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有一条精品驴行线——赏古道油花,探阳产土楼。
我亦附庸风雅,乘着三月的春风,跟随驴行队伍,追踪古徽文化遗风雅韵。
早6点乘车从旌德出发,经洪门,到绩溪金沙上溧黄高速。车过旌德,进入绩溪境后,便能看到田头地间,只要能种庄稼的地方,均是旺盛的油菜花,几乎看不到空旷的撂荒之处。徽州人的勤劳,着实令我们深深叹啧。
一、灿烂花海
9时许,车到歙县岔口镇,开始徒步。我们踏上宽宽的石板古道,步步登高。
古道两旁的山地里、斜坡上、畦凹里、山梁、山脊上……生长茂盛的油菜花灿然怒放,真是漫山尽披黄金甲,遍野肆溢油花香。
当我们踏着油花丛中的古道,游弋进花海丛中,举目那漫山遍野由油花织就的海面时,我们才真正体会什么叫如海如洋般蔚为壮观!也只有当视线随着斜坡上的金浪滚滚而下时,方能体会到什么才是从天河里飞泻而下的金色瀑布流般的磅礴浩瀚气势宏伟!
当随着蜿蜒的古道,穿越进油海的纵深处,时而被油花淹没腰身,时而轻捻一枝嫩而娇的花束嗅于鼻尖,时而低首就于花丛慢吸花蕊的馨香……这是一份怎样的享受?我们的身心似乎已完全的沉静,我们的大脑似乎已处于暂时的空白……
当直起腰身将身体上半截探出花海之上时,我们的眼波贪婪恣肆地在漫无边际的花海金浪上扫描,我们手中的镜头急不可耐的在花丛里捕捉对象,闪烁跳跃着飞速聚焦……
人在花中笑,花为人扮装,当我们在花丛中彼此顾盼,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成了身着金色锦缎长裙的浪漫舞娘。
让我们留下这一幅幅最华美的倩影吧,此时此刻我们的心花已与灿烂的油花一同绽放,我们的心潮也已随着油花的芬芳一同轻飏,我们的情绪便附于清风掠过花丛与花海的微波一同激荡,我们的兴致更是伴随着缱绻的蝶在花海秘道里翩跹徜徉,我们的意趣早已融化进蜂语蜂歌里且痴且狂……
这一刻,就让时间的钟摆为我们暂时的停滞吧,因为我们已完完全全融进了大自然温柔的怀抱;这一刻就让我们完全的释去心中的负荷吧,因为我们的心田已经被油花的温馨填满;这一刻就让青春的热烈再次的在心中澎湃吧,因为我们已经被油花仙子的激情深深感染;这一刻,就让本真的自我彻彻底底的回归吧,因为在纯洁柔媚的油花仙子面前,还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更加的明媚灿烂?!
二、精美古道
我们所走的文昌古道位于歙县岔口、武阳、昌溪三个乡镇之间,从岔口村开始,途经文山村、武阳乡成富源村,到昌溪乡坝源村的坝岭岭脚,全长6公里,宽1.8米,全为青石板铺成,是旧时大洲源百姓通往外面的主要通道。
据村民介绍,从岔口至文山店约2.5公里,有1736梯石阶,均采用当地的青石板铺设。
我们走在青青石阶之上,昂首上眺,古道时而穿行山林间,时而盘桓在坡地油菜花丛里时隐时现,时而如游龙昂首扶摇直上,时而似天梯云栈横越山梁。
低头细看脚尖前的青色的石板在雨后犹如水洗过一般,泛出蓝黝黝的青光。
我走过旌歙古道,震撼于她的岹峣奔放、磅礴豪迈的雄浑气势;也走过徽杭古道,折服于她的险峻奇伟、宏阔深厚的人文底蕴;最近还走过翚岭古道,喜悦于她的悠悠绵长、小家碧玉般的婉约格调。而今天,当走在了文昌这条古道上,则不免要惊叹于她的修筑工艺之精湛了——
你看铺设在古道上的每一级石板长约1.5米至1.8米,宽约40厘米,高约8厘米至10厘米,都大致差不离,显得那么宽阔而匀称。若是两个肩负重物的山民相遇时,不用侧身避让,能够轻松地擦身而过有余,堪称古代徽州山里的“官道”了。
更令人叫绝的是石道修建的工艺,每块石板能看到的四个面都被凿得很齐整,每一级石阶的误差都很小,每一个垒砌的细节都一丝不苟。虽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岁月洗磨,石道仍然完好如初。
我们不得不为之点赞:这应该是我们走过的徽州古道中工艺最精湛的路段之一了。走在上面,用心去触摸,仿佛从石阶的脉络里隐约见到石工握着凿子,挥动着铁锤的身影,那专注的表情,似乎不是在凿一块石头,而是在雕琢一块有生命的艺术品。
相传这条古道为民国年间文山村一位腰缠万贯的大财主为迎娶媳妇花费巨资修筑而成。据说区区6公里的古道途中竟修建了6座路亭,供山民劳作和走亲访友歇息(现已基本毁弃,只留下些断墙残垣)。
如今用手触摸着这些路亭残墙,似乎仍能感觉到当年迎亲依仗的空前盛况以及鼓乐炮仗的喧嚣气场。
