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松的头像

万松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3/03
分享

摘帽行动——来自贵州贞丰脱贫攻坚的报告

引 言

二零二零年三月,一场百年难遇、突如其来的灾难——新冠肺炎正在中国的大地上肆虐、蔓延……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从省城贵阳传到了贞丰——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经过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检查,该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同意退出贫困县序列。

至此,贞丰县各级党委政府、干部职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奋力拼搏了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从而摘下了那顶沉甸甸的“贫困帽”。

贞丰县是如何摘掉这顶“贫困帽”的?这当中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贞丰扶贫一线,用七天时间采访了八个单位、十一个农村产业发展基地和社区以及二十余名干部职工、教师、企业老总和务工群众,写就了这篇长篇报告文学,旨在从一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贞丰县的脱贫攻坚摘帽工作。

第一章 沉甸甸的“贫困帽”

人杰地灵的贞丰

倘若只听人说,不看字面,一定会有不少人认为“贞丰”三字就是争风吃醋的意思。

其实不然。就字面来讲,贞丰,说的是忠贞与丰茂。再说,贞丰人也很大度,不争风,也从来吃别人的醋。

从历史文献来看,贞丰,这一县名由来已久。《当代贵州》杂志编辑出版的《贵州县名溯源》一书记载:“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县境在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时,置羁縻明州。元为普安路东部下段地。明为广西泗城府西隆州安隆长官司地。清雍正五年(1727年),划其地即红水江北岸长坝、桑郎、罗斛等16里及西隆州之罗烦、册享等4甲半零21寨归贵州,置永丰州,治长坝、属南笼府。乾隆七年(1742年),改建石城。嘉庆二年(1797年)九月,朝廷嘉奖永丰州官民守城平乱有功,赐名改为贞丰州,褒以‘忠贞’之意。民国三年(1914年)1月,改置贞丰县……”

勿容置疑,贞丰历史,悠长而久远。

贞丰,不仅历史悠久,山奇水秀,风景优美,更有着让人惊叹的古代文明和地域文化标识。

在贞丰县城,有文笔塔,有马二元帅府,有文昌阁等等一些文物古迹;

在者相镇,有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双乳峰”,有国家级风景区三岔湖,有“虎”字摩崖古迹;

在平街乡小花江,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铁索桥”;

在白层镇,有白层古渡,有红军路过时写的“打土豪,分田地”红色标语;

在小屯镇,有源远流长的古法造纸工艺;

在挽峦乡窑上,有制作精美的土造陶瓷;

……

此外,贞丰县还先后获得了“中国金县”、“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糯食之乡”、“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全省双拥创建示范县”等多项殊荣。

这些,无疑都是贞丰县的一张张地域文化名片,它们让世人瞩目,让贞丰在历史的时空里褶褶生辉!

贞丰,素来资源丰富,县境内富含金锑煤铁铝等二十多种矿藏。特别是黄金矿,拥有四百吨以上的巨大储量,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黄金县”,而且名声在外。

坐在金山上讨饭吃

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且名声在外的黄金大县,却一度的“坐在金山上讨饭吃”,着实让人泪奔!

世人都觉得,这似乎有点滑稽。而这种滑稽,让县里的决策者们心里锥钻般疼痛,让干部职工和老百姓心里阵阵发酸。

贞丰是我的家乡,二十一世纪之前,我也曾经在那儿工作,对家乡的贫困状况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一九九八年,当时我供职于贞丰县委宣传部。眼看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八月中秋”就要到来了,部领导心系下属,想让职工欢欢喜喜过个团圆节,就吩咐办公室的同志去街心花园卖月饼的人家买些月饼发给部里的职工。部里就七八个人,每人三十个月饼,当时一个月饼才六七角钱,还拼不到三十块钱。就整个部里来说,月饼钱加起来还不到三百元。但就是这点小钱,也无法给人家卖月饼的,因为县里财政实是太紧张。办公室的同志只好给人家说先赊着,等有钱了才给。没人会想到,这一赊,竟然赊了人家一年多。第二年,眼看中秋节马上又要到了,因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部领导怕对不起职工,想了很久才对办公室的同志说,不行再去求求卖月饼那家,再给同志们每人赊二十个月饼发给大家。

“去年的钱都还没给人家,今年再去赊,哪有这个脸啊?算了算了,领导,不吃都行了!”部里的同志听了,一个二个将头摇得像货郎鼓。这事也就这样算了。

一次,州委宣传部某个科长下来部里检查指导工作,部领导没在,我去接待。为了与上级部门搞好工作关系,部长平常总是教导我们:虽然县里的财政很紧张,但我们接待要热情大方,不能把来的领导或客人得罪了。我们当然都领会得了部长的意思。这天,工作完了我带着两个同志去陪这位科长就餐。来到县政府旁边一家家常菜馆,我点了一盘炒猪肝、一盘花花菜、一盘豆腐锅粑、一盘青椒炒毛豆,另外煮了一钵素青菜,要了一碗辣椒蘸水,然后几人给这位科长说了一堆饱含歉意的话,开始就餐。

当时物价低,这顿饭吃下来,不过就是三四十块钱。但部里没经费,要等报账了才能给开馆子的,只好学其它单位先签个字摆着。知道县里财政老火,怕老板娘上门来讨债大家尴尬,我叮嘱她不要来部里边要钱,报了账我会送去给她。老板娘点头答应,说可以。时间一晃就过了七八过个月,老板娘见老是不拿钱去给她,只好跑上门来要,可部里还没报到账没钱给人家,只好央求她再缓一缓,等报了账马上给她送去。这事,弄得部里的人一脸尴尬。

还有一件事。这事是关于县妇联的,那年,县妇联主席杨厚蓉想替女同胞们办个活动,经费也就三百来块钱,杨厚蓉去找县里分管财政的副县长。县里财政捉襟见肘,杨厚蓉费了半天口舌在副县长面前求情,可结果不但经费没得,还被副县长说了一大通。手上没钱,但成天都有单位负责人来找他要钱,而且都说是必要开支,副县长心里也很烦。不就是三百块钱吗?从哪儿挤不出来呀?杨厚蓉主席有些不理解,以为是这位副县长不关心她们妇联工作,跑回到办公室伤心地哭了好一阵。

为减缓财政压力,县里决定紧缩开支,忍痛将干部职工该得的“三费一补”一马刀给砍了,说是“认账不赖账”。工资本来就很低,每月砍了五十多块钱,靠工资生活的人家,特别是单职工家庭,一家老小生活都难以维持。后来,这个账县里也赖了——财政一直不景气,没法补啊!

这些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事情,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贞丰县财政极度空虚。

在这个时候,县里的领导们真正尝到了什么叫“手长衣袖短”的滋味,知道了什么叫“没有钱的家不好当”。

没有钱,县里许许多多要办该办的事不得不搁下;

没有钱,老百姓日子过不出来;

没有钱,干部职工心绪燥动,无心做事。

但凡有点门路或有一技之长的干部职工和教师,都在往外奔。这不是他们不想留在生养他们的故土,而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富裕美丽?可是,一切皆有缘由。这些人出去了,也不是就背叛了他们的家乡。这些人的出走,相对减轻了县里的财政开支和压力,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当时,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有的地方还没有通路通水通电,老百姓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贞丰县的贫困面貌,党和国家已经关注到了,而且作为老少边穷地区给予极大关心和关爱,国家扶贫办像对待它贫困县一样,也将贞丰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给贞丰戴上了贫困帮扶的帽子,从政策、项目、资金等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

这顶沉甸甸的“贫困帽”,着实让贞丰县的领导和干部职工,还有老百姓,都觉得有些蒙羞。但大家心里明白,这顶帽子不戴不行,地方上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中央、国家和省州支持,仅靠一己之力,要想摆脱贫困,那是难上加难。

穷!穷!穷!一句话,都是贫穷惹的祸。

贫穷,让人思变

贞丰贫穷,这是摆在世人面前不容争辩的事实。但贫穷不是贞丰固有的特色,更不是贞丰的代名词和标签。

“贫困帽”国家是给戴上了,可大家都觉得它并不怎么暖和,相反可以说是一种耻辱,绝不能永远将它戴下去。贞丰县的领导和干部职工,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坚信,贫穷不过是暂时的、短期的,贞丰不可能,也不会长此以往贫穷下去,这顶不光荣的帽子,得想办法摘掉。

古语曰:穷,则思变。

可贞丰县的基础就是这么个状况,如何变啊?上一任县委书记陈湘彪、现任县委书记张玉龙、县长郑梦英等县里的一干决策者,都在苦苦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就在领导们感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中央和国务院要在全国掀起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在全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让全国的贫困群众都过上富裕的日子,而且还说“一个也不能落下”。

大政方针是有了,机遇也来了,可具体到县上这个层面又咋办呢?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黔西南州的东大门,总面积一千五百一十一平方公里,辖者相、北盘江、龙场、小屯、长田、鲁贡、挽澜、白层、沙坪九个镇和鲁容、连环、平街三个乡及珉谷、永丰、丰茂、龙兴、双峰五个街道办事处(永丰、龙兴、双峰三个街道办事处是在脱分攻坚时期设立的),共有一百六十八个村(居、社区),总人口四十二万人。全县居住着汉、布依、苗、回、仡佬等二十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四十九。因为贫困,被列为全中国五百九十二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中的一个,同时被贵州省列为六十六个贫困县之中的一个,其中鲁容乡还被列为贵州省二十个极贫乡镇之一。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精准识别,在开展帮扶之前,贞丰全县还有二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十万零三千七百八十三人还没有脱离贫困,这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县的八十三个村,他们均需要实施带动帮扶。

县里的决策者们,按照中央和省州要求,结合贞丰县情,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研究和讨论,最终作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决定,建立健全以县委书记、县长包保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乡镇和村,所有县委常委、副县长下沉担任乡(镇、街道)指挥长的县、乡、村、组四级指挥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为便于调度,在全县设立了十八个脱贫攻坚指挥部、十五个攻坚组、八十三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自二零一六年以来,该县九十一个帮扶单位(部门)、七千五百七十五名党员干部,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退出”目标,不折不扣推进“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和“四逐四准”,以力拔山兮气势,轰轰烈烈地开展拔穷根、摘穷帽的脱贫攻坚“摘帽行动”……

第二章 干啥,都离不开水电路

试想一下,一个地方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电,群众的生活会是啥样子?人们还能干什么?

