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光佐的头像

王光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13
分享

炊烟起处是我家

                                                                                                                                       文/王光佐

    喜欢陶渊明,喜欢他的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升起,袅袅不绝,那是我的故乡,那就是我的家。

故乡依山傍水,十几户人家,清一色的王姓,是个聚族而居的小村落。童年的记忆,一直在灰朦朦的炊烟里飘荡。一年四季,小桥、流水、人家,点缀着袅袅升腾的炊烟,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沭浴古朴的农耕文明,穿越淡淡的农家炊烟,我们一天天长大,宁静而致远。那时,父亲常年外地教书,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拉扯着我们兄妹五人。母亲的勤劳在村庄是出了名的,春夏秋冬,村庄的黎明静悄悄,母亲第一个拉开房门,撬开锅台上的二锅三锅,在门前的空地上,用宽锄铲起吸附在铁锅上的烟灰积垢。清脆悦耳的铲锅声,就像起床的号角,唤醒了整个沉睡的村庄。紧接着,从东到西,村头至村尾,吱吱呀呀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等到曙光初现,家家户户便开始烧柴做饭,袅袅炊烟鱼贯登场。那炊烟夹杂着晨雾,沿着村庄的走向,贴着屋头青瓦,虚幻缥缈,若隐若现。那些灵动,那些妩媚,那些淡雅,那些美好,在晨曦中久久不散。

当母亲在灶头升起第一缕炊烟时,我们兄妹便陆续起床。我那时还小,主要工作便是打柴。虽然小村依山傍水,但屋后不过是光秃秃的荒山岗,门前的圩埂也只剩下稀稀朗朗的胖根草。好在这种草根须粗壮,一节一节的,烧起来啪哩啪嗒,烟盛火旺。一大清早,我把它们一片片连根铲起,中午就着火辣辣的太阳敲掉泥土,傍晚再把晒干瘪的草根背回家。母亲帮我卸下背蒌,用湿毛巾擦干我脸上的泥土汗渍,便迫不及待抓起一大把半干半湿的草根塞进灶膛。噗地一下,灶膛通红,火蹦乱跳,一股浓烟腾空而起,袅袅升上了天空。那炊烟,浓浓淡淡,纤纤细细,断断续续,随风悠然飘荡,最后融入一片蓝天白云,氤氲了整个村庄……往事如烟,打柴烧锅的那些日子,总是挥之不去。等到我们兄妹一个个工作离开老家,等到父亲到龄退休告老还乡,已是改革开放大好时光。乡村一家接一家告别柴火锅灶,相继换上了煤气沼气,唯有父母还在坚守,重拾起乡村炊烟。父亲退休本来在城里有一居室,但他眷念老家老屋,执意采菊东篱,一心落叶归根。那一年,在外工作的我们出了些钱,老家的弟兄出力,应父母的要求将老屋翻修了一番,按原样重新构筑了灶台,将烟囱捋直升高了好几圈,拉出的烟火更浓更旺。朝暮乡村,当幽幽青烟从烟孔中喷薄而出,父母的世界变得格外的安静和谐。长烟落日,纷扰远离,我们无法感受那升腾的炊烟是怎样的幸福图腾,父母安守的又是一份怎样的宁静与温馨。父亲乡土情结浓郁,一直认为柴火烧出的饭菜好吃养生。他时常列举《调鼎集·火部》说 “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真的是,慢火焖炖,熬出的粥,特别地黏稠;还有柴火烧出的锅巴,健胃纯天然,细嚼慢咽,可口香脆。女儿属犬,一口的小犬牙,只喜欢柴火锅巴,母亲会在饭后往灶膛里塞一把柴禾,盖上锅盖,不一会,锅巴脆响隆起,那片片鹅黄,清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流连忘返。

暮色降临,鸡鸣桑树,众鸟归巢。那些年,只要是节假日,我都要带上女儿,回家吃柴火锅巴饭。站在高高的坡坎上,远远看老家村落,炊烟起处,一会儿凸起一会儿凹下,一会儿轻浮一会儿厚重,一会儿延绵一会儿断开,哦,那不正是自家的烟囱么,女儿欢呼雀跃,一阵温暖与感动再次莫名地漫上心头。我知道,那是父母在家,正忙着烧水做饭呢!间或,也会在门前撞见父亲抑或母亲,戴着草帽扛着锄头匆匆归来,手上还抓着一大把从地里摘下的瓜果葱菜。接下来,便是灶膛里噼里啪啦乱窜的火焰,便是瓜菜下锅的滋滋声响,母亲在锅上,父亲在锅下,一个舞动着锅铲,一个不停地往灶膛加柴,灶火越来越旺,炊烟越来越浓,饭菜越来越香。红红的火苗映红灶膛,也映红了父母慈祥沧桑的脸庞。柔柔炊烟,盘旋缭绕,缠绵在父母身边,慢慢向远处流淌向空中弥散,轻巧而空灵,幸福且安康!

炊烟,我永远无法走出的记忆和眷恋,我永远说不尽的牵挂和乡愁。父母相继去世后,在门前屋后空留下一堆堆高耸的柴禾,那是母亲抓耙的松毛,那是父亲砍伐的枝丫,岁月匆匆,他们来不及将它们燃尽,炊烟便戛然而止。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偶尔回家,睹物思亲,目光停留在那些枯萎的柴禾上,思绪不能自己。我在想,再过些年月,自己也要退休,真想像父母一样,回到乡下老家,升起那温暖柔软的炊烟,看阳光飘落,看炊烟袅袅,粗茶淡饭,生生不息。(作者单位 安徽省枞阳县教育体育局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