我们踏着古道的石阶到达文山岭头,海拔约600余米,与另一海拔同样为600多米坝岭之间是一条长2000多米的石板横道。
走在山脊石板横道上,地势高远,视野空旷开阔。到达坝岭头,站在岭端的石阶上往远处眺望,那种叠嶂重峦,齐奔足下,寥廓河川,飘渺眼前的感觉真真切切。虽然雾黛较重,但远山、村庄、道路、河流、菜畦、坡地仍可尽收眼底。大小不一的村庄,有的在山尖,有的在山腰,有的在山底。
下瞰山岭下几处村落的房屋,有的是古建的马头墙,有的是土楼,白黄相间,与村庄周边的护村林、环村而种的茶园、山地油菜花一起勾勒成一幅黄绿相间的绝妙图画。
登上山脊平台眺望,对面“之”字形盘山公路像一条条彩带缠绕在山脊上,十分壮美。山顶垒得整整齐齐的梯地里一垅垅的茶树,像写在天上的诗行……
就在我们即将离开古道岔上西侧的山路向阳产方向而去时,不自觉间又停下脚步,再次将留连的目光投向脚底下的古道。看着这扶摇而上盘桓于大山之巅,串接着村村寨寨,然后又向山下逶迤而去如丝带锦环一般的青青石板,心中不免生出些感慨来:想那当初投巨资修筑此路的文山富豪,荒冢何处,大概已无从寻觅。然而古道迢迢,依旧这般青丝光洁,依然这般生动美丽。当近百年后的今日,人们将脚踏在青石板上,似乎自然还要联想起文山那位斥资大户。这就是历史的逻辑。不论其筑路的目的为何,不论其钱之来路——或许是巧取豪夺,或许是残暴榨取,或许是不法暴利……只要他最终客观上利之于百姓,造福于乡里,恩泽于后世子孙,人们便不会忘记。这就是历史的公正,更是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三、探秘土楼
在坝岭头,看到岭东北山坡上的朝阳村及岭南坡下的成富源村,就可见到夹杂在建筑群里的三五土楼。
及至沿横排山道,向西奔插到关山村,穿行在土楼群夹巷里,似乎有种历史的穿越感。
由于这里交通不便,村子傍山而建,房基地紧俏,加上山坡本身有斜度,南方又高湿,因此这里的房子基脚都用石块垒砌成一层楼那么高。
为什么用土垒墙,这里的村民解释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上植被稀薄,根本就没有用于烧制青砖的柴草,只能就地取材,用红壤土(粘性好,结实)来夯墙筑房,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居住条件。于是我们看到这里的“土楼”、“土墙屋”比比皆是。
其实在皖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墙屋”并不鲜见。笔者虽从小生活在生存条件尚好的旌德,但高中毕业回乡务农(1970年代)就参与过帮村民垒土墙建屋的过程:用垒墙板(四块用原木串叠成的木板围成长方形箱体,上下为空,三方固定,一方活动)架在房基脚上,然后往里填土(红壤土)填一层(约5公分),由两人用杵棰分别从两头往中间夯实,再加第二层,一层一层叠加,直到加满墙板内的全部空间,再由活动的一头松开并移出墙板。这样一板墙便垒成。第二板与第一板相衔接,板与板之间需加些草荆或竹片增加拉劲。
垒土墙的技术要求极高。首先墙板的安放固定必须水平,一板墙与一板墙上下左右之间的衔接必须在水平线与垂线的精准范围内;其次,一板墙内层土与层土之间必须粘实均匀;第三取土质量必须保证纯正的黄黏土,不能有参杂的沙土,否则夯不结实。
质量要求最为精准的地方在四个拐角,两层以上土墙建筑必须有技术精湛的师傅吊线把关。三层以上建筑则需请歙县南乡的大师傅整体把关。
土墙屋最大的好处是“冬暖夏凉”,特别是到了冬天,外面即使大雪纷飞,冰冻三尺,一家人围着炭火取暖,依然温暖如春。“脚踏一盆火,手捧苞芦粿,除了皇帝就是我……”便是歙县南乡住在土墙屋中的山里人的“骄傲”。
四、惊世奇葩
过关山村向西需翻越高高的龙岩岭,方可到达我们此次目标地阳产村。
在近中午12点的气温渐高,饥肠碌碌的困乏中终于翻过龙岩岭。
站在龙岩岭顶端下瞰,山坡上的村落便是阳产了。
当视线里的村落渐渐拉近时,全部的困乏便随着令人震撼的惊喜一扫而尽。
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楼为主,众多土楼密集的排列在山坡上,组合成蛮有气势的土楼群。
