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县城往东五公里,就到了下新镇。因为“八水一山一分田”的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我们又称它 “水乡”。这里不像北部山区崇山峻岭云遮雾绕,也不似南方湖区一马平川一览无余。高低有致,起伏连绵的丘陵地,似乎因水的滋润,山峦、树木、房屋,处处显得精巧灵秀。
绵延百里的龙感湖水,碧波荡漾,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临近下新时,画风一转,变得温顺乖巧。环绕下新的是一条狭窄的甬道——一块陆地仿佛从中劈开,彩虹般的桥连接两岸,桥下水流淙淙,站在桥上,湖风迎面扑来,一望无垠的湖光天色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殊不知,这里就是下新渔港,鄂东南最大的渔港之一。
时间倒流到古代。每当狂风大作,暴雨滂沱,浪卷波涌,附近的渔船、商船纷纷驶进甬道。低缓的水流,两岸的堤坝,恰似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将一艘艘惊魂未定的船只轻拥着,显露出农家主人一种热忱纯朴的姿态。而甬道内像连起来的“弓”字,水草菁菁,仿佛别有洞天。恶劣的天气有时持续几天,船上的人为了果腹只好下船,用手中的鱼换取其他食物。这便是渔港最初的由来。
相传清初建镇时,按人数编报,下新人少未编上,后终于编上,就叫下剩镇,讹为“下新”。古时候的龙感湖称“雷池”,四通八达的水上枢纽,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频繁的水上战争,加上连年的 “汪洋水泽”,岸边的人民不聊生,致使下新人烟稀少。解放后,新中国大兴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生产,下新也如同一只瘦骨嶙峋的小鸡,逐渐丰满,雄鸡一唱天下白,伴随着越来越繁荣兴旺的渔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和太阳一起升起在黄梅的东方。
与“清早起来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不同的是,下新的渔民晚上撒网,凌晨归来。月上柳梢头,渔港里布满了灯火。盏盏灯火并不明耀,但映照得水面波光粼粼,看上去流光溢彩。慢慢地,人影幢幢,说话声、笑声,随着伸展开的一张张白帆,飘荡在水面上。顿时,渔港好像绽开了一朵朵白莲花。吱呀撸浆,水音清脆,渔船起锚了,船队出发了,仿佛是翩翩起舞的白蝴蝶,浩浩荡荡地向远方飞翔,蔚为壮观。岸上的女人们目送着白蝴蝶渐行渐远,成一个个小白点,最后散开消失在黝黑幽静的湖面上,才成群结队地回家,睡个囫囵觉。
女人们揉着惺忪的眼睛又来到了岸边。此时是凌晨3点,夜色像无边的帷幕一般笼罩在沉睡的大地上,远远近近的景致,朦胧又混沌。女人们向同一个方向张望。小白点出现了,逐渐放大,又成了白蝴蝶,伴着歌声、笑声、叫唤声,寂静的渔港喧哗起来。渔船抛锚,满舱的鱼虾活蹦乱跳。男人女人忙乱地拾掇,分门别类地装在不同的竹筐。不知不觉间,夜的浓墨在一点点稀释漂淡。机动车辆的马达声,划过黎明前的黑暗,在空旷而安谧的晨光里,显得格外闹腾。下新镇的早晨总是到来得早些。一会儿,一筐筐鱼搬上了,停满在岸边、路边、桥上大大小小的货车、面包车、三轮车里。当第一缕曙光把东方和湖面映照得如玫瑰般艳丽时,渔港却像一个刚刚经历过战斗的战场,一片狼藉。浓浓的鱼腥味,在渔港的上空如波浪一般起起伏伏。老人、女人在清理场地。太阳跃出湖面,跃上了天空,不远处的县城车轮滚滚,步履匆匆,奔波在上班上学的路上,渔港则沉浸在安详的睡梦中。
白天的渔港是安静的。每一艘渔船在渔港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约定,就像一艘渔船都有固定的鱼贩一样。渔船拥挤却有序,那么静静地锚泊,倒是渔港的又一景致。
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家生活截然不同的是,渔民的生活有着季节性的变化。每年的4月1号到6月1号为休渔期,渔民们并不闲着,岸边上伸展着庞大的网具,他们或冲洗渔网,或坐在小凳上补网。将梭罗穿梭在网眼之中,将长长的渔港织出了一道浓厚的渔家风情。
龙感湖盛产青草、鲢鱼、鳙鱼、鲤鱼、鳊鱼,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还有丰富而珍贵的水生植物,如野莲、凤眼莲、野菱、菰、黑藻、芡实等,“黄梅青虾”因出水时全身青色而得名,是黄梅特产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2009年龙感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大了对湖区的投入,使得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各类动植物更丰富了,候鸟更多了。这给下新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走进距离渔港几步之遥的下新镇,这里大多数人靠打渔为业,几乎每家门口都有一条精心包裹的、倒置得如半湾月亮的渔船,好比城里人家门口停泊的小汽车。如今的下新渔民拥有多条渔船,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且船上安装了马达,木帆船变成了机帆船。主妇们坐在门口忙碌着,旁边的圆簸箕上晒满了鱼面、鱼块、小干鱼。龙感湖水滋润了下新镇,勤劳的下新人民,又滋润了一个个油亮亮的日子——虽然还是那些弯曲起伏的街道,但楼房新了、高了,一张张笑脸更加灿烂了,无论走进哪家,一桌鱼宴,香气扑鼻,让你不由得先咽口水,然后在主人的热情招呼下入坐,拾起筷子,大块朵颐。一种幸福从唇齿间荡漾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