什么也干不了。

“要想富,得搞水电路。”这个道理,贞丰县从决策层领导到一般干部职工,再到普通老百姓,人人心里都亮堂着,没有谁不明白。

于是,县交通部门行动起来了,供电部门行动起来了,水务水利部门行动起来了……

致富路,连心路

路,是连接大山深处和外界的纽带,是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的重要一环,是脱贫攻坚要干的最基础的事情。一个地方,连公路都不通,老百姓买进卖出的东西都靠肩挑马驮,甚至是走路都成问题,那这个地方还能谈什么产业?谈什么发展?

修路,成了贫困地区群众最强烈的愿望,也是他们最急盼的事情。

其实,在实施脱贫攻坚之前,国家就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不少公路、铁路,甚至是机场。具体到贞丰县,在县交通部门和各个乡镇的努力下,也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若干条乡村公路,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甚至有些乡镇公路也通到了组里。

县交通局的同志给笔者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的二零一七年下半年,贞丰就围绕农村交通建设目标,投资二万九千二百四十五点五三万元,着手实施“组组通”农村公路建设,将公路修到每一个村组。经过一年半拼搏,全县建成通组公路四百七十六公里,受益农户二万五千五百一十六户,受益人口十万零五千九百七十三人,这之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二千三百二十户,贫困人口九千六百三十八人,全县“组组通”三年大决战圆满收官,提前一年时间实现三十户以上自然村寨百分之百通硬化路目标。

但县里并没就此止步,而是紧接着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紧锣密鼓地实施“进户路”工程,亮化、硬化农户交通环境,让农户过上“车到家门口,出门就上车”的幸福生活。

才一年多时间,全县修通了农村“进寨路”一百三十六点九九公里,“进户路”六百四十五点二八公里,受益农户三万一千五百八十一户,受益人口十二万人,切实解决农户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县交通局办公室,笔者看到墙壁上悬挂着不少奖牌。再仔细一看,其中有两块特别耀眼:一块是去年元月份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表彰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另一块更厉害,是同年十一月份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表彰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这不只是两块牌子的问题,是一种荣耀,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爱,体现了一群众交通人的心血和付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提出去路上看看。鲁容乡纳翁村是他们的帮扶点,他们说去那儿。

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笔者在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沈应强陪同下,坐上他们的车从县城前往鲁容乡的纳翁村。

二十多分钟后,沿着贞白路我们来到了北盘江畔的白层大桥。

车离开大桥,进入了鲁容乡地盘。

“这条路好像是才修的,叫什么公路啊?”

一路上,笔者看到公路的路面很新,路两旁还堆放着新鲜呢土,便向他们打听有关情况。

“这条乡村路是去年才修建的,叫S315省道,宽四米五到六米五……”

“多长?”

“全长一共四十多公里,光白层到纳翁就有二十七公里……”

沈应强主任和司机李锦禄轮着介绍。

顺着这条九曲回肠般的乡村公路,在连绵的大山中弯来拐去穿行了近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纳翁村。

吃饭的时候,村支书韦川边吃饭边告诉笔者:“这条路没修之前,群众去赶个毛安场,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早晨天没亮就去,回来已经天黑了!”

“而且还要经过白层渡口的船家摆渡,要不然还到不了场上!”在坐的另一位年轻人附和。

韦川等人还告诉笔者,这条公路没修的时候,当地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连毛安场都没赶过,更不要说去赶贞丰县城。

吃过饭,县交通局在这儿帮扶的职工王进奖等人还带着笔者去看了村里新修的芒果基地产业路。因为忙赶回县城,还有一条修到白香果基地的产业路没来得及去看,着实有些遗憾。

王敬奖告诉笔者,鲁容一带多是土山,路好修,但也容易坏,遇到雨天容易塌方堵塞,加上村民们护路意识不强,道路容易毁损,路的养护成了一个问题。他还说,在这儿帮扶,除了其它工作,公路的维护宣传就成了他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珉谷、者相、北盘江和龙场等一些乡镇的乡村里,笔者亲眼目睹老百姓房前的进户路。就是在纳翁这个边远的深度贫困村,笔者也看到了新修进群众家门口的进组路和进户路。这些路很亮堂,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能有人要问,贞丰在脱贫攻坚期间到底修了多少条路?因为是为几年的事情,问县交通局的一些同志他们也无法回答清楚。但县交通局的易剑波同志给笔者提供了一个修建公路的年度计划明细表,表上这样记载:

2016年度

兴隆至平袍,Y005,白层镇,15.9公里,3657万元;

里便至毛闷,C284,鲁贡镇,6.1公里,488万元;

……

2019年度

纳翁至卡务,Y043,鲁容乡,16.1公里,108万元;

陇塔至瓦厂,C196,者相镇,2公里,20万元;

……

资料显示修建的路太多,具体修了多少条路,笔者也没过细的数。

有资料显示,自二零一六年实施脱岗贫攻坚以来,贞丰县投入资金五十三点零五亿元,新修、改建、扩建公路二千二百五十七公里,其中新改建普通国省道二百七十公里、升级改造县乡道路二百零五公里、通村沥青路(含水泥路)一千三百零六公里,“组组通”公路四百七十六公里。仅二零一七年,全县行政村沥青路(含水泥路)硬化路率百分之百,通客率也是百分之百;新建或改造桥梁十八座,改造渡口十六个、乡镇客运站十二个;白层港第一作业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投入资金一万一千七百七十四点七万元,治理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九百七十七点一九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四十条,易地扶贫搬迁及学生就学公交车专线六条,投运客运车辆一百七十八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十辆,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建制村通客运、百分之百易地搬迁点通公交”;在十七个乡镇或街道成立五个农村公路专业养护合作社,招聘三百五十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护路员进行日常养护。

这一组组数据,无疑体现了贞丰县脱贫攻坚期间交通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

电网升级,用电不再愁

电,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和象征。有了电,人们告别了点蜡烛和点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也让大多数人告别了柴火取暖、柴火煮饭做菜的时代,让社会前进了一大步。

贞丰,在实施脱贫攻坚以前,电网就基本覆盖了全县,无论是县城或是乡镇农村,亦或是居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

电是有了,但老百姓在用电时总是出现电饭锅煮饭煮不熟、电灯忽明忽暗,甚至是用着用着就停电的现象,更不要说想在家里安个打米磨面加工用的动力电。

原因是什么?就是电压不稳定,说穿了,就是电力满足不了全县老百姓的用电需求。

于是,“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提上了县里分管领导和供电部门的议事日程。

所谓“农网升级改造”,就是电力部门围绕供电的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和户均配变容量,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老百姓不仅有电用,而且有充足的电用,不再出现用电煮饭饭不熟、电灯忽明忽暗,或者是用着用着就停电的现象,老百姓家里就是想安个什么打米磨面加工机器,也能保障动力电供应。

据县供电部门的一份资料显示,在贞丰实施脱贫攻坚几年时间里,南方电网公司投入三点六三亿元资金对农村电网实施改造,并且没要县财政一分匹配。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贞丰供电人心系贫困群众,充分发挥“苦战苦干,无私奉献”精神,长期苦战在电力安装和维护现场。

在实施鲁容乡纳翁和卡务两村农网改造时,施工人员更是加班加点施工,每天早出晚归,连中午也不休息。作为管理和督战人员,县供电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唐健和大家一样,一直奋战在工地上。天气炎热,汗水浸透了他们身上的衣裳,但他们仍然坚持着。

唐健告诉笔者,为保证电力施工安全和进度,一个星期他有两三天泡在点上。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点用电,是县领导时常盯着的,除了在鲁容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中午都要沿着县城城西、被革、者相、龙场几个安置点走上一圈,对这些地方的供电安装进行督战,回来后还要及时梳理情况报给县领导,有问题领导好调度。

不少人都觉得电力是个好部门,工资高,待遇好,但人们只看到电力人幸福的一面,却很少看到他们辛苦的时候。

县供电局配电所一班副班长李成边告诉笔者,今年大年初一,因下雪出现了凝冻,小屯、平街等地十千伏线路出现故障。当晚凌晨四点过钟,配电所所长郑太能接到电话报告,马上带着他和其他十多名员工赶到故障点进行检查抢修。为了让百姓早点用上电,他们一刻也不休息,就连早饭、晚饭都是在工地上吃泡面。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线路终于抢修好,给当地老百姓送上了电。

李成边还说,今年六月,因受雷电天气影响,龙场、沙坪、连环、白层等乡镇四十多个点出现倒杆断线现象,线路出现故障,老百姓一下子没电用。他们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往故障点连夜抢修。通过两天抢修,终于给老百姓送上了电。抢修时,他们干到凌晨两三点钟。特别是在白层和连环进行抢修时,因遇到山体滑坡,公路被堵,拉材料和设备的车过不去。一起去的六七名抢修员就向当地老百姓借来背箩,装上材料和设备,背到一公里多的山上或山洼里,然后赶紧进行抢修。

供电人的付出没有白费,现在,县里的供电可靠率由二零一五年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三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电压合格率由百分之八十四点八八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六,户均配变容量由一点五七千伏安提升到二点四二千伏安。到去年年底,全县三十户以上的一千一百零九个自然村寨全部拉通了动力电。

唐健年纪不是很大,但在贞丰,他也算是老供电人了,说起贞丰的农网升级改造,他如数家珍,话说起来滔滔不绝。

他告诉笔者,在实施电网扶持改造前,县里每年户均停电时间是七十个小时,通过电网改造后缩短到了十二个小时,电压稳定,很少出现停电现象了。农村用电量也增大了,村民烤火、煮饭都不再烧柴,而是用电。

