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再斌的头像

汪再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8
分享

红花寨上等风来


红花寨不高,却有是个有景有故事的地方。

早上起来,天色尚好,早餐后,便催促女儿整装备发。一家三人驱车便往小溪村奔来。

经过小溪村新修的水泥路,绕道山脚下的村庄,穿越桂花苗木园,有一条土路直通前面的小山,路正前方便是一座小山,前面路左是一家三间小屋的农家乐。

农家乐后面有四个人在那路上徘徊,几双眼一直在望着我们。四人一看便是登山的。手里拿着登山杖,男的背上背着登山包。见我们走过来,一女的便上前来问登山的路。其实,路就在前面,被一片公墓挡住了,从公墓边上走过去,正好是上山的路。太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看着前面有拦路的,便觉得无路可走,可一旦义无反顾地走过去,路其实就在前方。

这座小山其实爬过无数次,却一直不知道山名。也罢,世间无名有实的东西太多了,方便的时候用一下,过后便被人遗忘的也太多。山不高,却有点险。一直以来,别的地方登山,我都觉得很轻松,但一到这里,总觉得有些吃力。不吃力才怪,这山道在底下的坡度很大,路面窄小,我肩上背着的相机包七八公斤是有的,爬山的人都知道,陡坡向上爬,身体负荷会很重。加上登山之前,没有热身,直接拔腿就上,走不到百十步,身上便发热,嘴里喘气不止。

与山下的满园春色相比,山上还是很萧条,茅草尚未复绿,正是返黄转青的时候;小草倒是绿了一地,蕨草就放肆地满地撒野,反正是没人去理会;荆条却在抽枝长叶,毛毛的新芽骄傲地挺在柔枝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倒是不见,但风化的山石上不时地便冒出几朵小花,蓝盈盈的瓣儿,浅粉的花心,娇滴滴的惹人心爱。

半山腰听见叮咚的流水声,却看不到山沟和水流,只见一块巨石躺在路边。石头上正前的石壁上有几个大小不均的洞,象是风蚀的,更象是水蚀的。带着女儿和妻子绕到巨石的右方,便看见石壁上更有一个可容一人洞,洞壁呈很规则的弧型。我虽然见过多次,却和女儿初见一样,感觉到无比新奇,想不明白这个洞是怎么形成的。类似的山洞在乌珠尖也看到过,比这个洞更深。巨石往右再走,又有一块平卧的大石头,大石头底下,水流潺潺的声音愈发清晰,走近去,原来石头下面的缝隙里,流水在唱歌。多少其貎不扬的外表下,汹涌澎湃的内心往往被忽略,正如眼前这番景象。

往上走,山道便渐渐变得平缓了。路边几棵野茶,还没有吐出新芽,不能采盏新茶就春光,好在山顶已到了,一条宽阔的山路映入眼帘。

红花寨却在另一个山头上,顺大路往上再走五百米,左拐再上山道,不到十分钟,一座简陋的山门出现在眼前。这是红花寨的第一道山门,门前的悬崖边长着一棵迎客松,巍然耸立,好象在㳟候每一位贵客的到来。山门后看似一个小山坡,五六米高的样子。坡身宽厚,正好与山门形成一个场院,围着场院东边有一道石墙,大概是三百余米。西边不远处,陡坡下面几棵野樱花树刚好露出树稍,稍上一树樱花正灿烂绽放。场子看起来很大,大概可容纳三百来人。小山坡看上去很平缓,近前去,坡前有棵山鸡椒树,一树金黄的小花释放出淡淡清香,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就这样骄傲。绕过花树却发现小坡相当陡峭,而且越往上越陡,好在陡坡并不高。小心翼翼地爬过陡坡,又过了一道山门,才终于算是登顶了。

顶上是一个小坪,冬日留下的枯草耷拉一地,下面新绿艰难地想伸出头角,却被枯草毫不留情地完全遮掩。站在坪上,往南望,广袤的原野上,小村庄散落在田野间,金黄的油菜花和碧绿的麦地纵横相间,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象一支离弦的箭从田野间穿过,路两边的新房子排成一排,整齐地看着路上车来车往。近处却看不到山坡,只看到一小片樱花探出头来,摇曳在春风里。往北望,远处丛山㠉㠉,龙坪水库幽蓝的湖水飘荡在群山之间。站在山顶,看着眼前一派明媚的春色,只想等一阵风来,吹起一盏清茶,或是索性烫上一壶老酒,携上三两个相知,摒去一切的牵挂,只要饱餐眼前无边的美景,畅饮清风酿就的芬芳。这一刻,只觉得,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敌不过登上山顶等风来。

而一千年前的王仙芝却不这么想,虽然功败垂成,但好在命悬一线,凭得眼前天险,或可躲过李家王朝的追杀。九百年前的戚方也不这么想,作为岳家军的部将,戚方只想守住这一片河山,把南来侵宋的金军挡在长江以北,让中原大地上的农民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五百年前的梅堂、刘汝国也不这么想,他们指望凭着红花寨的天堑之险,挡住宦党当权民不聊生的朱家王朝,守住温饱不愁的寻常人生,过一段无欺无压的平淡生活。於天宝也不这么想,太平天国大军席卷大江南北,若不趁势揭竿而起,怕是受人欺凌的生活永远没有尽头。蕲黄四十八寨,红花寨寨主当然不是吃素的,敌不过大清如狼似虎的八旗子弟,也要杀他个贪官污吏人仰马翻。八路军四十二团团长熊桐柏也不是这么想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怎能任由日寇如许猖狂?一场艰难的伏击,以自己的牺牲赢来一次空前的胜利,证明中华儿女从来是不畏虎狼的欺凌。红花寨给了王仙芝们开拓新生活的希望,可惜,由于种种的原因,到头来,折戟成沙,好梦成空。

李柳军也不这么想。他想,学成文武艺,当报乡梓恩。二十年的求学,又二十年的创业,功成名就时,不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而是返哺乡梓的亟盼。振兴乡村,我辈有责,李柳军有的却是美丽乡村的情怀。两年规划,1200余万元的投资,1300亩山地的开发,让红花寨下的乡亲们眼前一亮,原来红花寨有山有水有美景,还有千年流传不绝的动人故事。

这是个美丽的春天,红花寨上,我依然等风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