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万英的头像

汪万英

网站用户

其他
202108/24
分享

走进重庆洗新乡

汪万英

从重庆市石柱县城出发,驱车40分钟就触摸到石柱县洗新乡的脉搏。远处群山叠翠沟壑纵横郁郁葱葱,薄雾缭绕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近处葱绿的玉米地里,那些胖嘟嘟的宝宝们正迎风摇曳,三五成群的烟农正收割烟叶,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穿过巍峨的风电群,沿着被雨雾冰雪粗糙了脸面的水泥路下行,车轮卷起漫天灰尘。汽车在峡谷中穿行,两岸悬崖峭壁,峡谷深不见底,翠绿满眼清新扑鼻,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一栋写有“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标语的米黄色大楼提醒我们洗新乡政府到了。街上水泥地面坑洼斑驳,几栋民房紧凑地矗立在街道两旁。“戴口罩 不聚集 疫情防控别放松”,红底白字的标语悬挂在一栋木列房墙上,墙根下晒着油炸木姜子、水煮洋芋片,五六个耄耋老人正闲适地坐在一家小商店门口闲聊,商店货架上稀稀朗朗摆放着方便面、饮料、食用油、香烟等商品。他们好奇地打量我,质朴地调侃:“我们这个乡场不大,没有宾馆没有饭店,划根火柴可以转一圈。不过想吃什么我可以去地里现摘回来给你们煮,家里的床也可以让你们睡。”我的心一下子被拉近了。

抗捐洞

距洗新乡政府2公里林木蓊郁的上盖山杨福湾,一片柳杉林深处,隐藏着一口能容一个人猫腰进入的山洞,当地人叫“抗捐洞”。匍匐进洞爬行三四米,洞内豁然开朗,出现两层楼高2米宽的巷道,往前约50米,分成三条岔道直抵后洞口,洞外悬崖绝壁杂树丛生。

“我们这里还是红色革命老区呢。”一位头戴白纱帽脚穿红凉鞋丰腴富态的婆婆自豪地对我们讲起久远的革命故事。

1929年春,洗脚溪(今洗新乡)上盖山人余先礼于重庆川东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因不满反动政府苛捐杂税,在湖北省利川县早期共产党员周念民的影响和教育下,于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一支有40余名骨干队员的洗脚溪抗捐队,自任大队长。抗捐队得到新场(今新乐乡)、水田坝(今金竹乡)、清明山(今利川市黄土乡)等地民团和“神兵”的积极响应,迅速发展至三百余人,在洗脚溪一带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广泛开展抗捐斗争,有力抗击了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

1930年12月,抗捐队先后击溃马武厢子石团总曾鹏久民团和桥头坝大地主杨开甲地主武装。之后,经过几次与反动武装的战斗后逐渐强大起来。

1931年夏,四川军阀刘湘派周化成部队进驻石柱县城。11月5日,周令第一区队长李蕴岚率队攻打洗脚溪抗捐队,在上盖山激战3小时,双方死伤多人。抗捐队因武器低劣、子弹缺乏被击败,余先礼被迫带着20多人,钻进杨福湾洞凭险抵抗。李蕴岚与三县联团组成“清乡”兵围洞数日后,挑选40名精兵组成“敢死队”向洞内发起进攻,激战2个多小时,被抗捐队员用石头和自制地瓜手榴弹打(炸)得尸横遍野、血肉横飞。李又组织强大火力从后洞口攻击,用冲锋枪朝里面乱射。余先礼枪法精准,从洞口射向几百米外一枪一个,他和其他抗捐队员一起凭借洞内地形掩护,歼敌30多人。

“清乡”兵围洞久攻不下,周化成只好亲自前往督战。他一面打出“不杀抗捐队员家属”的安抚旗号收买民心,一面派人扣押了余先礼的父亲余清成等,要他们进洞劝余先礼出洞缴械。

12月7日,余先礼在父亲和兄弟们的一再要求下,为尽孝道,抱定一死,答应出洞。当他们走出洞外,一阵枪响,几人倒在血泊中……

听着先烈故事,我仿佛置身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仿佛看到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浴血奋战的场景,想到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泪盈眶。

“余先礼烈士现在还有后人吗?”我不禁问道。

“有,余先礼还有个儿子名叫余祖吉,今年90岁,住在万寿村沙坝组,享受着国家低保。余祖吉的儿子已去世,孙子在县城打工;老人不幸摔断了腿,由三个女儿轮流照顾。余先礼现在都有重孙辈啦,一大家总共有三十几口人呢。”婆婆朗声回答。

余先礼的曾外孙吕仁荣表示,他们要继承和发扬曾祖父的革命遗志,将他抗捐的故事代代相传。当地政府也准备打造杨福湾“抗捐洞”红色旅游景点,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100亩莼菜基地