他还告诉笔者,在一二期改造的时候,村民每户人家要出一百八十块钱的开户费,而且还要投工投劳。从去年四月份起,全县315伏以下的用电户,只要符合安装条件,开户费全由电网公司出,不用农户出一分钱,均实行免费安装。

唐健很是幽默,他说:“经过改造,电杆‘长高’了,电线‘穿衣’了。”

笔者不明白他说的意思,他解释说,架线用的电杆都换成了高杆子,电线都用上了绝缘线,不像以往,用的是短杆子和裸金属线,安全性能提高了许多。还有,用户家里的电表也由原来的机构表换成了电子表,收费时再也不用人去抄表,这不仅减少了抄表带来的麻烦,还避免了抄表失误与用电户产生的摩擦和误解。

他说,局里已经用上了智能电网,电管员坐在供电局里就可以监测到用电户家里高低的电压。比如说,你家里电压低了饭煮不熟,以往要通过打电话告诉电管员,然后局里再派人去维护。现在用上了智能电网,就不这么费神了。

另外,县里的用电营商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变,商家满意,在全州排名第一位,全省排第十四位。

不能不说,贞丰电力在脱贫攻坚中是立了大功。

改造大管网,用上放心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贞丰县委、政府对饮水工程历来都很重视。应该说,在实施脱贫攻坚之前,贞丰饮水工程就已基本普及,城乡绝大部分群众都用上了自来水。但由于地形和水源问题,一些边远村寨农户仍然没有用上自来水,有的地方虽说安起上水管,一到枯水季度水龙头却是流不出水来,或者常常出现停水现象。有的地方,水管流出来的水不是很干净,水质太差,人和畜饮用了容易患上疾病。

于是,让群众家里的水管长年保持有水,让群众饮上放心水,成了供水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首要任务。

如何让群众家里的水管长年保持有水,让群众饮上放心水?这就得改善供水的可靠性和净化水质,没有水管的安上,有了水管的保证有水流出,而且流出干净水。

贞丰地形,北高地南低,最高处海拔一千三百多米,最低处为三百七十米,山高坡陡,加上地形破碎,存水难蓄水更难。要想让管子里长年有水和让群众饮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大管网”改造,也就是对全县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同时,建设和保护好全县现有水源。

为确保大管网改造实施,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城乡供水巩固提升暨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建设指挥部,制定了以稳定水源和骨干水源(水库)供水为依托,以水厂建设、大管网建设为保障,实现从“源头到龙头,龙头到家头”的供水保障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贞丰县东部的鲁容乡,北盘江流经山下,住在江边山上群众看着水却喝不着水。

“远望董箐河,有水喝不着,姑娘往外跑,媳妇找不着”。 当地流传的这首歌谣,说明了当地群众用水的困难。人们说的董箐河,也就是北盘江。

针对这一问题,贞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饮水安全指挥部召开饮水安全调度会四十余次,并于二零一八年年底启动“大管网”改造工程,实行“五级提水”方式,用水泵从垂直高差达六百五十米的清水江,取水制水提升到高位水池向群众进行供水。

在开展脱贫攻坚以前,鲁容乡纳翁片区一万零九百五六名村民主要靠接“屋檐水“和“水窖水”解决饮水问题,通过实施“大管网”改造,一年后,这个片区的群众告别了饮用“屋檐水”和“水窖水”的历史。

白层、沙坪、鲁贡、连环、挽澜5个乡镇,位于贞丰县南部片区,是典型的季节性缺水区域,得靠工程性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于是,县里投入大量资金铺设了长达一百四十公里“350型”主管道。

水务部门的同志说,这条管道铺设非常艰难。在施工中,由于很多地段都是在荒郊野外,且山高林密,不通车路,而每根管材重达五百公斤,无法将管材、砂石、水泥等材料和设备送达施工点。施工队就想了个办法,从广西聘请“马帮”帮助运送材料,这才让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据说,这种做法在全省也属先例。

为尽早将水输送到村民家里,县惠民农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从各分公司抽调近百名精兵强将组成冲锋队,在一百四十余公里管线上,不分昼夜的奋战了三十多天,而且天天吃住在管道边。最后,成功从黄平寨水厂把水输送到最远的沙坪镇龙论村。

看到自家坝子里水龙头流淌出的自来水,村民们感慨地说:“以前吃的是山沟头的水,一下雨就浑浊。挑水路又滑,一不小心就摔倒。还有,天干时水供不上,人多挑不够分,现在好啦,水管安到家门口,龙头一扭清水哗哗淌,既干净又方便!”

听到村民们朴实的话语,施工员们感到非常兴慰,感到自己的付出值了。

到去年年底,贞丰县投资五点三二亿元,建设水厂十五座、小型供水工程两个,其中新建水厂九座,改造水厂四座。同时,新建和改建了十二座水处理厂。目前,全县日供水规模达七万三千一百三十立方米,年供水规模达二千六百六十九万立方米,能满足全县四十二万人的用水需求,贫困户入户通水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全面覆盖了贞丰县的农村人口。

脱贫攻坚期间,贞丰县投入饮水安全资金六点一五亿元,累计向上级部门争取饮水项目七十五个工程点,累计解决一十一万六千二百九十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二万五千零九十九人的饮水问题。

现在在贞丰,无论是县城或是农村边远村寨,人们不仅用上了自来水,也不像以往那样时常出现停水现象,而且水质也比以往好多了。

水、电、路的建设,无疑为贞丰县脱贫摘帽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章 “两业”帮扶,助农就业增收

“一达标两不愁”,也就是要达到一定的收入额度,实现不愁吃、不愁穿,这是群众脱贫的三个硬指标。

要让贫困群众达到一定的收入额度,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就得让他们有事做、有钱进。

如何做到这一点?贞丰县委、政府首先将扶贫镜头对准在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上。

划片推进特色种植

因地制宜调整和发展农村产业,对贫困群众实施产业帮扶,让“有业”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做事增加经济收入,鼓起他们的“钱袋子”。这是贞丰县的一个帮扶方法。

在产业扶贫上,划片区推进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茶、糯稻、中药材、蔬菜、烤烟、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力争实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扶贫格局。

以白层、北盘江两个镇为重点,种植花椒。沿北盘江低热河谷一线,发展火龙果、李子等精品水果,即以白层、沙坪两个镇为重点,种植火龙果;以白层、平街、永丰等乡镇街道办为重点,种植李子;以鲁容乡为重点,种植百香果和芒果;以小屯和长田两个镇为重点,种植茶叶;以连环、白层两个乡镇为重点,种植生姜、砂仁;在龙场、者相、北盘江、丰茂、珉谷、永丰等乡镇和街道办一带,以坝区为重点,带动种植蔬菜;以龙场、长田、北盘江三个镇为重点,种植烤烟。依托林下资源,强力推进林下菌、林下药新产业发展。

通过几年发展,全县已种花椒八点一万亩、火龙果一万余亩、李子二十三万亩、百香果两万多亩、芒果三点五四万亩,种植茶叶七点九万亩、砂仁四点二七万亩、蔬菜十三点六一万亩次、烤烟三点一万亩,林下食用菌种植六千二百五十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四千七百五十亩。

依托公司,发展养殖业

除了发展特色种植,贞丰还依托公司大力发展家庭养殖畜牧业,以北盘江、平街两个乡镇为重点,依托富之源公司发展七十个“家庭生猪牧场”,出栏生猪一十五点七四万头;以北盘江、白层两个镇为重点,依托牛山公司、强久肉牛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发展肉牛养殖业,出栏肉牛二点一三万头;以龙场、白层、北盘江三个镇为重点,依托金谷黄鸡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发展家禽养殖业,出栏家禽一百五十三点五三万羽;依托有利的水源条件,在龙场、者相、挽澜等六个乡镇和街道办,推进实施六千亩“稻+鱼”种养业。

目前,出栏生猪十五点七四万头,肉牛出栏二点一三万头;家禽出栏一百五十三点五三万羽。

引进企业,创办基地

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带动全县的贫困村建立二百八十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功引进贵州丰源、富之源、钏泰、天牧等公司入驻,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五十五家,这些企业在县内创办了许多产业发展基地,比如,从湖北来的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者相镇平桥村创办了“中国珍稀菇产业园”、在双峰街道办萝卜寨村创办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富之源公司在全县十四个乡镇和街道办建成五十个“家庭养猪牧场”,贵州凯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龙场、纳山、岩鱼、黔鱼、顶肖等地创办了五个两百到五百亩不等的香葱基地。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带到村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让贫困群众以发展产业、入股分红、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鼓励能人,领办产业

除了引进龙头企业,县里还鼓励当地一些有知识、董技能的致富带头人创办种养产业基地,带领一方群众创收致富。比如在永丰街道办巧贯村,村党支书记黄莹和她的丈夫章文启,不但把自家不足十亩的田地全种上水果,还承包了三十五亩土地种上了枇杷、金刺梨、樱桃等,创办起了精品水果基地,并邀请农户到基地参观学习。两年过后,一些贫困农户见他们的基地开始产生效益,也跟着种起了水果。在黄莹和其丈夫带动下,今年初巧贯村种植经果林五百多亩、精品水果二百多亩。不仅如此,黄莹还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二零一八年,合作社种植蔬菜三百亩。后改种花椒和蚕桑,现种有花椒二百亩、蚕桑二百四十多亩,建成六个“家庭养猪牧场”,投产后年产商品猪六千头,带动了六十多名贫困群众就业。黄莹告诉笔者,在他们的水果基地,每年发放务工群众工资达二十六万余元。

抓“三培”保就业

实施产业扶贫的同时,贞丰县扭住就业扶贫这根绳,对那些一时“无业”的贫困群众实施就业帮扶,让大家都找到一条谋生之路。

谁都清楚,贫困人口和易地帮扶搬迁人口,多半都是文化不高,缺少技能,要让这部分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首先得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但这一技之长,得靠有关部门对他们开展培训。为此,县里就业等部门抓好三项技能培训,以保障贫困人口和易地帮扶搬迁人口就业。

