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再斌的头像

汪再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4
分享

春风十里新开口

读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时,有一种错觉,这不是扬州,是新开口。

而今荠麦青青的景象更被满城黄金甲替代。暖春三月,野郊田畈,一簇簇,一片片,一团团,金黄的油菜花间夹着青青小麦,花儿环绕着村庄,村庄弥漫着花香,走在哪里都有芬芳的春天气息,走到哪里都象走进了美丽的花园。

而一千一百多年前,当那个孩子跟着母亲来到这里时,他看到的不是春光,而是收获。母子俩在已经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着余穗,没想到却遭来轻薄。一名泼皮上前戏说:“孩子,叫我一声爹,我给你一箩筐麦子。”孩子乜了一眼男子,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叫你爹?今后天下人都要叫我爷的!”男子只是觉得孩子人小口气大,孩子母亲却如同电击,愣在那里,许久才放声大哭、继而大笑起来。男子不知道这是孩子七年来第一次开口讲话,更不知道这孩子今后成为了天下名僧,深受世人敬仰。也是这之后,孩子遇到四祖道信,并收为门徒,后来继承禅宗衣钵,开创了东山法门,成为禅宗五祖。而五祖禅师第一次开口讲话的地方被后人称为新开口,并在此地修建了开口寺。

开口寺位于新开龙宕东北角,有六七百年历史。最早的开口寺建在大师第一次开口的地方,后来成为新开镇市区。而新开镇也在大师成名后,渐渐成为长江港口小镇,一度人烟密集,市井繁华。因为多次遭遇长江决口,后来渐渐没落。明代的一次决口,将新开镇完全冲毁,使市镇成为龙宕,后人在龙宕边修建了新开口寺,一直至今。新的镇区也建在龙宕边,现在成了新开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走近开口寺,并没有想象中的沧桑古老。林荫掩映下,开口寺的清幽与小镇的喧嚣显得格格不入。寺院虽然在岁月里不断损毁不断重建,但历史并没有湮没千年的传说和村民们对五祖祖师的尊敬。

大师一鸣惊人的地方,注定有新的文化传承。明代后期,有位新开手工艺人王春香,把新开手工艺推向了外面世界。王春香传播的不是佛道,不是学识,而是独有的技艺,即黄梅挑花。一时间,江南不知黄道婆,尽人皆晓王春香,她以灵巧的双手,把黄梅挑花清新拙朴的原始之美传至江南大地。现在新开的黄梅挑花传承人石九梅,又将黄梅挑花挑向五洲四海,使黄梅挑花渐次擦亮了新开名片。这里有佛祖的慧根传承,更是是新开人的勤劳与聪慧的结晶。

曾让新开繁华一时的港口,因为泥沙淤积和地势变化渐至没落,而因为安全因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全部关停了,六嘴码头、蔡家渡码头也终于成为了历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千百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鳊鱼洲将历史性地修建高铁桥梁,选址已确定,施工指日可待,新开更新的机遇更快的发展又见曙光。

柳吐新绿,花绽丽容,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悄然掀起了新开繁荣发展的春天的红头巾。四房墩菱子湖摇曳的清荷,湖堤上柔柔的垂柳,晚风里飘香的紫薇,让村民陶醉自豪:谁说农村没有公园,乡村处处都是公园。边洲村的蔬菜基地成为黄梅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亲手摘下时鲜的菜果,亲自体验收获的快乐,乡村体验休闲游,让人在欣赏江滩美景的同时,饱尝农家美味,这一份悠然自得的快乐,你向往不?要是你戴上一顶草帽,捋起两只袖子,荷上一把锄头,到田间地头,体验一把农耕生活,累了,再斟上一壶村民自酿的六嘴醇米酒,是不是人也醉了,心也醉了。黄广大堤,在护堤林的掩映下,轮番披着绿衣、黄巾、白衫,舞动娇柔的身姿,从龙坪蜿蜒而来,向小池袅袅而去。那里是村民走出新开走向世界的通道,那里是儿童戏耍自乐的天堂,那里是青年谈情说爱的乐土,那里更是抵御洪魔的铜墙铁壁。沿江一级公路象一条玉色飘带,在金黄的油菜花丛中穿行,天上人间也莫过如此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江边美景,当然也是不能错过了,更何况还有摇曳在风中起舞的一片芦苇和绿茵如毯的江滩草原。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坐在江边,遥望斜阳,聆听涛声,这种感受这种惬意你有么?

僧既成佛,众生普渡,花若绽放,遍洒芬芳。欢迎你到新开来,亲身体验一下五祖禅师新开口的妙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