西晋时期,有个叫张翰的人在洛阳当官。一天秋风乍起,他想起故乡吴中的莼菜、莼羹和鲈鱼,叹曰:“人生贵适志,何能驾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归里,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美味的莼菜不仅吴中有,平均海拔1340米的洗新乡万寿村更是其理想家园。

清晨,远处和近处的绿油油的大山笼罩着一层薄雾,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像是仙女舞动的轻纱。半山腰层层叠叠的100亩莼菜梯田里,一张张椭圆形嫩绿的叶子浮在水面,像羞怯少女张开的双臂,一朵朵粉红的花蕾探出水面,晶莹滋润、楚楚动人。太阳刚冒红,体格健壮头发乌黑、红色运动衫裤的万寿村副支书赵红军,带领八九个村民高高挽起裤腿站在50厘米左右水深的莼菜田里,面带微笑,勾腰低头,右手在水里熟练地撇开浮叶,顺势将触碰到的水草一把捞起,搭在左手上,然后用三根手指托住嫩叶根部,拇指迅速掐断一把捞出水面,扔进身旁的盆子里……

为了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赵红军从家里摘来红辣椒、四季豆、南瓜等蔬菜,捉来一只8斤多的鸭子,驻村队员小刘的妻子夏老师开始忙活起来,杀鸭、拔毛,洗菜、切菜……酸萝卜鸭子、姜爆鸭杂、红椒肉丝、蚂蚁上树、炒嫩胡豆、炒四季豆、油炸南瓜花、凉拌莼菜、凉拌黄瓜,色香味俱全的一大桌。特别是焦脆糍糯的油炸南瓜花,圆融清脆、鲜美嫩滑的凉拌莼菜更是让我们不舍停箸。

晚上,驻村队员和村干部一起,对村民采摘的莼菜“杀青”。为了让莼菜受热均匀,他们将莼菜装进一个满是漏眼的不锈钢盆子,放入不锈钢锅里的沸水中,边煮边用水瓢搅拌,待莼菜的叶柄和叶尖变黄变白后,迅速将盆子抬起来,滗掉沸水,倒入盛有山泉水的干净大盆里,将不锈钢筲箕放入盆中,边往盆里注水边舀出从筲箕漏眼里滗出的热水。莼菜冷却后,舀入一个装满山泉水的大水瓮里,浸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剔除杂质和大的叶片后,装瓶带到石柱县城送到消费者手上。

近一个多月来,万寿村驻村队员和村干部一起,想方设法将水中的莼菜变现,共卖出1600多斤16000多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千年银杏树

“金樱相亚枝枝袅,银杏低垂颗颗圆。”“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洗新乡丰田村田坪组,一颗参天古银杏树长在一块宽广的平坝上,地面裸露的根须盘根错节直径约15米。成人游客们惬意地散坐在围绕树根的条石上乘凉,两个白衣女孩用水枪喷出两条蛟龙交互缠绕,另外三个小孩羡慕地看着,跃跃欲试。

树高约50米,高耸入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绿巨人。树胸径约2.8米,我们同行的5个身高1.75米的成人男子刚好合抱,像巨人伟岸的身躯。距地面5米左右开始,往上每间隔4-5米,树身四周就发出几股树杈,树杈上又分出许多小枝丫,巨大的树杈伸向四面八方再向下披散,深绿的叶子像一柄柄展开的扇贝,遮天蔽日。树上的各种鸟儿叽叽喳喳,时而婉转歌唱,时而追逐嬉闹。树冠径约13米,整棵树像一把撑开的巨伞,为树下的游人遮住似火骄阳。一颗颗青黄的白果挂在树叶间,一阵大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白果摇摆晃荡,激情合奏一曲美妙的乐章。我仿佛看到秋天阳光照射下,那一串串橘红的白果,如耀眼的珍珠玛瑙红宝石,令人炫目;微风吹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如五彩缤纷的蝴蝶漫天飞舞,霎时空中一片金色的海洋。那满地的银杏叶,给大地铺上一床金黄松软的地毯。

当地村民吴先生说,1970年代,重庆市林业局专家先用树木测量生长锥在银杏树主干上钻取样本,再利用树木年轮分析仪进行年轮分析鉴定,最终得出该树的实际年龄约800多年,至今约850岁。为了防止雨水或病虫害侵入造成树木腐烂,工作人员取样后对树孔进行消毒,用玻璃胶进行了填充。

“这棵树苍翠挺拔,生机勃勃,看起来十分年轻,就像一位妙龄少妇。”游客们纷纷赞叹,在树下拍照留念。

“这棵树很神奇,不仅能预报天气,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呢。”吴先生幽幽地说。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巴盐古道的必经之地。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叫余春的年轻背盐汉子正艰难地行走在巴盐古道上,暴风雨使他迷失了方向,与背盐队走散了。他正心灰意冷,突然发现身后跟着一女子,身子瘦瘦的,穿着一身绿衣裳,自称银杏儿。银杏儿与他温柔相待,如影随形。二人互生情愫,结为伉俪。