产业就业技能培训,自然是首当其冲。也就是县里依托五百亩以上坝区产业,围绕大球盖菇、红托竹荪、黑皮鸡枞、香菇、芍药等林下菌、林下药经济产业和“一江三果”等新兴特色种养业,采取“理论+实操”方式,利用课堂和田间地里、养殖场等场所,对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和易地帮扶搬迁人口开展农村产业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谋生技能。比如,在珉谷街道办鹅田、顶肖、纳尧三个村、在双峰街道办萝卜寨村和龙兴街道办的平坝村,对群众开展大球盖菇、木耳、红托竹荪、榆黄蘑、香菇、灵芝、板蓝根等林下菌药的栽种、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包装等技能培训。在龙场镇坡柳村和沙坪镇尼罗、烂泥沟两个村,分别对群众开展蜜蜂和家禽养殖培训。在挽澜镇挽澜社区、白层镇福怀村分别对群众开展马铃薯、四月李等种植技能培训。

其次,就是企业用工岗前技能培训。就业部门结合收集到的县外、省外用工企业岗位信息,特别是东西部劳务协作和劳务协作友好城市提供的企业岗位信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对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和易地帮扶搬迁人口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用工岗前技能培训,以便他们到这些企业就业创收。同时,围绕县内的制衣、制鞋、皮带加工、雨伞制造、电子加工等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和实际,采取“以工代训”、岗前培训等方式,对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和易地搬迁人口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建档立卡及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在岗技能水平,促使他们就近稳定就业。比如,在恒盛电子厂、宏盛电子厂、贵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富之源农业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以工代训”。

再就是结合劳动者就业意愿抓好培训。依据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业意愿和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工种培训,比如电工、家政服务、烹调师、育婴师、刺绣、缝纫工、保育员等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家庭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目前,全县已经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六千零五十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三千六百五十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二千四百人。

筑“三网”促就业

努力构织组织网、信息网和服务网,通过这“三网”促进就业帮扶。

构筑组织网。将脱贫攻坚“县乡村组”四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就地转化为就业扶贫攻坚体系,建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组织部长和分管人社工作的常务副县长担任双执行指挥长,相关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就业扶贫指挥体系,同时在乡(镇、街道)成立就业扶贫指挥体系,负责全县各级就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实现对就业扶贫工作的高位推动和有序推进。组建以两委一队三个人、帮扶责任人、网格员、楼栋长等为主的县、乡、村、组四级就业指导员队伍,各级指导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采取召开场(院)坝会、座谈会及开展新一轮“四逐四准”摸排,实现就业扶贫宣传全覆盖。在就业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的四十四个村民小组,建立四十八个就业党小组,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调配各级力量攻克重点难点,引导和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尽早就业。

构筑信息网。以村、组、安置点(社区)、楼、院为单位,建立乡亲群、务工群等微信、QQ群,为外出务工群众提供就业指导、劳动维权、跟踪就业服务,提高群众对就业扶贫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以“贞丰就业扶贫”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推送就业岗位,采集有就业意愿、家庭收入偏低群体劳动力就业状态等信息,建立就业台账,为开展就业扶贫提供信息保障。

构筑服务网。推行就业服务卡制度,实现以户为单位建立劳动力动态监测、专人推进、精准服务动态管理机制,对务工人员精准地提供“线下”就业服务,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针对就业困难劳动力家庭和低收入贫困户、边缘户、搬迁户,统筹公益性岗位和公共服务岗位,动态调整倾斜就业较为困难劳动力家庭,保障困难群众就业底线,促进有劳力家庭充分就业。

截至今年十月底,全县实现劳动力就业二十一万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其中省外就业九万六千五百七十六人、县外省内就业一万零六百三十七人,县内就业十万零四千二百三十五人,实现有劳动力农户至少一人就业全覆盖。

通过“两业”帮扶,带动一万四千二百一十三户、六万六千七百七十二人脱贫。

笔者在基地上的见闻

十二月二日上午,在贞丰县农业农村局,该局党组成员颜昌幸如数家珍般给笔者作了一番介绍。

随后,他叫上局农经站站长王正国,开自己的车带着笔者到乡镇上的一些基地去作实地采访。

这几天天气特别的冷,天空还飞着毛毛细雨。车子很快来到了双峰街道办萝卜寨村——这里有个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

“喔,这个基地这么大啊?”下了车,我被眼前这个诺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震憾住了。

据介绍,这个食用菌种植基地是贵州丰源公司与村里联办的,面积一千二百亩,主要以生产红头竹荪、木耳、大球盖菇为主。

在这儿,笔者还冒着雨采访了几位正在采摘菌子的妇女,她们都是易地搬迁的群众。

随后,我们又去了顶肖的香葱基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些群众正在替公司整理种葱的地面。香葱基地的一名管理员告诉笔者,这个基地是今年三月才创办的,规划五百亩,目前有三百亩。

下午,笔者独自开车到了者相镇平桥村“中国珍稀菇产业园”。

在门卫吴禄超的带领下,笔者深入生产车间采访了一些务工群众。

在菌房里,笔者看到不少的妇女在忙采摘菌子。

“你叫什么名字?家是哪儿的?”笔者问一位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说她叫王启会,是猫坡村纳秧的。

“老板一天给你们多少工资呢?”

“一天八十块,加班的话有百把块钱。”

“你来这儿做多长时间了?”

“三四个月了。”

笔者知道,她干的是点工,做一天算一天工资。

旁边一位年纪大点的妇女告诉笔者,她叫王朝仙,是长田乡瓦厂村坡板组的。

问她来做了多久。她说,上次来做了五十天,这次刚来做得五天,工资与其他人一样。

在一个坝子里,笔者看到四五个男子在一辆车上帮公司里装菌土。

“这个基地建在210省道的旁边,有两千四百亩……现在,我们的栽培已经铺开……”

在采访公司副总窦立民的时候,他站在“中国珍稀菇产业园”实景规划图前,侃侃而谈地给笔者介绍公司的前景规划和目前的生产情况。

在这几日,笔者还采访了位于龙兴街道办的贵州新市民创意产业园、北盘江镇的疏菜种植基地等等一些产业发展基地,了解了一些贫困农户和搬迁群众的就业情况。

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

县农业农村局有份脱贫攻坚资料显示:二零二零年,贞丰县预计可实现农业总产值五十一点九七亿元,比二零一六年期末三十九点一三亿元增加十二点八四亿元,较二零一六年增幅为百分之三十二点八一 ;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二零一六年的七千五百零三元,预计到二零二零年底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一万一千二百三十元,增幅达百分之四十九点六七左右。自二零一六年以来,全县通过订单生产、自主创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了全县二万一千三百一十八户贫困户、九万六千七百八十三名贫困人口(含已脱贫)增收。

十一月,县委张玉龙书记给魏晓博教授和贵州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组汇报时说:“二零一九年,贞丰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从二零一六年的一百零五点八亿元增长到一百四十三点零五亿元,工业增加值从二零一六年的三十九点八一亿元增长到五十四点七六亿元,人均GDP从二零一六年的三万四千五百零四元增长到四万三千零五十七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二零一六年的二万四千三百五十八元增长到三万二千一百八十五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二零一六年的七千五百零三元增长到一万零二百零六元。在二零一九年综合测评中,实现综合测评总分八十四点零七分,排全省县域二方阵第三位。截至二零二零年九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二万五千四百六十六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六千五百二十二元,同比分别增长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八点四。”

这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充分展现了贞丰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的可喜成效,是贞丰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

但在笔者看来,这不是数据,这是贞丰县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五年来付出的心血。看到这些数据,笔者仿佛看到了干部职工们奔波在帮扶路上的身影……

第四章 搬出大山谋新生

古语云:“一方水土地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真能养一方人吗?在实施脱贫攻坚之前,贞丰县一些边远村寨农户的生活困境证明,这话不尽然。

也许是民族的居住习惯,亦或是没有建房地点等原因,在贞丰县广大农村,有不少人家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山区、石漠化区,甚至有些人家把房建在连路都看不到的悬崖峭壁上。这些地方,由于山高坡陡,路无法修,电没法拉,水无法接,农户家庭经济收入更是微乎其微,一家老小过着极度贫困的日子。

路无法修,电没法拉,水无法接,农户家庭又没经济收入,对这些地方的贫困群众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这些人摆脱贫困,与其他人家一样过上有衣穿有饭吃的日子?

搬迁!别无它法,搬迁才是出路。要想让这部分群众脱离困境,只有实施易地搬迁,让他们“挪穷窝”,告别环境恶劣的大山搬出去住。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发展经济增收致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断得了穷根。

搬迁未动,房子先建

打仗,讲究的是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而易地扶贫搬迁,则必须先建好房,要不然搬来了住哪儿?

