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再斌的头像

汪再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3
分享

云起处书声扬

站在莲包山顶,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莽莽青草铺满坪地。在坪地尽头,长长的野草遮不住一段黑黑的院墙。传说中的 “墨庄书院”竟然败落如此。

墨庄书院,建于明末清初,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时300余年。明万历年间,由黄梅廪生石纯若主持兴建,历时八年,建成上下二层书院,每层四十八间,故乡民称书院为四十八间。上层为文学书院,供子弟发奋图强之所在,下层为军事书院,按军事战斗设计而成,既供弟子闲暇之时研习军事,又可在战时组织子弟及乡民抵御贼寇入侵。

书院坐东朝西,为砖木结构,上层宽大,下层稍窄。砖石青色厚重,下层多条石修筑。东西长68米,南北宽76米,四面挡土墙高约7.4米,康熙六年书院曾重修。

我还到过方圆百里内的另外两个书院:白鹿书院和沧浪书院,就想不通为什么墨庄书院是建在山顶,而不建在山下或山腰。后来,在海拔高达1100米的一尖山鲍照读书台和海拔800多米的万家堡邓文滨读书台上,才忽然领会到前人真的是大智若愚。如果是今天,哪位领导说在山顶修一座学校,一定会被万千群众斥为猪领导。事实证明,书院在三百年的时间内,共有5人中过进士,曾创造了石氏一门四代四进士的荣光;有还30余人中过举人、贡生、秀才。300年间,从这里走出去的官员们两袖清风,清廉有识;从这里走出去的商人一身正气,诚信可嘉;从这里走出去的乡民忠孝贤明,耕读传家;从这里走出去的革命志士英勇有谋,高风亮节。

莲包山其实并不大,山体呈南北走向,从南北两个方向有山路通往山顶。南起江河村,沿溪水往上走,到山脚下,穿过如墙的芭茅林,踩在几百年前乡民铺造的窄窄山石上,约行四公里,登高近600米,费时在80分钟左右,到达山顶。顶上北边是一大片草坪,据石姓老人说有二十余亩面积。这片草坪昔日曾是书院的粮仓,清风吹过,金黄的稻谷微微摆头,求学的孩子捧着诗书在梗上大声朗读。只是不知道当时是从哪里引水灌溉的。草坪的东边才是书院,书院呈长方形,有院墙和前后门。三百多年前,如此规模的书院,建在高山之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更难得的是,这是一座石姓家族书院,书院附近还有石姓家庙梅源寺。想象中,旭日东升,书院周围的林子里雾霭升腾,寂寂的深山,忽然被一阵朗朗的书声打破宁静,一群孩子在山顶的各个角落捧读诗书,让原本空旷的大山绽出无限的生机。

虽然传说中的书院建筑让人称奇,但我深深佩服的却是那个立志建造书院的人。那是怎样的真知远见,才有如此开阔的胸怀,敢在大山之顶建造如此规模的书院!文化兴邦,文化更旺族。在书院建造的前几十年里,黄梅先后有三人文传天下。一位是深受宰相张居正器重的理学家瞿九思,先后在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沧浪书院等天下院授课教书,是明朝时期唯一不当朝廷命官却享受朝廷奉禄的人;一位是廉称天下的石昆玉,人称“石青天”;一位是兵部尚书汪可受。这三个人既是同乡又同时生在一个时期,三人可谓誉满神州,但无论是瞿九思还是汪可受,他们的后人成就显然不及石昆玉的成就。唯有石昆玉之孙石纯若,曾经走遍四方,老来归隐故乡。功名利禄皆不求,只愿诗书伴儿郎。他不仅继承了前人家风,并开创了举族奉读的家风。这样的胆识这样的胸怀这样的远见,真是让后辈高山仰止。这也难怪在之后的三百年间,石姓子孙中涌现中无数令人敬仰的人才。远的有三十多人功成名就,各自造福一方;近的有东方传奇石香玉、革命烈士石衡钟、石炳乾、戏剧表演家石联星等大批卓有成就的人物。

想不到的是,在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墨庄书院也演绎了一段红色传奇。奋战在大别山区的新四军将领先后以此为据点,积极展开战斗,发展武装,张体学、邹一清等领导先后在此开展工作。县城中学因日寇侵战,广大师生也曾经移学至此。而莲包山下的江河村、木桥村也因为这一段故事和山清水秀的环境名列美丽乡村。

回首处,莲包山尖云海升起,耳边又仿佛传来阵阵书声。一切若梦,一切是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