银杏儿在家洒扫庭除洗衣做饭,余春继续在巴盐古道走南闯北,有时数月才回家一次。每当余春回家,银杏儿都会扑到他的怀里,说不完的亲昵和相思。这时余春觉得周身清香扑鼻,既像陈年的老酒,更象深山千年树木的清香,顿觉神清气爽。自从娶了银杏儿,余春逐渐变得容光焕发。

一年后,余春背盐归来,发现家里干净整洁,银杏儿却不知道去向。他四处寻找不得,伤心痛哭。一天深夜,银杏儿缓缓入梦来告诉他,她就是路边那棵古银杏树。两年前,余春和他的背盐队遇到暴风雪,队友们想在路边的银杏树上砍柴生火取暖,被余春阻挡。银杏儿心生感激,见他身体不大好,特意幻化成人来报恩。“为了让你的身体尽快好起来,我便散发出独特的药草气息让你呼吸,为你治病。可是,我每散发一次香气便损伤自己一次,现我已无法再化作人形。你已无大碍,我亦释然了。”说完嫣然一笑,依依不舍缓缓离去。

想起一年来的恩恩爱爱,余春伤心欲绝、万念俱灰。不久他出家为僧,吃斋念佛,每天与青灯古佛为伴,在木鱼声声中,为他的银杏儿祈福……

千百年来,这棵银杏树一直守护着村庄,见证了丰田村的风云变幻,也为洗新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我相信,这里的村庄会越变越美,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天生石拱桥

同行的吴先生说,到了丰田村,不去看看天生石拱桥,就等于没来。在他带领下,我们直奔天生桥。

一片茂密的森林深处,一条水泥人行步道自上而下,蜿蜒曲折,我手拄着木棍,小心翼翼沿水泥阶梯下行,路旁的野花张开笑脸鼓励我,树丛中的青蛙时不时跳出来跟我打招呼,同行的小女孩们更是“嬢嬢”“嬢嬢”地问这问那,似乎这原始森林里藏着她们问不完的秘密。

“哇!好大好高的一座石拱桥呀!”同伴的惊呼,将我的视线引向一座横跨在两座山间的“石拱桥”。“真美呀!”我忍不住惊叹。话没落声,只听右膝“嘎嘣”一声脆响,我心里咯噔一下,膝盖又糟了!我的右脚已无法抬起。走在前面的先生心有灵犀似的发现了我的不好,赶紧回头架起我的左肩,用力辅助我下到一个最佳观测点。

这是一座横跨溪涧的小山,由于山水长年累月冲蚀,中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酷似一座天然的拱桥。拱桥跨度约40米,拱高至沟底约80米,拱顶岩石层厚约15米,桥面宽3米多。

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拱顶之上,杂树林立,植被葱茏,空气清新。拱桥之下,树木葱翠,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吴先生又讲起天生桥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田坪大山上住着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孩子的父亲早已去世。一天,母亲突然浑身发热、大汗淋漓,继而肚子绞痛。儿子用尽各种土办法都不起作用。母亲虚弱地对儿子说:“儿啊,你到河坝场那里有个姓蹇的老中医那里抓中药,以前我得了同样的病,就是吃了蹇中医的药治好的。”儿子听了立即起身,翻山越岭到河坝场,找蹇中医抓了几幅中药。

返回途中,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天空电闪雷鸣,稀里哗啦下起暴雨。雨越下越大,很快淹没了回家的路,眼前一片汪洋。想到在床上生病的母亲,儿子心急如焚,情急之下跪向苍天放声大哭:“老天爷,求求你不要下雨了,让我赶快把药带回家救母亲吧。”哭声哀婉悲痛,惊天动地。

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暴雨慢慢停下来,但洪水滔滔他依然无法回家。正在绝望之际,天空猛然飞来一只仙鹤,口中含着一块石头。仙鹤停在他面前张开嘴巴将石头丢入水中。石头越变越大,慢慢变成了一座石拱桥,一头在他脚下一头连到他家门口。他赶忙走过石拱桥回到家里,将药煎好给母亲服下。母亲高烧退了,肚子也不痛了。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长长的水泥梯步上,先生扶着我,我拄着木棍,拖着右腿一拐一瘸往回爬。美丽的天生桥和动人的传说,让我虽大汗淋漓,却心情酣畅,大呼值得。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洗新乡变得一片静谧。深蓝的天空满天星斗,像一粒粒珍珠,似一把把碎金,撒落在天幕上。它们或明或暗,像调皮孩子眨巴的眼睛。突然,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银亮的弧线,像织女抛出的锦线,转瞬即逝。一切归于宁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