在贞丰县移民局,张琪副局长给笔者介绍,为让搬迁来的群众有房住,住得下,过得好,贞丰县委、政府不再采取以往“从山上搬到山下,从自然村寨搬到中心村”的传统移民安置模式,而是本着“城镇化集中安置”原则,采取“县城安置一批、集镇安置一批、农村安置一批”的方式,筹集资金二十八点一六亿元,在地势较平、交通条件较好的贞丰县城、县城西郊、珉谷、龙场、者相、北盘江等地建设珉城、西城、茶林、水井湾、宽舍、心安处、峦山等七个安置区十一个安置点,修建安置房一万四千二百五十六套,房屋建筑总面积九十八点四二万平方米,对从白层、鲁贡、沙坪、小屯、龙场、长田、平街、北盘江等县内各乡镇易地搬迁来的群众实施安置。

群众搬迁安置有个麻烦事,并非每户人口都一样,有的一户只有两人,有的有三四人,甚至是七八人。但按规定,不管是贫困人口或是非贫困人口,只要是农村的搬迁户,原则上都按每个人口二十五个平方米的住户来安置,而城镇人口只能是按二十个平方米的住房来安置。

那遇到人多的人家咋办?总不能将一家人分做两处住吧?如果是这样,那也太不人性化了。为做到人性化,县里在建房的时候,采取人房精准对接方式,按每增二十个平方米为一种房屋类型,修建了面积从四十、六十到一百四十、一百六十平方米七种不同类型的房屋,供搬迁户选择。为防止搬迁户入住装修时相互攀比,房屋均为简装房,而且装修费用控制在每平方米三百元以内。但是有一点,房内水、电、宽带、数字电视入户都是接通了的,灶台、卫生间、洗漱台等日常生活设施也全部配套做好,地面不管是房内或过道,全部铺设了地板砖。

人是高级动物而不是石头,不是搬放到房里就行,他得挣钱生活,得上街购物、休闲娱乐,得送子女或孙子、孙女入学,出门得坐车,生病了得有医院看病……

这些,政府都替搬迁群众想到了,于是动力各方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在安置小区修路、修广场,建学校、建医院、建购物超市等等。

一句话,凡是能替搬迁群众做的都做了,而且这一切,不要搬迁户出一分钱,只要他们同意将老家房屋拆了复垦复绿就行。

万事俱备,只待群众搬迁入住。

艰难的搬迁动员

“难,真是太难了!”

说起搬迁动员,不少帮扶干部职工总是摆头。

采访中,县里从事帮扶工作的一些干部职工告诉笔者,在动员群众进行易地搬迁时,口水都说干了,可人家还是不愿意搬迁,有的人家甚至说:“金窝银窝,抵不得自家的狗窝!”一句话,就是穷,他们也宁愿住在那儿,不想搬迁。

住的地方条件那么差,给房子让他们搬迁他们不干,这是为何?

“叫我们搬去那地方,没田没地的,搬去了我一家子吃啥?总不能勒起裤腰带过日子嘛!”

“祖上几辈人都住得下,我又干吗住不下呢?再说,在这儿生活了几辈人,还真舍不走!”

帮扶的干部职工听明白了,原来,他们是怕搬迁出去了没钱吃饭没钱买衣穿。有的还有故土情结,拳恋着住了几代人的老窝窝。

这也理解,人嘛,难免有故土情结,住了几代人的地方,一下子叫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再说搬出去了自家的地又种不了,他们能没想法?

工作得慢慢做。于是,干部职工又和这些群众打起口水仗,苦苦的劝说。

“大爷,搬啊,您们住在这儿,出门爬坡上坎,又缺水少电的,不但没经济来源,生活也不方便嘛!”

“老哥,你想想,搬出去孩子可以上个好学校,将来考个好大学,多好啊!”

“阿姨,搬吧,搬到那些地方出门多方便,要买点东西出门就有超市,就是要做点小生意也好做,您咋不搬嘛?”

“这没问题,政府说了,一家保证有一个人有事干!”

……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家就搬迁吧!”

“行,答应你了!”

……

经过帮扶干部职工一番苦口婆心动员,这些人终于答应搬迁了。

搬迁入住送“陪奁”

二零一六年,经过广泛帮扶干部职工动员,来自白层、沙坪、鲁容、小屯、者相等乡镇边远贫困村寨的一万六千多人,终于搬迁入住到一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政府给他们修建的房子里。

为鼓励和方便这些搬迁群众,当地政府针对真搬实住的搬迁户,就像嫁姑娘给陪奁一样,送他们饮水机、电磁炉、电饭㶽和锅瓢碗筷等炊具。搬新家时,当地政府还免费提供车辆,替他们办好子女入学、户口迁移、农低保转城低保等相关手续,搬迁群众只管“拎包”入住。

按上级有关规定,群众搬迁了,老家旧房得拆除复垦复绿,这样一来有人又反悔了,说要回去老家住,不搬了,甚至有的人把房门钥匙一丢就走。帮扶干部只好又去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反反复复做了若干次,这才答应搬回来住。

经过几年努力,加上一些群众看到了已搬迁人家得到的好处,便陆陆续续的跟着搬了进来。

据县移局资料显示,目前贞丰县七个安置区住房已全部建成。全县十七个乡镇街道、一百三十个村、七百一十三个村民组要搬迁人家都已搬迁入住新房,其中整体搬迁的自然村寨有三百七十三个。搬迁入住群众九千九百零一户、四万六千八百三十七人,其中贫困户五千五百零七户,贫困人口二万六千二百十三人。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有四千三百九十四户,人口二万零五百七十四人。有劳动力家庭九千四百七十八户、二万四千二百零八人,有九千四百七十八户、二万三千八百一十四人已经就业,有劳动力家庭“零就业”已全部动态清零,实现了“一户至少一人以上”就业目标。无劳动力家庭有一千一百九十九户、三千八百五十五人,均实现民政应兜尽兜、应保尽保,政策兜底率达百分之百。旧房拆除六千八百六十户,拆除率达百分之百。复垦复绿六千八百五十八户,复垦复绿率达百分之九九点七。

问题,还真来了

群众搬迁来了总得有钱吃饭、穿衣和送子女或孙子孙女上学,还得有钱看病、坐车,有问题得有找处。

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等问题又摆上了县里决策层的议事日程。

经过一番思考,县里决定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紧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县里用好用活引进的龙头企业和村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就业培训让一部分有劳动力的群众到产业基地务工挣钱,实现家庭增收。

在双峰街道办萝卜寨林下食用菌生产基地采访时,笔者遇到了在这里务工的易地搬迁人员张庆菊和陈顺美等人。张庆菊告诉笔者,他家一共八口人,是从者相镇木角易地搬迁到峦山社区的。他丈夫姓陈,在社区做联络员,每月都有工资领。她是今年九月到这个基地做工的。

陈顺美说:“我家是从北盘江镇金井村青杠林组搬来的,也住在峦山社区,全家四口人。”

陈顺美说她丈夫马启刚在社区当楼院长,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她大儿子今年八月刚结婚,小儿子还在河北石家庄读大学,每个月要打一千元多生活费给他。

她和张庆菊都说,她们在这儿一天工资八十元。如果加班,可以多得一二十元,平均下来一个月有二千五百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开支基本可以解决了。

基地的管理员余广珍告诉笔者,在这儿务工的群众最多时一天有三百多人,现在菌子基本采收完了,是淡季,一天只有五六十人。

在者相镇平桥村“中国珍稀菇产业园”和顶肖香葱产业基地、北盘江蔬菜基地,笔者也看到不少的搬迁群众在里面务工挣钱。问及他们的工资收入,他们说在哪儿都差不多,一天也是七八十元。在顶肖香葱产业基地,管理人员告诉笔者,如果劳力好、肯多做,有的一天也可以挣到两百多元。

除了这些规模大点的农村产业园,县里还从超市、餐馆、加工厂、建筑工地、公益性岗位、外出务工等方面替搬迁群众找就业门路,想办法增加他们的收入,比如什么“绣娘坊”、“ 艾佳丽饰品公司”等等,它们都吸纳了不少易地搬迁人员务工创收。

那天下午,笔者和县文联主席黄林走进了位于龙兴街道办心安处社区内的“贵州新市民文化创意产业园”二分部竹编加工车间。一进车间,就见二十多位上了年纪的人在忙乎着,他们划的划竹片、编的编提篮、打的打簸箕。在他们身后,堆着不少提篮、花篮、竹篓、拖帕、扫帚……

一位叫肖启礼的老人告诉我们,他家五口人,是从龙场镇五里杠村搬迁来的,因为有竹编手艺,他从去年三月二十几号就来这儿做竹编活创收了。

问及他们的工资收入,他说:“一天只能编个把提篮,一个提篮就卖二三十块钱。但公司补贴,一天给我们七十块。每月休息十天,周一到周五干活。”

“这样算下来,你们一个月的工资能得到一千四百块元。”笔者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但他们说,他们生活要求不高,也基本够用了。

笔者见一个穿着苗族服装的女老人在熟练地编着提篮,便走近采访她。

她说她叫龙远芬,她家原住在龙场镇三河村岩脚组,实施易地搬迁帮扶后搬迁到这儿的心安处社区来住。她说她家就母子二人,而且她儿子是个残疾人做不到事。她今年六十多岁了,全靠她挣钱来养家。

龙远芬说这话时有些伤感,但她却说:“谢谢国家想得到,我一家生活还是可以过得去的!”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这些易地搬迁来的群众,生活费用是基本解决了。

幸福日子挂脸上

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这是贞丰县在做的事情。

县里不但对各个安置点的路面进行硬化绿化,建休闲广场,安装健身娱乐设施,全面改善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还建立了新市民社区服务中心,全心服务搬迁来的群众。

新建、扩建安置点幼儿园和中小学,从其它幼儿园和中小学调配四百二十名教师到安置点学校任教,对安置点学校的九百六十一名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以满足教学需要。

在安置点修建七个卫生室,并配备三十名医师、护士、公卫、村医等人员,方便市民就近就医。还在各安置点建立购物超市、菜市场、快递站等等,方便他们购物、买菜等。

为了解这些搬迁群众生活状况,笔者在县移民局张琪副局长陪同下来到了县城安置点——珉城新市民社区。

“喔,漂亮,真是漂亮!”看着这里的一栋一栋高楼大厦,笔者不禁感慨万千。

“这个社区有十五栋楼房,共有三十六个单元,而且每一栋楼都是二十五六层。”社区支书吴国燕告诉笔者。

听吴国燕介绍,这个社区住有二千二百一十七户人家,人口一万零四百一十二人,除了者相镇,全县其它十多个乡镇都有易地搬迁的群众到这个社区居住。

她还说,这个社区的住户,除了有一栋是二零一六年搬来入住的以外,其余都是二零一八年三月才搬进来的。

随后,吴国燕支书带着笔者走访了这个社区的一些住户。

“,!”

