松谓五针松,即普通松树每个松柄并列两根松针,此松则并列五根松针,故名。其松针的色泽也比普通松针更绿。此松树干粗壮却很低矮,适合于峰峦巅脊上生长。是的,瞭望山脊,陆陆续续的五针松贴着山脊生长,远远看去像苔藓般,碧绿的一片。我用“峰峦点缀松苔碧”形容可谓恰当的了。

沿着这座古建筑向南就是通往歙县许村的古驿道。我们选择向东的石板古道朝旌德的高甲方向前行。

路在崇山峻岭的顶端盘旋,尚平,走过第一个废毁的古亭,浓雾稍收,路下陡峭的斜坡上红叶点点,可谓“深壑锦织霜叶秋”了。

继续前行约一小时多,与江苏连云港市户外驴行团队交汇,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豪情满怀,精神抖擞。在他们的热烈感染之下,使我们这支略显疲惫的中老年小队也大大提振了精气神。

古道继续在山脊上盘旋上行,绕过两个山梁后, 见两座山峰之间的垭口上,有一座块石磊砌成的关隘石洞——天星洞。我们到达了旌歙古道的海拔最高处了。古道在这里穿越石洞而过。

天星洞处于东箬岭,是旌德、绩溪、黄山区三县交界处,海拔1144米。因为天星洞位于白地镇高甲村的箬岭山上,地势之高,宛如挂在天上,故名天星洞。还有一说是,天星洞白天沐阳光雨露,夜间能观日月星辰,故名“天星洞”。

天星洞也是古道的一个险要关卡,洞关门宽1米,进深7米,仅能两人并行而过。关卡两侧山势险峻,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据修洞碑文载:清光绪年间,白地一江姓绅士捐银修筑此洞。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镶嵌在峰巅之上的天星洞,依然拱卫在箬岭山垭口上,雄姿不减,巍然屹立,只是略显苍老而安详。

古道过天星洞,开始下行,绕过一道山梁,远远又见一座山岭石洞, 到达近前,看到石洞的洞额横面上有“旺子洞”三个大字。 旺子洞据说是古时那些久婚不育的女子为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烧香祈福生子的地方。真无法想象,在那个女人缠着三寸金莲小脚的时代,为了敬奉香火,不育的女人竟然要走这么远的山路,攀爬到这样的高山来祈祷生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苦祈祷!

古道穿越旺子洞而过。旺子洞里只有几个平方的空间,山风从洞内穿过,十分清冷。整个洞壁都是用雕琢整齐精美的石块砌成的,洞的顶端是用拱形的石块,砌成的圆弧顶。两边的洞口,也是用石块砌成最简单的石门。古道穿越旺子洞便沿着陡峭的山壁“之”字形陡然向下。站在这个隘口下瞰,若是天气晴好,可以清晰地看到古道直伸到山脚下。据传说天上的七仙女正是在这个方位看着卖身帮工的董永,扛着沉重的货物一次次攀爬于这条古道之上,因恻隐之芳心萌动而生爱意,决定下凡助董永摆脱困境。从而演绎出感动万民的天仙配。所谓天道酬勤,天道者即民心也,民心借天道之力为公平正义而歌也。民心总是站在弱者一边,将他们心目中最为美好的事物赋予之,作为对公平正义的彰显与奖赏。但历朝历代恶势力又都是异常强大的,他们的权势与财富历来就是建立在压迫剥夺下层平民的劳动成果之上的,因此他们是容不得被剥夺对象夺回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为此他们要千方百计击毁百姓们心中的念想。但这又是十分危险的,于是又演绎出多少怒潮覆舟的历史轮回。这便是民心不可违,民怨不可滞,民怒不可扼也。

又有传说:七仙女因触犯天条,被王母派天兵天将将其羁押回天庭,其时七仙女已身怀六甲,产后,求得王母娘娘的首肯,抱着儿子再度下凡于此地将其子交予董永抚养。后人为感七仙女送子,便于此建洞纪念,寓意为:若求得上天仙人的垂怜,就能保得子嗣的兴旺繁衍。这也许就是旺子洞的由来吧。

