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九华地 诗意润五阳
王斌
阳,在寒冷的冬天是温暖。在农民眼中,是丰收。在学子心中,是功名。在孩子眼里,是朝气。在哲学家脑海,是辨证。在画家笔下,是灿烂……
铜官之南,有五阳。从南到北依次有广阳、陵阳、青阳、池阳、枞阳。前面四个阳,属池阳。最后一个枞阳,位长江以北。水北为阳。
五阳的温暖,可以接纳天下一切寒士,在此地皆得到欢颜;五阳的浪漫,随手抓一把风,都能捏出诗意的在手中流淌。
首先是温暖的陵阳。在一个的秋高气爽的午后,它用那片片飞舞的红叶,迎接遠道的屈原大夫来流放。从此,那高低的山岗,被他踏遍,那潺潺的溪水,被他涉尽。如今,你站陵阳的每一角落,屈原大夫的低吟与漫歌,总会在你耳边回响。这两干多年的绝唱,漫过了陵岗,从树梢间滑过,向南,沐了广阳;向北,浸了九华,润了池阳。再沿着屈大夫的来时的水路,溯江而上,浪漫了枞阳。
千年后,青阳变的不在寂寞。那高高的莲花峰上,诗仙李白踏着霞光,激情高亢:“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尔后,在九华的周围,杜荀鹤、刘禹锡、包拯、黄庭坚、王安石、藤子京……一批批文人骚客,寻着屈原与李白的脚步,再次把青阳的山川吟唱。
那波光粼粼的秋浦水,撩的李白去了五趟,写了17首诗,如痴如醉而不知返。准备千年以后,白发千丈,舞袖秋浦河上,量一量愁字究竟多长。
杜牧啊杜牧,您的 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迷了多少后来人,坚信那悠扬的牧童笛声里,藏着陶渊明在此寻梦的向往。杜牧啊杜牧,还是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迷了多少爱酒人,坚信那牧童的手指方向,有世上最美的醇香。纵然寻了千年,争论了千年,喝了千年,仍津津盎然,。最后,一坛杏花村酒,醉了斜阳。
再看, 那山高不足百尺,却与九华齐名的齐山。它有青城之幽、华山之险、泰山之厚、黄山之峻、三清之秀……用半日遊它,便看完天下名山。它文武兼备,文者有摩崖石刻,集天下骚客之风流。武者有岳飞练兵于此,担起收复河山大梁。
浩浩荡荡的皖江水,清晰记得屈原大夫乘一叶小舟,结束流放。大江两岸站满了踏歌送别的五阳父老,把个江堤踏遍、歌声响彻霄汉。
浩浩荡荡的皖江水,依然记得,百年以后,汉武大帝南巡的大舸,驰骋在大江之上。大江两岸仍站满了迎接的五阳父老。歌鼓响百里,锦旗漫山野。渐渐汇成了旗山,千年骄傲于皖江。
从此,屈原的文彩,刘彻的武略,深深地植入枞阳。
明清以降,文化名人如雨后之春笋,茁壮成长,海内名扬。
一个方家,走出的名人,就蔚为壮观。方家是一面旗帜,引领华夏五百年文坛。
一座不高的浮山,与齐山隔江相望。从这里走出的英才,令世人惊叹。难怪人称文山。
当日寇的铁蹄毁灭我们的家园,勤劳的东乡人,握起长矛,拿起大刀,保卫家乡。英勇的谢安后人,用板凳照样把日寇打得哭爹喊娘。其事可歌,后人颂扬。
当我再一次沿着屈大夫的歌声寻找广阳,2000多年的古城早已化为碧波荡漾。这里曾是骚客云集,时时书声绕梁。这里是楚头吴尾,山川秀美,物华天宝,文人理想的天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一句低吟,激励了多少五阳人,奋发向上,造就了五阳之地,自古五里一进士的文化大观。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李白的一招手,五阳之地,聚集了多少的追随者。
诗,把五阳早己深深浸透,最终成了一面诗的大纛。招迎远道而来的求索者。