在二十五栋,我们乘电梯到过好几家门口。不巧的是,这时正是人们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好多人家都不在家,吴国燕支书拍了好几家的门都不见有人来开门,只好到别处找其它人家。

来到二单元301号门口,吴国燕支书刚拍了两下门,一位上了年纪的女老人来开了门,让我们进去她家里坐。

女老人告诉我们,她叫尤碧芬,今年七十一岁。她家是前年从鲁容乡皎贯村后山组搬迁到这儿来的,全家五口人,房子面积有一百个平方米。

我们还以为她是户主,但尤碧芬说她是和孙子住,这是她孙子朱正吉分得的房子。她还说,她孙子在四小附近做烤鱼卖挣钱来生活。

问她在这里是不是比老家那儿好,她由衷地说:“比老家好多了!”

尤碧芬跟我们说了一件事。一次,她一个小孙子生病发高烧,因为县医院就在对面,家里人马上就把孩子送到医院去治疗,并且很快就治好出院了。

她摇头感慨:“要是在老家鲁容皎贯,孩子肯定是没救了!”

告别尤碧芬,吴支书带我们来到了四单元一楼的一个铺面里。这是楼上801房的住户陈金果租来做餐饮生意的。

陈金果没在,就他妻子王子艳一个人在。在火炉边,王子艳告诉我们,她家也是前年才从挽澜乡窑上村一组搬迁来的,全家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孩子。

王子艳还说,她大的个孩子在五岁时就得了地中海贫血病,到处去医也没医好。

问起她家的就业情况,吴国燕支书插话说:“社区给她安排了一个公共服务岗,在社区打扫环境卫生,每月工资八百元。她丈夫在“四季阳光”开车,给各个学校配送营养餐,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块钱。加上他们还做餐饮,生活基本上没问题。”

问及她在这儿生活是否方便,王子艳说:“比在老家方便多喽,老家连路都不通!”

从与这些人的交谈中可以看出,这些搬迁群众生活过得很不错,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节奏。

走出陈金果家租的商铺,看到对面有个新修的幼儿园,笔者感叹地说:“哟,这儿还修了个幼儿园啊!”

吴国燕支书指着身后的高楼,笑着说:“这房子后面还建有个大的!”

前几日,在县城西郊的西城社区和者相镇的茶林社区安置点,笔者看到楼下的广场上有不少人在休闲聊天,有的在广场上打拳,有的则在健身器材上摇来摆去的锻炼身体,玩得非常的开心。这些人,都是搬迁来的住户。

“搬进新天地,迁出好日子”,可以说,这是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如今的生活真实写照。

第五章 教育帮扶,提升“造血”功能

在脱贫摘帽行动中,贞丰县不仅注重产业和就业帮扶,还注重教育帮扶,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据教育部门统计,贞丰县有各类在校学生十万七千多名,这之中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二万六千一百二十八名,占全部在校学生五分之一强,帮扶任务十分艰巨。但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有多高,将来对国家的贡献就有大多。

县里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

自二零一六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贞丰县本着“治穷先治愚”的理念,始终坚持“扶智与扶志”双进工作思路,紧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目标,着力实施教育帮扶。

教师挑起帮扶“大梁”

在这次脱贫攻坚行动中,贞丰教育部门抽出四千一百七六名教师参与到帮扶队伍中去。在这些教师中,既有教高中、初中课程的老师,也有教小学、幼儿园的老师,他们将脱贫攻坚视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几年来一直不辞辛劳的奔忙在帮扶路上。

他们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去帮扶对象家里搞帮扶,周日一到周五上课,星期六星期天到帮扶对象家里开展帮扶。

他们给帮扶对象宣传政策,为帮扶对象出思路、谋发展,替帮扶对象扫地洗碗、叠被子、清理衣物,逢年过节还往帮扶对象家里送米、送肉、送钱,教帮扶对象孩子识字、做作业……总之,什么都干。

可以说,在这次脱贫攻坚摘帽行动中,县里的老师挑起了整个帮扶工作“大梁”,成了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

当然,除了教师,教育部门的不少员工也参与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战斗中,尽他们所能开展帮扶。

笔者在采访中了到,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曾昌国,除了做好局里工作,脱贫攻坚中还包保了四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两户非贫困户。百忙之中,他还得抽时间隔三差五地到包保户家中走访,了解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国家惠民政策。每逢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他会为包保的四户贫困户送去粽子、月饼、饵块粑、水果等物品进行慰问。周末一有空,就自己买米、买菜到包保的农户家中吃“连心饭”,拉近贫困户距离,让他们和他一起共同做好脱贫工作。

贞丰县第二幼儿园教师王兴芬,脱贫攻坚中被派到永丰街道办林用村开展帮扶。入村后,王兴芬走村窜户九十多户次,与帮扶对象谈心交流一百一十多人次,掌握了责任区内八十户家庭的人口、劳动力、学生就读等情况和存在困难,为实施帮扶打下基础。见天气寒冷,又快到过年时候了,她自己拿出五百多块钱购买棉衣和床上用品,分别送给坡生六组的周兴诗、杨文顺和坡生八组的周应占等几户贫困户。拿出六百块钱购买烤火炉和烧水壶等物品,送给岑元康、周国琴、岑家进等八户贫困户。

曾昌国和王兴芬不过是几千名帮扶教职工其中的一员,像他们这样的教职员工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做的事说不完也写不尽,但他们都在用心倾情帮扶自己包保的贫困户,为贞丰的脱贫攻坚献上自己的力量。

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也许是家庭贫困或父母重男轻女思想观念作祟,亦或是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在实施脱贫攻坚阶段,贞丰县仍有一百六十五名孩子辍学在外,他们要么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要么替父母干活,不到学校读书。

“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控辍保学,让学生返回学校读书,便成了干部和教师帮扶工作中一项重中之重的活儿。

控辍保学,谈何容易?但是,帮扶的干部和教师们就是做到了。

二零一七年九月的一天,县税务局帮扶干部李仕武,得知他包保的那户人家的孩子没到学校报到,便心急火燎地跑到这家人家里去核实情况。得知孩子是因为贫困而辍学,李仕武心痛不已,一边劝说家长一边着手想办法。李仕武通过联系学校,为这个孩子争取到学费减半优惠政策,还答应后续的学杂费全由他掏腰包资助,然后赶紧带着这孩子到学校报了名。当孩子看到李仕武满头大汗,但脸上挂着笑容时,忍不住失声痛哭,深深地给他鞠了一躬:“李叔叔,我会感激您一辈子的!”

李仕武眼睛湿润,朝孩子点了点头。

永丰街道办林用村五组岑家进家,是教师王兴芬的帮扶对象。岑家进夫妇长期外出打工不在家,二零一九年三月的一天,王兴芬通过电话与岑家进夫妇沟通情况时,得知他们的孩子岑作溪因厌学没去上学,而是呆在他奶奶家,她便多次深入其家中给孩子讲解知识的重要性,要求他回学校上学。经过几次动员,这孩子才答应回学校上课。王兴芬与岑作溪班主任和学校校长沟通好后,四月二十日驾车将他送入了学校。离开学校时,王兴芬还送给这孩子一百块钱做生活费,孩子很是感激。

为让辍学孩子回学校上学,当地政府与孩子家长上法庭打官司,这种事也许你没见过,但在贞丰,就出现过这种事情。

那是在县教育局采访的时候,教育股股长曾昌国和资助中心主任刘进告诉笔者,去年十月,白层镇一名帮扶干部通过走访发现,其包保的平袍村扁纯二组村民黄诗学,未将辍学的十四岁女儿黄书艳送回学校读书,而是纵容她外出务工挣钱。村干部、驻村干部,还有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做黄诗学工作,让他叫女儿返回学校继续读书,但黄诗学置之不理。迫不得已,白层镇政府以未尽到监护责任为由,将黄诗学告上了法庭。

很快,贞丰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开庭审理了此案。通过庭审,黄诗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庭表示在当日内将女儿送入学校读书。

这个案件开庭时,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徐正祥和当地两百多名干部群众到场旁听。

“原来,不送孩子读书也是犯法的呀!”一些旁听群众惊讶地说。这个案子,让他们受到很大的教育。

无独有偶,这件事刚过不久,沙坪镇政府也以同样事由将村民王占友送上了法庭。

王占友十三岁的儿子王规本原在沙坪民族中学就读,后辍学外出打工。镇村干部和学校老师知道后,多次劝他将孩子送回学校读书他不理。于是,镇政府将其告上了法庭。通过庭审,王占友当庭承诺,在十一月四日将儿子送回学校继续读书。

这起两起“官告民”案子,对贞丰县的“控辍保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曾昌国告诉笔者,通过教育帮扶,贞丰县一百六十五名辍学学生已全部返校就读。

打好“资助”这张牌

对贫困学生开展资助,这是教育帮扶的一项重要举措,贞丰着力打好学生资助这张牌,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读得起书。

县里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统等兼顾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两助三免”学生资助政策,并做到全程资助、精准资助、应助尽助。

在脱贫攻坚期间,全县共发放各项资助金一万七千九百二十四点三三二万元,覆盖学生二十三万一千九七十八万人次。

积极开展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二零二零年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有四千四百六十六人,贷款金额达三千二百七十九点二一五万元,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不漏一人,有效减轻了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增强了农村建档贫困家庭及学生的“获得感”。

在县教育局采访时,资助中心主任刘进告诉笔者,一些上了大学的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挣到了学费和生活费后,发扬风格,提出自食其力不要政府资助,把资金让给其他需要资助的人。

永丰街道办林用村坡生九组村民周永祥之子周远松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周远松上高中时,曾经得到过政府的教育资助。二零一七年九月,他考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后,通过勤工俭学挣到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去年,帮扶他家的教师马玉兴觉得他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应该给予就学资助。

周远松听闻后,用手机发短信明确告诉马玉兴,说他自愿放弃教育资助,请将资助指标让给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他还担心政府会怪帮扶他家的马玉兴工作做不到位,特意在永丰中心学校和教育资助中心备了案。

听到这事,笔者感到很欣慰。若是上了大学的学生,都能像他周远松这样,那我们的教育真就有希望了!