过旺子洞顺着陡峭的古道下行,在一林木掩映的山谷之中听得流水哗哗之声,拨开荆棘杂木,钻入沟壑内,一道靓丽奇景扑入眼帘——飞泉瀑流顺山壁悬崖飞泻而下,虽不胜壮观,但在这雨量缺少的冬季,能见如此奇景也甚慰我心了。

继续下行,在枯木遮掩的古道上,忽然一堵石墙挡在了眼前。石墙是由一块块石块垒砌而成,大约有数十米长,横亘在古道上。蜿蜒的古道一直延伸到石墙边的一座石门之中消失了。

由于年深月久,石墙上磊磊石块,已经满是苔藓痕迹,墙的顶部还有许多衰草。我们走近石墙,才发现是一座四方形石块砌成房舍中的一堵墙。古道就是穿过这座石墙建筑而去的。

我们沿着古道走入石门,看到压在石门顶上方的长方形石板上刻了几个字,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字迹甚是模糊,经仔细辨识,似能看出“老庵”字样的痕迹。原来这里就是资料上说的一个名叫“老庵”的驿站。

古道又从老庵的另外一个石门出去,继续下行。

关于“老庵”,当地曾留有一个凄婉传说:当年高甲村有一对夫妇新婚不久,丈夫便翻山越岭从东箬岭上出外经商,一去未归。妻盼夫心切,便卖掉房屋和田亩,央人在此建造了一座石房,在此开店等夫归来,同时向过往的客人打听丈夫行踪。

时光漫漫,岁月经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终不见丈夫音讯。等待的日子一点一点将这位年轻貌美的少妇剥蚀蜕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 老妪怨自己命苦,前世未做善事。于是便吃斋念佛,一心向善,广结善缘,直到终身孤寡身亡。渐渐地过往行人便称此店为“老庵”(尼姑庵)。

出老庵关隘,古道向峡谷延伸,两旁山势千仞壁立如斧削一般。南眺观音山,高耸云端。云端处,峰峦鹤立,云蒸雾涌,犹如蓬莱幻境,真所谓“霓为衣兮风为马,天之神兮纷纷而来下”。

据《旌德地名录》载:白地乡西南,天星洞北,雀岭之南。海拔1018米。南通歙县界,古道仍在,峭堑间错,上下三十余里。山谷幽篁丛生,绝顶旧有梵宇,朝磬冷冷,声播四方。邑人有诗云:“天半钟声惊落叶,山中云影隐朝曦。临风万竹摇清露,净我尘寰采玉芝”。如今切身体验此古道,观此风景,真叫人遐想不已。

就在一边行走,一边自我遐想之际,不远处又见一处傍山而筑的石洞。石洞的大部分是在山体中,只留下洞口一小部分在古道边。

这就是古道中,紧靠山壁的“靠壁洞”。洞宽约2米余、高3米余、深也有2米余。,洞壁的中间石块上刻有字迹,但长年风蚀,现已无法辨识。

古道继续下行,曲径通幽,拐了一个直角弯,在直角弯的角尖路边,矗立着一根2米多高的石柱。这座石柱呈八角棱形,顶端石刻镶有石帽,石柱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这就是南方常见的“如来柱”。据说佛家在一个僧人坐化的地方往往要立一枚如来柱,以示纪念。当地传说,旧时天旱,百姓抬着祭祀物品上山,在石柱下祭拜求雨,十分的灵验。

过如来柱,继续一路下行,膝盖打着颤颤;一路浏览,一路遐想。不知道石板路还会延伸到何处?不知道前路还有多远?

猛然一抬头,忽然看见古道下方的岭头上又有一座石洞。而古道的石板路,正是穿过这山洞而过。

看到这个石洞,我们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根据位置判断,这就是 “五里洞”了。也就是说,我们距高甲村入口处只有5华里了。

五里洞是一座石亭,据说这是清朝顺治年间一位叫叶大泰的人出资建造,他曾捐银千余两沿途建亭子。这些亭子傍山筑洞,专供行人小憩,也让古道的远行者中途遮风避雨。

走近观察,整个凉亭洞壁和洞顶都是用粘性很强的糯米稀将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顶面呈拱形。可见古人的智慧和为建造这些凉亭花费的大量人力、财力。

继续下行,便下到谷底,回眸古道,虽然走得有些艰辛,但被你的岹嶢气势所深深折服,留念之情无以言表。

再见了,旌歙古道,我们记住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