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从化”团队圆满完成了对太平镇古驿道沿线上屈洞村、钱岗村、颜村及红石村古祠堂、古村落等人文景观的拍摄任务。午餐匆匆,他们未及休憩,便直奔太平沙溪水库而去。
当日正值午后两时,阳光炽烈,中巴车缓缓驶上水库坝顶。老师们手提沉重的摄影器材,顶着烈日,迅速从背包中取出相机,架起各式镜头,以敏锐的目光捕捉着湖面上的每一处风景:碧波荡漾、小岛红土、茂林倒影、群山环抱、远山如黛,还有那古驿道定向徒步启动的主会场背景画及大坝底部的水力发电厂房,无一不激发着他们的艺术灵感。
为了更深入地探索沙溪水库及古驿道的奥秘,队伍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直奔下清幽“知青村”,另一路则下至谷底寻找传说中的“问路石”。
约莫下午两点四十分许,寻找“问路石”的任务已告一段落,我们这路人马也随之踏上了探访“知青村”的旅程。
小轿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疾驰,窗外果树摇曳,窗玻璃上映出斑驳的光影。野花与荔枝花的香气随风飘散,清新宜人,驱散了车内的倦意。经过一番攀爬与蜿蜒,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路旁的下清幽“知青村”,静静地守候着每一位访客的到来,仿佛也在期盼着主人的归来。踏入这片土地,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重温那些难忘的艰辛岁月,倾诉着那段充满激情与迷茫的时光。
五座由泥砖土瓦筑成的院落映入眼帘,墙壁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海航行靠舵手”、“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等白色大字标语依然醒目,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特定的年代。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上世纪六十年代,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思想改造。那时的我虽年幼,但“上山下乡”的热潮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我亲眼目睹了那些青春洋溢的青年男女住进村大队新建的泥砖土瓦房——“知青村”。那时的我尚不懂生活的艰辛,只是单纯地羡慕他们的新潮与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了解到那些房屋背后的不易:木框窗户狭窄、通风透光不佳、地面潮湿易致病……
岁月流转,“知青村”的五座泥砖土瓦房依旧坐东向西,通过土瓦檐板楼连接成院落。大部分墙壁石灰粉刷依旧完好,但也有两座已显破败之态,令人惋惜。院落依山而建,拾级而上,几间独立房屋错落其间。虽有个别泥砖房墙体坍塌、土瓦坠落,但完好的门扉上仍贴着未褪色的对联横批和“福”字,以及晾衣竹杆上随风轻摆的衣物,都透露出这里仍有居民生活的气息。
沿上山公路绕至院落背面,只见百年荔枝树为院落遮荫蔽日,浅黄色花瓣铺满一地。蜜蜂在花间穿梭忙碌,紫色苜蓿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娇艳。野芋头举着绿伞挺立其间,星星点点的野花为院落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馨。此情此景之下,我的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春暖花开之时“知青村”的主人们定会如约归来共同揭开那段尘封的红色记忆。
随着春风的轻抚,院落中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那些曾经记录着青春与汗水的泥砖墙,在岁月的洗礼下虽显斑驳,却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深沉。每一块剥落的石灰,都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不禁驻足凝望,陷入沉思。
不远处,几位村民正忙碌于果园之中,他们的身影在绿意盎然中若隐若现。偶尔传来的欢声笑语,与这静谧的院落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如此和谐共生。这些村民,或许就是当年“知青村”的见证者,他们的父辈或亲人,也曾在这片土地上挥洒过青春的汗水。
我漫步在院落之间,试图寻找那些遗落的记忆碎片。每经过一座房屋,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想象着当年知青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夜晚围坐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与梦想;清晨,伴随着鸡鸣声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夕阳西下,大家或结伴而行,或独自漫步于乡间小道,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如今,“知青村”虽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但它所承载的红色记忆却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每当提起这段历史,无论是亲历者还是后来者,都会满怀敬意与感慨。因为这里,不仅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与奋斗,更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与信仰。
站在“知青村”的院落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岁月气息。我知道,这段红色记忆将永远伴随着这片土地,成为后人缅怀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的宝贵财富。而我,也将带着这份感动与敬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