校园建设,让孩子有学上

要保证孩子有学上,首先得让他们有地方上学,否则无从谈起。这样,校园建设就成了一件急需考虑的大事。

为了让孩子有学校上课,贞丰县着力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统筹安置点周边原有的教育资源,全力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子女入学。

据介绍,开展脱贫攻坚期间,贞丰县投资六万九千四百七十点三九万元,在全县新建和改建、扩建幼儿园十四所、义务教育学校四十三所、教师周转房七所、普通高中学校二所六个单体、厕所革命四十六所,总建筑面积三十九点五二平方米,增加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学位七千三百一十个。在十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幼儿园或中小学学校,或对原有的学校进行改建、扩建据介绍,这些学校分别为北盘江镇第三幼儿园、者相镇和鸣幼儿园、龙场镇第三幼儿园、贞丰县第一幼儿园、贞丰县教育园区幼儿园、龙场镇新园小学、贞丰县第七小学、贞丰县第八小学、贞丰县第十小学、贞丰县第四中学、龙场镇第二初级中学。

此外,还在新市民子女集中的学校或各安置点社区,实施“四点半学校”,让新市民子女“快融入、学得好”,做实易地扶贫搬迁教育保障后半篇文章。

增强师资,提升教学质量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取决于这所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因此,贞丰县积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以期实现教育公平。

边远乡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在师资上无疑是个短板,针对这些学校,县里招聘了四百一十六名特岗教师、三十九名教师充实到乡村教师队伍上来,补齐这块短板。

轮岗交流,按每学年不低于百分之十的比例,将一些长年在中心学校上课、有经验、又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轮岗交流到边远乡村学校任教,同时鼓励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去支教。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国培计划、东西部协作、“名师讲坛”等渠道或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对教师实施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第六章 攻克堡垒,全面出列

二零一九年年底,从县级这个层面,贞丰县顺利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但从贫困村这个层面来看,极贫乡镇鲁容乡纳翁、卡务两个深度贫困村未达到脱贫标准,暂时还不能退出贫困村序列。

为确保全国在二零二零年全部完成脱贫任务,国务院对这两个村进行了挂牌督战。

哎,同时开展帮扶,全县其它八十一个村都出列了,纳翁、卡务这两个村咋就出不了列呢?是帮扶干部工作不到位,或是那里的群众不配合?亦或是那儿的基础太差,脱贫的难度太大?

县委书记张玉龙,县长郑梦英等县里一干决策者,不仅感到纳闷,觉得肩膀上的担子也非常沉重。

可不管怎么样,一个也不能落下,得让这两个村和其它村一样脱贫出列,决不能让它们拖了全县、全州,甚至全省、全国的后腿,一定得让它们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村序列。

多方研判,寻找“病根”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个村没有脱贫?

县委书记来了,县长来了,州委书记来了,州长来了……他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奔向这两个村。领导们要深入实地开展调查,找准这两个村未能与其它村一起脱贫出列的真正原因。

“为何不达标?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怎么去破解?”于是,在贞丰县城,在鲁容乡政府,在纳翁和卡务两村办公楼,会议一次次在召开,大家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仔细查找、分析、研判村里未能达标脱贫出列的种种因素,寻找破解脱贫难题的方法和措施……

“吊二郎当,尼罗板昌;跳皮倒蛋,纳翁皎贯。工作不做,纳翁卡务”很多年以前,贞丰就流行着这样几句话。

这话是啥意思?这话的意思是说,当干部职工,如果你吊二郎当不认真做事,组织上就调你到沙坪镇的尼罗或板昌这两处去工作。如果你在单位跳皮倒蛋,不听领导的话,就调你到鲁容乡的纳翁或皎贯去工作。如果你工作不做,一天只玩,就调你去纳翁或卡务。说好听点,是让你到这些艰苦的地方磨炼磨炼。说难听点,就是整你到这些地方去,让你吃苦受累。

可想而知,纳翁、卡务,这些地方是多么的贫穷落后,生产条件和环境是多么的差,群众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一句话,这两个村条件太差,生存环境不理想。

通过领导们多次反复调查和研判,“病因”终于找到了,帮扶干部工作不到位、群众不配合的现象也是有的,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儿的基础太差,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的难度太大。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才会被省里定为深度贫困村。

“病因”找到了,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

集中火力攻坚

时间不等人,既然找准了原因,就得立即行动。

“贫困不除,愧对人民,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

本着这样的思想,县委、政府领导一声令下:集中火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全面脱贫。

这是任务,也是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

命令一下达,贞丰县各级党委政府,各界社会人士和广大帮扶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以昂扬斗志和饱满热情,投入到这两个村的脱贫攻坚战中,去攻克一个个的堡垒……

干部一律下沉到村组,缺什么,补什么。

没有修的路,赶紧修;

没落实的产业,赶紧落实;

水电不通的,赶紧拉好接通;

有劳动力,但没就业的,赶紧想办法让他们就业;

没有上学的,赶紧去动员;

医保社保没交的,赶紧去问是什么原因;

危房没改造的,赶紧改造,符合搬迁条件,又没有搬迁或者不愿搬迁的,赶紧去做工作;

……

总而言之,要让这里的群众拔掉穷根,断了穷路,和其它地方的群众一起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艰辛,换来了成果

通过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村“两委“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帮扶干部职工的艰辛付出,在纳翁、卡务两个村,人们看到:

公司引进村了,产业园建起来了,培训搞起来了,技术人员下地了,群众做起活来了,果园的果树挂起了果子,圈里有了不少的猪牛鸡鸭,该修的路修起来了,该拉通的水电拉通了,该上学的去学校了,该搬迁的搬迁了,该交的费交了……

脱贫的目标实现了,乡里认可了,州县同意了,省的专家和评估组认为可达标了,国务院同意退出深度贫困村出列了。

达标了,出列了,从领导到帮扶干部,再到普通群众,大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可一说起帮扶的艰辛,干部职工们没有谁不摆头。

在鲁容乡帮扶了四年,穿烂了七双“下组鞋”的州委组织部干部胡世海说,刚来鲁容的时候,这里给他的印象超乎想象,简直就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如今,这些地方摘下了“贫困帽”,变成了绿水青山,群众有吃有穿,这些地方,也成了他牵挂的地方。

第七章 一群可歌可泣的帮扶人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持续时间长久的“摘帽”战斗中,上到书记、县长,下到干部、教师和群众,贞丰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值得敬仰、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激情、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书写了一个个精彩感人的帮扶故事,他们让人敬仰,令人钦佩。

黄列 :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

为了帮助贞丰脱贫,有一个人不远万里的来到了贞丰这块黄土地上。这个人,就是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来的黄列。

在贞丰一提起黄列,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水果县长”。

人们为何会称黄列为“水果县长”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是沿海先进发达地区,无论是经济或思想观念都走在全国前列。中央为了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经济,明确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对经济落后的贞丰县实施对口帮扶。

为早日帮助贞丰撕掉落后标签,摘下贫穷帽子, 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决定选派帮扶工作队到贞丰开展帮扶。可由谁来担任领队呢?黄列是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党组成员,工作经验丰富,是最适合的人选。就这样,二零一八年四月,黄列以挂任贞丰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身份,带着海曙区一百多人的帮扶工作队来到了贞丰。

“贞丰贫穷的原因何在?如何扶?怎么帮?”

为了找准“穷根”,黄列把走访群众作为扶贫的第一要务。从到贞丰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走村入户,用脚步丈量着这块贫穷的黄土地。

海拔三百七米的北盘江边低热河谷,海拔一千五百米高的龙头大山,北盘江东岸鲁容乡纳翁村的土山上,没有一处不留下了他的脚印和汗水……

不禁有人要问:他整天往这些地方跑,到底要干什么啊?

黄列给出的答案是:创办“一江三果”水果基地。

黄列说的“一江”,就是北盘江,“三果”,就是百香果、芒果、火龙果。也就是说,他要充分利用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的优势,让群众发展水果创收脱贫。

“这些外来领导懂个啥?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我还没见过这些荒山能种出什么!”

“就算是能种,可种出来了卖给谁?靠当地人吃得下那么多水果?”

当地群众不理解,也不支持,这无疑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我实地调查和分析过了,你们这儿有发展这些水果的优势和条件,只要大批量种植就会有订单进来,不需要大家拿到市场上去一斤两斤的卖!”

黄列不灰心、不气馁、不放弃,他多次深入帮扶点上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多次给群众做工作。

在他的反复劝说下,人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开始行动起来了。

经过黄列等人的努力,一万三千七百亩的百香果基地、三万一千八百亩的芒果基地、五千亩的火龙果基地,纷纷建起来了,有的还产生了效益。仅这几个基地,就带动了三千一百多人就业。

《新闻直播间》《朝文天下》等媒体听说后,给予了持续关注和报道。

这下,群众认可了,黄列也成了当地老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水果县长”。

光搞水果肯定不行,发展不能一刀切,得因地制宜,实施一乡一品,甚至是一村一品。

于是,黄列又继续调研。他发现,有的乡镇可以种茶叶,有的乡镇可以种花椒或中草药,有的乡镇可以种食用菌,有的乡镇可以发挥传统优势纺织土布,他又到处奔走,动员大家组织实施这些项目……

黄列走遍贞丰县十七个乡镇和街道、一百多个村寨,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八十多次,每个乡镇、每个项目点他去了不下五次,特别是鲁容极贫乡,他去的次数不下于五十次。可以说,他是在用脚丈量贞丰的每一寸贫困土地。