据资料载:阳产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为郑姓居地,郑姓于宋时由歙北迁移定潭而居,后迁阳产,为郑半洲再能公之后。据传郑公守猎到阳产,跟随猎犬卧于阳产山凹不愿返回,郑公见其四面环山,山泉清澈,古木参天,经几番审视,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决心迁移定居阳产。
高处下瞰阳产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显现出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壮观、雄浑而又古朴的画卷美。体现出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美。
走进村子,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
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
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呈现出一种乡土的原味,体现出独特的乡土风情美。
为啥叫阳产?当地村民介绍说,这地方山势较高,村庄朝阳而建,阳光也充足;村子建在山坡上,比较陡。歙县南乡人形容坡陡的地方叫产。这或许就是阳产地名的由来吧。
来到一处留有通道的土楼前,看看这个拱形门洞及其整个建筑墙体——高拔、整齐,数十年风吹雨淋,完好如初。这是怎样的建筑工艺?!
来到一处高高耸立的土楼前,我们再次驻足仰视,眼前这幢三层建筑,绝对高度约在15米之上。历经风雨数十载,抑或上百载,依然墙体端正,没有细微的裂缝、没有丝毫的偏斜,依然那么稳固如初。试想当初建造她时,硬是垒墙师傅站在夹墙板上冒着高空作业的危险,一杵一杵的垒实,一层一层的叠加,方创造出这样一祯粗旷中透着雄浑,原始中蕴着精美的艺术杰作。
信步走到村民汲水的老井边,井身嵌入石墙的内里,井口用青石垒砌,看上去像个门洞。井口前用石阶与村道连接。从门洞型井口往里看,方见井水清澈透底。弯下腰,用手掌捧一捧送进嘴里,顿觉甘甜爽口。它不仅滋润着众多的像我们这些外来客,更是滋养着淳朴的阳产人……
在土楼群错落之间的石板巷道里、石阶上,一直流连盘桓到村前的小平台,然后再次兴致悠然的品味着这个远离世外的传奇式古村落,不免又有些感慨:
——阳产之美,美在原生态!四百多间土楼集中在一个村落中,成为村中建筑的主体,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村中石板路,石板阶梯,石板桥依然如故、、、、、、这是一种怎样的奇观!以致被发现她的研究乡村古建筑的各路大师们尊为徽派建筑的又一奇葩,东方生土建筑文化艺术的殿堂。
如今阳产这枚原生态的奇葩经户外背包客发现并拍照上传于网络,始引来全国各地的旅游观光客,从而演绎出原始生态或说是落后生产力与现代文明的穿越、变奏、和鸣、交响。
——当我们最后站立在村前的小平台上再次回眸凝视阳产的全景时,心情是复杂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一组复杂的多面体,阳产也不例外。当阳产在我们这些外来人眼里呈现出原生态的美的后面,她写意的应是原始、闭塞;落后、贫穷,改革开放几十年竟然缺乏面貌的改变!
时光如刀在阳产土楼斑斑驳驳的墙面上刻下的是曾经的萧索,岁月如画在泛着青光台阶古道的青石板上画出的是时间的沧桑,人生如梦在阳产的古道旁、古凉亭顶、古井圈边、土楼地基的墙壁上长满的青苔,叙说的是生活的艰辛——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的痛苦应该远远超出了欢乐的程度,或许真的是时光消磨了岁月浮光……这些又是我们这些外来的观光客岂能读的懂的?!
其实,当我们在从龙岩岭下来,迎面撞见的那位80岁多老奶奶仍背篓荷锄上山采茶种地时,从她那浑浊的眼神里,满脸皱褶的纹络里,表情无奈的神态里就已能体会到阳产人生活的不易了……
但愿今日之阳产人能抓住这轮全国各地举目关注的契机,携瑰宝造财富,化奇葩为收益,在保护好原生态之美的同时,开发利用好难得的旅游资源,造富于全体阳产百姓……
但愿阳产的明天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