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堂屋的垛壁上,住着一家燕子,光亮的羽毛,俊俏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说不准他们是几世几代了,老屋翻修了好几次,梁子换成了现浇,土垛砌成了砖壁,但燕窝一直保存完好。燕子一家世代相依这里,与退休后回到老家安居的父母和睦相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记忆中,燕子一家总要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从南方赶回来,就像我们每年回老家一趟过春节。只是不像我们那样来去匆匆,敷衍了事,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大半年,直到10月底才恋恋不舍离开。用深情的目光送走他们后,父亲便爬上小木梯,拿扫帚把燕窝里里外外清扫一遍,将窝里的细草碎片换掉,再用水泥钉和绳子把小窝加固,然后才将燕窝下的粪便打扫得干干净净。接下来,便是寒冬腊月,我们兄弟姐妹都赶回去过年。父亲总要在年饭桌上提到小燕子们,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燕子机灵、恋家、懂得报恩,他就亲眼见过老燕子飞不动时,小燕们反哺喂食的情景;他还说家有燕居,是喜讯,是吉祥,是缘分。当年燕子初来,我就是那年上的大学,接下来弟弟妹妹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年年岁岁,就是这些燕子们,带着书香,飞越千山万水,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祥瑞幸福,带来了勃勃生机。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春节一过,我们兄妹自然开始离家返城上班。天气也渐渐转暖,柔软的柳枝长出了鹅黄色的蕾,小河涨水,青草泛绿。当金黄色的阳光暖暖和和照人的时候,父亲又开始数日子了,母亲在一旁安慰:别急,说不准明天他们一家就会回来的———是在念叨燕子呐。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午,父亲正埋头看书的时候,飘过一阵呢喃,一抬头,两只燕子正从窝里探头探脑,在给父亲问好。接下来几天,他们双栖双飞,衔来春泥、叼上细草,在父亲曾经铺垫过的基础上,修补燕窝。父亲认定了这一对小夫妻当中,有一个就是去年长大飞出去的孩子。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要不,他们怎么会年复一年,繁衍生息,来来去去,对这个“家”始终不弃不离。燕燕于飞,上下其音,目睹燕子一家恩爱幸福热闹的情景,年迈的父母备感亲切和自豪。早晨,在燕子快乐的歌唱声中他们悠然起床。上午,伴随燕子们叼泥筑巢,衔食相哺的怡然情趣,母亲漱洗缝补,父亲吟诗作画,尽情书写他们的归田园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里的春天何止美丽啊,还有更多的牵挂与温馨!是的,我们兄妹几个都是唱着这首歌儿长大的,像垛壁上的一只只雏燕,一旦翅膀硬了,便迫不及待飞出老屋,远离父母的怀抱。人世沧桑,风风雨雨,让人感叹的是,小燕们无论迁飞多远,它们都能够依靠自己惊人的记忆力,每年按时返回故乡。相比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理由忘记,不能够啊。
过了小年,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父亲又打来电话,问我们今年回不回家过年,他说母亲这几天正在为我们收拾小书房,并将阁楼上的几床新做的棉被取下来翻晒。这些话,朴素。不由得又让我的眼前浮现出父母搭着小木梯,上下清扫燕窝,然后再去虔诚守望来年燕子归家的情景。(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