作为领队,黄列还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和项目管理,使一点四七七亿元的财政帮扶资金及海曙区社会捐赠的五千一百九十九点二七万元资金精准扶持到村到户到人。同时,推动对口单位党政领导互访,架起帮扶“连心桥”。到目前为止,海曙和贞丰两地党政高层互访九次,两地部门互动五十余次,十七个乡镇、街道实现结对帮扶,学校、医院结对四十五所,二十九家企业与二十九个深度贫困村交上了朋友,结对的学校、医院、村企互动七十余次,贞丰旅游、美食、农产品和特色工艺品推荐活动已成为常态,者相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土布销售额达到二百九十万元,辐射带动一百多名搬迁群众脱贫致富。龙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建宁波——贞丰新兴产业园,首期建成一万四千多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陆续入驻电子、服装、家具等企业。珉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起了贞丰灰粽加工和电子加工等车间。长田镇建起了全省首个扁茶交易中心——中国金县·黔西南贞丰茶叶交易市场,并有三十一家茶商入住,这之中有十五家茶商是外省的。茶叶交易市场的建成,辐射带动了周边二百个茶叶加工作坊生产,两千户茶农种茶,带动近五百户贫困户就业创收。

黄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省委授予他“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州委授予他“黔西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朱俊:换个战场为人民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一日,贞丰县北盘江镇者颡村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他,就是者颡村第一书记、来自贵州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的朱俊。

那天,朱俊肩负着组织的嘱托、领导的期盼,从省城贵阳乘车一路奔波来到贞丰县城,到县委组织部报到后立即奔赴帮扶点者颡村村委会。

者颡村底子薄、基础差、群众生活苦,制度乱、队伍散,百姓怨气大。朱俊没想到,他面对的会是这样一个“穷乱散怨”的烂摊子。

“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子! ” 朱俊暗下决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交流,就没有信任。于是朱俊翻山越岭、走村窜户与群众拉家常、聊农事,倾听他们所想、所思、所盼,并将重要民生信息一一记录下来。上任不到一个月,他就走遍了者颡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

朱俊觉得这个村发展养殖大有可为,便动员村民饲养生态鸡。话刚出口,就有村民问:“鸡养起来了,蛋下了,但卖给谁?”

再一打听,其他村民也存在这种心理。

当晚,朱俊彻夜难眠,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朱俊就往贞丰县城跑。他跑遍了县城大大小小的超市,试图与人家洽淡合作。一天下来连吃饭都顾不上,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条路走不通。最后,他想起了“娘家’的食堂,去与他们洽谈合作,并向身边亲朋好友、单位同事发出倡议。通过他一番努力,省公安厅食堂同意购买村里的鸡蛋,许多亲朋好友也表示愿意买村里的生态鸡。朱俊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将消息告诉村民,村民们听了非常乐意养殖。

鸡养起来了,蛋也下了。为降低运输成本,朱俊到农户家里收鸡蛋,然后帮村民们运往贵阳推销。为找销路他动用了所有人脉资源,还一次次放下面子求人。短短两年多里,他帮群众卖掉了十万多枚绿壳鸡蛋和一千多只生态鸡。他又联系电商老板在村里建销售点,让鸡和蛋打开销路,实现“黔货出山”。许多贫困群众加入了养鸡行业,仅第二年,者颡村贫困户就饲养生态鸡七千多只。

作为者颡村第一书记,朱俊当然不只是替群众买鸡和鸡蛋,他还做了许多实事。比如,向省公安厅争取项目资金八点五万元购买二十头母猪和一头公猪,由养殖大户集中养殖,然后为贫困户提供猪崽,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困难群众如期脱贫;资助和争取有关部门赞助资金五千七百元帮助者颡村大岭组霍大菊圆大学梦;号召单位民警向者颡村四户贫困户六名贫困生捐助六万余元生活费;协调贵州省陟翔保安公司、万牛牧业公司董事长刘亚宣及《北盘江畔》剧组给秀峰希望小学捐款捐物;请省公安厅出资七点五万元打通大岭组至青杠林村大地组二点五公里长的公路;筹资八点九万元资金安装一百二十盏太阳能路灯;筹资近两万元为者颡村七个自然村寨安装喇叭,把党的政策传播到干家万户……

者颡村委会主任左天江说:“者颡村点点滴滴的变化,无处不凝聚着朱俊书记的辛勤和汗水!”

“仰一脉山川,就要用心灵去感悟他们的壮美!爱一片热土,就要用汗水去滋养他们的生机;帮一方百姓,就要用真情去点亮他们的梦想!”朱俊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朱俊本是搞公安的,却受命来到者颡村任第一书记开展帮扶,用他的话说,就是“换个战场为人民!”

陈良红: 带病扶贫脚粘泥

在贞丰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一位长期带病上岗、值得人们称道的帮扶人。他,就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陈良红。

脱贫攻坚一开始,陈良红就以一名普通干部身份和大家一起进村入户开展帮扶。

今年五十三岁的陈良红,身上患有肛周脓肿疾病。病情发作时,疼得他满头大汗。医生多次建议他做手术治疗,但他怕耽误帮扶工作,没有接爱受医生的建议,而是一直忍着疼痛坚守地岗位上。痛得难以忍受时,他便去附近医院买点药吃,或输点液消炎。待疼痛稍有缓解,他又立即回到岗位上,抓挂牌督战,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带领人社干部抓就业扶贫……

陈良红常常告诫局里的同志,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空谈规划,要走出办公室,到贫困户家、到田间地头,去了解他们差什么、想什么,才能因户施策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他率先垂范,两年多来进村入户走访二百多次,遍访连环乡坡棉、连环、纳传等村所有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产业发展,倾听百姓诉求……。

人们看到,他经常双脚粘着黄泥土“狼狈”地回到县城住的地方。

走访中陈良红了解到,不少群众没有富起来,是因为家里没人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于是他多方收集省内外就业岗位信息,并将信息送到老百姓手上,让老百姓外出就业创收致富。

为给群众搭上外出务工桥梁,他与外地联系,然后在县举办用工招聘会。

“在外面务工,不仅收入高,还包吃住,花销也不是很大,连我现在都不想回来了!”招聘会上,在宁波市务工的李桂花告诉准备外出的弟兄姐妹们。

贞丰现在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外出务工收入成了许多老百姓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就业渠道的拓展,让县里有劳动力的家庭基本实现了 “一户一人就业”,老百姓有事做、有钱赚,激发了内生动力。

在陈良红和局里干部职工努力下,从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零年七月,贞丰县城镇新增就业一万零六百五十四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一千四百五十八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九百三十一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一万三千七百四十八人,外出务工回乡返岗就业五万八千一百六十八人,有力助推了县里的脱贫攻坚。

古代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而陈良红却是数次过家门不入。

陈良红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一百多公里远的兴义工作,家也就在兴义。以往,他都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回家与家人团聚。可自从脱贫攻坚开始后,他就不知道什么叫周末和节假日了,常常是“5+2”“白+黑”的工作,回兴义与家人团聚的次数也就屈指可数。就是去兴义开会,他也几乎是用电话给家人通个气,待会议一结束就即刻返回贞丰了。

对陈良红的无私奉献,人们投以赞许的目光。

赵敏:背起娃儿去帮扶

今年三十五岁的赵敏,是贞丰县第一幼儿园一名爱岗敬业的年轻女老师。二零零九年,她与贞丰县龙场镇三河小学教师韦保春结成莲理。一年后,赵敏丈夫有了一个男孩,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是甜蜜,两口子除了教书育人,就是带好自家的宝贝儿子。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赵敏接到了一项光荣任务——组织上安排她到坡齐社区烂坝组贫困户魏光发家开展帮扶工作。从此,赵敏和其他人一样,踏上了漫长的脱贫攻坚路。

魏光发夫妇常年在外省打工,丢下四个七大八细的孩子在家,由七十多岁的老母黄建平照料。每日洗衣、做饭,接送最小的一个孩子上幼儿园,黄建平老人觉得很累很累,但又没办法。为了多给他们家一些帮助,不管天晴下雨,也不管是白天黑夜,赵敏总是常常往返在去魏光发家的这条乡间小路上。她打趣地说,她去魏光发家的次数,比她结婚十年来回娘家的次数要多很多很多。

在魏光发家,她帮黄建平老人洗碗做饭,打扫卫生,教几个孩子做作业,还给孩子们买零食和水果,给老人买来蛋糕、饮料,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赵敏还经常用电话和微信联系魏光发夫妇,将帮扶政策发给他们,让他们了解帮扶情况。赵敏的真情付出,得到了魏光发夫妇和老人的理解,全家人积极地配合她开展帮扶工作。

二零一八年下半年,赵敏怀上了二胎。尽管寒假天寒地冻,但她仍一如既往奔走在去魏光发家的路上。特别是快要临盆的那段时间,她时常挺着个大肚子去魏光发家。有时为了赶时间,她还得自己骑车。丈夫很是担心,怕她有什么闪失。但没办法,他自己在别的乡镇也有帮扶对象,也要去完成任务。

看着赵敏挺着个大肚子往自己家里来回奔波,黄建平老人既感动又替她担心,拉着她手真诚地说:“姑娘,别再来了,身体要紧。上边要是来检查,我会帮你解释的!”赵敏却笑着说:“没事,走动走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孩子有好处!”坐月子期间,她丈夫一边去完成自己的帮扶任务,一边来代替她帮扶,一天几头跑。因为公婆都不在世了,孩子满月后,她又经常背着孩子去搞帮扶。魏光发一家很是感动,每年过年杀年猪,都热情邀请赵敏夫妇去他们家吃“年猪饭”。因为太忙,赵敏和丈夫领了他们的心意,婉谢了。

赵敏的帮扶事迹,让不少人感动不已。

第八章 写在后面的话

像黄列、朱俊、陈良红、赵敏这样的先进帮扶人物和精彩动人故事,在贞丰县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还有很多很多,也许他们比黄列、朱俊、陈良红、赵敏这些人更优秀,他们的事迹更加感人。

贞丰是达标出列了,但真正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有许多工作还需要大家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

长达五年时间、下派干部职工七千多名、轰轰烈烈的贞丰县脱贫攻坚摘帽行动,笔者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只能是冰山一角,只能是一个层面,更多的事迹和故事,还得等待人们去发现、挖掘!

此文采写于202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15日12点10分完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